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ng-Clas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wens (努力改變)》之銘言: : 之前看過一本研究魯迅使用西式中文書籍 : 裡面提到現代白話文受到西化的影響很深 : 不只是字彙連文法也受英文文法影響 : 不知道有沒有研究語言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 白話文運動似乎就是英式中文的形成? 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世代的白話口語怎麼可能就被幾個學過英 文的學者、作家、官員給整個改變,就算是小改變也不容易; 你只要回想新世代年輕人的切口流行語的一般存活率即可略知 一二。白話運動不過就是把民間(與知識階級相對)流通的口語 作為文人和官方的正式書寫文體,而將習用已久的文言放棄, 以達成人人皆識、無所隔閡之效。至於作家間偶爾流露出的洋 味,大概是為了異國情調的追求吧,此為自立風格,無可厚非 。但也不是所有作家都如此,看看沈從文、張愛玲的作品,如 何能和英文想到一起。 : 我對這點不是很有把握希望強者能來指教一下 : 之前余光中一直開記者會說中文被洋化太深 : 我對這點是不置可否 : 語言本來就是隨時代演進因人們使用的習慣而改變 : 一直抱著陳舊的東西反而跟不上時代 : 其實仔細觀察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的說話方式跟獨特使用文字的習慣 : 何必一直為反對而反對呢? 其實看現代文學作家的作品,也很少在書中讀出什麼英式中文 的毛病來,身為一個作家,中文寫得不像中文,那還有什麼搞 頭?會有問題的,通常是在翻譯上。這就很有得說了。但總歸 一句,那些不及格的中文翻譯,本身最待商榷之處,我覺得, 總在於他們的中文書寫根本也談不上簡明暢達,遑論斐然成章 。所以,也不是什麼英式中文的問題,只是中文而已。 我以為余光中是為了古文教學遭到漠視而發言,不是嗎?之前 在紐約時報讀到一位教師的文章,她認為傳統的文學欣賞課程 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其實幫助不大,而只是側重於作家思想與人 格的認識,卻不是從詞句構成和文章組識著手。就不知道余光 中強調古文是出自於文學的角度,還是一般實用寫作的角度? 如果是前者,那的確無可辯駁;不管是文學欣賞還是創作,缺 少古中文這一領域,都是難以彌補的遺憾。但若是以後者而言 ,那更該探討的或許是,我們義務教育中曾有過寫作課程這種 東西嗎(作文課?)? 啊,扯太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53.241
MrPresident:"她"認為 59.115.158.131 07/30
Raist:推樓上...那也是一個人的意見,不代表事實 218.32.104.11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