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ilm-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16 (六) 安達魯之犬、海星、斜向交響曲、雨、紐約紐約、眼的奧祕 1/17 (日) 機械芭蕾、貧血電影、持攝影機的人、拳戰 1/18 (一) 恢復理智、早餐前的鬼魂、午後之網、為了攝影機的舞蹈、柏林城市交響曲 1/19 (二) 蛾影、天蝎星升起、狗星人序曲、狗星人II、第十四號作品 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法國/1928/黑白/silent/17min) 導演:路易.布紐爾(Luis Bunuel) 布紐爾是一位西班牙的電影狂熱者和現代主義詩人,他於1928年執導的<安達  魯之犬>也許是最具超寫實本質的一部電影。它的故事主要是關於一對情侶之間的  爭吵,但是片中的時序和邏輯則錯亂不清。電影開場的一場戲中,一個男人不可思  議地用剃刀將女主角的眼睛切開,然而她在下一場中出現,眼睛卻毫髮無傷。隨著  繼續不斷的爭吵,一群螞蟻從男主角手掌上的一個洞中爬出來,男主角拉著一個塞  滿騾子屍體的鋼琴橫越房間,一雙手從牆洞中伸出來搖著雞尾酒的調酒器。貫穿全  片一直出現的插卡字幕,告知一些毫無意義的消逝時間間隔,像是「十六年前」的  字幕插入時,劇中的動作卻一直連續進行沒有中斷。 海星(L’Etoile de mer/法國/1927/黑白/silent/15min) 導演:曼.瑞(Man Ray)   片中描述一對戀愛中的伴侶,並不時插入散亂的海星、火車和其他物品的鏡頭。 結尾時女子投入另一名男子的懷抱,而被她拋棄的男人則以一隻美麗的海星來安慰自 己。 斜向交響曲(Symphonie Diagonale/德國/1924/黑白/德文/4min) 導演:威金.伊格林(Viking Eggeling) 本片開拍於1921年,直到1924年才完成,伊格林企圖發掘電影中時間的本質,這 種電影他稱之為「類似於,但絕不依賴於馬勒維奇(Malevich)與克利(Klee)的抽 象設計」。 雨(Rain/荷蘭/1929/黑白/silent/10min) 導演:約里斯.伊文斯(Joris Ivens)   本片是一部試著探究表現阿姆斯特丹在陣雨之前、雨中和雨後風貌的短片:瓦片 屋頂和窗上的水光、雨滴打在運河上、地面水坑濺起的水花。本片在全歐藝術電影的 觀眾群中獲得廣大的迴響,並且刺激其它類似影片的創作。 紐約紐約(N.Y.N.Y./美國/1957/彩色/英語/16min) 導演:法蘭西絲.湯普森(Francis Thompson) 得獎記錄:布塞爾世界實驗電影展首獎       坎城影展大獎       美國影展十年來最佳影片   本片以各種鏡頭拍攝下紐約市的浮光掠影,超現實和抽象的意象使紐約的市街呈 現出多彩繽紛的面貌,也變成樓高車快的現代文明生活,一個有趣而美麗的寫照,堪 稱此類作品的優秀典範。 眼的奧祕(Searching Eye/美國/1964/彩色/英語/中文字幕/18min) 導演:索爾.貝斯(Saul Bass) 得獎記錄:威尼斯影展聖馬克之獅獎   美國電影展藍帶獎  加拿大國際科學影展首獎   透過一個十歲小男孩的眼睛,在海岸旁邊所看到的景物。電影設計家貝斯的攝影 機再度開發人類肉眼所忽略的世界,透過水底攝影、慢鏡、多重映象、遠距鏡頭等技 術,貝斯構築出一個多彩的世界,也同時是探觸細微觀察和映象藝術創造力的佳構。 機械芭蕾(Ballet Mechanique/法國/1924/黑白/silent/10min) 導演:費南.雷傑(Fernand Leger)   <機械芭蕾>是最早也最具影響力的抽象式影片之一,它成功地將世俗物體抽象 化,並當成一部電影的基本結構,是屬於此類影片之經典。導演費南.雷傑是法國名 畫家,當時雷傑已在立體派內發展出多變的個人風格,他尤愛以機械零件做為主題, 他對機械的偏好,正好為<機械芭蕾>提供了主要的結構。從片名可窺出導演以矛盾 對立來處理影片的主題素材及其變化。芭蕾與機器的運作似乎湊不到一塊兒,然而藉 著與機器的交互剪接,及視覺與時間的節奏,即使是一名女子眨動的眼睛、啟動的雙 唇,看來都似在運作的機器零件。 貧血電影(Anemic Cinema/法國/1926/黑白/silent/7min) 導演:馬塞爾.杜強姆(Marcel Duchamp)   杜強姆以馬達驅動的旋轉圓碟為題材,在1926拍攝了<貧血電影>。這部短片摒 除傳統將電影視為一種視覺的、敘述的藝術觀念,片中所有的鏡頭不是呈現抽象的轉 動圓形,就是同樣的圓形中包含一些精心設計的法文雙關語。為了配合他愛開玩笑的 創作態度,他在片中署名為“Rrose Selavy”,這也和法文慣用語Eros, c’est la vie(性愛就是生活,Eros is Life)有相同的發音。 持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俄國/1929/黑白/silent/中文字幕/60min) 導演:狄錫卡.維多夫(Dziga Vertov) 維多夫認為紀錄片工作者應是詩人,將宇宙內的任何事物不依表面的連結,混合 新的組合。<持>片中,他自始至終運用「眼睛」的母題,產生驚人的比擬效果:人 眼被比為攝影機鏡頭,窗廉拉開,宛如機械眼睛張開,洗身的女郎也與洗機器的男人 並列,剪頭髮就如剪電影,縫衣服也像在剪接電影,這些豐富的比擬完全由視象傳達 ,整齣默片也沒有半張字幕卡。 