精華區beta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3415414.shtml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多位大學校長及學者昨天呼籲,台灣應記取趙建銘教訓,進醫學系不 該被當成賺錢或攀附豪門的捷徑,最優秀學生第一志願的選擇應該更多元 ,才是國家之福。 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感嘆,台灣號稱多元社會,社會典範卻仍狹窄, 每次大考成績出來,大家只關注,誰能錄取台大醫學系,「職業無貴賤」 只是口號,智育以外的典範何在?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感嘆,考得上台大醫學系,不讀就會承受家長壓力 ,因很多父母把醫學系視為「鯉躍龍門」的象徵,有多少人真正想「濟世 救人」? 洪蘭說,勉強讀醫,其實很痛苦,「侏儸紀公園」作者麥可克萊頓, 就讀哈佛醫學院時見血就昏倒,轉行當作家。 台大前學務長、醫學系教授溫振源指出,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說, 腦筋最好的,不應該讀醫學系,應念對國家整體更有幫助的科系,造福更 多人。 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也認為,當醫生,性向、品德比資質重要,討厭 病人、解剖,會愈讀愈憂鬱,甚至鬧自殺。 教了卅年解剖學,溫振源看過有學生因怕血,痛苦了三年,才轉到歷 史、數學等科系,從此成就非凡。台大數學系教授楊維哲當年就是醫學系 讀到三年級,才重考錄取台大數學系。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觀察,每年都有醫學系學生不惜鬧家庭革命, 或故意繳白卷也要轉系;但更多人屈服父母壓力,曾有某學院院長小孩讀 醫學系,一心想轉電機系,但因父親強勢而作罷。 【2006/07/21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