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urope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版網址: http://diary.blog.webs-tv.net/liyuyang/article/511531 我想這個時節來維也納的人應該不多,畢竟真的是天寒地凍且沒有什麼陽光。 不過既然有機會到這邊,雖然只是三天的停留,但還是稍稍貢獻一下相關資訊, 畢竟行前查了精華區,發現冬天來奧地利的資訊很少。 因為三天我都在感冒中度過,所以去的地方也很有限,加上本人不會德文, 因此如果提供的資訊有缺失或是錯誤的地方,都歡迎前輩們指教,謝謝。 語言:德語 * 奧地利人說德語,這也是第一次來的我來到之後才發現的,但是路上的人 大多會說英文,且英文程度都很不錯,至少我三天問路下來的結果是如此。 若是不會英文的人,也都很有友善,如果問的地方很近,會主動帶你去。 人群:嚴格來說,還算是友善,不過當地的人不笑的時候都有一點嚴肅的樣子, 好像是習慣了看見日本人,如果到店家去都會問說你從日本來嗎? 治安還不錯,可能是因為天冷大家都行走匆忙,並不會有像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 有時候會覺德有怪怪的眼光在盯你,不知道是好奇還是.... 飲水:據精華區的資料說能生飲,我也試了,但是同行的同事說這邊的水是硬水, 喝起來不會好喝,我不知真假,但也深深這麼覺得,所以都會去dm買水, 但還是喝起來不怎麼樣。 有一個牌子叫做Romerquelle的水喝起來跟旅館水龍頭流出來的差不多, 今天買的另一個牌子Montes則好喝多了。 (不會德文,希望那個名字沒拼錯也沒看錯,看錯了要跟我說一下啊。>\\\<) 購物:去買手套的時候店家是說要71Euro以上才能退稅,如果買精品的話就不用擔心了, 在Stephans那邊的Kohlmarkt大道上面有許多台灣人喜歡的精品店, LV,香奈爾跟Gucci,退稅是退13%,LV是用Global Refund再離開的時候退給你, 香奈爾則是另外一種退到信用卡的,比較麻煩。 這邊買LV一樣都是便宜台灣25%-30%,香奈爾因為不知道台灣的價錢, 只知道如果以一個定價大約三萬三的包包,在美國要賣四萬二。 所以大概便宜蠻多的吧。 店員都很客氣,沒有羅馬LV的大小眼,買了之後會送你到店門口。 來到這邊一定會買莫札特巧克力,嗯,跟之前看精華區的資料說的一樣, 越觀光的地方的店賣的越貴,但是偏偏又一直找不到所謂的超級市場, 後來終於在今天晚上讓我找到一家,叫做Billa的生鮮超市。 我去的那一間在U4地鐵站的Schwedenpl出口附近,看似很小其實不小。 所有東西都比在Stephanspl附近買便宜0.3-1Euro,(千萬別忘了1Euro是40台幣阿) 如果一買多的話差價就很可觀了。 這一家超市有網址,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billa.at 她們的塑膠袋要20 cent,提醒一下大家。 這一家店的東西價錢筆錄上看見的類藥妝店dm的價格便宜,所以如果要買 大量東西的話,建議在這邊購買。 飲食:由於本人不能吃牛,所以來這邊真的是很沒口福。奧地利的料理好像很多都有牛肉, 加上天冷,以及本人的歐八桑愛吃中餐個性,在這邊的三餐都吃得很慘澹。 唯一有吃當地一家餐廳就是Wienerwald,她賣很多雞肉料理跟烤雞, 但是我因為極想吃飯,點了Chicken Breast "asia"中標,又鹹又難吃, 雖然一大盤只要8.8Euro,但是真的懷疑是不是廚師手滑把整包鹽都加進去了。 姐姐點的奧地利式的雞肉料理就據她說很好吃,真無奈。 Winerwald有網址,因為她好像是連鎖店。不過只有德文,請參考。 http://www.wienerwald.de/index_site.php 交通:維也納市區有地鐵,每搭一次是1.5Euro,一整天的pass好像是5Euro, 但是因為第一天全程用走的,當場發現維也納的市區不大,以為自己第二天 也能用走的,哪知第二天溫度驟降,所以就搭了兩次地鐵,買了兩次票。 維也納的地鐵不同線會有不一樣的顏色,跟我們的捷運運作方式是一樣的, 而且不一樣的顏色是連車站裡面的公佈欄消防栓什麼的全部都漆成該線的顏色, 讓你一目了然當下等的是哪一線的車。 雖說要買票,但是其實進出卻不須向台北一樣憑票進出,即便有一個很像讀卡 機的東西,但我看當地人很少有人刷,而且不知道她們是否都買通勤票, 幾乎沒有人在排隊買票,都市直街進出地鐵站,但我想外國人還是乖一點, 每一段我都乖乖買票。 其實維也納不大但是地鐵卻蠻密集的,夏天來的情況我不清楚,但是冬天的時 候卻是非常多人在搭乘,可能是地面上實在太冷了。要進車廂也要稍微擠一下 才能進去,跟台北還有東京或紐約相仿。 