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eogra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ichter78 (The Enigma)》之銘言: 歹勢先囉嗦一下,兩年前就很想寫一篇目前台灣各縣與縣轄市鄉鎮層級的行政區 其名稱的啟用年代,直觀認為大部分是從1920年一直沿用到現在的。然而對於 少部分更早以前就使用到現在的一些較小地方地名確有茫然抓不著頭緒之感, 如今有大人這篇卓文,可說有如虱子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 說明:「→」表示改名。改名案例中,未註明年代者皆為1920年。 : 小計:1920-1945年間共出現過285個市街庄名, : 其中35%取自原地名、34%由原地名或堡里名簡化、15%為純日式地名。 : 一、取自日治前之原地名 : 1. 臺北(1875年設臺北府。) : 2. 基隆(源自 Ketagalan,漢人簡化為 Kelan,寫作雞籠。1875年設臺北分防通判時 : 改為基隆,寓意「基地昌隆」。) : 3. 士林 清領時代即從舊名八芝蘭(芝蘭)改為樹林,再改為士林, 最早以"士林"為名的下級行政區應為1895年7月5日所設台北縣直轄區內六個出張所之一 的"士林"出張所,管轄芝蘭一堡與芝蘭二堡。 : 4. 北投 : 5. 內湖 : 6. 石門 : 7. 七堵 : 8. 瑞芳(土名) 最早含有"瑞芳"字樣的下級行政區應為1898年三縣四廳時期的台北縣基隆辦務署 瑞芳店支署,瑞芳街於1903年底被整併為柑仔瀨庄的土名柑仔瀨,連名字都不見了, 一直到1920年底台北州基隆郡瑞芳庄設置時才又出現。 : 9. 宜蘭(源自 Kavalan,漢人寫作噶瑪蘭。1875年設宜蘭縣。) : 10. 礁溪 : 11. 頭圍 : 12. 員山(分成內員山、外員山。) : 13. 羅東 : 14. 五結(分成頂五結、下五結。) : 15. 蘇澳 : 16. 新店(土名) : 17. 深坑(土名) 文山堡新店街於1904年4月被整併為大坪林庄的土名新店街,1920年底設置以新店為名 的下級行政區是為台北州文山郡新店庄。 文山堡深坑街於1904年4月被整併為深坑仔庄的土名深坑街,1920年底設置以深坑為名 的下級行政區是為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 : 18. 石碇 : 19. 土城(土名) 請問土城庄是在清領時代的何時出現的?清代方志記載擺接堡內的庄頭都只提到員林庄 而沒提到土城庄 擺接堡土城庄於1902年7月被整併為員林庄的土名土城,1920年底設置以土城為名 的下級行政區是為台北州海山郡土城庄。 : 20. 新莊(1920年以前寫作新庄。) 最早出現於1750年代年編纂之福建台灣府志或續修台灣府志 : 21. 新竹(源自竹塹。1875年設新竹縣。) : 22. 舊港 : 23. 新埔 : 24. 香山 : 25. 中壢 : 26. 新屋 : 27. 橫山(訓讀 Yokoyama) : 28. 北埔 : 29. 三灣 : 30. 南庄 : 31. 造橋 : 32. 苗栗(源自猫里,1887年設縣時取近音雅字,改為苗栗。) : 33. 公館 : 34. 苑裡 : 35. 通霄 : 36.(苗栗郡)四湖 : 37. 大湖 : 38. 獅潭 : 39. 彰化(古名半線,1723年設彰化縣,寓意「顯彰皇化」。) : 40. 霧峰(原名阿罩霧,亦稱霧峰,日治初期採用阿罩霧。1909年設霧峰區,但阿罩 : 霧未改名。1920年設霧峰庄,將阿罩霧改名霧峰。) 