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un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動產及不動產概念股投資分析與展望 本文內容主要來自各講師上課講義、口述及可信任的資料來源,請恕不一一標示資料來源 。 課題: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新情勢與展望 主講人:張金鶚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上課日期:97/8/27 19:00~22:00 學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都市及區域計畫系碩士,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學士 張教授的講義附有非常多圖表及線圖,但因張教授沒有提供電子檔而且我在網路上也找不 到合適的圖,所以以下都是用文字敘述,請見諒 資產價格 Asset Price=基值 Fundamental Value + 泡沫 Bubble 衡量泡沫的指標 1. 房價及租金:過去相關文獻表示基值是資產長期下所帶來的現金流量,像不動產的房 租收益以及股票每年所支付的股利;因此,房地產市場上多採用資產現值模型,將租 金收益所折現的價格視為基值,用此方法檢驗房價高漲是否為泡沫化現象。 2. 房價及所得:所得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購屋者會以本身所得高低來衡量其購屋能 力,當所得無法負擔過高的房價,會造成民眾購屋能力下降,迫使房價下跌,因此從 自住的需求面來看,房價基值應為民眾所負擔起的合理房價。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台灣房市的推案量有明顯下滑,但價格仍處於高檔,以量較價先行的 角度而言,短期內將無法復甦;以房價而言,南部已開始向下修正,但台北市的房價若仍 居高不下,則調整的時間就會因此拉長,畢竟價格調整之後才會有不良債權的調整,同時 也才會有退場機制。從所得角度推算,今年第1季台北房價的泡沫成分已占三成八;從租 金的角度推算,房價有兩成七屬於泡沫部分。泡沫指數一致呈現向上成長趨勢,而且與十 幾年前房價泡沫化崩跌的過程相當接近。 總統大選前後種種利多不斷釋出,使得房市一度登上最高峰,但選後經濟相對疲弱,加上 通膨和美國次貸的接連衝擊,房地產市場也受到影響,全台房仲預售屋的成交比重,由年 初的8.4%下滑至7月份的3%,跌到本年度的最低點,約半年減少6成4。中古屋市場價格 也隨之重創,每坪大跌近4萬元。 當房地產景氣下滑時,首當其衝的多半是預售屋,因為一般預售屋多半要等2、3年才會蓋 好,但若未來房市的前景況不被看好,則預售屋的價格和成交量也會面臨重大考驗。由於 中古屋物件的品質較為參差不齊,如容易出現漏水、壁癌等問題,所以價格方面的波動也 會相對明顯。中古屋過去因為區域預售屋的哄抬身價,而使得房價隨之水漲船高,因此在 房事盤整的此刻,價格大跌也是預期會出現的情況。 今年第2季,房地產市場出現多空事件相互影響的情況,包括520新政府上台後帶動一波市 場樂觀預期,但隨後國際油價高漲引發的全球通膨疑慮,加上台股表現不佳,對於建商、 投資客的資金調度產生影響,使得 4、5、6月的情境較不具一致性,若僅以季表現來看, 很難看出端倪。 第二季的數據分析 1. 台北市價格上漲最多,然而4-6月的推案量與銷售率的遞減,以及議價空間的逐漸擴大 ,顯示4月份應是台北市此波景氣循環的高峰,後續推動整體力道將逐漸減弱。 