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像很少看到有關台中的美食說 昨天有機會吃到了"萬月樓" "藝術美食 日本懷石料理" 我覺得很棒 跟大家分享一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台中的"美術館區"吧 也就是"五權一街" 和台北市仁愛路差不多寬 卻只有兩邊各兩縣的雙向車道 中間全部是植栽與樹木 說是分隔島好像也不太對啦 其中一段興起且聚集了許多還蠻有特色的西餐與咖啡廳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盪鞦韆座位的報導就是在此 為台中這個消費性都市在最近幾年內興起的另一處勝地 而在另一段幽靜的住宅區中 卻有一幢看似兩層樓別墅的屋子座落在其中 那就是"萬月樓" --- 入門 低頭越過了日本料理店常有那種掛在門上頭垂下幾塊步的東西(遜掉了的形式) 映入眼簾的是約略一個車位的前庭 鋪著圓石 以及流水的造景 在服務小姐日語的"歡迎光臨"後 便開始了這一次的美食之旅 二樓的包廂區無緣一見 一樓大約有7~8桌的四人桌吧 這就是整間店的容量了 旁邊是整排大大的落地玻璃 上面以木櫺裝點 配上拉起的黑色羅馬簾 窗外是另一處的花園 竹 卵石 以及其他簡單的造景 再由音響不斷流出不知幾絃琴的日本樂演奏 營造出一種舒服的感覺 挺貼近吃日本料理的心境 由於到得晚了 無緣一窺菜單 不過就像其他一些類似的店一樣 總是隨著時間搭配新的菜色 就不如讓師傅發揮巧思 把驚喜留給自己 因為是六月一日 所以是全新菜色的第一天說 --- 壹 貳 參 肆 伍 陸 柒 捌 玖 拾 酢 湯 生 煮 烤 炸 酢 壽 湯 水甜 清 物 品 魚 物 物 物 物 司 品 果品 酒 片 2002年06月 --- 首先上來的是一道酢物 在如荷葉展開的玻璃碗中 特調sauce上盛放的 是一塊約三公分立方白析的山藥豆腐 (實際口感較像豆花 詳細內含不知) 上面是一層切碎的岩海苔作成如慕絲蛋高上的薄凍調味 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食材 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不會在想用筷子分成小塊時離開開結合在一起的味道 再其上 則是有黃瓜片排花 日式煮好對剖攤開的蝦仁 切絲的洋蔥絲混著青芽菜 最後則是幾顆堆在一起的鮭魚子 整合成豐富的畫面 卻完全不會遮住主體的鮮明 sauce是用醋與薄鹽醬油為基底調成的 卻有豐富的味覺 自別而獨立於其他店家 清新口感與味道的山藥豆腐與海苔的香味及淡淡的鹹味 蝦子極為新鮮 熟度也即佳 雖全熟但也有彈牙的咬勁 鮭魚子則沒有甚麼腥味 鮮美的味道帶著甘甘澀澀的感覺 在稍微用點力含住時即傾瀉而出 整體搭配起來 是一種清爽但卻豐富的味覺享受 把食欲都給提了出來 並且一開始就是一個驚喜 接著上來的是一道湯品 漆器的蓋晚中是看似濃郁淡黃白色的湯 中間 卻剛好是一個山藥丸子微微現身 雖然只有拇指般大 但其內的海鮮 肉塊 及切碎的蔬菜 貪婪地吸飽了鮮美的高湯 一咬 就會有噴汁的感覺 但也不會泡的軟軟的 雖不至彈牙 卻也有豐富的彈性 湯是以長時間熬煮的高湯慮清 以山藥泥勾芡而成 看似濃度 在豐富的味覺後依然爽口 第三道是沙西米 陶碗墊著金屬條織網架構出食材建築的平面 靠近自己的這一半偏左一點 