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RMULA1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f1.u-car.com.tw/f1-newsdetail.asp?newsid=1320 記者/Hunter Hsu 本文已被閱讀3,910次 「從2010年開始,F1將禁止車輛在比賽中加油」在多數人看來、這或許只是明年新規則中 的一行字。但對各隊科技總監與工程團隊來說,這象徵著車輛設計方向上的大幅改變,新 規則也將影響各隊比賽戰術擬定、甚至未來的排位賽規則走向,車手或技師(浴火出戰) 的場面也將消失。 「歷史反覆、循環不息」這句話看來也適用在F1系列賽上。80年代的F1系列賽是沒有「進 Pit加油」這項規定的,當時所有的F1賽車都是在賽前加滿油一路駛向終點。自從2003年 以來,F1比賽規則與排位賽規則頻繁更動。2005年賽季曾經一度禁止F1賽車在比賽過程中 換胎(爆胎意外發生時除外)、但允許車輛在比賽過程中進站加油。由於「禁止比賽中途加 油」規則已將近20年沒有實施,規則的改變對於新賽車的設計是一大挑戰。 禁止加油與禁止換胎兩者相比,禁止加油的危險性明顯較小,F1賽車燃料耗盡的結果就是 熄火停在路邊,爆胎的後果則難以預測。2005年季結束後如果要選出年度最令人難忘鏡頭 ,芬蘭小將Kimi Raikkonen在歐洲站GP大賽「師出未捷身先死」的意外決對是前3名,甚 至可能被視為決定該季世界冠軍花落誰家的關鍵一刻! Kimi Raikkonen在歐洲站嘗試締造他個人生涯首次「三連勝」紀錄,但在比賽僅剩最後一 圈時,Kimi Raikkonen的輪胎過度磨耗導致右前輪的懸吊支架整組斷裂,他也幾乎差點撞 上前方的BAR車手Jenson Button。西班牙車手Alonso則因Raikkonen的退賽而意外撿到一 勝,並拉大與其他F1車手的差距。比賽尾聲時Raikkonen的右前輪胎出現「泡膠化」 (flat spot)的情形,輪胎的劇烈震動終於使得懸吊支架整組完全斷裂。 一般房車大約在1000到2000公斤左右,相較之下F1賽車就輕的多,一輛加滿油 (及比賽車 手)的F1賽車大約670公斤上下、FIA的規定是賽車加上車手的重量不得低於600公斤。耗油 則根據比賽狀況與場地有所不同,根據Ferrari車隊的資料、在日本鈴鹿站比賽中F2001 (Ferrari車隊於2001出廠賽車的代號)每跑一圈需要3.02公斤的燃油,比賽中F2001的燃油 每減輕10公斤、單圈成績會減少0.42秒 (鈴鹿站)。21世紀初的F1賽車油箱容量大約是130 到140公升上下,隨著長壽引擎與汽缸減少到8缸,F1賽車的耗油量也顯著降低、油箱重量 容量也因此縮小至80到100公升左右。從明年開始,由於車內必須裝載能夠跑完整場比賽 全程的燃料,預估油箱容量將大幅上升至260公升! 禁止比賽過程中加油的初衷是什麼?F1內幕人士透露這與增加比賽可看性或是超車次數的 關聯並不大,況且F1車手在比賽過程中仍會進站換胎(只是不能加油)。真正的目的還是為 了節省各隊加油機的航空運輸與維修成本,減少了加油的重責大任後,未來各隊的技師長 (執行負責加油任務) 在週日應該會輕鬆一點。諷刺的是,新規則還沒有幫助大家省到錢 、各隊就要先開始花錢:油箱加大將大幅改變賽車中部的結構設計,許多零件都必須重新 訂製與開模生產。所幸這些開支多數是一次性的,只要FIA未來不要朝令夕改,長遠來看 車隊還是能因為這個規則的改變而受益。 除了賽車中部的油箱、引擎、變速箱、冷排系統及後懸吊系統需要重新設計,煞車系統預 料未來也將承受更大的負擔!全程不允許加油意味著F1賽車在排位賽及前三分之二的比賽 過程中,賽車重量都高於目前的水準,明年的F1賽車起跑時可能重達700-750公斤。11支 F1車隊通常都是在兩家大型煞車系統製造商Hitco或是Brembo其中擇一,煞車碟可以選用 碳纖維或是鋼製材質。一般來說很少車手會選用鋼製煞車碟,因為碳纖維煞車碟有耐磨性 較佳、散熱性與耐熱性皆優於鋼製煞車碟等許多特色。 之所以採用碳纖維材質的煞車碟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它的重量較輕,第二是它的耐熱性較 好。