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mulato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推文講到這個議題手癢來寫一下被騙的慘痛回憶,怕記憶不可靠參考了 wiki 的資料 很多主機都有悲劇的周邊,甚至很多主機本身就是個悲劇,SEGA當然不是唯一 但讓我個人買到有「被騙」的感覺的,只有SEGA 32X 我第一次得知 32X 是在 1994 年的暑假,Wiki 表示是在當年的六月發表。 當時也沒有網路,資訊流通也沒那麼快,印象中好像過了一兩個月在電玩雜誌上看到 32X 的介紹和宣傳。當時已經是次世代主機傳言滿天飛的時代,而北美的 SEGA 是這 麼介紹 32X 的:32X 是更便宜的次世代主機入門替代方案 -- Wiki: Promoted as the "poor man's entry into 'next generation' games", 32X was marketed for its US$159 price point as a less-expensive alternative to the Saturn. -- 實際上 $159 鎂的價格確實吸引人﹝次世代主機一般相信會四百鎂一台﹞。這種行銷 方式讓非常多人期待可以用已有的 MD+32X 入門次世代主機,而不是花四百鎂全新升 級。當年 MD 在北美市占率可是不錯的,說不上人手一台但遊戲玩家有一台也很正常。 一時間 32X 能否相容 Saturn 的傳言跟疑問到處都是,SEGA 卻不願正面回答,只說 32X 將會有 MD 的作品,且系統架構和 Saturn 一樣。 -- Wiki: Sega executive Richard Brudvik-Lindner pointed out that the 32X would play Genesis titles, and had the same system architecture as the Saturn. -- 然後呢?然後 32X 就搶在感恩節購物季前上市了,很多擁有 MD 的傻傻北美玩家,包 括我,就花了 $159.99 ﹝還要加稅,喵的﹞去搬了一台回家,當然也花了 $69.95 + 稅 x2 打包了兩款遊戲回家,不然玩屁XD 首發 Doom 和星際大戰超級對美國人胃口,雖然我是買 Doom 跟賽車。 老實講,第一印象那畫質真的是海放 SFC 和 MD 本體無誤,至少剛買的當下我不但沒 有被騙的感覺,還很期待 SEGA 宣布的 50 款第三方廠商遊戲。 至於什麼首發會有 12 款遊戲但結果只有四款我倒是沒放在心上,反正那年頭每個主機 都是這樣畫大餅的XD 就算真的首發有 12 款一款接近 70 鎂 + 稅 我也買不起根本沒差 -- Wiki: In promotion for the new system, Sega promised 12 games available at launch and 50 games due for release in 1995 from third-party developers. -- 跟 32X 過了大概一兩個月的蜜月期之後,遊戲雜誌終於揭露了就在北美 32X 發售當天, 日本 Saturn 已經上市的事實。算上時差幾乎等於當天啦,雜誌標題用點噱頭也是很合 理的XD 這下買了 32X 的人且知道這個消息的人都有點賭爛 SEGA 了,Saturn 北美發售 晚過日本可以理解,但 Saturn 他X的是用 CD 當遊戲載體的啊!!!用膝蓋想也知道 32X 跟 Saturn 的遊戲不會相容啊!!! 後面新遊戲愈發愈慢和實際上湊不夠數我也就沒關注了,反正已經是被坑惹 QAQ 結果我 32X 好像玩不到五款遊戲就開始存錢等 Saturn 了,至於買了 Saturn 後來被 PS 打臉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茶 -- 不過 Saturn 很多好玩遊戲其實沒有買錯的感覺,只是當年總是會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XD 以結果論來講要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買 SS 不會買 PS 要我再選一次我會選擇多打一點工 QA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08.15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Emulator/M.1417662854.A.AA8.html
