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un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rainstation (仰望巨人)》之銘言: : 可能很多人都漏看了漫步華爾街裡的一個關鍵字, : 就是「一般人」、或者「一般投資人」, : 意思是說, : 漫步華爾街主要是針對一般的散戶而寫的, : 是針對資訊相對落後、技術相對不成熟、支援相對薄弱的散戶而寫, : 而且, : 書中討論的其實是個人的財務控管, : 而非單純的買股賣股, : 妳看他常提到退休帳戶、兒女教育金、特殊用途資金等詞彙, : 還偶爾說到債券、不動產、甚至黃金, : 代表這本書不是單純地討論股票而已。 : 基於這些, : 這本書跟股市老手如巴菲特、林區、科斯托蘭尼等人的著眼點稍有不同, : 我覺得不適合將兩者一概而論。 之前逛書局的時候, 有稍微翻一下「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這本書, 老實說我沒有看完, 只有翻一翻最前面導讀的部分, (沒辦法,沒那麼多時間 :p) 我知道巴菲特和他的擁護者, 曾大力批評盛行於美國學院派多年的現代財務理論, 也隱隱針對外人加諸於巴氏的評論提出反駁, (例如有人說巴菲特只不過是運氣特好的射飛鏢高手) 針鋒相對之處總讓人嗅出濃濃的火藥味兒 ^_^ 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這樣, 因為這兩者 -- 指巴菲特和科斯托蘭尼等人 vs 漫步華爾街和投資金律等書 -- 的立足點跟角色其實不太一樣。 與其說巴菲特一直在找好的股票, 不如說他在找好的「人」, 不如說他在找值得長期投資的「人」, 這裡的人, 其實就是企業的經理人,或概括地稱之為CEO, 或者更廣義地解讀成「企業的管理層級」。 巴菲特認為, 唯有找到這種能長期而持續有效地為股東賺取盈餘的企業經理人, 才是波克夏想要投資的標的。 因為這樣的企業經理人才是真正為股東著想, 這種人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如股票選擇權)而犧牲股東的權益, 這種人總是試圖將現在的盈餘再拿去創造更多盈餘, 然後讓股東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這些成長, 同時, 這樣的經理人不見得希望看到自己的股票波動太大, 因為那可能意味著自己股票周轉率太高, 公司的的價格常常不符合本身真正的價值, (妳看! 這就是市場偶爾無效率的證明) 這不是想要長期經營自己事業的人所樂見的。 另外針對風險一詞, 巴菲特對於這個東西的定義也有別於現代財務理論的說法。 他認為, 要降低風險, 應該要找到強勢的產業或企業, 而這個問題終究要回歸到「我們如何找到值得信賴的經理人」, 唯有這樣的人, 才能保護企業的獲利及盈餘不會受到大環境的干擾, 例如通膨、經濟衰退等市場的負面因子。 很多人覺得現代財務理論或效率市場假說不適用在股市, 唯有像巴菲特那樣找出好的股票才是王道, 然而, 又有多少人真的像巴菲特那樣選股?? 或者更正確地說, 像巴菲特那樣選「人」?? 所以妳說巴菲特那樣是買賣股票嗎?? 我更相信說她是在經營大家的事業, 這裡的大家是指他的股東以及他自己。 但很多人沒辦法做到他那樣的事, 且別說我們不見得懂得篩選值得投資的企業經理人, 就拿基本的企業財務報表來說好了, 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在買股之前會去看且能看得懂?? 我就是看不懂的那個!! 正如我所說, 一般的散戶投資人, 資訊相對落後、技術相對不成熟、支援相對薄弱, 所以我們恐怕不能一味地想要複製巴菲特、科斯托蘭尼等人的經驗, 且身為一個普通的投資人, 重點應該是個人財務的管理和風險的掌握, 而不是硬要跟法人在股市裡拚, 因此墨基爾才針對這樣的投資人 -- 外行如我, 提出他所說的那些理論。 言盡於此, 其實還有些東西沒有講, 因為太雜了,不知道放在文中的哪個部分才好 Orz 若我有說得不完整的地方還請大大們幫忙補充, 畢竟我是個外行的新手, 有說錯的地方更請不吝賜教,以免讓其他人誤會。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1.30.7.78 ※ 編輯: trainstation 來自: 141.30.7.78 (05/29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