根據Ferrari車隊的數據、在有「煞車系統的地獄」之稱的加拿大站GP大賽中, Schumacher必須從時速187英哩迅速減至到37英哩。在1.5秒鐘之內煞車碟的溫度從450度 上升到攝氏1000度(最大的承受極限是攝氏2000度),從這裡可以看出為什麼車隊要想盡辦 法增加煞車系統散熱效果的原因? 北美賽車CART使用的鋼製煞車碟盤重達3公斤、F1用的碳纖維碟盤只要1.4公斤!碟盤的寬 度也有學問,過去在排位賽時因為煞車碟的耐久性不是重點、F1車隊會使用寬度較薄的煞 車碟以減輕重量(比賽用碟盤寬度為28公釐、排位賽用的僅21公釐),兩家煞車系統製造商 已經向F1科技工作小組要求明年的煞車碟寬度加厚至32公釐、以應付更大的煞車負荷,預 料明年的加拿大站與新加坡站將是各隊負責煞車系統人員的惡夢。 除了煞車系統外,車輛的調校困難度也將大幅提高。車手對煞車系統最大的要求是在煞車 的過程中仍然可保持車身的穩定,通常對於煞車力量的分佈是前輪煞車負責60%、後輪煞 車負責40%,這是因為在煞車的過程中車身重量分佈與重心會因為加速度的影響而從後方 移到前方(這也是為什麼你覺得煞車時車身會前傾的原因),如果採用50/50的煞車力量分 佈、後方輪胎的摩擦力會比較小(因位車身後方的重量較輕)這樣會造成後輪煞車鎖死的情 況。比賽過程中禁止加油以後,賽車重量的高低差距可能多達150公斤之多,賽車在比賽 開始與比賽結束時的物理特性與重心轉移程度差距將比本賽季更大,這也會增加車手的駕 駛難度。 在禁止比賽過程中加油後,許多人揣測下一個更改的可能是排位賽規則。與F1的積分制度 相比,F1排位賽過程的歷史顯然多了不少著墨的地方。80年代的F1比賽有超過15支以上的 車隊參賽、30多輛賽車在Pit區域非常熱鬧。但也表示並不是每一位車手都可以擠進正式 比賽的出發格,當年在排位賽之前還有「先前排位賽」(Pre-Qualify)先淘汰一部份的車 手、通過先前排位賽也不表是一定可以參加正式比賽,DNQ(Did not Qualify)當時是很常 見的名詞、現在倒是很稀有。 在FOCA的成員們簽下了Concorde Agreement,F1車隊縮減為12支上下後,排位賽對車手的 威脅性似乎減小了不少。這時候「107%規則」就上場了。一直到2002年賽季結束之前的排 位賽,都是在60分鐘之內車手可以進行12圈嘗試做出最佳成績(通常是4次嘗試一次3圈), 如果一位車手的最佳單圈成績超過桿位車手成績的107%以上,那麼他將享有週日下午「 作壁上觀」的特權 (也就是無法參加比賽) 。2003年賽季又將有新的排位賽規定,並逐漸 演進至目前賽制。比賽過程中禁止加油意外目前週六排位賽過程的第三段:超級排位賽沒 有意義,因為所有的車輛都要加滿油出發。加以明年有至少四支新隊伍進軍F1,許多人暢 言消失將近10年的「107%規則」或許又該重出江湖,未來我們或許又能見到DNQ(Did not Qualify)這個名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42.164 ※ 編輯: jonesking 來自: 140.129.42.164 (10/20 17:59)
parasweet:只要FIA未來不要朝令夕改<-光這點就很有問題了啊 10/20 18:01
SniperF:FIA每年的興趣就是改規則阿orz 10/20 18:03
ubear:除了DNQ之外80年代更常見的是DNPQ(Did Not Pre-Qualify)XD 10/20 18:12
tonyatta:設計出重心低 重量轉移少的TANK應該會蠻重要的 10/20 18:12
schumychen:明年還有沒有要用KERS阿? 10/20 18:21
Pepe1981:禁止加油好爛 說不定明年會看到一堆車爆胎 >"< 10/20 18:38
corlos:我倒覺得不加油也好,免得大蛇一直出來 10/20 18:41
corlos:Heidfeld也不用擔心油也隱形了 10/20 18:41
chibimin:油箱會變超大 然後一起跑就看到一堆車因為滿油滑來滑去 10/20 18:43
kazami3019:哇! McLaren又要哭哭了,又大改規則,慘了 10/20 18:47
corlos:我一直覺得McLaren擁有蟑螂的適應力,比法拉利還好 10/20 18:54
