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ITNES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Q:雖然抽不出完整練習時間,但若是早晚各跑3-4km左右,可以嗎? 如果有意跑完全程馬拉松或是鎖定目標紀錄跑完全程,分段練習其實不值得推薦。因為 要身體呈現持久力改善狀態,需在運動開始後約10分鐘以上的時間。也就是說劃分幅度越 小,訓練效率越不良。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多花心思,例如提早起床時間,抽出可以一次完 整練習的時間,或是遇到假日時間充裕時作LSD也是應有的設想。 Q:休息日可以完全休息嗎? 人的身體需透過訓練給身體的刺激與修養引起恢復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各項功能或能力 。經由訓練的痛苦,身體在修養後復原到比以前更好的體力(這情形稱為超恢復)。所以 當然需要好好休息。不過並非意謂可以完全休息,而是以散步或慢跑程度的活動性修養取 。如果有累積疲勞的情形就需要完全休息,若遇體況好轉時就作活動性休息,視情況分 別運用。 Q:要向時間紀錄挑戰應如何開始? 所謂挑戰時間紀錄,就是決定距離與目標紀錄,鎖定目標紀錄而跑的練習。而目標紀錄 是指從自己標榜的紀錄時間計算比繞一圈紀錄時間快一點的紀錄。這種練習的目的是為了 掌握比賽時的步調,所以腦裡要有正式比賽的意識而跑。在挑戰之前得充分做暖身操,利 用慢走活絡身體。當然,步調的分配因距離而異。如果是5-10km,盡量指向平均步調。若 10km以上,就劃分前半段緩慢一點,到了後半段加快步伐而跑。假如超過30km,不要忘記 攜帶輔助食品與確保水分。 Q:在間歇訓練中快跑期的姿勢可以和LSD的姿勢一樣嗎? 快跑期的姿勢應比LSD姿勢更接近短跑的姿勢。雖然實際比賽中,除了最後衝刺外,並不 會以這種姿勢跑步,且以錯誤姿勢跑步,很容易累積疲勞。快跑期的姿勢,步伐延伸大一 點,有節奏托住手臂。跟慢跑比起來,上下運動的幅度會大一點,不過也不必過於介意這 點。只是容易蹲腰應要注意。 Q:即將比賽前,疲勞仍不消除該怎麼辦? 即使已經調整漸少練習量,若是沒有其他調養的處置,想輕鬆消除訓練累積的疲勞也很 難。遇到這種情祥,可以請人幫你按摩,按摩的根本在推拿。常看見有人用指壓的方式, 可是這樣會傷及肌纖維,務必停止。正確方式是用手心,尤其以拇指根部附近推拿。不用 力的旋轉為要訣。按摩後塗上藥也很有效。 Q:跑10km或半程馬拉松的紀錄時間沒有成長,該怎麼辦? 紀錄不是練習越多越成長。任何人都有紀錄不成長的停滯期。要克服停滯期重估練習內 容很重要。如果經常以相同的課程訓練,不妨考慮延長間歇訓練的距離或是比平常引入更 多挑戰5km、10km的時間紀錄訓練。又例如使LSD的距離延長作衝刺的練習,也是不錯的方 法。凡經某一程度練習衝刺而紀錄沒有進展,這不是持久力不足,而肌力不足的原因比較 多。所以練習前後要多作肌力訓練。 出自:馬拉松 高岡郁夫編著 聯廣圖書 呃…剛好又把這本翻出來看 想說跟大家分享一下 看有沒有有需要@@ 這陣子看了不少運動的書 看大家有沒有比較想知道哪方面的?我再po上來跟大家分享 比較有涉獵的是運動心理、肌力、訓練方式 這幾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3.42.36
popoyellow:推推 感謝分享啦~~ 02/23 22:02
flydream:難怪覺得很眼熟~這本書我也有買 02/23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