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RMULA1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算是 F1車迷當中的菜鳥(資歷只有半年多) 對於F1賽車很好奇的一點就是 平常買新車的時候 因為引擎是新的 所以都要進行養缸的動作 也就是再某個里程數之前 時速不能超過xx公里 讓引擎再進行養缸完這動作之後 可以運轉的更加順暢 但讓我不明白是 F1賽車的引擎的壽命都很短 (有人跟我說再此賽季之前,大車隊排位賽與正式賽的引擎都是不一樣的) 難道F1賽車的引擎不用作所謂養缸的動作嘛 再那麼極速的情況下 沒經過養缸的引擎應該會磨損的很厲害吧 很痤的問題,但我真的是不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6.2
corlos:現在排位賽跟正賽都是同一顆引擎 219.84.9.116 07/30
corlos:換了就要把排位賽做出來的成績退後十位 219.84.9.116 07/30
tkucuh:養缸是要延長引擎壽命啊,對F1車隊來說 220.130.168.142 07/30
tkucuh:引擎壽命不是第一考慮要素 220.130.168.142 07/30
SkyRipper:養缸就是指 engine break-in 囉 24.54.253.230 07/30
SkyRipper:引擎磨合這步驟不見得是為了long term 24.54.253.230 07/30
SkyRipper:durability呀, 沒磨合的引擎也跑不快 24.54.253.230 07/30
SkyRipper:而引擎的壽命應該在一開始被設計時就被決 24.54.253.230 07/30
SkyRipper:定好了... 磨合則是把賽車推上場比賽前的 24.54.253.230 07/30
SkyRipper:前置作業吧... 24.54.253.230 07/30
SkyRipper:我猜想是在引擎組裝完後送到dyno上磨合的. 24.54.253.230 07/30
mightymouse:我猜應該不是在車上養,應該有機器幫忙養 218.162.82.223 07/30
TK119:F1引擎都是加上手工研磨過的... 220.142.104.228 07/30
TK119:精密度不能跟量產車相比...根本不用磨合 220.142.104.228 07/30
SkyRipper:拜託, 精密度做的再好, 你以為一出廠汽缸 24.54.253.230 07/31
SkyRipper:就能完全氣密唷... 沒有這種事情好嗎? 24.54.253.230 07/31
SkyRipper:活塞環要跟汽缸氣密只有磨合一途... 24.54.253.230 07/31
SkyRipper:口氣好像太凶了 一時不注意就... ~ 24.54.253.230 07/31
TK119:修養問題而已...別自責 220.142.106.141 08/02
> -------------------------------------------------------------------------- < 作者: larry0907 (PEREGRINE)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Fri Jul 30 21:57:00 2004 ※ 引述《diamondX (杜蘭朵幻想曲)》之銘言: : 我算是 F1車迷當中的菜鳥(資歷只有半年多) : 對於F1賽車很好奇的一點就是 : 平常買新車的時候 : 因為引擎是新的 : 所以都要進行養缸的動作 : 也就是再某個里程數之前 : 時速不能超過xx公里 : 讓引擎再進行養缸完這動作之後 : 可以運轉的更加順暢 : 但讓我不明白是 : F1賽車的引擎的壽命都很短 : (有人跟我說再此賽季之前,大車隊排位賽與正式賽的引擎都是不一樣的) 可是今年的不是規定要一樣的?你聽到會不會是舊的規定? : 難道F1賽車的引擎不用作所謂養缸的動作嘛 : 再那麼極速的情況下 : 沒經過養缸的引擎應該會磨損的很厲害吧 : 很痤的問題,但我真的是不懂. 