kazami3019:會嗎?看看今年季初,Ferrari的車真的比較好 10/20 18:57
kazami3019:擴散器沒過的話,Ferrari今年可能還是冠軍熱門 10/20 18:58
padro:其實有語誤 107%指的是要跑在P1時間x107%之內 不是之上 10/20 19:15
padro:阿 是我自己看錯了XD 10/20 19:15
kmaster:一桶油到底對駕駛技術是蠻大考驗的 10/20 20:01
ademgu:所以巴西站Heikki是配合演出嘍? 加油好危險的 10/20 20:10
leejay1215:F1變成Moto GP...(誤) 10/20 20:38
k2450:所以明年吊車尾的車隊可以輕油拿竿位 正賽沒油顧路搶鏡頭 10/20 21:50
etduke:換胎手會更有壓力吧 現在都是加油比換胎久 以後是換胎見真 10/20 22:17
thepilot:我之前也寫過一篇...看法也大同小異,Wait and see.. 10/20 22:27
AdPiG:芬蘭小將Kimi Raikkonen XDDDD 10/20 22:49
matt099:忘了哪年,FIA有個蠢規則,禁止換輪胎,= =" 10/20 22:55
PitCrew:05 10/20 23:04
lala:芬蘭小將 XDDDDDD 10/20 23:13
happy0321:所以明年全部都一站制嗎 甚至有人一開跑就"拓"到底 10/20 23:50
etduke:明年進站策略會很無趣吧 10/21 00:04
pinestudy:進站策略單調的話比賽也會變無聊吧.... 10/21 00:08
TaiwanFlight:怎會單調?這種情況下一停仍未必比二停來的快。 10/21 00:11
TaiwanFlight:況且比賽無不無聊跟賽道設計有很大的關連,y 10/21 00:12
TaiwanFlight:一堆沒辦法超車的賽道,當然無聊。 10/21 00:12
jameskoko:跑跑到底不太容易吧..輪胎受不了 10/21 00:12
jameskoko:結論就是..明年巴西沒有蛇了 10/21 00:15
scuderia:新科技:在跑道上放寶箱,吃到以後油箱變滿! 10/21 00:16
erer1976:大蛇第三集不就沒了 10/21 00:19
wowrz:這樣就看不到阿龍索飛輪胎了 10/21 01:29
andywhite:還是可以換胎阿樓上想什麼? 10/21 04:13
sickflow:fia改規則改成這樣 10/21 05:54
pow:不准加油 意思就是賽車要重新設計 這樣可以省錢嗎??? 10/21 07:44
pow:今年才多一個KERS配重不對 連大車隊都在掙扎 10/21 07:44
roxinnccu:ㄜ~~反正除了一些新車隊,類似麥隊這種老骨頭應該都有 10/21 09:06
roxinnccu:設計過一桶油跑完的車子吧,問題不大的啦~~~ 10/21 09:06
roxinnccu:不過麻煩的是,現在各隊的主設計師都是『空力世代』出頭 10/21 09:07
roxinnccu:的,像A.Newey,怎麼把那個大油箱跟他們的設計思維融合 10/21 09:08
roxinnccu:應該是一件很值得觀察的事。 10/21 09:08
falcokuo:以後沒有蛇了嗎? 10/21 09:55
etduke:事有KERS對上沒KERS才在掙扎配重問題 大家都有就沒啥好掙 10/21 12:14
bilinear:明年季初半廠隊應該會死的很難看 10/21 12:49
hitachiin:頭又大:我們的時代終於到了 Kimi要不要考慮一下 10/22 00:56
awelljack:以後看不到大蛇了.. 10/22 10:12
aquarius360:目前Tank的位置似乎是離車重心不遠的樣子......窘 10/25 17:16
aquarius360:不過去掉了油的變數,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以後輪胎的發展 10/25 17:18
aquarius360:不再那麼重視耐用度,回到性能至上但不耐用的老方向 10/25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