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ranc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9-06/18/content_11562761.htm 據法國《歐洲聯合週報》報道,去年以來的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嚴重影響到經濟 生活的各個方面,首當其衝的是就業市場,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已經在世界各地突 出地顯現出來,其中歐洲尤甚。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目前的就業 也受到很大衝擊,面臨困境。記者最近在巴黎採訪了幾位有關方面人士,聽他們介紹了 相關情況,並且走訪了幾位已經畢業的中國留學生,聽他們講述了自己值此困難時期在 法國找工作的經歷與感受。 高等專科學院受衝擊最大 如果沒有這樣一場金融風暴,對於在法國找工作的學生,包括中國留學生來說,工 程師和高等專科學院可以說是塊光芒四射的金字招牌。然而,這場風暴一來,他們也成 了受到衝擊最大的一批人。 中國駐法使館教育處戴天華老師告訴記者,金融危機對留法學生就業的影響,在那 些法國頂尖院校的留學生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那些由國內名牌大學出來,又畢業於法 國頂尖的工程師和高等專科學院的學生,原先憑借這份優秀的履歷,完全可以找到稱心 如意的好工作,但金融危機使得目前的許多大公司不僅不招聘而且還裁員,法國本身的 年輕人找工作也很成問題,因而使得這部分精英學子也不好找工作了。其中受衝擊最大 的是金融專業。因此,不少高等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就回國了,這部分回國 的學生人數與往年相比要增加不少。 為了瞭解這些學生的情況,記者採訪了巴黎高科(ParisTech)的中國項目負責人黃平 老師。巴黎高科是由巴黎最好的12所工程師學校和商校組成的。這些學校在國際上知名 度不一定很高,但在歐洲和法國非常出名,因為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這些學校一般都不 招外國學生。上這些學校,必須通過一個類似中國高考的嚴格考試,這種考試對於外國 學生來說當然很難。2000年,巴黎高科啟動了 「50名工程師在巴黎高科項目」(9+9項目 ),招收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同 濟大學、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等9所中國高校的優秀本科畢業生。這個項目開了先例 ,在這之前,中國學生要在這些學校讀書,要麼是通過法國的「高考」,要麼是讀這些 學校的專業碩士文憑,讀工程師文憑這還是第一次。 既然經過嚴格的選拔,這些學生的優秀程度自然無庸置疑。那麼他們的就業情況又 如何呢?黃老師介紹說,2000年第一批來的學生是2003年畢業的,當時找工作時,大家 還在摸索,只知道企業需要這些人材,一些學生還在居留等問題上遇到了困難。後來, 2004、2005、2006年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就非常好,2007年也不錯,工作單位基本上都是 鼎鼎有名的大企業,如路易威登、阿爾斯通、阿海琺、法國電信、法國電力、巴黎國民 銀行等。這些大企業有很強的人力資源部,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居留轉換的問題。黃老師 說,從2007年的數字看,當時共有300多個學生,她追蹤到了近一半學生畢業後的去向, 其中67%的學生在幾個月之內或者未畢業時就在法國找到了工作,27%的學生直接回國工 作或者經由法國大公司派往中國工作,還有一些學生去了其它國家工作。然而,自從去 年年底金融危機侵襲以來,這些學生的就業就受到了直接的衝擊。黃老師說,在去年 1 0月前,部分幸運的學生已經簽好了就業合同,現在可以大鬆一口氣了;但10月份之後, 情況就發生了很大變化,當時不少學生正在面試,就遇到阻礙。很多企業,特別是汽車 工業、製造業企業和銀行都受到巨大衝擊。遇到這種情況,外國學生的就業壓力自然就 更大了。以往像現在4月底這個時候,6月將畢業的學生們都在進行熱火朝天的面試,至 少是有企業的答覆。但現在情況就有點糟,不少學生寄出了近百份簡歷,大概只收到10 來個答覆,其中只有一半是面試通知,包括電話面試,沒有多少肯定的消息。去年9月開 始上學的學生,目前應該在找公司實習,但實習的機會也很少。