你想的養缸應該是機車一開始買來要訓車吧 但其實機車訓車也不是說不能騎超過xx公里 應該是要盡量讓裡面的齒輪摩合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潤滑而不是騎多快(其實應該要把新車的油門用力給他催下去) 而f1的引擎壽命短的原因 你就想像一下你的車的引擎如果都是以正常的6~7倍的轉速在轉 然後沒事就是大腳油門下去,隨便就一萬8~9千轉 想要壽命不短很難吧 (當然不用想說潤滑不好,車廠在用的是我們貧民老百姓用不起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72.217 > -------------------------------------------------------------------------- < 作者: yenkio (奶綠當水喝...)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Sat Jul 31 09:13:19 2004 ※ 引述《diamondX (杜蘭朵幻想曲)》之銘言: : 我算是 F1車迷當中的菜鳥(資歷只有半年多) : 對於F1賽車很好奇的一點就是 : 平常買新車的時候 : 因為引擎是新的 : 所以都要進行養缸的動作 : 也就是再某個里程數之前 : 時速不能超過xx公里 : 讓引擎再進行養缸完這動作之後 : 可以運轉的更加順暢 : 但讓我不明白是 : F1賽車的引擎的壽命都很短 : (有人跟我說再此賽季之前,大車隊排位賽與正式賽的引擎都是不一樣的) 正確... 排位賽引擎馬力大但相對較耗油不適合長時間比賽 現在賽制改這樣也是為了小車隊生存 : 難道F1賽車的引擎不用作所謂養缸的動作嘛 : 再那麼極速的情況下 : 沒經過養缸的引擎應該會磨損的很厲害吧 : 很痤的問題,但我真的是不懂. 我記得以前Robin常做有關引擎的賽前報導 引擎出廠前要經過非常多的測試 當然包括里程數 這些都是由機器 電腦來代勞 如果你問為什麼還是會刷 溫度壓力溼度都會影響機油潤滑 這也跟引擎內部的構造配置有很大關係 另外操車也是一項重要原因囉 腳踏車如果也常常瞬間高速低速在騎 它也會落鏈給你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05.119
lane34:推落鏈 203.67.186.217 07/31
> -------------------------------------------------------------------------- < 作者: samothdeath (暱稱??)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Mon Aug 2 02:30:04 2004 ※ 引述《yenkio (奶綠當水喝...)》之銘言: : ※ 引述《diamondX (杜蘭朵幻想曲)》之銘言: : : 我算是 F1車迷當中的菜鳥(資歷只有半年多) : : 對於F1賽車很好奇的一點就是 : : 平常買新車的時候 : : 因為引擎是新的 : : 所以都要進行養缸的動作 : : 也就是再某個里程數之前 : : 時速不能超過xx公里 : : 讓引擎再進行養缸完這動作之後 : : 可以運轉的更加順暢 : : 但讓我不明白是 : : F1賽車的引擎的壽命都很短 : : (有人跟我說再此賽季之前,大車隊排位賽與正式賽的引擎都是不一樣的) : 正確... : 排位賽引擎馬力大但相對較耗油不適合長時間比賽 : 現在賽制改這樣也是為了小車隊生存 : : 難道F1賽車的引擎不用作所謂養缸的動作嘛 : : 再那麼極速的情況下 : : 沒經過養缸的引擎應該會磨損的很厲害吧 : : 很痤的問題,但我真的是不懂. : 我記得以前Robin常做有關引擎的賽前報導 : 引擎出廠前要經過非常多的測試 : 當然包括里程數 : 這些都是由機器 電腦來代勞 : 如果你問為什麼還是會刷 : 溫度壓力溼度都會影響機油潤滑 : 這也跟引擎內部的構造配置有很大關係 : 另外操車也是一項重要原因囉 : 腳踏車如果也常常瞬間高速低速在騎 : 它也會落鏈給你看吧@@" 話題拉回到"磨合期"跟"壽命"這兩個重點吧 我記得F1的引擎是不需要再磨合了 跟手工研磨有關 (印象中,這點不要鞭我) 至於壽命,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應該比較能理解 我有一個玩越野車的朋友 他已經玩到在場地裡面用廠車等級的車在玩了 飛跳台、瞬間拉轉等等操引擎操懸吊的動作 他說廠車等級的CROSS,引擎的壽命基本上是算"小時" 實際時間我記不太清楚了,大約是: 引擎有在運轉的時間,每二到三個小時運轉時間就更換一次汽缸套#1 每更換兩個汽缸套要更換一次活塞 壽命超短,不過一台250CC廠車等級CROSS 所能榨出的馬力絕對不是你能想像 別一個例子是TIS摩托車比賽用的最高等級賽車 HONDA RS-125 不是我搞來的…是東吳機研BBS NSR板上看來的#2 他們從某車行買了比賽退役下來的賽車 大伙兒興高采列的研究半天 只研究怎麼行?當然要發一下來聽聽看啊! 一發動就熄火然後就很難發 拆下火星塞後判斷是火星塞掛點 就換上了一顆可以裝上去的 再試一次~~~~~~~哇!發動了 才沒多久還是摧了一下油門 就在熄火的瞬間聽到了金屬聲 緊張啦!!把火星塞拆下來後火星塞頭斷了 = =" 汽缸拆下來後檢查發現了一道刮痕,應該是火星賽斷掉的頭刮的 可是這個刮痕如果是在NSR這種市售車上是不會有影響的 頂多機油多混一點在油箱裡面,還可以騎 在RS-125這台工廠賽車上是掛點了 依他們研判應該是汽缸材質不同,而且精細度也不同 工廠賽車精細度高,誤差容許比NSR小非常多了 不然125CC二行程小跑車怎麼榨出恐怖的加速力跟極速200以上?? 我舉這兩個例子的原因是:"工廠賽車" 這是最接近F1引擎的狀況了,至少比市售車還接近許多 工廠賽車要求限制的排汽量下榨出最大的力量 而F1一場比賽不過一個半小時305公里(一般比賽約在306到307公里之間) 加上現今的引擎規則,週五練習賽加兩次排位賽 所以今年F1引擎壽命比須有最少800公里的實力 在去年之前的規則甚至只要撐得住310公里左右的壽命 而摩托車賽更短,HONDA RC211V 車重145KG(還是135??)官方說法馬力200PS以上 所以不能把市售車種的引擎觀念拿到賽車上 市售車只需要有夠用的動力但是耐用度要求很高 (一台交通車只能跑10000KM你能接受嗎??) 賽車要求絕對頂級的動力輸出但是耐用度...跑得完就好 要榨得出超乎想像力量而且是在動輒18000RPM換檔的F1 自然製造引擎的精細度一定要有相當高的科技 (搞不好有比奈米更細微的科技用在其中) 這也是我認為F1的引擎不需要磨合期這個步驟 或者說引擎製造過程中便完成了磨合了 PS#1 汽缸"套"並非汽缸本體哦! 就想像成"可以更換的汽缸壁"應該比較可以理解 市售車沒有這樣子的東西,所以有彈缸這種技術 為什麼?市售車不需要常常更換新的"汽缸壁".... PS#2 這篇文章是很久以前在東吳機研BBS上看到的 只有印象中是這樣的狀況,詳細的內文早忘光了 不過大致上就是這樣子的情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92.15 ※ 編輯: samothdeath 來自: 218.167.185.98 (08/02 06:43)
diamondX:謝謝大大,解除了我的疑惑 220.136.166.24 08/02
> -------------------------------------------------------------------------- < 作者: CHiLDSPLAY ( 小貓鮑伯 )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Mon Aug 2 12:39:41 2004 ※ 引述《samothdeath (暱稱??)》之銘言: : 話題拉回到"磨合期"跟"壽命"這兩個重點吧 : 我記得F1的引擎是不需要再磨合了 : 跟手工研磨有關 抱歉!!! 這邊又有個新手的萬年疑問了~~ 為什麼手工研磨會比較精細呢!?? 狠多大大都有提到這點 可是 真要論精細 不是應該機器比較準確嗎!?? 什麼100條=1mm的... 其實看雜誌啊很多東西 都很崇尚手工製造的東西 可是 手工真的那麼利害嗎!?? 萬年疑問 謝謝!! orz -- 超超超愛Levi's妹 since 2001.12.3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45.77