2. 台北縣則因推案規模持續減少,讓價格與成交量略有斬獲。 3. 桃竹地區價格連4季上漲,銷售率卻再次衰退,顯示供給調節問題並未獲得改善。 4. 台中都會區在數量面的表現不錯,但價格並未反應,且相較去年同季持續呈現衰退趨 勢。 5. 南高都會區在數量面頗有好轉,但價格則呈現下跌,長期趨勢仍維持衰退中盤整的格 局。 從全國房市價量指數趨勢圖可以發現,市場房價不斷攀升,但成交量卻遞減,30天平均成 交量,比起去年同期銳減23.49%。而這樣的現象,尤其以北部地區特別嚴重。 台灣房地產市場已進入熊市,若以量較價先行的觀點而言,目前推案量已下滑,但台北市 房價仍是在上揚,一定要經過房價的修正後,有不良資產在市場上拋售,才能算是完成一 波景氣循環,而以目前的情況而言,體質不良的建商也尚未退場,而升息的步調也尚未逼 得投資客退場,不論是建商、投資客發生週轉不靈才會有退場機制,然而目前都尚未發生 。(教授有暗示體質不良的建商目前有很多房子在三峽賣不掉……) 過去一波循環通常為5-7年,但以目前情況而言,由於資訊揭露清楚,加上金融機構在放 款方面也漸趨於謹慎,調整時間應可縮短;量已下滑,接下來就要看價格修正,預期郊區 、大案將率先出現調整,投資客拋售的股牌效應將會使體質不健全的建商出局。 張教授也不是都一直當烏鴉的,我上網找了 SARS 期間的新聞及資料附錄於下,那時候張 教授可是樂觀的,一切以統計數據為準,盡量不含個人情緒,我想不只是房地產,投資股 票基金希望也能盡量做到^_^ 2003/08/01 連跌八年的房價終於谷底反彈,房市龍頭國泰地產集團7/31公布的房地產指數顯示,今年 第二季的全國房價僅比第一季小跌百分之零點八三,等於每坪只跌一千三百元,台北市則 是漲勢已成,每坪上漲七千元;台中市每坪上漲四千五百元;惟台南高雄每坪下跌四千七 百元。 買氣回升 負責編製並解讀國泰房地產指數的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原本以為今年第二季 房市會在SARS的壓力下,表現持續低迷,沒想到經過模型跑出來的數據卻顯示,市場交易 量增價穩,「市場愈來愈不悲觀」。 國泰房地產指數是以國泰建設數十年的市場調查資料,委託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 編製指數,以二○○一年為基期來計算。政大教授張金鶚表示,從價量關係來看,今年下 半年房市絕對優於上半年,明年選後政經情勢若持續穩定,台灣房市就能正式擺脫不景氣 的陰霾了。 2003年國內不動產市場發展回顧與展望座談會 從民國92年第三季開始,市場不但是從谷底回升,更有一路上漲的趨勢。而究竟上漲力量 多強?能持續多久?應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民國92年房地產市場為何會產生結構性翻轉?看起來好像是因為SARS幫了大忙,但根據個 人研究觀察,房地產市場自79年開始不景氣,十數年景氣持續下滑(隱含76-79年間房地 產景氣過熱),大家心理上一直覺得「房地產市場景氣應該要復甦了」,但大家心裡仍有 隱憂,即「房地產市場價量」與「房地產市場品質與區位」,擔心房地產不景氣之下,供 給量仍持續增加,亦即所謂空屋問題,而近幾年從政府統計資料顯現,供給量上有相當的 萎縮。再者,在「價」的部分,消費者對於價格有不安定感期待價格會下跌,尤其面對許 多銀行的不良資產(NPL)及法拍屋,而近幾年消費者對於價量的信心逐漸增強,房地產景 氣也逐漸回春。 在討論市場利率時,應釐清的是「低利率水準」與「優惠房貸政策」,真正影響景氣復甦 的因素應是「低利率水準」而不是「優惠房貸政策」。