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製造業和金融業受到的衝擊最大。比如說巴黎高科旗下的學院 ,金融專業非常強,因而中國項目每年都要招收一定比例的金融專業學生,這些學生在 過去幾年找工作可以說很容易,但現在就很難。不過,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一些 專業和行業的情況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像電信、電子這些行業以及從事環境工程方面的 一些公司如蘇伊士、威立雅等,受到的影響至少目前看來還不明顯。而對於有些咨詢公 司來說,由於金融危機,客戶反而增多了,因為許多客戶需要咨詢企業的方向和處理金 融方面的問題,這些公司對於人材的需求就可能有增無減,而這些咨詢行業所需要的主 要也是金融人才。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還瞭解到,不僅從中國來的留學生就業難,很多在法國當地出生 的華人青年也同樣面臨就業的問題。他們當中很多都是畢業於高等專科學院,畢業後, 簽的合同多為短期,短期合同結束後便又處於失業狀態中。 找不到工作,不少年輕人開始動自己創業的腦筋。一名在法國名牌高等專科院校畢 業的學生勇氣可嘉,他希望憑借自己的中法兩國文化背景,創辦一家咨詢公司。計劃和 方案都不錯,資金也想到辦法解決了,但問題是,在法國,學生居留轉工作居留是極難 的一件事,他的學生居留證根本就讓他沒資格創辦這個公司。 對於那些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學生,黃老師建議他們繼續讀書,或者找個小企業暫 時過渡一下,等待這場風暴過去。她說,這些學生雖然有些迷茫,但還是很堅強和樂觀 的。他們雖然常自我解嘲說自己「運氣真好」,但是卻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仍然看重綜合實力 雖然總的就業形勢相當嚴峻,但還是有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法國找到了自己比較滿意 的工作崗位。對此,他們在慶幸自己運氣好的同時,更加體會到增強自己綜合實力的重 要。 小F畢業於北京大學,三年前,她考取了北京大學和法國一所大學的交換生項目,拿 到法國國家獎學金,來到法國留學,攻讀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她得到巴黎銀行和一 家媒體公司的實習機會。在實習期間,小F的認真工作態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公司領 導的賞識,今年年初,遂將她推薦給另一家正在招聘的媒體公司,使她很順利地得到了 這份工作。 一般人都認為,在法國找工作,綜合性大學的學歷比工程師學院要難得多,實習機 會也少得多,在小F看來,這並不一定,工作單位還是很看重學生的綜合背景的。比如說 ,她之所以能夠得到兩個不錯的實習機會,就是因為她不僅拿到了法國政府的獎學金, 而且在學習期間,她與另外一名法國同學共同制定的一個方案獲了獎,畢業時,她的論 文成績還得了第一名,這才使她有了不錯的實習機會。而實習的機會在她看來非常關鍵 ,因為實習是展示你工作態度和能力的機會。她說,在法國找工作,除非是攻讀IT這些 技術性很強專業的人,他們只要專業過硬,投遞簡歷給相應的公司就可以了,而對於技 術性不強的專業,如果僅靠投遞簡歷找工作,真如大海撈針。只有積極融入當地社會, 與法國人多接觸,才能較多地獲得就業方面的信息與機會。對於目前在這家媒體公司工 作的小F來說,專業背景和流利的英文才是她的長項,而不是中國背景。她說,剛開始, 公司是準備為中國的分公司招聘一名員工的,但後來由於金融危機,公司暫時取消了拓 展中國市場的打算,讓小F主要負責歐洲和北美市場。剛開始工作時,小F感到壓力很大 ,覺得自己是在做法國人做的工作,優勢不大。但後來,逐漸發現這些壓力都是自己放 大了的,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態度積極認真,困難都可以克服。法國同事告 訴她:「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不敢問的問題,要懂得問。」這樣過了幾個月,小F便逐 漸對這份工作熟練自如了。她說,有些中國員工會擔心自己做著法國同事做的事,困難 會大些,要加倍努力,實際上這也許只是心理作用。就像她在第一天上班時那樣,本來 是6點鐘下班,她想自己是新人,應該晚些走,結果同事們開玩笑說:「那我們把你鎖起 來了。」所以,小F覺得,在其它國家工作,就要入鄉隨俗,瞭解企業文化,積極融入, 相信自己的實力,不必有過多的心理負擔。 