Dovelpc:因為手工是有感情的XD 203.204.142.128 08/02
wagai:物以稀為貴,手工的東西無法大量生產 218.165.87.252 08/04
> -------------------------------------------------------------------------- < 作者: SkyRipper (本田しジェンド)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Tue Aug 3 13:47:33 2004 ※ 引述《samothdeath (暱稱??)》之銘言: : ※ 引述《yenkio (奶綠當水喝...)》之銘言: : : 正確... : : 排位賽引擎馬力大但相對較耗油不適合長時間比賽 : : 現在賽制改這樣也是為了小車隊生存 : : 我記得以前Robin常做有關引擎的賽前報導 : : 引擎出廠前要經過非常多的測試 : : 當然包括里程數 : : 這些都是由機器 電腦來代勞 : : 如果你問為什麼還是會刷 : : 溫度壓力溼度都會影響機油潤滑 : : 這也跟引擎內部的構造配置有很大關係 : : 另外操車也是一項重要原因囉 : : 腳踏車如果也常常瞬間高速低速在騎 : : 它也會落鏈給你看吧@@" 其實你說的那幾點都可以在實驗室模擬出來; 真正在dyno測試時期沒有辦法做到的兩點: 1)引擎內部那些往復運動的機件對側向G力的抵抗 2)車重和其他機件的運轉阻力對引擎的負荷 (不過要是能在flywheel上裝上如同煞車卡鉗的裝置? 或許可以唷?) p.s. F1沒有flywheel : 話題拉回到"磨合期"跟"壽命"這兩個重點吧 : 我記得F1的引擎是不需要再磨合了 : 跟手工研磨有關 : (印象中,這點不要鞭我) 你知道磨合是指磨合哪裡嗎? 引擎需要磨合的地方很多喔, 不是只有活塞環和汽缸壁要磨合, 任何有軸承的地方(journal)也都需要 所以凸輪軸和凸輪軸蓋之間, 凸輪和搖臂之間(這點會依據設計不同而異) 曲軸主柄跟主軸承蓋之間/大波斯處, 連桿大端跟曲軸銷之間/小波斯處 這些地方都需要磨合... 而你想想這些部位用手工研磨, 能研磨到多精確的真圓? 想太多啦 :D 換句話說, 這些地方是非磨合不可的, 只是這些地方用料的好壞, 和成品的精密度, 間隙的選擇, 對磨合的所需時間和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以人來加工的重點不是這裡啦, 而是如同汽缸頭內的進排氣道, 汽門桿部/傘部拋光, 燃燒室形狀/容積平衡, 活塞/連桿/曲軸葉片 的平衡配重, 拋光打磨掉零件鑄造時的 模線和凹凸不平處... 這些部分卻往往跟磨合沒有關係. (而事實上, 這些處理也有大部分是由機器代勞) 一顆f1引擎組裝完成後, 必然經過測試吧, 想必也會組裝數顆引擎(沒資金的話不算啦), 磨合, 在dyno上拉馬力, 挑出狀況不錯的兩三顆拿到賽車場上, 期間也會有更換parts 的可能性, 磨合不是為了減少引擎壽命的(也不應該會減少), 不是說break-in的時候要 拉到一萬多轉或紅線才行, 而磨合最佳的方式跟磨合時的轉速而又不會傷到引擎, 那就是各家引擎廠的問題和技術了 舉例: 既然有良好的支援和校調能力, 磨合時的ignition/fuel map便不用設定 的跟在場上跑的時候一樣那麼aggressive, 那便可以減少對引擎的傷害... 未磨合完畢的引擎, 汽缸氣密不良, 沒有辦法發揮馬力, 這對在馬力斤斤計較的f1場上, 說不過去吧. (你要一個處女在初夜就達到高潮嗎.....