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南‧筑馨居 since 2009 王石玉、羅遠? 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boylondon/13068778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69號 電話:06-2218890 營業時間:11:00-22:00 公休日:周一 停車:不便 消費時間:2010.09 備註:預約制 價目表:每人$350 台南現存的古城門,目前惟一仍在使用的就是在文賢路與信義街口的兌悅門, 人車可自由通行,也可從旁邊清乾隆時期建造的集福宮旁登上城門。 向內可看到整修後鋪上紅磚的信義街,不過這條街的房子很多都已經重新整修過了。 向外則是文賢路,早年仍是五條港的時期,站在城門上往外看去, 就可看到台江內海及大員,如今則是一般民房,兌悅門的城牆及基座有使用老咕石, 即已經白化的珊瑚,所以這一帶又有人稱呼這裡為老咕石,像是老咕石碗粿店。 信義街介於成功與民族路中間的那段金華路上,街口有個集福宮的牌樓,還蠻醒目的。 走在信義街上,看到的就大概像圖中這樣,新舊紛陳,有整修的,有荒廢的,有重建的。 其實這條街的歷史跟神農街一樣悠久,早期的街屋形式也相同, 信義街房子後方即是五條港之一的新港墘港運河, 沿信義、郡緯街直通到民族路廣安宮前。 街屋為一種狹長式市街商店住宅,清代稱之為店屋,左右兩戶共用壁體,進深很長。 店屋通常形成於商業繁榮的地點,為因應臨街的商業活動,發展出前舖後居, 即臨街前廳為作生意之處,後邊則為住家、下舖上居,即一樓作為商家使用, 二樓以上為居住空間的格局,現台南五條港地區有些老房子仍為此格局。 王老闆以前在裕農路自宅即經營預約制的家常菜餐廳,在日本旅行的時候, 深感日本人對舊有文化的重視與保存,回國後便一直在尋找相關的老屋, 去年3月適逢在彰化銀行工作的經理,告知信義街這裡有棟清末時期, 屋齡約130多年的房子,屋主因財務有些許問題,想要出售,所以老闆王石玉就買下來, 經過幾個月的整理,去年7月起開始經營,他說可惜這條街現存的老屋都有人住, 不然他會都買下來整理,筑馨居門面看來不大,但屬於縱深型,整棟地坪達40坪, 但他實際丈量之後會超過40坪,因清末民初的丈量技術沒有現在精確, 總之土地權狀登記的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筑馨居的門口外觀並未做太大的變更,除了粉刷牆壁外, 就是為了讓冷氣有效率,另外在原本的門外加了一道木製玻璃門, 這裡採預約制,所以客人人數較好掌握,老闆也有時間跟客人介紹他的房子, 因感於現代倫常觀念的低落,就寫了父慈子孝舉家雍和人增壽、 母愛媳賢諸事和意戶皆春的對聯, 門前的踏階磚瓦是後來去找老窯廠燒的,一塊要價就是一萬元, 磚瓦上面為何會有手印並不是因為農曆7月的關係,可以請老闆解釋給你聽。 王老闆也喜歡養鳥,所以屋外掛了不少鳥籠,這隻金絲雀的顏色特別, 所以老闆就買下了,後面的木製窗框是原本房子即有的, 在外閒聊的同時,王老闆說他是雲林人,清大電機畢業後,進入電子業工作, 與現光寶集團的董事長宋恭源等人是中和圓通寺時期的創業元老,後來自行出來開業, 販賣LED設備、工程塑膠,事業有成後便開始蒐集古藝品,退休後因太太興趣是做菜, 手藝也不錯,就開起餐廳,一方面展示藝品, 一方面也交交朋友,日子有趣的多也不無聊。 談到生意上的趣聞,老闆也說現稱霸一方的郭董當初也剛創業不久, 而且還只是他們的小供應商,談了不少郭董的事,從商業手法到私領域都有, 大概就跟PTT八卦版某些人的夢境,還有那位被告的女記者差不多, 我只是好奇不知道他那時有沒有叫郭董進辦公室來立正站好,給他夾一下呢? 老闆保留了以前的舊門,不過上面挖了個橫的雕花框, 門上的神荼、鬱壘是由珍貴的清末老版印成,線條細膩卻挺勁, 頗有明代民間版畫極盛期的風貌, 多角形的扣環是舊的,波浪形的是新門鎖, 特地找老師傅手工打造的仿古門鎖,一具要價1萬多。 進到屋內用餐區,整修後裝了冷氣,所以室內相對舒服多了,這裡是前進, 挑高的屋頂,地上的大紅磚是當初建造時留下的, 比小西門蘇氏五間厝的六角形地磚歷史還久, 牆上的紅磚黏著劑是用蚵殼磨成的灰後再混合糯米塗上的, 屋梁則抽換了幾根,屋瓦則是特地商請維修台南武廟的老師傅來幫忙的, 使用的燈具則是他自家生產的LED燈,該使用多少瓦數及線路的佈置都是他設想的, 這裡屋頂有開一個小天窗,老闆說以前就有了,所以房子雖大白天倒也不需開太多燈。 