1900年的總督府職員錄中台中辦務署管下就已出現"霧峰區庄長"了, 1900年總督府文書課印行之"台灣交通要覽"作貓羅堡台中郵便電信局轄內有"霧峰庄" 一項,1902年5月台中廳報相關於街庄整併的文件則顯示整併前的"霧峰庄" 北郊庄 與坑口庄整併為"阿罩霧庄" 可見得日本人在下級行政區名稱這一層級很早就開始用"霧峰",但在庄頭這一層級 似乎是先用霧峰,而在1902到1920年間改用阿罩霧,1920年已後再改回霧峰 : 41. 烏日 : 42.(東勢郡)新社 : 43. 大甲 : 44. 大肚 : 45. 鹿港 : 46. 福興 : 47. 秀水 : 48. 芬園 : 49. 員林 : 50. 埔鹽 : 51. 溪湖 : 52. 永靖(1904年永靖街併入關帝廟庄,1920年關帝廟庄改為永靖。) : 53. 社頭 : 54. 北斗 : 55. 田尾(訓讀 Tao) : 56. 埤頭 : 57. 二林 : 58. 南投 : 59. 集集 : 60. 魚池 : 61. 臺南(1887年臺灣府改為臺南府。) : 62. 嘉義(古名諸羅山,1684年設諸羅縣。1787年改名嘉義縣,寓意「嘉之效死不去 : 之義」。) 印象中還有一說為"嘉其死守城池之義",總之,嘉義的義是統治者的義, 而非放尿攪沙未做堆(歹勢,口出粗話)的台灣人之義 : 63. 新市 : 64. 左鎮 : 65. 下營 : 66. 六甲 : 67. 將軍 : 68. 學甲 : 69. 新營 : 70. 番社 : 71. 中埔 : 72. 斗六 : 73. 西螺 : 74. 崙背 : 75. 土庫 : 76. 北港 : 77. 元長 : 78.(北港郡)四湖 : 79. 口湖 : 80. 太保 : 81. 湖內 : 82. 左營 : 83. 鳳山 : 84. 仁武 : 85. 長興 : 86. 鹽埔 : 87. 萬巒 : 88.(潮州郡)內埔 : 89. 枋山 : 90. 東港 : 91. 新園 : 92. 萬丹 : 93. 恆春(古名瑯嶠,1875年設恆春縣。) : 94. 車城 : 95. 卑南 : 96. 太麻里 : 97. 花蓮港 : 98. 鳳林 : 99.(鳳林郡)新社 : 100. 湖西 : 101. 大嶼 : 二、原地名簡化 : 1. 八里(取自八里坌): 2. 萬里(取自萬里加投): 3. 槓仔?→貢寮 : 4. 頂雙溪→雙溪 : 5. 平溪(取自土名平溪仔) 一直還沒查出台北廳水返腳支廳所轄石底區到底是在哪一年改為平溪區的? 不過庄頭名在1920年以後倒是一直維持石底不變 : 6. 冬瓜山→冬山: 7. 坪林尾→坪林: 8. 鶯歌石→鶯歌: 9. 五股(取自五股坑) : 10. 林口(取自土名樹林口) 八里坌堡樹林口庄於1902年7月被整併為菁埔庄的土名樹林口,1920年底設置以林口為名 的下級行政區是為台北州新莊郡林口庄。 : 11. 紅毛港→紅毛: 12. 大湖口→湖口: 13. 安平鎮→平鎮: 14. 楊梅壢→楊梅 : 15. 石觀音→觀音 : 16. 桃仔園→桃園(1903年) : 17. 蘆竹厝→蘆竹: 18. 八塊厝→八塊: 19. 龍潭陂→龍潭: 20. 九芎林→芎林 : 21. 頭份→頭分: 22. 後壟→後龍: 23. 崁頭屋→頭屋: 24. 銅鑼灣→銅鑼 : 25. 三叉河→三叉: 26. 罩蘭→卓蘭: 27. 潭仔墘→潭子: 28. 東勢角→東勢 : 29. 梧棲港→梧棲: 30. 大安(取自大安港): 31. 沙轆→沙鹿 : 32. 和美線→和美: 33. 二八水→二水: 34. 內蘆竹塘→竹塘: 35. 溪洲→溪州 : 36. 中?→中寮: 37. 埔里社→埔里: 38. 內國姓→國姓: 39. 關帝廟→關廟 : 40. 安順?→安順: 41. 蔴荳→麻豆: 42. 官佃→官田: 43. 西港仔→西港 : 44. 七股?→七股: 45. 北門嶼→北門: 46. 