強人所難嘛 XD) : 至於壽命,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應該比較能理解 : 我有一個玩越野車的朋友 : 他已經玩到在場地裡面用廠車等級的車在玩了 : 飛跳台、瞬間拉轉等等操引擎操懸吊的動作 : 他說廠車等級的CROSS,引擎的壽命基本上是算"小時" : 實際時間我記不太清楚了,大約是: : 引擎有在運轉的時間,每二到三個小時運轉時間就更換一次汽缸套#1 : 每更換兩個汽缸套要更換一次活塞 : 壽命超短,不過一台250CC廠車等級CROSS : 所能榨出的馬力絕對不是你能想像 對摩托車領域我實在不了解 不過同樣都是四行程內燃機, 為何在汽車改裝界就不是如此...? 是沒錯, 賽事跑完引擎都會拆開來檢查, 但並沒到每兩三個小時就非得換缸套的地步 個人"偏見"認為還是改裝技術/精密度的問題, 和用料的好壞, 我可以舉些例子給你聽, 但只怕離題太多, 有興趣的話再寫信跟你聊吧! : 別一個例子是TIS摩托車比賽用的最高等級賽車 : HONDA RS-125 : 不是我搞來的…是東吳機研BBS NSR板上看來的#2 : 他們從某車行買了比賽退役下來的賽車 : 大伙兒興高采列的研究半天 : 只研究怎麼行?當然要發一下來聽聽看啊! : 一發動就熄火然後就很難發 : 拆下火星塞後判斷是火星塞掛點 : 就換上了一顆可以裝上去的 : 再試一次~~~~~~~哇!發動了 : 才沒多久還是摧了一下 : 就在熄火的瞬間聽到了金屬聲 : 緊張啦!!把火星塞拆下來後火星塞頭斷了 = =" : 汽缸拆下來後檢查發現了一道刮痕,應該是火星賽斷掉的頭刮的 : 可是這個刮痕如果是在NSR這種市售車上是不會有影響的 : 頂多機油多混一點在油箱裡面,還可以騎 : 在RS-125這台工廠賽車上是掛點了 : 依他們研判應該是汽缸材質不同,而且精細度也不同 : 工廠賽車精細度高,誤差容許比NSR小非常多了 我不認為NSR和RS125的活塞環間隙兩者會相差到哪裡去, 頂多是幾條的差異而已(雖說也是差很多了), 市售車跟賽車的差異也就是這樣 這個例子我是聽的霧煞煞說...... 最終會讓RS125掛點的關鍵原因是? : 不然125CC二行程小跑車怎麼榨出恐怖的加速力跟極速200以上?? : 我舉這兩個例子的原因是:"工廠賽車" : 這是最接近F1引擎的狀況了,至少比市售車還接近許多 : 工廠賽車要求限制的排汽量下榨出最大的力量 : 而F1一場比賽不過一個半小時305公里(一般比賽約在306到307公里之間) : 加上現今的引擎規則,週五練習賽加兩次排位賽 : 所以今年F1引擎壽命比須有最少800公里的實力 : 在去年之前的規則甚至只要撐得住310公里左右的壽命 : 而摩托車賽更短,HONDA RC211V 車重145KG(還是135??)官方說法馬力200PS以上 : 所以不能把市售車種的引擎觀念拿到賽車上 : 市售車只需要有夠用的動力但是耐用度要求很高 : (一台交通車只能跑10000KM你能接受嗎??) : 賽車要求絕對頂級的動力輸出但是耐用度...跑得完就好 : 要榨得出超乎想像力量而且是在動輒18000RPM換檔的F1 : 自然製造引擎的精細度一定要有相當高的科技 : (搞不好有比奈米更細微的科技用在其中) : 這也是我認為F1的引擎不需要磨合期這個步驟 : 或者說引擎製造過程中便完成了磨合了 ^^^^^^^^^^^^^^^^^^^^^^^^^^^^^^^^^^應該是這麼說比較正確的 : PS#1 汽缸"套"並非汽缸本體哦! : 就想像成"可以更換的汽缸壁"應該比較可以理解 : 市售車沒有這樣子的東西,所以有彈缸這種技術 : 為什麼?市售車不需要常常更換新的"汽缸壁".... 市售(汽)車是有缸套的, 缸套通常有數mm厚, 一般塘缸只不過切掉直徑約25~50條的肉, 對汽缸耐用度沒有影響, 當然不需要換缸套 除非塘到缸套肉沒有了, 或為了特殊用途(如FI application), 那才要換缸套... : PS#2 這篇文章是很久以前在東吳機研BBS上看到的 : 只有印象中是這樣的狀況,詳細的內文早忘光了 : 不過大致上就是這樣子的情形 可不可以跟我那大概是何時的文章, 我想去找找耶 此外, 不知道你對引擎內部機件的細節部分有沒有興趣, 有的話我想推薦你一篇文章 :D http://homepage17.seed.net.tw/web@3/skyripper/ssbb7.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54.253.230