最底下是一塊鮭魚 然後放上2mm厚的半片檸檬 再來放上一片軟體動物頭足綱的最高級品 軟絲 其上則是我最愛的海膽 整塊沒有斷開的卵巢 偏右一點是一塊鮪背肉捲著兩3mm平方截面的山藥柱 立起來斜倚著旁邊其他的海鮮 露出來的山藥可以看到其切面之光滑 絲毫沒有傷到而變成糊糊的樣子 然後再旁邊一點放上一小塊綠色的哇沙米 遠一點是兩片的紅甘 一樣是背吧 因為可以看到波浪狀的筋紋 其下是一整片約兩指大的紫蘇葉 以及旁邊一躲有點像泡茶用的菊花 墊著讓紅甘斜倚的 則是細蘿蔔絲 大概是一般吃到的一半細 整體的話面十分地美麗 魚材感覺是中上 不過等我說到價錢 沒有一口300元的黑鮪toro也是理所當然的啊 而且有些地方的沙西米要冰冷才好吃 溫度稍高口感味道盡失 但這裡的卻讓我有一種驚豔的感覺 上菜時大概相當於御飯團的18度C吧 口感味道仍是一流 茲分述如下 海膽十分的甜美 不過我不太會形容 我想要吃過的人才能體會吧(有點不負責任 哈) 軟絲我以前在海邊有請海產店現切過 全生的還會動 那時吃起來十分地有咬勁 但堅韌處偶會塞牙 這裡的卻截然不同 似乎是用熱水沖到不知幾分熟 故原本應為透明的生魚片變成白晰 為美白產品廣告所不能比擬 口感維持了相當的咬勁而不至過硬 完全沒有監韌如筋的感覺 且鮮美度絕不輸撈起現切者 再來吃到了鮪於山藥卷 佐以哇沙米醬油 鮪背雖不如鮪度味道濃郁 倒也恰到好處 配上山藥更在鮮美中展露清爽 接下來的兩片紅甘 第一片佐哇沙米醬油配蘿蔔細絲 驚喜再現 看似美麗波浪狀的筋肉以及不薄的切塊 吃進口中除了鮮美以及該有肉質的彈性外 完全沒有一點點有筋的感覺 師傅的刀工可見一般 這是小弟第一次吃到如此的生魚片ㄚ 另一片沾點哇沙米醬油後以紫蘇葉包住吃下 葉片與魚肉又展現出一種不同的口感 鮮美的味道配上紫蘇的香氣與一些甘澀 讓我體驗到它明片上"藝術美食"的深刻含義ㄚ 之後的紅鮭擠上檸檬汁原味食入 為這道沙西米來個清爽的perfect ending 最後 讓菊花的芳香釋放 由口到胃是一陣地舒暢 就在這道菜的同時 另外溫的一壺清酒盛在陶瓶中也上來了 清酒 也是以米所釀造 未經蒸餾 傳統上在清澈的酒泉中都會有一種獨特的清香 但這一壺卻有著一點點的黑渣 以及清香中混著濃郁鮮美的口感 因為這是先以"河豚翅"烤到微焦 再放入清酒中溫熱而成的 曾經遍嘗不同酒類味道的我 卻依然被此驚豔 第四道是一道煮物 在陶鍋中有切片冬瓜和四季豆陪襯 東瓜完全地煮透並吸收了高湯的美味 但完全沒有煮爛 甚至還有些許的脆勁 四季豆也是鮮美清脆 而鍋中是只有一點點的高湯襯底的 主角則是兩塊些微烤過再煮的鴨肉 經微烤散發出香味又吸飽高湯的鴨腿肉 中間被切開放入了混著蔬菜碎末的日式煎蛋 就是像是蛋皮握壽司的那種 把鴨肉撐成了圓柱形 鴨肉較韌的口感配上煎蛋以及高湯的浸潤 十分地好吃... 第五道是烤物 長形的陶盤上有著用棕竹葉作成的小舟 上面是兩塊真鯛內鑲玉米粒及特調美奶滋 原味不經處理的帶皮真鯛考過後肉質雖不及清蒸鮮嫩 但配上香甜玉米粒和美乃滋 一起乾烤後 味道不但融合與超搭 且被烤掉的水份好像在口中又回來了 有一種真鯛又活過來的感覺 十分地美味 而魚皮烤乾後亦十分地美味 此外 佐餐的是截面不到1mm平方的山藥絲佐梅醬 潔白與惹紅的對話 剛剛包在鮪背的山藥刀工已另我欣賞 現在的細絲更另我讚嘆 差不多的長度沒有斷掉的感覺 而且每一個切面與切邊都沒有糊掉的光滑 梅醬的酸甜還有著一股香氣 我想是還混了一點梅醋吧 