鹽水港→鹽水 : 47. 後壁?(土名)→後壁 下茄苳北堡後壁?庄於1904年3月被整併為上茄苳庄的土名後壁?,1920年底設置以後壁 為名的下級行政區是為台南州新營郡後壁庄。 : 48. 新港→新巷: 49. 雙溪口→溪口: 50. 大莆林→大林: 51. 番仔路→番路 : 52. 後大埔→大埔: 53. 庵古坑→古坑: 54. 大埤頭→大埤: 55. 莿桐巷→莿桐 : 56. 二崙仔→二崙: 57. 海口厝→海口: 58. 水燦林→水林: 59. 樸仔腳→朴子 : 60. 六腳佃→六腳 : 61. 東石(取自土名東石港) : 62. 布袋嘴→布袋: 63. 鹿仔草→鹿草: 64. 義竹圍→義竹: 65. 楠梓坑→楠梓 : 66. 田?→田寮: 67. 阿嗹→阿蓮: 68. 半路竹→路竹: 69. 彌陀港→彌陀 : 70. 大?→大寮: 71. 大樹腳→大樹: 72. 六龜里→六龜: 73. 山杉林→杉林 : 74. 甲仙埔(土名)→甲仙: 75. 阿里港→里港: 76. 九塊厝→九塊 : 77. 潮洲→潮州: 78. 新埤頭→新埤: 79. 林仔邊→林邊: 80. 枋?→枋寮 : 三、取自堡里名或堡里名簡化 : 1. 三芝(取自芝蘭三堡。) : 2. 壯圍(取自民壯圍堡。) : 3. 竹南(原名三角店,取自竹南一堡。) : 4. 線西(原名下見口,取自線西堡。) : 5. 永寧(取自永寧里。) : 6. 仁德(原名塗庫,取自仁德里。) : 7. 歸仁(取自歸仁里。) : 8. 永康(原名埔姜頭,取自永康里。) : 9. 新化(原名大目降,取自新化里。) : 10. 安定(原名直加弄,取自安定里。) : 11. 善化(原名灣裡,取自善化里。) : 12. 楠西(原名茄拔,取自楠梓仙溪西里。) : 13. 南化(原名南庄,取自內新化南里。) : 14. 佳里(原名蕭壟,取自佳里興堡。) : 15. 內門(取自羅漢內門里。) : 16. 琉球(取自琉球嶼。) : 17. 火燒島 : 18. 西嶼(取自西嶼澳。) : 四、挪用或類比之改造地名 : 1. 淡水(原名滬尾,1912年挪用清代淡水縣之名。) 1895年7月5日所設台北縣內四個支廳其一為"淡水"支廳,管轄芝蘭三堡與八里坌堡。 1896年3月恢復民政全台改劃為三縣一廳以後淡水支廳名稱與管轄區仍舊。 1897年5月全台又改劃為六縣三廳,"淡水"暫時消失於名政區劃名稱中, 直到1912年9月台北廳滬尾支廳滬尾區滬尾街一體改為台北廳淡水支廳淡水區淡水街 時才又出現。 : 2. 三星(原名吧哩沙,挪用三星山之名。) : 3. 中和(中坑、漳和各取一字。) : 4. 寶山(原名草山,寶斗仁、草山各取一字。) : 5. 竹北(1934年將位於新竹以北的紅毛田驛改為竹北驛。1941年合併舊港庄與六家庄 : 時,挪用境內竹北驛之名。) 不是取自竹北一堡嗎? : 6. 竹東(原名樹杞林,竹東乃取其位於新竹之東。) : 7. 臺中(原名東大墩,1896年以位於臺北、臺南之間而改為臺中。) "台中"毫無疑問是進入日本時代後日本人取的名字,但是到底是哪一年出現的 一直是小的感到很好奇的地方,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縣 廳)的名字而言, "台中"見於1896年三月全台灣劃分為三縣一廳時三縣其中之一的"台中縣", 然而以地方一級行政區其行政中心(縣署)所在的聚落名稱而言,當時縣署所在地 依然稱為"台灣(府城)"。 1897年5月全台改劃為六縣三廳,其中"台中"縣的縣治設於"台灣(府城)", 但是二級行政區劃的辦務署層級有"台中"辦務署,署址設在藍興堡"台中"城內, 可見得以聚落這個層級的名稱而言"台中"應該約在此時出現。 奇怪的是台灣府城與藍興堡台中城不是同一座城嗎?為何講縣治時還用台灣, 講辦務署位置時卻改稱台中? 