jeff0811: 94年我在作苦工當作業員,有台超任玩就高興死了.... 12/04 12:00
jeff0811: 那時候台灣的雜誌也是寫得天花亂綴啊,有個32X就飛天了 12/04 12:01
jeff0811: 像我這種沒什麼錢的人,主流主機差不多都要3年以上才買 12/04 12:03
其實是這樣沒錯啊,除非首發遊戲很好玩又很耐玩 不然衝首發很有可能發生買了主機沒遊戲玩的情況XD 我 PS2 跟 X360 就等了幾年才入手
hitsukix: 32X有那麼威喔? 從來沒玩過 那時已經玩SFC玩到手軟了XD 12/04 12:07
hitsukix: 32X的包裝和遊戲我好像沒在店家看過 有冷門到這樣? 12/04 12:09
32X 在日本發售日期還晚過 SS,如果台灣也一樣的話沒人買是正常的啦 我們北美人是因為沒 SS 所以先買個便宜升級嘗試一下次世代也好的心情被騙 QAQ
tale0923: Sega那個時候的策略怎麼會如此混亂+腦包呢? 12/04 12:39
聽說是北美跟日總部的SEGA策略不同步... 我也不清楚 不過 MD 在美國賣得不錯它們推盡各種周邊延長主機壽命也不算錯誤戰略吧
protect6090: 比起dc……MD的市場策略無異是成功的@@ 12/04 12:44
hitsukix: DC斷的很突然啊 好像是PS2發售還發表沒多久就喊結束了 12/04 13:12
hitsukix: 對DC唯一的不滿只有手把LR太脆弱 其他都是很棒的設計 12/04 13:18
djboy: 見到32x苦主,推! 12/04 14:39
conpo: 血淚控訴XDD 12/04 15:08
rockmanx52: 當年SEGA北美跟日本本社不合到快要拆夥了.... 12/04 15:52
rockmanx52: 日本方面所有關於SS的訊息都封鎖不讓北美知道... 12/04 15:52
tint: 32X的構想其實不錯 而且它也有32X CD的專屬遊戲規劃 12/05 00:22
tint: 但問題出在SEGA北美和日本公司多頭馬車的搖擺策略 12/05 00:23
tint: 當年其實我是有點期待32X主機的 有空我再來完整回一篇 12/05 00:24
構想不算差,出來時畫面的確也海放前一世代主機,但出來的時間點太差了,行銷又 講得那麼曖昧。至於 32X CD 老實講已經變成逸品了啊,不是有 32X + MD + CD 三合 一才能玩的遊戲嗎?變成要端一個餐盤出來才能玩XD http://ppt.cc/nWon ※ 編輯: RuinAngel (1.171.108.157), 12/05/2014 00:30:17
tint: 對,總共有六款,但有一款只在巴西發售 不過這些僅是MD-CD的 12/05 01:29
tint: 同名遊戲升級款,並不是真的針對32X CD的硬體特長去開發的 12/05 01:29
tint: 當年一款預定32X CD的專屬大作Shadow of Atlantis我非常期待 12/05 01:36
tint: 雜誌公佈開發圖片後,都一直很注意它的消息 可惜隨著SEGA決 12/05 01:37
tint: 定終止32X的計畫全力擺在SS後 這些預定發售的遊戲也取消了 12/05 01:37
tint: 當年這遊戲的開發影片 http://youtu.be/aPqY_2f8Pbw 12/05 01:38
tint: 32X發售的時間點我覺得還好 而且北美Genesis的市場不小 如果 12/05 01:41
tint: 能承接北美的Genesis市場,有機會開啟另一個局面 但是日本 12/05 01:41
$159 有感升級是很棒,但發售時間點跟 SS 發售完全重疊該說是自打臉呢還是... 就算當年 SEGA 沒放棄 32X,第三方廠商面對兩個不同載體的主機是否能兩邊都開發 同等遊戲?如果同款遊戲因為載體容量不同在一邊有縮減的話最後 32X 跟 SS 還是會 自相殘殺淘汰一個啊XD 更別提 32X 是不是真的架構和 SS 一樣了XD
tint: SEGA公司這邊卻是不同調...根本不重視這個硬體 12/05 01:42
tint: 之後預定推出的32X一體機Neptune海王星 也僅有1、2台原型機 12/05 01:44
tint: 我當年因為對於VR賽車的怨念買了32X主機 是不會後悔啦 12/05 01:44
tint: 因為32X版的VR賽車我覺得是MD、32X、SS三個版本中移植最好的 12/05 01:45
說到 VR 賽車當年 MD 版移植超神的啊
tint: (不說後來PS2的完全移植加強版) 而且32X版有方塊美女(笑) 12/05 01:46
tint: 剛好很忙...有空再回QQ 32X當年是我的怨念物啊~ 12/05 01:48
