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un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為了不要在某篇推文裡一直同樣的話回覆推文, 加上以往個人的分享好像偏於單一面向,就乾脆寫一篇 ,把我目前認同並在實行中的投資方式整個大概敘述一下, ,順便和眾版友交流分享一下。不過這是個人覺得適合自己的方式, 有一定的理由在,但其中可能有不足之處,也不是說一定適合大家, 所以就參考看看就是。 --------- 一、投資想法的基礎信念: 1、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能預測短期數年之內的任一投資市場的未來。(甚至連 6成準都不行) 2、相信全球市場長期(十年以上)不會因發生嚴重意外(例如核戰、明天過後之類的, 而且即使萬一發生了,恐怕拿著現金也不會比放在投資市場好)而持續向下。 (根據:以往的長期市場數據) 3、最重要的,對以上兩點的信心要夠,不能看到短期市場變化就得意忘形而以為自己 能炒短線或被嚇到而殺出。 4、基於1、2兩點,要獲得較好的長期獲利,是來自於較多風險的承受,有效降低風險 而不過於減少報酬的資產配置以及儘可能減少任何交易費用及基金內扣費用。 二、投資資金前提:只把確定(或很確定,除非真發生什麼大意外)長期投資的錢放到自己 的投資資產配置。 三、設計適合的資產配置 1、以自己對自己心理承受度和市場的認知喜好,作一 簡單概略的配置估算。例如 股票xx%,債卷xx% reitsxx%、外幣定存xx% ,原物料期貨 xx%。 底下當然可以再細分,例如股票大致區分為先進市場、新興市場 債券分先進 國債、新興債、公司債(含高收益債) reits的區場 2、先大致看看這些標的有沒有適合的,持續費用便宜的指數投資管道。(例如原物料期貨 早幾年就沒有適合的管道,但現在都有一年只收0.6%左右的etf可買了,債券基金 雖然有etf,但沒辦法,30%的配息課稅使費用優勢失去,所以在沒更好管道之前,只 好選擇國內賣的主動基金) 3、把這些基金(含etf)追縱的指數找出, 並找出歷史報酬資料,(如果外幣定存就找匯率和利息歷史),計算 我持有這樣比例的資產,在最慘的連續空頭年分,整體配置的慘虧 狀況,測試自己心理上是否能承受。如果不行,表示股票或新興市場股票 佔太多必須減少需要調整,如果可以,再把慘況增加個5-10%,再看看還 可不可以承受(保守估計以免因小失大),如果可以的話再進行下一步。 4、從歷史資料,大致估計這個配置長期的年化報酬率,看自己是否覺得 跟自己的預期相差太大,如果對報酬太不滿意,或和自己的生涯規畫目標差太多, ,就要檢討一下,看是自己配置的太保守還是自己太貪心。再配合第3項重新作調整。 另外,報酬的估計不會完全準,加上一些費用, 所以應把算出來的報酬減1-2%再考慮一次。(同樣,保守估計才不會因小失大) 5、這個大致可以的配置比例,以及可能會選定的基金來作較細部的分析, 看自己這個配置: (1)、各區域(如有興趣可細至國家)股票債券房產的比例: (2)、各業股票的比例(基礎工業、金融、原物料、能源、公用事業、醫療等等, 每支基金都會有比例) (3)、各幣別資產的比例(不是指計價幣別喔,例如買拉美基金持有的就是巴西、墨西哥等 等國的貨幣) 觀察一下有沒潛在的危機(例如國家分散很開,但歐元資產過多,或不小心選得幾支 基金剛好金融股比例都偏高)作適當的調整。(例如換一支類似但不相同的指數基金) 還有,整體及細部的感覺符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如果配出一個計算上沒問題,但其中 卻有許多自己並不怎麼喜歡的配置,這將會影響到未來是否能長期堅持實行的問題。 在幣別問題上,為了防止台幣獨漲的風險,稍調高台股在新興市場中的比例(台股與 台幣的正相關,加上台股有投資方便及費用低的etf可利用) ---- 以上問題都考慮完畢,算是弄出一套適合自己,自己也喜歡的資產配置。 四、開始建立資產配置: 至於怎麼開始建立資產配呢,每個的狀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個人的狀況是因為之前不了解指數基金的好處,在國內買了很多主動基金 十分後悔,所以在去年10月左右價錢還算ok的時候贖回了不少基金(算是運氣不錯) ,然後集成一筆美金,匯到海外券商(匯款成本是固定的,所以不可能分開零碎 付)但一開始看到etf的花花世界手很癢,所以一方面開始要作資產配置,但 也買了部分單一市場基金(後來才後悔)加上我國內還有一部分基金因為 不忍贖在低點而還放著,這會影響我的整體配置風險,所以我建立 我目標配置就比較漸進波折點。 (1)海外券商部分: 1、一次立刻買入原本沒有的原物料期貨配置。(etn) 2、一次立刻買入原本沒有的全球reits配置。(etf)以下皆同為etf。 3、年初美股原本持有很少的美國股票配置。 4、隨著國內買的基金的減少(新興市場、歐洲、亞洲、澳洲等)以及部分單一市場 etf脫手後有資金,買入美國以外全球先進市場大型股及全球新興市場的一半配置。 5、因原物料漲過多,超出預計比例過高,因此試驗一下平衡,賣出部分持 (參見後述平衡的部分),加上原本歐澳日大型股部分基金接近出清完畢,將 出的資金再買入先進市場大型股另一半配置。 6、將會把剩的一支單一市場etf出清,資金與手上部分剩的現金,將會買進 新興市場的另一半配置以及全球小型股etf。(取代我目前仍小量持有待出清的三支 日本、亞太、歐洲的小型股基金,並把剩下的新興市場相關基金都出清) ---- 以上因為資金是一整筆一整筆,且買賣etf過小筆費用划不來。所以都是單筆。 國內部分: 1、持續出清剩下的股票基金。 2、利用定期額額的優惠,購買新興債及高收益債基金。同時,因為 持續清出股票基金,會陸續有零星的美金入帳,所以剛好配合定期定額, (有美金就扣,沒美金就停扣) 3、先進市場債(尤其美債)目前殖利率過低(最近有在昇) 不符合長期投資效益,暫且不買入。先進債大概是少數比較能靠看市場狀況來 有效確估未來報酬的一種資產。 4、小量購買黃金存摺,作原物料配置的一部分(持有不到1%,因存摺的長期持有成本 低於買黃金或原物料etf) 5、把新有的閒錢投入南非幣及紐幣定存的配置。 6、持續持有台股的etf。 整體大概是這樣。 五、資產配置建立後的進一步投入及平衡問題。 所謂資產配置的平衡,就是指原本的配置,經過時間的變化, 近期表現好的資產,比例會增加,差的資產比例會下降,這 樣造成資產與原本的比例不合,風險狀況也會不同。因此需要進一步作平衡, 同時也有買低賣高的作用,但過多次數的平衡效果不會比較好,反而會 增加加交易成本。長期的統計來看,適度1年至2年作一次平衡,會提高長期約 每年1%的報酬。 但到底要多久作一次才適合,目前我還在研究中。 至於未來的投入呢,個人目前收入不確定,且 ,因為海外券商的匯款問題,海外部分只能用單筆投入 (而且把錢暫留在券商戶頭裡的利息非常低) 國內的部分,因為債基定期定額買可以省手續費,所以暫時不會改變這種 作法(有錢就扣,沒錢就停扣), 此外,在資產配置完成後,有新的閒錢會優先買進 下跌而降低比例的資產類別,以儘量維持原本的配置比例。 -------------- 個人的目前投資方式大概是這樣,有點太長,能看完就很感謝了,希望能提出意見想法 一起討論。 ---- 以下是無聊的論辯,勿進,只給那個c兄看就好: ------- c兄請問我的投資步驟中,有任何 「考慮風險來決定是否要單筆或定期定額嗎?」 請不要再用「因為考慮了風險才能確定單筆或定期定額都ok來講了」 在我的投資裡面,假如沒把資產配置的風險算好, 定期定額或單筆都沒差別,到幾年以後危險時一樣慘死,或被迫放棄計畫 (詳細請見s大關於定期定額鈍化的討論) 所以從頭到尾 都不用去想風險與投入方式的關係。 資金來源狀況以及費用成本才是 考慮投入方式的因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08.216 ※ 編輯: ffaarr 來自: 203.67.108.216 (06/23 10:26) ※ 編輯: ffaarr 來自: 203.67.108.216 (06/23 10:29)
bigpolaris:推F大的分享~ 06/23 10:31
※ 編輯: ffaarr 來自: 203.67.108.216 (06/23 10:38) ※ 編輯: ffaarr 來自: 203.67.108.216 (06/23 10:44)
isaacchen:推好文分享~~ 06/23 11:15
jameshcm:推思慮清晰,有看法與計畫的投資~希望我也能見賢思齊 :) 06/23 11:18
jandb:推好文 06/23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