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engYu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灣以前有三大高山林場:阿里山、八仙山與太平山。這三條都有森林鐵路連到山下 阿里山林場→嘉義;太平山林場→羅東:八仙山林場→豐原。八仙山林鐵分為三段: 平地線(豐原線/或稱舊東勢線)、山地線(大甲溪線)、林場線(佳保溪線、十文溪線…等), 反正就是,從現再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那邊,連結到豐原新的台中縣政府那邊 --------------------------------------------------------------------------- 豐原線於民國13年(日大正13年,1924年)開業;大甲溪線於民國十五年(日大正十五 年、昭和元年,1926年)正式通車。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佳保台至豐原之間鐵道嚴重 受損;隔年決定拆除久良栖至豐原路段,改用卡車運材,而久良栖以上林場線繼續使用; 民國五十二年八仙山林場結束伐木作業,林場線也陸續拆除。(八仙山林鐵踏查布洛格) 更多的簡介,可以看一個很專業的網誌:八仙山林鐵踏查 http://blog.xuite.net/lan730826/blog1 它裡面有以前的路線、舊殘跡、有時候觀察週遭的住宅產業。 -------------------------------------------------------------------------- 台中縣政府與林務局新大樓那一塊地,本來是林場的貯木池,林鐵把原木運到豐原後, 直接在林務局旁邊林鐵底把木頭丟到貯木池,然後分送或處理加工.... (P.S.大雪山林場則是在戰後開發,以公路運輸到東勢處理,東勢也有貯木池...) 豐原因為林鐵的開通,使木材相關的行業集中在此,除了林場的原木處理外,土牛、朴子 都有較大的製材行,也有一些師傅做一些木雕(佛雕/匾額)、木工(家具)、後來就發展 漆藝,然後因為制材需求(當然還有當時的紡織業),因而產生許多鐵工具廠商提供服務 這些制材行、鐵工廠,最後轉變成現在的大大小小的鐵工廠。鄰近的正隆紙廠和永豐源 (永豐餘)紙廠也是因為這裡有木材的關係。 -------------------------------------------------------------------------- 林場線跟豐原市街發展也有關係。 那些因制材(與紡織)的需要的而來自全台各地的勞工階級來到豐原(或者東勢),因為 有飲食與某些需要,使得以前貯木池與林場工作區連結到市區的信義街博愛路,林立 了飲食與特種營業的店家,信義街的新町(連棟淺藍日治二樓的木造建築區域)以前是聞 名全台的風化區。現在豐原的紅燈戶則轉移到信義街的另一頭,幾乎已經不剩了。大量 的勞工人口也促成豐原的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另外像是早餐吃豬血湯與大腸湯飽食的這 種吃法,也有人說是與林場那些勞動量大的工人有關。 -------------------------------------------------------------------------- 豐原的發展可說與八仙山密切相關啊。大家記得去上面那個部落格看看喔! 接下來請討論吧....其實我對這段歷史很陌生,所以只有寫個大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52.232 ※ 編輯: airportman 來自: 218.162.152.232 (10/31 20:23)
kugtie:cool! 10/31 20:23
grandio:這篇深入喔.. 推 有空去八仙山走走吧,縣民有優惠 10/31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