popbitch: 剛去google爬文,sega的策略真是亂七八糟 12/05 02:11
kojiro0531: MD版的VR賽車真的是神作,也是少數MD遊戲我留下紀念 12/05 10:24
hitsukix: MD最後留下的只有光明與續戰2和恐龍大作戰2 XD 12/05 10:41
我還有留魔強統一戰跟 T 家其他作品XD
SeasonS1225: 推光明與黑暗續戰2和魔強統一。 12/05 13:15
tint: 架構一樣 但主要晶片為SS的降階版 日美不同調就是因為日本根 12/05 14:41
tint: 本不重視這台主機 但美方一開始算滿重視的 自相殘殺我覺得不 12/05 14:42
tint: 至於 北美的MD市場表現非常好 事實上當時32X北美是預定推出 12/05 14:42
tint: 不少大作的 問題出在日本SEGA 至於VR賽車MD版移植 是因為卡 12/05 14:44
tint: 匣裡面配置了高速晶片 當然可以做出超越主機性能的表現 但是 12/05 14:46
tint: 這樣造成卡匣的成本上升非常多 售價要9800日幣(當年99美元) 12/05 14:48
tint: 我還是認為當年32X如果依照原先規劃主攻北美市場的話 應會有 12/05 14:49
tint: 不錯的局面 看那些取消的美版大作 其實當時廠商應很有信心 12/05 14:52
32X 如果和 SS 並行只會讓日美 SEGA 對立更高,除非遊戲廠商真的能開發一次輕鬆兩 邊上,這方面就要看硬體跟開發套件了,細節我就不清楚。SEGA 本身想必是沒有資源 同時大力支持兩個同世代主機,而且主機成功與否很大程度還是取決於遊戲的質跟量。
hitsukix: 不看討論還真不知美日不同調到那麼誇張的地步 12/05 16:44
EDGE: 32X的太空哈利也是PS2版以外的最優秀版本呢。 12/05 21:48
已錯過 QAQ
tint: 我的想法是 32X在美國可以走特化市場的路線 就像SMS在巴西非 12/06 01:15
tint: 常成功 SMS在巴西是交給Tec Toy代理 遊戲也都讓他們開發發行 12/06 01:15
tint: 以一台80年代在世界各大地區都已經淘汰的主機 SMS在巴西的壽 12/06 01:16
tint: 命週期一直到1998年左右 而且出了非常多原創遊戲 所以如32X 12/06 01:16
巴西有特化市場才能這樣搞啊,如果北美推 32X 且讓同世代主機 N 年後才能上市的話能 搞的東西一定比巴西還澎湃XD 看看那晚了九年的 PS2 和高了 N 倍的價格(茶
tint: 在北美和SS並行推動時 32X一體機出現後 走低價路線 低開發門 12/06 01:17
tint: 檻,SEGA自己不必投入太多心力支援 讓廠商自行製作原創遊戲 12/06 01:18
tint: 而且擴充套件的形式,完整承接MD成功的市場 以32X當時的性能 12/06 01:19
tint: 移植一些主流歐美PC遊戲是足夠的 12/06 01:19
32X 承接 MD 市場宣布時看起來是很有可能的,但之後被自家 SS 打臉不說,沒有 SS, 32X 對決 PS 會贏嗎?其實也很難啦,最終 PS 的勝利幾乎是全球性的,雖然這台我沒 買XD
tint: 當然 日本總公司最終就是只想力推SS 從這邊也可以看到SEGA 12/06 01:20
tint: 決策部門的混亂 SEGA當年的問題實在是很多... 12/06 01:21
tint: EDGE大,還有衝破火網 也是移植得很不錯 12/06 01:22
tint: 我的意思說北美重心還是擺在SS上32X當入門次世代機 雙市場 12/06 10:46
tint: 就像N64 最後也沒贏 但還是有一定的獲利和市場 12/06 10:46
tint: 就像SMS 在巴西這個區域 沒有輸贏的問題 但就是存活了非常久 12/06 10:47
SMS 在巴西是寡占市場嗎?
tint: 當然 現實上 日方SEGA不這樣想 所以造就了32X的悲慘命運 12/06 10:49
tint: 但不得不說的是 32X是遊樂器史上最強的擴充裝置(提昇幅度) 12/06 10:49
32X 提升幅度真的滿猛的,但連接方式也滿瞎的XD
tint: 因後來的3DO M2計畫沒推出 如果有的話 那則會是M2 12/06 10:52
沒聽過 M2 耶願聞其詳 驚!這種硬體是要賣到六百以上嗎...? ※ 編輯: RuinAngel (114.25.224.179), 12/07/2014 00:12:27
srwcc: 好棒的回憶分享~ 12/07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