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ranc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ndrogyne (We are the Champion)》之銘言: : 找出資料佐證是好習慣,不過運用資料的方式是一個問題。當然某些特定 : 的「風格」會使得那些資料看來沒有太大意義。我並不challenge你引用的資 : 料內容正確與否,甚至「應不應該」引用,毋寧我覺得這種說法,一言以蔽之 : 是形式主義。其形式主義之所在就好像把麵包跟brioche放在一起一樣(這跟 : 「何不食肉糜」又不一樣了)。我想你的生活經驗中絕對不乏吃素的亞洲人跟 : 吃素的歐洲人來相互比較。吃素的台灣人跟吃素的印度人,吃的東西就已經不 : 一樣了,吃素的法國人跟吃素的英國人,食物的內容、調理的方式也有差異。 : 對一個在台灣吃素的人而言,跟他說法國有三十種以上的生食青菜材料,有時 : 候可能是毫無意義的。先是要以似乎是客觀而絕對的數量來支持自己的論據, : 其實就不免陷入這個困境。這時候好像也就不必回過頭來客氣,說生活經驗有 : 什麼不同。 : 要把所有事情都用一個「見仁見智」來帶過去,或者「經驗不同」、「觀 : 點不同」,那也就等於說沒什麼好問也沒什麼好答了。反正隨人顧性命。人家 : 吃素吃得不愉快,買菜買得不方便,可以(學學法國公務員)說全都是他的問 : 題。 首先,所謂見仁見智其實只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說法。 如果您真的仔細看完我的文章, 應該看得出來我已經將我的想法表達得很清楚; 我也試著將我在巴黎的烹飪經驗簡略地和大家分享, 就是因為希望問題能得到解決。 您建議原PO多參考義式食譜,因為您認為那比較有參考價值; 我尊重您的個人看法,但我也提出我的想法---有許多法式食譜是針對蔬菜編寫的。 即使我私心認為我的說法應該比較貼近事實, 我也不想斷然否定您提出的論點。 但是這和您所說"隨人顧性命"根本大相逕庭。 Tonydog板友引用資料是提出他對法國蔬菜種類到底是多是少的看法, 或許你們二位所爭執的點並不相同。 但您其實也不需對法國"生食"蔬菜的種類如此堅持啊, 很多食材本來就因為不同料理方式而有不同風味。 我在上篇回文中拉雜地寫了一堆"許多食譜"都認可,適合熱食的菜名, (強調"食譜"是為了不讓您誤會那只是野人獻曝的料理方式) 其中也包括外國人常拿來做沙拉的萵苣類。 或許對您而言那些都不能作數? 為了確切表達我的看法, 我不得不再說一次,您的上一篇回文所提到的話。 一般超市"青菜種類如果真的夠多,亞洲消費者難道不知道有的得買嗎?" 這句話中的前後兩段根本是獨立事件, 亞洲超市是因為提供一種懷鄉的的消費習慣和飲食習慣, 才吸引亞洲人前往。 而我的想法其實只是提供另一種生活方式, 利用當地的素材嚐試不同風味。 如果她想維持在台灣的習慣, 或是吃膩了,吃不慣西式的食材, 那麼自然會去中國超市買他想要的東西。 但是這跟在法國方不方便吃素或做素菜(單就蔬菜方面)根本沒什麼絕對關係。 多試試看不同的東西,應該還不至於到"吃素吃得不愉快"的地步。 : 逛過一樣的地方買東西的人大概都會看到那一樣多的商品。法國的賣場發 : 達這是公知的事情。連台灣都有Carrefour跟Geant了。但看得到、數得出來是 : 一回事,把laitue、batavia這些東西依照法文名字一一分開,然後說五種萵苣 : 是五種青菜,這對於要把這些東西吃進嘴巴裡的人,又是另一回事。這時候一 : 個數字,五十也好一百也罷,要等同於多不多、少不少、方便不方便,範疇也 : 未免跳得太快了。實驗個一週吃吃素,想必問題在哪裡是如人飲水。 嗯,順帶一題其實我常吃素。 建議原PO可以買一包乾香菇在家裡備用, 尤其那種已經切片的乾香菇,做菜時很方便。 -- 喜歡還不甜的無花果 豔麗的色,和清清淡淡的滋味。 秋天的味道。 或許我整個秋天都能吃到無花果? 那麼一天就只能一顆, 直到過了整個季節。 直到我們再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9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