拳戰(Fist Fight/美國/1964/彩色/英語/11min) 導演:勞勃.布瑞爾(Robert Breer) 「拳戰」,不若勞勃布瑞爾任何其它影片,而是自傳式的。在這部影片中,他由 顯然是活動的家庭相簿裡的過去事蹟,去沉思並處理「靜態影像」。在這部影片裡, 事情發生有先後之序,這是因為同時候沒有空間可容納每一樣事物,但確實是一部靜 態的影片,且時間並未被設定以任何的方向去移動。 恢復理智(Retour A Laraison/法國/1923/黑白/silent/3min) 導演:曼.瑞(Man Ray) 「恢復理性」是少數達達主義者製作電影的代表。Ray將釘子、鹽與胡椒及一些碎 片撒在未曝光的底片上,再開燈曝光,他也剪入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當這部三分鐘 的影片首映時,確實引起一陣騷動。 早餐前的鬼魂(Ghosts Before Breakfast/德國/1927/黑白/德文/8min) 導演:Hans Richter 瑞克特幾乎參與了每一個重要的現代藝術運動,他在1928拍攝的<早餐前的鬼魂> ,運用特效拍攝出物品違反它們正常的用途。在倒轉的放映中,我們看見摔破的杯子又 重新復合;高頂禮帽活生生的動了起來,並且飛翔在空中,自然的常規在電影中完全失 效。 午後之網(Meshes of the Afternoon/美國/1943/黑白/silent/20min) 導演:瑪雅.德倫(Maya Daren) 在1940年代及1950年代早期,無法解決的焦慮、尋找身分的認同、逃避現實的期望 ,都成為實驗電影的主要主題。<午後之網>受超現實主義影響深,導演自己扮演神經 質、受驚嚇的女主角,被一連串看似不重要的事件困擾,逐漸變得歇斯底里。全片充滿 夢魘及恐怖氣息。 為了攝影機的舞蹈(Choreography for Camera/美國/1945/黑白/silent/3min) 導演:瑪雅.德倫(Maya Daren)   前衛電影的時空處理較近主觀和夢幻,像德倫此片的舞蹈輕妙地滑過多種空間,從 森林至客廳至藝術館,以一個連續流暢動作完成,與舞台完全不同。 柏林:城市交響曲(Berlin, Symphony of A Great City/德國/1927/黑白/silent/53min) 導演:Walter Ruttmann   本片表現出一個城市中一天之內各式各樣的生活。擅長抽象動畫的魯特曼,在本片 的開頭以一些幾何的圖案,配合著紀錄影像的圖形,接著以一些鏡頭探索,諸如機器、 建築物的外觀、商店櫥窗陳設等物品,其中具有的抽象特質。<柏林交響曲>在商業電 影院廣為流傳,並且成為默片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之一。 蛾影(Mothlight/美國/1963/彩色/英語/4min) 導演:史坦.布拉克基(Stan Brakhage)   布拉克基收集死蛾、花、樹葉和種子,將這些東西夾在兩層剪接帶中,是一邊帶有 扣片齒孔和膠水的薄薄透明16厘米影片,光影透過草木和蛾翼顯出迷人和驚人的錯綜複 雜的支脈和網末結構。「蛾影」的結構以三個迴旋舞和一個尾聲為主,影片在自覺意識 和自然的區分之際,表現出不屈服的感覺。 天蝎星升起(Scorpio Rising/美國/1963/彩色/英語/29min) 導演:肯尼斯.安格(Kenneth Anger)   安格的電影充滿對儀式和性的執迷,他的<天蠍星昇起>是對男性自戀的歌頌,內 容是飛車黨的同性戀儀式。安格揶揄這些飛車騎士對「男性」象徵的迷戀,如皮革、鐵 鏈以及閃亮的男性器官形象等。在達達式的風格下,安格將飛車黨領袖與徒眾,耶穌和 門徒,希特勒與納粹黨,乃至流行偶象如詹姆斯.狄恩、馬龍.白蘭度等交錯剪在一起 ,飆車的鏡頭與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交叉剪接,而耶穌、納粹、飛車黨的色情儀式,都 有可比擬之處。此外,電影完全由搖滾歌曲來配樂。 狗星人序曲(Prelude:Dog Star Man/美國/1964/彩色/英語/27min) 導演:史坦.布拉克基(Stan Brakhage)   <狗星人>一般被視為布拉克基的傑作,這部電影包括序曲和四個部分,手法抽象, 題材卻十分簡單:一個有鬍子的伐木工人(布拉克基自己扮演)努力在攀登一座山,到 了山頂時,他砍斷一棵白樹。布拉克基的目的是顯示人類如何以浪漫的態度征服自然。 電影顯然在同一天內拍完,但結構上卻納入了四季,好像是終年才完成攀登。 狗星人II(Dog Star Man (P2)/美國/1964/彩色/英語/7min) 導演:史坦.布拉克基(Stan Brakhage) 第十四號作品(Number 14/美國/1964/彩色/英語/25min) 導演:哈瑞.史密斯(Harry Smith)   史密斯早期的作品係直接在底片上手繪而成,是十分富原創性的直接電影(direct films),其作品習以編號稱之,第十四號是「晚期的疊印」(Late Superimpositio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ccsun33.cc.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