消費者所看的是低利率水準所產生 的租買選擇,而不是貪圖優惠房貸而購屋,事實上,應盡量減少人為市場干預措施,促使 市場回歸市場力量才是。 當然,政策措施對消費者購屋決策有一定的影響,然而消費者信心才是影響市場景氣的最 重要因素。例如SARS的影響,由於過去市場景氣長期低彌,不動產價格跌至谷底,SARS過 後房地價格稍微上漲,便給了消費者「房地產景氣復甦」的感覺。 個人對於景氣繁榮是否持續到95年,持保留態度,希望在較多的證據支持下來判斷,包括 人口、房屋供給狀況、政策因素等,有許多不確定性,而太多的不確定性,是房地產市場 最大的致命傷,使得市場受到人為因素干擾,無法回歸市場力量主導。不過根據研究觀察 ,至少93第二季以後,房地產景氣仍會持續上升。 不過產業界仍應避免因過度樂觀而造成供給過剩(張教授真的是先知啊),且個人長期觀 察建商生產結構,發現仍有許多一案建商,僅為了賺錢,不重視產品品質與服務品質,然 而這些廠商仍能的存在可能對產業界產生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再者,觀察目前市場上極為 流行的小套房產品,也是未來市場發展的隱憂。因此,如何讓消費者對於市場有正確的認 知,也是房地產市場景氣能否回歸市場機制,長期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 課題:台灣房地產趨勢分析 主講人:彭培業 現職:台灣房屋 首席總經理 上課日期:97/9/4 19:00~22:00 學歷:政戰學校政治系 在看心得之前先跟大家提醒,彭總經理是房仲業者,不太可能看空房市,所以他對於房地 產景氣的看法請參考就好,不過他對於怎麼選擇房屋的看法倒是非常值得參考喔^_^ 一、房地產泡沫化的定義 1.產生「價超所值」的現象,讓財富消失或減少。 2.產生被替代性:市場需求快速萎縮或是因為其他區域替代品出現,使得消費者對於某種 商品的需求萎縮、消失,該項產品的價值舊呈現泡沫化的疑慮了。 3.就台灣目前的房地產市場而言,房地產市場需求並未快速消失,其替代品也並未出現, 其實並無所謂的泡沫化問題。 4.有的只是有老舊商圈被新興商圈所取代,或是部份地區的房屋有超額供給的情形,但也 有許多地區的土地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 二、觀察房市泡沫化的五大秘訣 1.法拍屋數量增加 2.小套房價格是觀察指標 3.豪宅價格是否急凍 4.政府是否祭出政策抑制房價飆漲 5.房屋銷售量變大,房屋庫存期拉長 三、等待時機不如選對地點? 房地產常常有人會問一句很經典的名言:「現在可以買嗎?」「何時可以買?」其實答案 很簡單「隨時都可以買」。以自住型的購屋者而言,買屋不外乎是「住」,與其是等待時 機,不如認真的選擇地點,因為只要地點好,就算您買在高點,等到您有換屋需求時可能 也是七年、十年過後,雖然房地產的「景氣循環說」已經被打破,但「真金不怕火煉」, 好的地點不怕時機,需要考量的只有區位問題。 至於投資型的消費者,目前可能面臨房貸緊縮的壓力,貸款成數將成為購屋或投資上的路 障,但是銀行放貸還是離不開評估投資標的區位,通常銀行將區位分成A.B.C.D.四個等級 ,例如是A級區,成數可能到八成,很簡單的道理,會被列為A級區的投資地點,就是鎖定 目標的區域。當然,最重要的,購屋前應瞭解自身的具體需求為何,亦即選擇與本身工作 、生活最為攸關的區位地緣性為出發點,接著再衡量自身收入及還款負擔能力。 另外,區位不佳的中古屋急凍速度快,也就是說,區位不佳的中古屋房價,缺乏抗跌性, 當市場景氣震盪時,首當其衝的偏遠地區住宅,就好像郊區溫度一樣,愈外圍是升溫慢但 是卻降溫快,朝穿皮襖午穿紗,但是晚上凍死你,跌價顯見房價疲軟。