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吃飯?吃麵?」 每次用餐時間一到 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就是這個 如果決定要吃麵的話 那八成就是牛肉麵了 幾乎很少看到麵店只賣特殊口味的麵 而不順道賣賣牛肉麵的 至於好吃難吃 也管不了那許多 台北市牛肉麵店不少 甚至還有一整個商圈好幾家牛肉麵店的 例如塔城牛肉麵街(鄭州路38巷)、桃源街、永康商圈、信維市場、八德路中央日報大樓附近 塔城街的牛肉麵街現已走入歷史 不然我倒是蠻喜歡去吃碗麵條夠粗夠勁的美濃刀削麵 然後再來包木瓜牛奶或西瓜汁 儘管一直有一些肝炎街、牛肉來源的蜚短流長 仍不失為一個月底發薪前吃粗飽的好所在 市面上常見的牛肉麵 不外乎紅燒清燉兩大類 再來就是湯包館的原盅牛肉麵類 什麼穆記、廖家、老張、永康、清真...的 我想大家都聽膩了 有興趣的人 可以去找商智文化出版王治宇著的100家牛肉麵評鑑地圖來看 雖然很多資料已經過時 不過仍有其參考價值(如果還找得到的話) 這篇食記要介紹四家比較不一樣的牛肉麵 ☆第一家:「史記正宗牛肉麵」的清燉牛肉麵 也許讀者要說了: 「清燉牛肉麵滿街都是,有什麼特別的?」 史記的清燉牛肉麵湯頭是仿照日式豚骨拉麵 以大火滾牛骨湯 湯頭呈乳白色 牛肉旁邊還帶有油脂 猛一看會以為是鴨肉的皮 還以為老闆上了一碗鴨肉麵 不過史記的麵有個比較大的缺點 那就是麵條太弱 軟趴趴沒有彈性 喜歡吃有嚼勁麵條的朋友 記得跟老闆要牛爸爸的麵條(沒錯,就是那間牛爸爸) 這種麵條雖然還不夠好 但總算比較有勁道了 ☆第二家:是鼎旺麻辣鍋店的麻辣牛肉麵 「到麻辣鍋店吃牛肉麵?有沒有搞~錯?」 這家鼎旺麻辣鍋是單點的消費方式 可惜這年頭吃到飽當道 吃的飽比吃的巧來的重要 吃到什麼不是很要緊 重點是要吃到撐、吃到要吐 扶著十個月身孕的肚子離開店家才夠滿足 也因此知道這家麻辣鍋店的人可能不多 知道他有賣牛肉麵的可能更少 鼎旺的牛肉麵秉持著該店的麻辣湯頭 看起來火紅但吃起來不過小辣而已(嗜重辣者要跟老闆講) 湯頭溫順入口後才慢慢發揮輕微的辣度 去一般的麻辣鍋店筆者基本上是拿辣湯來煮火鍋料 幾乎不喝辣湯的(辣油?) 但是這碗麻辣牛肉麵我可以把湯喝乾 食量大的可以叫大碗 加十元而已 愛吃鴨血的 還有麻辣牛肉鴨血麵可以選 麻辣鍋店有牛雜 很合理吧! 所以也有麻辣牛肉牛雜麵可以選 ☆第三家:牛排麵 這個沒有招牌的路邊攤 知道的人就多了 但是吃到的人可能不多 因為七十幾歲的老闆只賣中午 有次去才12:05就賣的精光 老闆說一天只賣午餐做約兩千多元的生意 推算起來大概20~30碗 真是純粹做興趣的 遠道的人晚點來 根本沒機會吃到 這家牛肉麵的特色 就是牛肉又多又大給的豪爽 阿Q桶面大小的紙碗 碗口被牛肉塞滿 肉的部分熬的細軟而滑 筋的部分煮的Q又不至於咬不斷 比肉塊豪爽 以前永康公園牛肉麵 還在公園旁擺路邊攤時 牛肉是一粗條一粗條的 湯頭也還不錯 後來搬到永康街更裡面 有了店面 品質卻每況愈下 只怕拍馬也趕不上牛排麵了 ☆第四家:牛肉拌麵 較硬的麵條拌上重口味的大蒜泥 間或摻雜幾片滷牛腱肉 西哩呼嚕的吃著乾拌麵 喝一口從旁邊大鍋舀來 免費的熱呼呼大骨湯 天冷的時候 真是夠享受的 有時候常常會不小心喝上三、四碗 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來喝湯還是來嗑麵的 強烈的口味 就跟臭豆腐一樣 讓討厭的人很嫌棄 喜歡的人會常常想要上陽明山去來一碗 圖文版食記(五張圖片)在 http://maverick007.com 名片資訊 史記正宗牛肉麵 北市民生東路2段60號 TEL:2563-3836 鼎旺麻辣鍋 北市大安路一段251號 TEL:2704-4172 營業時間:12:00~14:00,17:00~23:00 牛排麵 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9巷32號對面空地,水電行旁。 牛肉拌麵 北市陽明山光華路26巷 (對不起實在找不到門牌號碼,反正巷子很短,找一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