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eogra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日本時代早期下級行政區劃的"區"源自於1897年5月3日頒布的日皇敕令第157號, 其內容規定設置街庄社長以輔助辦務署長處理基層行政事務。隨後台灣總督府 於同年6月27日公布施行細則,並由各縣知事與廳長規定街庄社長的管轄區域 (當時台灣分成台北 新竹 台中 嘉義 台南 鳳山等六縣與宜蘭 台東  澎湖等三廳)。 可惜的是國立台灣圖書館收藏記載此時期下級行政區劃的"台南縣報"相關資料散佚, 無從得知1897年6月台南市街地各區街長的管轄範圍。 台南縣報第75號刊登1897年12月28日任命縣內各區街長 街庄長 街社長 庄長 的消息,可見當時"台南市"分為七區,分別稱為"台南市"第一區街長到"台南市" 第七區街長;1898年底發行的總督府職員錄可見當時的台南縣台南辦務署所管轄的 "台南市街"劃分為第一區到第七區;1900年的總督府職員錄相關內容則稱"台南市街" 第一區街長到"台南市街"第七區街長。 1900年11月13日的台南縣公文第83號是從目前國立台灣圖書館收藏的"台南縣報"中 可以找到記載台南市街地各區街長管轄範圍最早的文件,其內容顯示當時台南縣 台南台南辦務署所管轄的"台南市街地"分為五區(顯然台南市街地的"區"數在 1900這一年從七區減為五區),各區名稱及其管轄區域詳如下列: 台南第一區街長 管轄區域: 岳帝廟街 大人廟街 祝三多街 龍泉井街 聖公廟街 大東門街 西竹圍街 崙仔頂街 亭仔腳街 油行尾街 仁厚境街 大埔街 七良境街 公界內街 考棚口街 府西巷街 嶺前街 嶺後街 牛磨巷街 元會境街 戲台後街 辜媽媽街 二老口街 經廳口街 台南第二區街長 管轄區域: 重慶寺街 中巷街 安海街 關帝廳街 王提塘街 東轅門街 磚雅橋街 總趕宮街 福安宮街 良皇宮街 下太子街 大南門街 馬兵營境街 檨仔林街 柱仔街 清水寺街 馬公廟街 五帝廟街 做蔑街 西轅門街 草仔寮街 開仙宮街 保西宮街 內新街 三界壇街 牛屎埕街 龍王廟街 頂打石街 台南第三區街長 管轄區域: 十三舖街 內關帝街 萬福庵街 打銀街 上橫街 佛祖廟街 帆寮街 下打石街 統領巷街 下大埕街 下橫後街 下橫前街 武廟街 利源巷街 帽仔街 大井頭街 內南河街 內宮後街 武館街 竹仔街 大媽祖街 抽簽巷街 范進士街 三四街 赤崁樓街 三元巷街 五全街 小上帝街 縣口尾街 小媽祖街 米街 內媽祖港街 枋橋頭前街 枋橋頭後街 打鐵街 做針街 鞋街 天公埕街 大平境街 草花街 陳子芳街 番薯崎街 台南第四區街長 管轄區域: 新店尾街 大北門街 竹巷口街 玉皇宮街 雲霄街 總爺街 天池底街 安祿街 觀音亭街 廣慈庵街 三老爺宮街 鴨母寮街 大銃街 小東門街 市仔頭街 竹仔行街 台南第五區街長 管轄區域: 外宮後街 南勢街 頂南河街 箍桶街 下南河街 打粽街 頂看西街 下看西街 風神廟街 無尾巷街 土地公口街 番薯巷街 十門巷街 松仔腳街 鎮渡頭街 安海港街 海安宮街 外新街 牛磨後街 東巷街 西巷街 小西門外街 魚行口街 中頭腳街 南頭腳街 北頭腳街 王宮東街 小西松仔腳街 城邊街 水仙宮邊街 外關帝港街 外關帝港橫街 外媽祖港街 外王宮港街 頂粗糠街 大粗糠崎街 杉行街 仁和街 普濟殿街 磚仔塘街 牛墟堀街 十八洞街 試經口街 大廠口街 聖君廟街 北勢街 北勢橫街 藥王街 佛頭港街 金瀛街 媽祖樓街 看南埕街 新港墘街 老古石街 中街 全安宮街 草寮後街 後樓仔街 土岸尾街 板店街 此後直到1901年底全台劃分為廿廳以後的置廳時期縣廳報上幾乎看不到台南市街地 各區街長管轄範圍調整的訊息。 1909年5月15日的台南廳報第544號刊出台南廳令第四號,修改1900年11月的街庄社長 的管轄區域,修改之後的區名及管轄範圍如下: 區名     堡里名  管轄區域 台南東區   台南市  甲 乙 丁 戊 己 台南西區   台南市  丙 庚 辛 [補充:1909年5月22日台南廳報的彙報欄位刊登台南東區役場設於台南市丁139與 140番地(原嶺後街),台南西區役場設於台南市丙958番地(原東轅門街)] 1919年4月台南廳"台南市"又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變革,即為"町名改正",在街庄 這一層級取消原來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這八個以天干為名的單位, 改為31町,某些"町"內再分若干"丁目",相當於地籍上的土名。 