如此清新的感覺配上烤物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第六道是炸物 圓形的磁盤為底 遠離自己處是我叫不出名字的排盤 靠近處則是紅蟳頭胸甲(也就是背殼啦)充當的容器 裡面則呈著兩個像可樂餅的圓球(約小朋友玩得彈力球大 不知者請看日劇"長假") 一個是金黃的細麵包粉 另外一個則是綠色的 有一種蔬菜的氣味 但吃不出來 而它們兩個真正的身份 則是兩隻如假包換的軟殼蟹 以麵包粉包住油炸將蟹的鮮美完全包在其中 熟度也恰到好處 蟹的鮮嫩十分美味 雖說螃蟹在換殼時肉質會因而變差 但相信我 在這一道菜色絕不輸給螃蟹海鮮大餐 而蟹腳則是另外未裹粉油炸 一樣盛在殼中 有點小零嘴的感覺 第七道是炸物後爽口用的酢物 用一種較深的小陶碟裝著 不知你有沒有看過一種很細很細又很黑的海帶芽 它就是這道菜的主角 佐以水果醋與蛋清 使人感受到大海的另一種滋味 旁邊一樣有一隻去殼對剖的熟蝦與一塊甘貝陪襯 值得一提的是旁邊的一塊清脆的小黃瓜 這塊比小指尾節小一點的小黃瓜是如此的青綠 皮的那一面以刀子切了二三十刀以上 刀刀間隔相同 深入卻不斷 卻也提供了足夠的可動性 使綠皮有著嫩白莊扮 第八道是SUSHI 以圓形漆盒裝乘 內有一塊捲壽司與一塊nitsuli 佐餐的紅薑嫩而帶著一點點薑所該有的辛辣 十分相搭 握壽司是切下鯛魚皮帶大概1mm的肉微烤 如此皮才不會皺縮 捲壽司也十分爽口 厲害的是外面是一層2mm厚的烤蛋皮 這種厚度如何保住鮮嫩又要表面微焦 並在捲握時不破 真令我難以想像 而醋飯似乎相同 但都十分爽口 絕不會有過多的醋味蓋住材料的美味 而且兩塊壽司中的每一粒米都保住它原本的形體 完全沒有糊在一起 卻也緊密相鄰地在食用時不會有一粒落下 握壽司我有看過 但捲壽司也能這樣我覺得頗不簡單 可惜的是不是壽司店的有檯邊秀可以欣賞ㄚ 第九道是misosilu(我打不出味ㄗㄥ湯) 用蓋飯用的那種漆質概碗上菜 味ㄗㄥ不會過份到有鹹味產生 卻也味道十足 湯中有片狀的嫩海帶芽 鮮嫩小小的黑菇子(直徑不到半公分) 主角則是半隻巴掌大的紅蟳 這種季節真不知道從那來這樣的紅蟳可以吃 非常豐富的紅色蟹黃 飽滿而結實的蟹肉 真是一道豐富鮮美卻又不會過份濃郁的湯品ㄚ 最後是水果與甜品 白磁盤 水果是兩片黃色的哈蜜瓜與西瓜 都不帶皮 剛好一口的份量 我想水果不太容易變甚麼花樣吧 不過西瓜卻是切成方形 這樣剩下的部份... 同一磐上以葉片墊著一塊胡麻豆腐 以與水果的汁液區隔 十分地鮮嫩好吃 卻也給人一種這一餐就要如此結束的失落感 上茶 是比較深的綠茶 而用餐時的則是比較熟的茶 說不上是甚麼茶 都很順口就是了 --- 因為不是我出錢的 所以價錢是偷看來的 應該很準 以上的套餐一個人是1200元 我想這樣的價錢在台北是一定吃不到的吧 雖然有些貴 但我認為是很值得的 此外 清酒是單點 那一壺是500 --- 萬 月 樓 藝術美食 日本懷石料理 地點: 台中市美術館區 地址: 台中市五權一街63號 電話: 04-2378-13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2.78.236
Spiritualist:寫的好詳細^^ 推薦自:134.208.38.71 06/02
wu08:好完整的心得食記.... 推薦自:61.217.63.243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