在進入這家公司之前,小F還將簡歷投向一家世界五百強的法企,並得到了回音。這 家企業希望找一個具有國際化文化背景的人,認為有著不同文化背景、文化模式的人會 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如果小F被錄取,在進行一段培訓後,就會被派往一個非母語 國的國家工作幾年。小F當然希望自己能在更廣闊的天地裡發展了,但目前遇到金融危機 ,這個職位不一定能保留,小F也在等待著,同時積極做好目前的工作,鍛煉自己。小F 說,她的不少朋友都是法國著名工程師學院畢業,原先找工作根本不會有問題,現在也 找不到了,這多少給她一些震動。但她覺得,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法國的大企業遇到這 種蕭條期會削減員工,同時會乘這個機會給企業現有員工培訓,讓他們充電。小F覺得, 就算自己不能被那個五百強的企業錄用,自己也要多充實自己,給自己充電。 關鍵是自己要定好位 採訪中,一些留學生對記者談到,與其他地方一樣,在法國,中國留學生找工作的 難易程度除了受大環境影響以外,與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自己定位 恰當,總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工作機會的。 小X是因為嚮往法國文化而來留學的。她原先在國內的一所名牌大學學古典文學,畢 業後想到歐洲學習哲學,法國因而成為她的選擇。她認為,留學和工作不完全是一回事 。當時學習的時候並沒有馬上想到找工作,畢業了才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在小X看來,找工作,最關鍵在於自己的定位。如果你對自己的定位很高,那找工作 是很難的。目前總的就業形勢雖然不好,卻也有很多報道稱,法國其實有不少行業眼下 反而是缺人的,但同時失業率又很高,這是很矛盾的,其中就有一個定位問題。如果對 自己的定位不高,僅僅是實現就業,那應該還是有機會的。 小X目前在一家公司實習,對於未來,她感到些許迷茫,但更多的還是一種期待。她 說,受父母影響,她從小就喜愛法國文學。來到法國後,雖然覺得這裡和想像中有一些 差距,但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法國的文化氛圍和中國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她就是想在 國外做些事情,她說這句話聽上去感覺好像有些虛,但她就是這麼想的,為了一個理想 而留下來。對於現實,小X覺得,自己只能盡力而為之。她覺得這場危機對他們這些留學 生來說,也許能成為一筆特殊的財富。 關於回國發展 巴黎高科的黃老師說,現在他們學校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表示想回國發展。這些 學生在國內就很優秀,在法國工程師學院,老師也對他們讚歎不已。不過,他們還是不 滿足於在國外留學三、四年就回去,而是希望在法國工作幾年,有著國際工作的經歷, 積累國際工作的經驗,再回國發展。而從前幾屆畢業生的情況來看,巴黎高科的這個中 國項目也確實給學生們提供了這種機會,很多學生進入法國名牌企業後,都如同法國員 工一樣,被派往其它國家工作,積累了國際工作經驗,這也是法國大企業的一種企業文 化。但不少學生認為,他們的最大發展前景還是在中國。因此,很多學生就考慮回國。 從這些回國工作的學生來看,他們大多是回國之前就聯繫好工作,或者去法國公司 在中國的分部工作。在國內的人才招聘市場上,不太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在這點上,校 友錄幫了他們很大的忙。傳統上,巴黎這些工程師學院有著強大的校友網絡,工作做得 非常細。老校友很抱團,過去的畢業生多為企業老闆,他們會互通信息,幫助新校友找 到工作。他們覺得自己的校友失業是一種恥辱,認為自己有義務幫助校友。 當記者問小F,有沒有想過回國找工作。她說,雖然她在國內的學歷背景也不錯,但 現在拿了文憑就回國的海歸太多了,而且類似最近土倫大學買賣學歷的事,也多少會讓 用人單位對海歸產生負面印象。但如果確實在海外工作過幾年,有著實實在在的工作經 驗,還是會不一樣的。所以,關鍵還是要有個積極平和的心態,做好眼前的事,為未來 作準備。 談到回國找工作,小X說,由於金融危機和本科畢業生太多的緣故,國內現在的就業 形勢也不好。從就業的角度來說,文科的路子較理科窄,而且如果只讀個碩士學歷,回 國工作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雖然大部分來法國留學的人也只是讀個碩士就回去了,讀完 博士或去做研究的還是非常少的。