sickyeah:不管怎樣 既然刻意提到 還是要推一下比喻 218.167.225.160 08/03
psl:推~暑假屌哥們紛紛出籠了 ^^b 141.213.121.6 08/03
karting:請問什麼是屌哥啊...? 218.169.87.126 08/03
psl:我是指原po懂很多...很屌 ^^ 141.213.121.6 08/03
※ 編輯: SkyRipper 來自: 24.54.253.230 (08/03 18:03) > -------------------------------------------------------------------------- < 作者: samothdeath (暱稱??)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Wed Aug 4 00:56:19 2004 ※ 引述《SkyRipper (本田しジェンド)》之銘言: : ※ 引述《samothdeath (暱稱??)》之銘言: : : 跟手工研磨有關 : : (印象中,這點不要鞭我) : 你知道磨合是指磨合哪裡嗎? 引擎需要磨合的地方很多喔, : 不是只有活塞環和汽缸壁要磨合, 任何有軸承的地方(journal)也都需要 : 所以凸輪軸和凸輪軸蓋之間, 凸輪和搖臂之間(這點會依據設計不同而異) : 曲軸主柄跟主軸承蓋之間/大波斯處, 連桿大端跟曲軸銷之間/小波斯處 : 這些地方都需要磨合... 這些我當然知道 ==" 只是我是從"引擎磨合"整體的觀點來講 並不是"引擎內哪些東西要磨合" : 而你想想這些部位用手工研磨, 能研磨到多精確的真圓? 想太多啦 :D : 換句話說, 這些地方是非磨合不可的, 只是這些地方用料的好壞, 和成品的精密度, : 間隙的選擇, 對磨合的所需時間和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 以人來加工的重點不是這裡啦, 而是如同汽缸頭內的進排氣道, 汽門桿部/傘部拋光, : 燃燒室形狀/容積平衡, 活塞/連桿/曲軸葉片 的平衡配重, 拋光打磨掉零件鑄造時的 : 模線和凹凸不平處... 這些部分卻往往跟磨合沒有關係. : (而事實上, 這些處理也有大部分是由機器代勞) 我也說了…只是印象中跟手工有關 我後面也有提到很多東西都是製造過程中就完成磨合了 但是f1引擎中手工處理加工的東西似乎滿多的 : 一顆f1引擎組裝完成後, 必然經過測試吧, 想必也會組裝數顆引擎(沒資金的話不算啦), : 磨合, 在dyno上拉馬力, 挑出狀況不錯的兩三顆拿到賽車場上, 期間也會有更換parts : 的可能性, 磨合不是為了減少引擎壽命的(也不應該會減少), 不是說break-in的時候要 : 拉到一萬多轉或紅線才行, 而磨合最佳的方式跟磨合時的轉速而又不會傷到引擎, : 那就是各家引擎廠的問題和技術了 : 舉例: 既然有良好的支援和校調能力, 磨合時的ignition/fuel map便不用設定 : 的跟在場上跑的時候一樣那麼aggressive, 那便可以減少對引擎的傷害... : 未磨合完畢的引擎, 汽缸氣密不良, 沒有辦法發揮馬力, 這對在馬力斤斤計較的f1場上, : 說不過去吧. (你要一個處女在初夜就達到高潮嗎.....強人所難嘛 XD) 基本上,這系列文章在原po問問題的觀點是: F1是否需要與市售車一樣需要磨合期 而一般市售車的磨合期不就是為了缸壁與活塞環、傳動齒輪等等的 當然細到如你講的軸承等引擎中其他負責轉動的零件 但是這些東西的精密度又不若汽缸的精細度那麼高 況且現今引擎製造技術那麼成熟,很多新車下來原廠建議的磨合期 不管是里程數或運轉時的RPM都不像以前限制那麼多了 何況是"不計成本研發製造的F1" 我回文的觀點就以市售車引擎跟F1引擎的不同來說明, 所以我在下面舉了兩個"工廠賽車"的例子來說明 : : 他說廠車等級的CROSS,引擎的壽命基本上是算"小時" : : 實際時間我記不太清楚了,大約是: : : 引擎有在運轉的時間,每二到三個小時運轉時間就更換一次汽缸套#1 : : 每更換兩個汽缸套要更換一次活塞 : : 壽命超短,不過一台250CC廠車等級CROSS : : 所能榨出的馬力絕對不是你能想像 : 對摩托車領域我實在不了解 : 不過同樣都是四行程內燃機, 為何在汽車改裝界就不是如此...? 