左右兩邊的牆各有一道新造的痕跡,老闆說這種老房子早年住附近的都是親戚五十, 所以以前這是兩道門,哪裡有好吃的就互相分享,小孩子玩遊戲則穿梭其中,十分趣味。 櫃檯附近也擺了不少雞絲,後方牆上寫的吃飯皇帝大,麥擱吵, 字是刻在以前辦桌捧菜用的托盤上,老闆收藏的中國古文物件,明清時期的不少, 雖然是以較粗勇的家具類為主,瓷器花瓶較少, 但建議年紀太小的小朋友帶來要看緊一點, 不然客人來吃飯,小朋友在屋內到處飛,不小心a到甚至打破, 這碗可能不知要洗到民國幾年。 連接前後進的中間這塊地,以前是空地,還有古井,這種型式叫二進一過水, 第一進是店面或客廳,天井這裡是廚房及廁所,第二進才是住家, 後來前屋主填平了古井,他覺得甚為可惜,現神農街的五七藝術工作室仍有保存。 這裡有廚房及廁所,屋頂是後來搭建的鐵皮屋頂,有排風設備所以不會覺得悶熱。 地上也放了不少藝品,像這對石獅,是明末文物,距今有300多年,價值100多萬, 不過後方放著金莎巧克力小熊花束,熊獅相對,古今對照,十分有趣。 走過通道到第二進,這是二樓的樓房建築,兩扇舊門上貼的門神,題的字則為加官進祿, 這裡有張類似現在餐廳門口泊車小弟用的桌子,雕花及做工十分精緻, 第二進的後方有兩間房間,後方那間為老闆的辦公室,現在公司已交棒給年輕人經營, 這裡就變成文字寫書間,牆上掛有張杰的荷花畫作。 辦公桌的對面有組肖楠木的椅子,是近代的家具,不過價值也是不斐。 老闆夫婦已經從裕農路搬來這裡,二樓是私人客廳及起居室,原則上不開放自由參觀, 今天因為這時段只有我們一桌客人,老闆便帶我們上樓參觀。 二進的房子,天花板底層是用木桁構築的軟底構築,俗稱軟樓, 爬上樓梯後踩在二樓地板便會發覺軟軟的有點沉,還蠻有趣的, 能歷經百多年而不壞,先人的智慧可見一斑。 回到一樓後,老闆娘也將菜色一一端上了,桌上鋪的花印布近來在許多地方都可看到, 先端上的是前菜,有4道,三色蛋、季節竹筍、海菜及蘆筍,新鮮美味,筍子也都不會刮口。 涼拌洋蔥雞肉絲,連著兩道開胃佳肴,酸甜順口的醬汁,配上雞肉絲及白飯,超棒。 店內的米飯是經過認證的有機米飯,煮的米心很軟Q,想起電視上阿基師說的煮菜看師父, 會煮飯才是真功夫,米飯可續,後來又添了一碗。 第二道是刺蔥薑絲蒸豆鼓鮮魚,蒸的魚肉是鮮嫩可口,另外也別放過底部鋪的豆腐。 筍干東坡肉,算是招牌,軟嫩入味,又十分油亮,它鹹度沒下的很重,個人覺得剛好, 王老闆說以前拼生意時,夫婦兩人都是外食族, 吃慣山珍海味後,現在開餐廳雖然也賣中餐, 但轉以少油、低鹽的方向,食材也不怕物價貴,以有機食材為優先。 油蔥酥、蒜頭地瓜葉,這幾年健康當道,地瓜的好處多多,還有所謂的地瓜排毒餐, 連帶以前阿罵那個時代才吃的地瓜葉、蕃薯簽粥又夯了起來。 鳳梨粉蒸肉,這道也是老闆娘的手路菜,有別於一般的粉蒸排骨, 再加上了切塊的鮮鳳梨, 將甜味及鳳梨的香味蒸進肉裡,醬汁拿來拌飯特別讚。 冬瓜野菇貢丸湯,強調不加味素,以老母雞骨、冬瓜熬出自然甘甜味。 餐後的甜點是自製的布丁,飲料有咖啡、果汁及優格, 咖啡選用的是syphon法煮的肯亞AA,老闆說店內還有麝香貓咖啡豆, 台灣一年進的產量他個人就包下了近1/2,不好意思問他怎沒龐出來請客… 現打的火龍果汁加了蜂蜜,另外還有葡萄優格,店內供的飲用水是有機玫瑰水, 帶有些許花香味,非常好喝,很想拿桶子來裝回去。 店裡BGM是西洋老歌的鋼琴演奏曲,王老闆是十分健談的人, 經歷了商場大風大浪的人生後, 住在老屋,充當服務生,端菜清桌子,與客人閒聊倒也自得其樂, 他說早年五條港地區,三郊商會興盛百餘年, 能住在這裡老巷街屋的,現在叫金店面的都是大戶人家,這間只有兩進, 整個五條港地區最後大的房子有達到五進之多,奇美創辦人許文龍的出生在北勢街, 現神農街附近,後來日本人開闢安平新港,加上河港淤積, 經濟重心移轉,許多世家就漸漸中落了,加上當初做生意日進斗金之餘, 對小孩的教育就不甚重視,老闆說屋主有時仍會繞過來這裡看看, 一方面高興老闆能在既有的風貌上整修,一方面也替自己沒能守下祖厝而難過, 我想心情應該很複雜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7.171 boylondon:轉錄至看板 Tainan 09/06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