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Basket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quariuX (妙傳與失誤只有一線之隔)》之銘言: : 2. 上籃 : a) 自己帶球上籃 -- 連進 15 球 : 自己帶球上籃 這個可有可無 : 但是如果決定還是練一下的話 : 那就要作的確實 : 所謂的確實就是不可放槍 護球動作要出來 : 不要自以為很帥氣的單手上籃 左手要護球 : 連進就是全隊要連進 不進重數 : 因為自己放槍會拖累隊友一直重作 所以會比較專心 : 人是要有壓力才會成長的... : b) 跑籃 -- 連進 10 球 : norris大寫得很詳細 我就不獻醜了 : 還可以加上傳地板的變化 我再來補充一下我的心得好了 a)練習上籃部分 我常常看到練球或是比賽前全都會排成排依序上籃 常見大概就是從中線附近開始,兩邊,還有中間,三個起點 當然,這樣的一個過程當成熱身是無可厚非(特別是比賽前) 但是如果要當作訓練,那就有點值得斟酌的地方 假設現在球隊不是很強,那麼練習及熟練應該是重點 所以我的建議是,練習起點在三分線甚至罰球線附近即可 這樣的話,大概運一下或兩下就可以上籃出手,節省時間體力 另一方面,因為節省了時間體力,每個人可以練習到的次數可以增加 常見的從半場開始發動上籃實在沒什麼道理 因為在這種練習時又不疾衝,所以有一段等於是慢跑,只有熱身功效 在系隊練球時可以說是時間浪費 熱身就專心熱身,練習技術就專心練習技術,操體能就操體能 這是我的看法 除此之外,上籃練習還需要加上一些輔助,不是任意上籃 身為隊長或教練者必須要指示上籃路線,作為練習準繩 最常見的是由隊長跑一次示範路線 但我這邊要介紹的是請助手站在場中某位置當椿,球員必須繞過他上籃 當然,第一次做,隊長也是要示範的,比較容易瞭解 重點是有一個助手當椿,比較逼近現實狀況,可以磨練膽識 在這個練習裡,助手是不抄球的,手可抱胸,以保護自己為原則 攻擊球員要繞過他上籃 當球員上籃有一個程度後,則開始要求繞過助手時要盡量貼近助手 這樣方便進攻球員揣摩收球時機並自覺護球動作 免得上籃途中只要有人稍加干擾,自己就把球弄出界外 再稍微有點自信後,可請助手配合以手點掉護球不好的上籃(不是蓋鍋) 以提示護球不佳的缺點 這邊提到的是一個人練習時做不到的地方,所以才在團隊練習時作 至於個人練習上籃 如果你從罰球線距離開始上籃,這樣耗費的時間跟你投球練習差不了太多 (自己投也是要撿球的,上籃練習則撿球方便) 平常練習就好,練習次數很容易就達成目標 b)跑籃部分 這個部分比較有趣,攻擊球員起跑位置一般是在三分線後一步左右 然後空手切入,接球上籃 普遍的練習型態是球員在三分線後把球交(傳)給助手,然後起跑 助手再將球回傳給切入中的球員上籃 一個指導初學常忽略的地方是攻擊球員的跑動節奏 也就是說,攻擊球員跑動是按著一定速度前進(<<<這是錯的) 正確來說,應該是要快慢有序,也就是視情況"變速"以擺脫敵人 實戰中是這樣,練習時當然也不要忽略(別忘了這不是熱身) 跑動節奏比較呆板的球員,隊長或指導者應該要加以提醒方便自覺 最常出現的通病是給球助手的自覺不足,不知自己可以從中學習 事實上給球助手可以學習到的內容不少 給球要看攻擊者的速度,步伐節奏,來調配傳球的弧度及高低位置 給球給的不好的時候 攻擊球員要花費很大的功夫來修正,上籃動作因此變得彆扭 甚至錯過上籃位置,必須要過頭後再反手上籃(reverse layup) 給得太高,給得太低,給得太前,給得太後,都不好,都是學習機會 跑籃不只是跑籃者在學習,給球助手也在學習,不要忘記 同時這也是個培養默契的機會,藉此調和給球接球者的節奏 這也就是為什麼前一段中提到要注意跑動節奏,不要枉費了練習機會 如板主大所言,給球有分拋球直接入手和地板球的變化 擁擠的禁區裡,小拋是最常見的(不像地板球常被腳踢到) 當然地板球也是值得練習的項目 地板球傳球跑籃的練習也包含我剛才提到的各項重點,一樣要注意 但是傳球者的位置指導者在安排時要特別注意,比較受限 不像小拋練習,球可以從攻擊球員的前後左右拋來 地板傳球跑籃的練習實際一點講,只有從側面和後方傳來的機會 而實戰中更大多數是從側後方傳來的 所以練習的重點心得反而比較偏重於傳球助手的手腕及技巧控制 從接球者側後方傳來的球,其成敗大部分繫於傳球者身上 接球者只是練習接那種從側後方來的傳球罷了 比較需要檢討及指導的反而是平常比較不注意的傳球助手 這一點在這邊提出我的心得給大家參考 跑籃有一些心得後,也可以加入不動的人椿助手增加趣味性 不過這就要循序漸進,不要因為趣味而揠苗助長,畢竟難度差很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2.23 ※ 編輯: norris0140 來自: 61.228.22.23 (05/09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