車門到站的時候會自動開關,但其實也有門把能自行開關,對我這個鄉下人來說, 真的蠻特別的。 主題:耶誕市集 拉雜了一堆,終於要進入正題了。因為我第一天跟同事一起出遊,所以主題就 變成了名店之旅,有一點可惜,因為行程就被打亂,且想去的Leopord Museum 也就沒去,但偏偏第二天禮拜二她休館,於是我與Egon Schiele的約會就延後 到下一次自己來維也納了,殘念。 第二天我在好心的飯店人員推薦之下,一個人去了當地的耶誕市集,雖說冬天 來奧地利真的不是時候,但是也只有這個時節才有機會遇到耶誕市集啊。 後來查資料發現,耶誕市集其實很多歐洲城市都會有,每當耶誕節開始的前一 個月底就開始,一直到耶誕節當天。 維也納耶誕市集時間:11月12號開始到12月23號 早上9點到晚上9點。 12月24號當天是到下午5點。 耶誕市集的地點在City Hall的對面,如果搭地鐵的話是在U2紫線的Rathaus站 出來,跟著人潮就沒錯了。我當時剛到暫時還一直在研究,就有一個好心的 媽媽領著我去市集,當下心理覺得很溫暖。 所謂的city hall是飯店人員為了讓我理解說的,事實上市政廳的那一個建築物 的標示是Friedrich-Schmidtplatz。而耶誕市集就在這棟大建築前面的Rathaus Park舉行。 顧名思義是耶誕市集,所以當然就是很多攤販組成的,但是因為去的都是當地人, 到也讓我這個外國人覺得很新鮮,有時候再思考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是看遍名山好水曠世巨作,還是過一天當地人的尋常生活,耶誕市集給我一種 融入當地生活的錯覺,哪怕是我的黑髮黑眼珠還是突出,但是我喜歡看著一家 大小說著我聽不懂的語言,每個攤位每個攤位開心的討論,小孩像爸媽撒嬌, 要玩具要甜點。然後我也可以停下來,用英文點一串草莓巧克力串,或是跟當地 人站在小攤前面大吃水煮玉米,接過那店家給我的點心,學她們說一句:Danke。 攤位的組成大約是那一些,吃的小攤賣的多是甜食,尤其是巧克力當材料的甜食 多得讓人目不暇給,若有賣熱食的就少不了烤香腸,或是pizza,三五攤逛下來 難免有重複,但每一個店家的笑容都是溫暖的。 賣蠟燭跟耶誕樹吊飾或裝飾的也很多,這些攤位難免還會賣一些獨有的商品, 旋轉木馬音樂盒,或是精緻的洋娃娃,當我看著耶誕吊飾就想到我媽媽的年代, 台灣人是做過大量耶誕吊飾代工的呢,對於不下雪的熱帶子民,那些吊飾是 遙遠不可及的另一種生活方式,但如今身為台灣人的我也能因為工作的方式, 來到維也納參與一下西方的耶誕市集,想來真是百感交急,也很感恩。 玩具攤位也不少,賣的多是一些絨毛玩具,當然也有小男生喜歡的那一些車阿 機器人阿,但是吸引我的還是冬天裡抱著睡覺會覺得溫暖的絨毛玩具。 就再吃吃看看之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因此攤位上的點點燈光就更有耶誕節 的氣氛,明明還有一個月,但卻好像是當下轉身回家就能看見一家子團聚, 圍著吃飯笑鬧的畫面。 耶誕市集其實不大,畢竟我們都被士林夜市那種等級或是曼谷的週末市場給寵壞 但是就當地人來說,這是少數會營業到晚上九點的地方,若不是耶誕節,一般 商店約莫六點或是六點半就關門了。 但是如果你也喜歡就一個旁觀者的身分去參與當地的生活,安靜的看著人群, 聞著空氣裡食物的香味,聽著她們的話語跟笑聲,那耶誕市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照片請參考: http://album.blog.webs-tv.net/liyuyang 因為停留的時間很短,加上我又不會德語,所以能提供的資訊很有限,但還是希望 能夠幫助到跟我一樣冬天才來奧地利的人。 同時也希望板上若有目前正在奧地利或是歐洲的前輩,發現資訊當中有不確實, 或是不足的地方,能夠提出意見一起討論,謝謝大家。 也祝大家不管去哪裡都能有愉快的旅程!! -- 我只能這樣讓你走,流淚也要讓你走,多麼不捨也要讓你走,唯有讓你這樣走了, 才能完成某種事情,才能從這長長久久無止無盡的悲哀之河中流出。 看著你愈來愈模糊的背影,即將消失在我的視線,我流著淚,努力記住你最後的樣子, 這或許是整個宇宙裡,我們最後的一點關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11.94
kentkao78:感謝您喔!! 寫的很用心... 給你鼓鼓掌!! \*^_^*/ 12/02 11:21
polyandry:謝謝~ 12/02 16:34
※ 編輯: polyandry 來自: 61.229.115.239 (12/02 18:08) ※ 編輯: polyandry 來自: 61.229.115.239 (12/02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