除了台中以外,舉彰化與嘉義為例,在清領時期各縣(廳)的方志通常只以縣(廳)城 稱呼該縣(廳)的縣(廳)治所在聚落,比如說彰化縣的人講"縣城"就是指彰化縣治所在 的彰化城;就算講到其他縣(廳)的縣(廳)治所在聚落,也都會加上xx縣(廳)城, 比如說彰化縣的人講到嘉義縣治所在的聚落應該會說"嘉義縣城",而不會只說"嘉義" 我感到比較好奇的是只講某某來代表以清國時期某某縣城所在地為基礎發展出來 的城鎮似乎是日本時代才有的事情 : 8. 北屯(原名三十張犁,北屯乃取其位於東大墩之北。) : 9. 南屯(原名犁頭店,南屯乃取其位於西大墩之南。) : 10. 南郭(原名南門口,南郭乃取其位於彰化城之南。) : 11. 柳營(原名查畝營,柳營為鄭氏軍營名。) : 12. 斗南(原名他里霧,斗南乃取其位於斗六之南。) : 13. 虎尾(原名五間厝,挪用虎尾溪之名。) : 14. 屏東(原名阿猴,挪用清代屏東書院之名。) : 15. 旗山(原名蕃薯?,附近有旗尾山。) : 16. 臺東(原名卑南街,因其為臺東廳治所在地,1919年改名臺東。) 清領時代即有"台東"直隸州,當然作為以"台東"為名的地方一級行政區之 行政中心所在聚落改名為台東是1919年才發生的事情 : 17. 關山(原名里壟。1937年設關山郡,取其境內最高峰關山之名。而里壟為關山郡 : 治所在地,改名關山。) : 18. 大武(原名巴塱衛。1920年設大武支廳,取其境內最高峰大武山之名。而巴塱衛 : 為大武支廳治所在地,改名大武。) : 19. 白沙(挪用白沙島之名。) : 五、利用日語諧音之簡化或改造地名 : 1. 三角湧(Sankakuyo)→三峽(Sankyo) : 2. 蘆洲(Roshu)→鷺洲(Roshu) : 3. 咸菜硼(Kansaiho)→關西(Kansai) : 4. 大嵙崁(Daikakan)→大溪(Daike) : 5. 月眉(Getsubi)→峨眉(Gabi) : 6. 西大墩(Saidaiton)→西屯(Saiton) : 7. 埧雅(Haiga)→大雅(Daiga) : 8. 茄苳腳(台語Ka-tan-kha)→花壇(Kadan) : 9. 大埔心(Taihoshin)→坡心(Hashin) : 10. 草鞋墩(Souaiton)→草屯(Souton) : 11. 湳仔(台語Lam-a)→名間(Nama) : 12. 噍吧哖(台語Ta-pa-ni)→玉井(Tamai) : 13. 打貓(Dabyo)→民雄(Tamio) : 14. 打狗(Takao)→高雄(Takao。日本有京都市高雄町。) : 15. 燕巢(Enso),取自援巢中(Ensochu)。 : 16. 瀰濃(Bino)→美濃(Mino。日本有美濃國。) : 17. 茄苳腳(Katoukyaku)→佳冬(Katou) : 18. 蚊蟀(台語Ban-su)→滿州(Mansyu) : 19. 都鑾(Toran)→都蘭(Toran,1937年改名。) : 20. 水尾(Mizuo)→瑞穗(Mizuho,1917年改名。) : 21. 媽宮(Makyu)→馬公(Mako) : 22. 網垵(Moan)→望安(Moan) : 六、保留原地名元素但改造為日式地名 : 1. 水返腳→汐止(Shiodome) : 2. 金山(Kanayama,取自土名金包里。) : 3. 枋橋→板橋(Itahashi,日本有東京市板橋區。) : 4. 六張犁→六家 : 5. 大坵園→大園(表面上是簡化,但讀Osono而不讀Daien。) : 6. 龜山(Kameyama,取自土名龜崙。)                龜崙口    : 7. 大里杙→大里(表面上是簡化,但讀Osato而不讀Dairi。) : 8. 太平→大平(表面上是簡化,但讀Otaira而不讀Daihe。) : 9. 