根據台南廳報大正八年(1919年)4月1日第四百二十三號刊登之台南廳告示第十九號 的內容,"台南市"的"町名改正"前後新舊地名對照如下: 改正街庄土名 舊街庄土名 堡里名 街庄名 土名 堡里名 街庄名 台南市 旭町 台南市 甲 竹園町 一丁目 甲 二丁目 甲 東門町 一丁目 乙 二丁目 甲 三丁目 甲 四丁目 甲 北門町 一丁目 己 二丁目 甲 己 三丁目 甲 己 壽 町 一丁目 丁 甲 二丁目  乙 清水町 一丁目 乙 丁 二丁目 乙 丁 三丁目 丁 高砂町 一丁目 丁 二丁目 乙 三丁目 乙 開山町 一丁目 乙 二丁目 乙 三丁目 乙 綠 町 乙 幸 町 一丁目 乙 丙 二丁目 乙 丙 南門町 一丁目 丙 乙 二丁目 丙 三丁目 丙 泉 町 丙 末廣町 一丁目 丙 二丁目 丙 大宮町 一丁目 戊 二丁目 丙 三丁目 丙 四丁目 丙 大正町 一丁目 丁 乙 丙 二丁目 丁 三丁目 丁 花園町 一丁目 丁 二丁目 丁 三丁目 己 本 町 一丁目 丁 二丁目 丁 三丁目 戊 四丁目 戊 台 町 一丁目 戊 二丁目 戊 明治町 一丁目 己 二丁目 己 丁 戊 三丁目 己 戊 白金町 一丁目 丙 二丁目 丁 戊 三丁目 丁 戊 四丁目 丁 戊 五丁目 丁 戊 老松町 一丁目 己 二丁目 己 寶 町 一丁目 己 庚 二丁目 己 庚 福住町 一丁目 庚 二丁目 庚 永樂町 一丁目 庚 二丁目 庚 三丁目 庚 辛 入船町 一丁目 庚 辛 二丁目 庚 港 町 一丁目 辛 二丁目 辛 庚 田 町 辛 濱 町 一丁目 辛 丙 二丁目 辛 新 町 一丁目 辛 二丁目 辛 錦 町 一丁目 丁 丙 二丁目 戊 丙 三丁目 戊 丙 西門町 一丁目 庚 戊 二丁目 庚 戊 三丁目 庚 戊 辛 四丁目 辛 丙 五丁目 辛 丙 以上這31町及部分町內的若干丁目在1920年底台南州台南市設置時皆維持不變, 各町成為新制的"大字",丁目即為新制的"小字"(台南州台南市設置時除了在這之前 已實施町名改正之卅一町所涵蓋的區域之外還併入了原永康下里後甲庄 三份子庄  原仁和里桶盤淺庄 竹篙厝庄 原新昌里鹽埕庄 原效忠里安平街 上鯤鯓庄與原 外武定里鄭仔寮(有草字頭)庄,改為後甲 三分子 桶盤淺 竹篙厝 鹽埕 安平 上鯤鯓與鄭仔寮等八個大字)。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想問諸位大人一個重要的問題,台南市街地之內的170個"街"是 何時整併為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這八個以天干為名相當於街庄層級 的單位? 我仔細翻查台南廳報,發現約在1906到1907年間廳報在標名位置時開始以新舊名稱 並列的方式說明,如同上文說明台南東西兩區役場位置的格式,亦就是以天干加地番 說明位置,再以括弧加註舊街名。到了1909年"台南市"的下級行政區劃改為東西 兩區之後廳報在標名某一處所的位置時幾乎就不再加註舊街名了。 古怪的是在1916年左右廳報上開始出現町名(顯然在"町名改正"的前幾年就已開始規劃), 但其後以括弧加註的卻不是天干加地番這種格式,反而是已經被改掉的舊街名。不知 是何原因?不知道是不是那時候的府城先民對於已沿用一兩百年的舊街名較習慣, 而較不習慣使用統治者改的天干加地番這種格式?就統治者的觀點來看,170個街名 管理起來可能頗感困擾,會想要加以簡化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總之,廳報上沒有刊登像是町名改正前後那樣的對照表來說明170個舊街名如何整併為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這八個的單位,有高明的鄉親知道哪裡可以找到 相關的資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01.140
Richter78:我在1918年的臺南市地圖上,就看到町目了 09/21 14:07
※ 編輯: mintap 來自: 220.131.98.65 (09/25 09:20)
mintap:我也看過這幅圖,而台南廳報也在1916年左右就開始試用 09/25 18:32
mintap:通常在正式的町名改正之前的幾年甚至十幾年就已開始規劃 09/25 18:34
mintap:新町名了, 09/25 18:34
mintap:而町名改正有時與市區計畫或是都市計畫有關 09/25 18:35
※ 編輯: mintap 來自: 220.131.98.26 (11/02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