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lephan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3.03.18 中國時報 傷兵累累 球團喊救命 張國欽/專題報導 職棒比賽輸贏關鍵為何?整體戰力不如人、球運不佳,都是原因,如果這些因 素都有,若是傷兵累累,無疑雪上加霜,難逃連戰皆墨命運。 職棒球季漫長,每支球隊1年少則打 7、80場,多則像今年兩聯盟合併每隊打 100場,「運動傷害」免不了。球齡超過1年球員,幾乎都是「傷兵俱樂部」會員, 重則終結運動生命,輕則休養1、2年,或是幾個月才得復出。 棒球運動以投手受傷機率最高,由於長時間投球的手臂拉扯,最常見的是手肘 韌帶斷裂及肌腱拉傷,投手一旦吃飯的傢伙受傷,幸運者休養短短1、2個月就可復 出,嚴重的話,得承受好幾年的復健煎熬,最有名的當屬「金臂人」黃平洋,一度 苦熬 3年才東山再起,另旅美投手曹錦輝、郭泓志、王建民等人,也都有手肘開刀 的紀錄。 「受傷」成為球員運動生命的最大兇手,不僅個人運動生涯受阻,也拖累球隊 的整體戰力,尤其在國內職棒面臨兵源不足之際,將立即呈現「傷兵多、戰績差」 現象。 鯨隊教頭林仲秋與象隊投手教練劉義傳一致認為,比賽場地太差是最大主因, 由於內外野場地凹凸不平,野手在奮不顧身撲接球時,常常容易發生腳部拉傷及扭 傷;投手丘因為全省各場地軟硬度不同、高度不一,投手在一時無法適應下,容易 因為投球姿勢改變而發生運動傷害,獅隊投手曾翊誠,即因新莊球場投手丘土質太 硬,發生國內外職棒首見的左大腿骨斷裂意外事件。 球員賽前熱身不夠也是造成受傷的原因。林仲秋和劉義傳皆指出,今年兩聯盟 合併 6隊比賽,隨著比賽競爭激烈,每位球員都很拚,不該滑也滑,不該接的球也 奮不顧身去接,以致於造成受傷者眾,其實球員這些傷害都可以避免的。 今年球季已經進行三周20場比賽, 6隊傷兵不計其數,獅隊曹竣揚、象隊張士 凱與蕭任汶,都是手肘開刀後復出,也有不少是人是帶傷上陣,或是仍在休養中, 「2連霸」象隊為何現在淪落為「墊底象」,從眾多傷兵名單就可窺知一二。 -- 政臂一揮 閔銳打擊 ^^ ~ch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0.8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