國內的用人單位目前在招聘時,更情願找本土的學生 ,海歸的牌子並不一定吃香,因為海歸往往要求更高的薪水,而他們真實的專業水平也 是用人單位未必認可的。在小X的朋友當中,多數都是來法國讀商科的。這些朋友來法國 時的目的就很明確,就是為了拿一個文憑,再回國工作。這些人現在陸陸續續都回國了 ,這並不是因為沒有在法國找到工作,而是一開始就打算回國找工作的。不過,就算做 好了這種打算,回國找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小X的不少朋友目前都還是「海帶(待)」 。有一個學物理的同學,原先在法國國家原子能所實習,跟著老師做課題,這種履歷一 般來說國內是能夠認可的,但他回國以後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攜手共渡難關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目前,中國留學生在法國的工作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方面的 積極關注。據瞭解,在法國,80%以上的中國留學生都是自費生。為了幫助留學生找工作 ,中國駐法使館教育處最近組織了不少活動,如4月初舉辦的《成功融入法國企業主題論 壇》。論壇由全法學聯、上海市國際人才交流協會、法國同濟校友會主辦,並得到中國 旅法工程師協會(AICF)和法國中國人大校友會的全力支持。舉辦方希望通過建立論壇這 樣一個交流平台,邀請在法國知名企業中擁有多年豐富工作經驗的中國工作者以及法國 著名獵頭公司總經理,從中法兩國的不同視角出發,為中國留學生融入法國企業和法國 社會,為學子們在法國「將要開始」和「已經開始」的工作之路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此次論壇吸引了眾多留學生,當日整個會場座無虛席。對於不在巴黎的外省留學生, 教育處也非常重視,中國駐法使館教育公參朱小玉每到里昂、馬賽等地出差,都召集盡 可能多的留學生來,與大家一起座談,向他們介紹法國高等教育的專業和特點、中國留 學生目前所處的狀況等。接下來,使館教育處還將陸續舉辦一系列的相關活動,以幫助 中國學子攜手渡過就業難關。 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中國駐法使館教育公參朱小玉。朱公參說,關於留學生就業問 題,她曾與法國大學校長委員會主管外事的負責人溝通過,他們認為,現在不僅是中國 學生,法國畢業生和其它國家留學生都有這個問題,而且不僅就業難,實習也難。在這 種情況下,對於留法學生來說,可能還是中國的機遇更多些。對於留學生來說,在國外 取得文憑後,最好有些從業的經驗,瞭解外國的單位是如何運作的,再回國發展,這對 他們融入職場生活會有幫助,這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問題是,現在在法國找實習單位 都非常困難。對於留學生就業,使館教育處也在想方設法,現在設了一個新的網站,專 設了招聘欄目,為廣大留學生提供就業方面的信息,此外還積極組織舉辦一系列講座和 招聘會等。 朱公參說,在留學生就業上,還有個引導的問題。特別是在專業選擇上,不能趨同 。再好的專業,如果大家都去學,最後必然就有就業的問題。比如說,目前在法國的中 國留學生中,60%以上都是經濟管理類。所以,教育處希望能夠盡早地幫助留學生選擇專 業。除了專業定位,還有個區域定位的問題。海歸留學生大多希望在北京、上海等中心 城市工作,而中國國內的大學畢業生也是這樣想的,區域性的問題就顯得愈發嚴重。 面對困難,朱公參希望在法的中國留學生要看到自己的優勢,特別是語言優勢。她 說,英語國家的留學生除了專業本身之外,也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語言,這樣的人才 在中國其實不難找;但有專業背景,又了解法國文化和語言,這部分人才在中國還相當 少。因為目前在中國,法語的普及面和覆蓋面還是有限的。國內不少用人單位都表示, 希望通過教育處找到既有專業背景,又能了解法國文化和語言,運用法國思維的人才。 教育處也在通過網站和宣傳,將國內用人單位的信息傳遞給在法的留學生。此外,如教 育部的「春暉」創業計劃等,對留學生來說都是機遇。 總體上,朱公參希望在法的中國留學生面對困難要樹立信心,同時建議大家要面對 現實,審時度勢,合理定位,不能好高騖遠。因為理想的工作難於一下子實現,這在任 何情況下都是如此,在危機的情況下更是這樣。不妨騎馬找馬,先找份工作做著,積累 一些工作經驗。工作經驗非常重要,用人單位都想找個熟手。(曉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30.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