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Examin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 4 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億 元以下罰金: 一 竊取或侵占公用或公有器材、財物者。 二 藉勢或藉端勒索、勒徵、強占或強募財物者。 三 建築或經辦公用工程或購辦公用器材、物品,浮報價額、數量、收取 回扣或有其他舞弊情事者。 四 以公用運輸工具裝運違禁物品或漏稅物品者。 五 對於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 前項第一款至第四款之未遂犯罰之。 1 裁判字號: 32年永上第 383 號 要  旨: 公務人員於作戰期內藉端強募財物者,懲治貪污暫行條例第二條第四款固 已定有罰則,但本條例既為懲治貪污而設,則凡犯本條例之罪者,其行為 自以圖利私人為必要,若其藉端強募並無圖利私人之意思,除其程度應觸 犯刑法上之罪名,依刑法處斷外,要難遽認為構成本條例之犯罪。 資料來源: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440 頁 2 裁判字號: 62年台非第 36 號 要  旨: 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第四條第一款所稱之「公用」財物,原應包括公有 財物在內,至同條第二款,則專就公有之糧食而設,不能因有第二款之規 定,而謂同條第一款之公用財物,係排除公有財物而言。 參考法條: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 第 4 條 (52.07.17) 資料來源:最高法院民刑事判例全文彙編 (60年~63年) 第 571-574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440 頁 3 裁判字號: 63年台上第 3091 號 要  旨: 設定擔保物權原為所有權人之處分行為,不屬於持有人之權限,如以公務 上所持有之公有有價證券,擅自向銀行質押借款以供己用,其性質即係設 定權利質權,屬於持有人處分持有他人所有物之行為,亦即變更持有為不 法所有之意,與公務員侵占公用財物罪之構成要件相符。 參考法條:中華民國刑法 第 336 條 (58.12.26) 資料來源:最高法院民刑事判例全文彙編 (60年~63年) 第 542-546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400、 440 頁 4 裁判字號: 70年台上第 2974 號 要  旨: 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第四條第四款公務員經辦公用工程浮報數量罪之所 謂「浮報」,本含有詐欺性質,其詐欺行為已為浮報罪行所吸收,不應另 行論罪。 資料來源: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87 年刑事部分)第 501 頁 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下冊(民國 16-92 年刑事部分)第 440 頁 最高法院民刑事裁判選輯 第 2 卷 2 期 800 頁 5 裁判字號: 93年台上第 5421 號 要  旨: 公務員經辦公用工程,收取回扣罪,其交付回扣之人縱係對公務員職務上 之行為為之,不成立交付回扣罪,但此種玷辱公務員應公正廉潔執行職務 之違背公序良俗行為,自不在法律保護範圍之內,倘猶認其屬被害人,豈 非變相鼓勵貪污?自與制定貪污治罪條例旨在嚴懲貪污,澄清吏治之立法 本旨有違。是以對公務員經辦公用工程,交付回扣之人,不能認屬被害人 ,其所交付之回扣應予沒收,不得發還。 備 註:本則判例於民國 94 年 11 月 8 日經最高法院 94 年度第 16 次刑事庭會議決議通過,並於 94 年 12 月 8 日由最 高法院依據最高法院判例選編及變更實施要點第 9 點規定 以台資字第 0940000792 號公告之。 參考法條:貪污治罪條例 第 4、6、10 條 (92.02.06) 刑事訴訟法 第 378 條 (93.06.23) 資料來源:法令月刊 第 56 卷 5 期 116-118 頁 司法院公報 第 47 卷 6 期 71-7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