神崗→神岡(表面上是簡化,但讀Kamioka而不讀Shinko。) : 10. 石崗仔→石岡(表面上是簡化,但讀Isioka而不讀Sekiko。) : 11. 龍井(原名茄投,附近有龍目井。這表面上是簡化,但讀Tatsui而不讀Ryusei。) : 12. 大竹圍→大竹(表面上是簡化,但讀Otake而不讀Daichiku。) : 13. 大庄→大村(Omura) : 14. 田中央→田中(表面上是簡化,但讀Tanaka而不讀Denchu) : 15. 大城厝→大城(表面上是簡化,但讀Osiro而不讀Daizyo) : 16. 龍崎(龍船、崎頂各取一字,讀Tatsuzaki而不讀Ryuki。) : 17. 山仔頂→山上(Yamakami) : 18. 內庄→大內(Ouchi) : 19. 白河(Shirakawa。原名店仔口,附近有白水溪。日本有福島縣白河市。) : 20. 水堀頭→水上(Mizukami) : 21. 梅仔坑→小梅(Koume) : 22. 竹頭崎→竹崎(表面上是簡化,但讀Takesaki而不讀Chikuki。) : 23. 岡山(Okayama。原名阿公店,附近有大崗山、小崗山。日本有岡山縣。) : 24. 港仔墘→小港(Kominato) : 25. 林園(取自林仔邊。) : 26. 鳥松腳→鳥松(表面上是簡化,但讀Torimatsu而不讀Chosho。) : 27. 高樹下→高樹(表面上是簡化,但讀Takagi而不讀Kozyu) : 28. 池上(Ikegami。附近有大坡池。) 池上村為移民村,1914年7月正式編入行政區劃,為台東廳直轄新開園區所管轄 1937年去掉"村"而改為"池上"(大字) : 29. 鹿野(Shikano。附近有鹿寮社。) 鹿野村為移民村,1914年7月正式編入行政區劃,為台東廳直轄鹿寮區所管轄 1937年去掉"村"而改為"鹿野"(大字) : 30. 璞石閣→玉里(Tamazato,1917年改名。) : 七、與原地名無關之日式地名 : 1. 松山(Matsuyama。原名錫口。日本有愛媛縣松山市。) : 2. 豐原(Toyohara。原名葫蘆墩,豐原取自天壤無窮の神敕:豐葦原千五百秋之瑞穗 : 國。) : 3. 清水(Kiyomizu。原名牛罵頭。日本有靜岡縣清水市,但後者讀Shimizu。) : 4. 沙山(Sunayama。原名番挖。) : 5. 竹山(Takeyama。原名林杞埔。) : 6. 鹿谷(Shikatani。原名羌仔?。) : 7. 竹田(Takeda。原名頓物。日本有大分縣竹田市。) : 8. 新港(原名麻荖漏。) : 9. 長濱(Nagahama。原名加走灣,1937年改名。) : 10. 吉野(Yoshino) : 11. 壽(Kotobuki) : 12. 研海(Kenkai。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的別號。) : 13. 富里(Tomizato。原名公埔,1937年改名。) : 八、 不明 : 1.(豐原郡)內埔(當地原無內埔之名。) : 2. 外埔(當地原無外埔之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9.69 ※ 編輯: mintap 來自: 220.131.99.69 (09/21 19:38) ※ 編輯: mintap 來自: 220.131.99.69 (09/21 19:41)
Richter78:龜崙口、龜崙嶺、龜崙頂全是由龜崙變化而來 09/21 20:01
Richter78:竹北來自車站名。竹北一堡太大了,新竹本身也屬之。 09/2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