更正一下,是二行程 250cc CROSS非四行程 : 是沒錯, 賽事跑完引擎都會拆開來檢查, 但並沒到每兩三個小時就非得換缸套的地步 兩三個小時的確是滿短的,但是每多久要換一次我真的忘了 我跟我朋友查證過再補上 但是我可以說,一個工廠賽車上用的缸套建議的壽命短到真的會讓你無法想像 : 個人"偏見"認為還是改裝技術/精密度的問題, 和用料的好壞, : 我可以舉些例子給你聽, 但只怕離題太多, 有興趣的話再寫信跟你聊吧! NONONO,他們用的東西全是進口頂級改裝套件,非關"改裝技術/精密度"的問題 2T 250cc 工廠賽車cross 的力量絕非你能想像,除非你騎過 看你應該是玩汽車的,沒錯吧??? 我只能說汽車改裝方面我也不熟,我們正好是不同領域的人 但是以我的見解我只知道:汽車的改裝觀念跟摩托車改裝完全不同 : : 拆下火星塞後判斷是火星塞掛點 : : 就換上了一顆可以裝上去的 : : 再試一次~~~~~~~哇!發動了 : : 才沒多久還是摧了一下 : : 就在熄火的瞬間聽到了金屬聲 : : 緊張啦!!把火星塞拆下來後火星塞頭斷了 = =" : : 汽缸拆下來後檢查發現了一道刮痕,應該是火星賽斷掉的頭刮的 : : 可是這個刮痕如果是在NSR這種市售車上是不會有影響的 : : 頂多機油多混一點在油箱裡面,還可以騎 : : 在RS-125這台工廠賽車上是掛點了 : : 依他們研判應該是汽缸材質不同,而且精細度也不同 : : 工廠賽車精細度高,誤差容許比NSR小非常多了 : 我不認為NSR和RS125的活塞環間隙兩者會相差到哪裡去, : 頂多是幾條的差異而已(雖說也是差很多了), 市售車跟賽車的差異也就是這樣 : 這個例子我是聽的霧煞煞說...... 最終會讓RS125掛點的關鍵原因是? 差異就多囉,你認為市售車跟工廠賽車的差異只在活塞環間隙?? 同時nsr是兩個活塞環,rs125是單活塞環,這樣子就差很多囉 至於讓rs125掛點的原因…你沒看懂我的意思嗎??? 就是那一道"刮痕" 一道"刮痕"出現在nsr的汽缸壁上的話是沒啥問題的 出現在rs125上就是掛點 : : 要榨得出超乎想像力量而且是在動輒18000RPM換檔的F1 : : 自然製造引擎的精細度一定要有相當高的科技 : : (搞不好有比奈米更細微的科技用在其中) : : 這也是我認為F1的引擎不需要磨合期這個步驟 : : 或者說引擎製造過程中便完成了磨合了 : ^^^^^^^^^^^^^^^^^^^^^^^^^^^^^^^^^^應該是這麼說比較正確的 : : PS#1 汽缸"套"並非汽缸本體哦! : : 就想像成"可以更換的汽缸壁"應該比較可以理解 : : 市售車沒有這樣子的東西,所以有彈缸這種技術 : : 為什麼?市售車不需要常常更換新的"汽缸壁".... : 市售(汽)車是有缸套的, 缸套通常有數mm厚, : 一般塘缸只不過切掉直徑約25~50條的肉, 對汽缸耐用度沒有影響, 當然不需要換缸套 : 除非塘到缸套肉沒有了, 或為了特殊用途(如FI application), 那才要換缸套... : : PS#2 這篇文章是很久以前在東吳機研BBS上看到的 : : 只有印象中是這樣的狀況,詳細的內文早忘光了 : : 不過大致上就是這樣子的情形 : 可不可以跟我那大概是何時的文章, 我想去找找耶 去年不知道什麼時候看到的,早就忘了,你有空的話去找找吧 : 此外, 不知道你對引擎內部機件的細節部分有沒有興趣, 有的話我想推薦你一篇文章 :D : http://homepage17.seed.net.tw/web@3/skyripper/ssbb7.htm 這篇文章不錯,值得一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94.178
SkyRipper:那, 為什麼一道刮痕就足以讓RS125掛點...? 24.54.253.230 08/04