其實區位不佳是讓 投資客或是急於脫手者更急於脫手,紛紛以極低的脫手價求現,因此,拉低了中古屋市場 平均房價,成為先被急凍的區域。因為房價急凍時,區位愈差愈沒人買,愈可能降價脫手 ,所以在選擇地點時,勢必要避開急凍之處。 「選對地點」的說法可能也過於籠統,不過從大環境來看,還是離不開交通便捷,但這裡 的交通不是要您買在大馬路邊,而是「聯外交通」的便利性,舉例來說,捷運站周邊是屬 於一種,沒有捷運的地區,鄰近交流道抗跌性較足,除此之外,所謂的生活機能,簡單來 講,購物方便、明星學區、大型公園附近,都可稱為生活機能佳的地點。 最後,還是提醒「花時間問買點,不如花時間找地點」,與其是花時間、找人問「買點」 ,不如把時間花在找「地點」,不論是首購、換屋或是投資,只要找對地點,根本不會有 景氣的問題、信心的問題。 四、房地產市場效應:比價、領價與追價效應 大台北地區2007年四季預售、新成屋和中古屋平均價差,站上新高,由以往價差三成跳升 到六成多,M化發展明顯,購屋門檻提高,未來購屋者購屋將受考驗。新舊屋之間形成價 差有比價、領價與追價三個基本效應。 1.預售、新成屋存有「比價效應」 房屋市場上不論是店面、透天別墅、大樓或是套房等產品,有交易就必定存有「競爭」、 「比較」的特性,當然消費者遇到同類型的產品時,免不了「貨比三家」,有「價格」競 爭、「品質」競爭、「服務」競爭、「產品本身」競爭等,最終仍會回歸到「比價」的因 素,因為,在評估「產品本身」、「品質」、「服務」時,會想「產品本身是否有開價的 價值?」「品質是否符合開價的價值?」、「服務是否達開價的水準?」,人人都存有想 買到「物超所值」的心態,「比價效應」浮現。 2.豪宅市場形成「領價效應」 豪宅可說是住宅市場的老大哥,台灣最著名的豪宅位於仁愛路上的「帝寶」,每坪成交上 看110萬元,信義路的「勤美璞真」交易上看130萬元,其他建案鄉林士林官邸、信義計畫 區皇翔F4、信義帝寶開價皆上看150萬元。豪宅市場中,可說「一宅還有一宅高」,形成 了「領價效應」。 3.中古屋市場產生「追價效應」 時間差、成本差,中古屋當然隨時間過去,只會更舊,新成屋年年推陳出新,只會更新, 相距產生「時間缺口」,通貨膨脹、物價上揚、建材原料上漲等因素,使目前興建成本大 為提高,所以房價也被提高了許多。另外,工藝進步、建材設備新穎且多元化,現今住宅 不論在工法上講究,亦涵蓋設計或是知名設計師概念,尚有住宅設計將現代科技融入,相 對於以往住宅而言,其房價也在一定水準之上。再加上標地不斷創新高,土地取得成本提 高、豪宅推案潮,單價屢創新高,均同時墊高預售、新成屋房價,與中古屋價格產生拉鋸 戰。而國人財富兩極化,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收入M型化,建商推案跟著走,當房價往 兩端跑的同時,預售、新成屋價格與中古屋間,價差更大。因此,當新成屋價格不斷攀高 時,相對於中古屋價格而言,等同於在後頭「追趕」,產生「追價效應」。 不論市場上產生何種效應,都不難發現,房地產始終離不開「價格」,而價格決定來自於 市場自由機制運作,透過買賣雙方產生合理價格,健全不動產交易價格,才是大眾所期盼 。 五、買到好房子的十個訣竅 1.地點動線要靈活 2.外觀造型宜單純 3.外觀顏色宜簡單 4.地點符合生活需求 5.景觀的確定性要高 6.四週的干擾性要低 7.採光通風舒適性佳 8.區域內屋齡宜適中 9.坪數的同質性要整齊 10.確認三件事:地點、需求、財務規劃 -- http://www.wretch.cc/blog/tzen1010 我的部落格 歡迎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