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un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下之前和L大討論之後 L大建議在下可以試做有關KD指標的模擬 是時候該交作業了;p 進行技術分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回測,測試的資料為 台灣加權指數 2000年1月4日(8800.75點) 到 2010年4月6日(8128.08點) 共2563個交易日 比較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就是依KD線 K,D值初始值設為50,50,觀察20天線,並給20個交易日為training的時間... 第二種方法就是每20天買一單位(假設當時為8800.75點,則一單位價值就是8800.75) 假設10年前真的有人如此有紀律地執行這套方法, 那麼共61次的買進之中 平均交易成本為 6212.16 而第二種方法共128次買進之中 交易成本為 6509.12 看起來似乎KD指標真的有一些成效,不過這已經是歷史了,接下來看看模擬吧。 模擬的環境為相當於 台灣加權指數2000年1月4日到2010年4月6日共2563個交易日的市場 測試時間長短也是測試次數為100000次 KD線買進 平均成本/標準差 為 9307.03/4585.86 交易次數/標準差 為 70.86/ 10.81 定期買進 平均成本/標準差 為 9717.68/4656.79 而依KD法買進平均成本較低的次數有 89809 次 (約90%) 定期法買進平均成本較低的次數僅 10191 次 (約10%) 看數據說故事時間 1.出於L大意料之外的是 兩個方法大約有4%的差別,沒說很大但也不算小 而且KD線執行的次數並不若想像中的高,大約都是50~90次 獲勝率也是90%大幅領先 不過要天天算K,D值可能有點麻煩就是... 2.歷史上交易成本只有6千多,那是因為整個過去的資料(8800→8128)少了約8% 但是過去2562個漲或跌中,共漲了1366次,而跌了1196次 換句話說,漲的機率為53.3%所以在跑模擬的時間大部份的都是漲的 也就是說成本會比過去歷史資料的高 3.從第2點也可以發現台灣還滿神奇的,漲的機率為53.3%但10年來下跌了8% 4.仔細一點的比較可以發現 如果平均成本高於1.5個標準差 交易次數/標準差為 58.29/8.1 1.0個標準差 59.89/8.3 0.5個標準差 61.78/8.4 低於0.5個標準差 78.24/9.5 1.0個標準差 84.44/9.2 1.5個標準差 95.75/9.2 看起來交易次數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 不過我想不出合理的解釋 和這次的主題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發現 因為起點是從8800.75開始的關係吧 在下創造出來許多次的市場中 發現要上萬點不如想像中的難 大部份隨機跑出來的圖都或多或少大於萬點過XD 不過這和現實生活中有很顯著的差距 == 要晚點名了..先打這些明後天有空再來補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2.205
qllvv:好像問題很大...garbage in garbage out 07/27 21:33
hewen:KD的進階用法在國外常常看到 不過牽扯到高低檔鈍化 07/27 22:16
hewen:需要再用其他指標來確認 來確定鬆動的發生 07/27 22:16
※ 編輯: qllvv 來自: 140.113.22.205 (07/27 22:45)
newred:看不出來"K,D值初始值設為50,50"有什麼意義 07/27 23:58
newred:以上研究看不出來對交易有什麼幫助~不過研究精神可嘉 :) 07/28 00:00
falseshelter:推研究精神 07/28 00:31
wyytw:鉅亨網就有KD可看了..建議加上變異數一起看會更好 07/28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