SkyRipper:我真的沒有在找碴的意思啦 XD 24.54.253.230 08/04
samothdeath:說真的…詳細我也不清楚,原文也沒提到 218.167.188.60 08/06
> -------------------------------------------------------------------------- < 作者: zeta (zeta)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Fri Aug 6 13:59:52 2004 在我印象中 F1引擎似乎是沒有凸輪軸的? @@ 因為轉速太高......直接用氣壓機構推動汽門? 我記得還曾幻想如果市售車也這樣做 那麼引擎重量,運轉震動都會好很多吧 也不需要複雜的可變正時或揚程機構就可以提升性能了 只是控制這氣壓機構的元件(電腦?)可能要異常精密高成本就是了 若記錯還請大家見笑了~~~ -- 灰矇的天空 藏著多少秘密 薄紗的背後 又有多少令人期待的 故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68.239 > -------------------------------------------------------------------------- < 作者: SkyRipper (本田しジェンド) 看板: FORMULA1 標題: Re: [問題] 關於F1引擎的問題 時間: Fri Aug 6 16:02:22 2004 ※ 引述《zeta (zeta)》之銘言: : 在我印象中 : F1引擎似乎是沒有凸輪軸的? @@ 似乎只有雷諾的沒有 : 因為轉速太高......直接用氣壓機構推動汽門? "氣壓式汽門彈簧" 現今f1引擎都是採用 pneumatic valve spring 沒錯 但取代的只是閥彈簧一個東西, 還是要有"推動汽門"的某裝置 而目前還是以採用凸輪軸居多 wire type spring 到高轉速時的缺點不少, 金屬疲乏的可能性不說, 要讓汽門在能控制的範圍內, 彈簧k值要做的很大, 而k值大線徑就要粗, 線徑太粗, 怕發生的情形是 coil bind, 就是彈簧向下壓縮線捲互相摩擦擠壓 那這樣一來又得把汽門桿做的再長一些, lift 一高也要重新設計(coil bind主因) 所以其他的解決方案是, 利用雙圈彈簧來達到對k值一定的要求, 這種設計在紅線較高轉速的汽/機車引擎都看的到 但高到一個範圍似乎還是控制不了(14k+ rpm?) 那就換成氣壓式的彈簧吧, 其實就是利用空氣可壓縮的特性做成彈簧一物 請參考 http://scarbsf1.com/valves.html 而你說的那就是雷諾的 camless valvetrain 利用電控和液壓的方式直接控制汽門的啟閉, 但是需要兩組彈簧 還有一些可行方案, 好比說 desmo, 一般說來是利用一組以上的凸輪軸控制單一汽門, 便可以完全捨棄彈簧, 法拉利就有用過, 現在還是不是則不知道 : 我記得還曾幻想如果市售車也這樣做 : 那麼引擎重量,運轉震動都會好很多吧 : 也不需要複雜的可變正時或揚程機構就可以提升性能了 : 只是控制這氣壓機構的元件(電腦?)可能要異常精密高成本就是了 : 若記錯還請大家見笑了~~~ 等看看雷諾可不可以把這種技術放到量產車上面囉, 不過還要好幾年吧 -- desmodromology http://members1.chello.nl/~wgj.jansen/ renault camless tech http://www.sae.org/automag/techbriefs_03-00/03.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54.253.230 ※ 編輯: SkyRipper 來自: 24.54.253.230 (08/06 16:02)
zeta:謝謝解答~ ^^ 61.222.168.239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