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eogra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iujh (集氣!)》之銘言: : 為了要在大甲溪沖積扇的扇尖跨過大甲溪, : 鐵路在清水往台中港站的方向有不小的爬坡 : 還有清水北邊有一個的 S 型彎道 : 這些因素,使得清水車站的必須在市區比較南邊的地方設站 : 現在比較熱鬧的地方從古代起,便是南北向道路和通往附近村莊道路的路口 : 自然商家比較會聚集在這邊 : 車站附近因為貨運比較方便,所以工廠會在車站附近 : 所以個人認為這是清水車站附近比較不繁榮的原因 : 在大地震後的市區重劃裡面,車站的位置也是在重劃區域中比較南邊的地方 : 個人的覺得重劃的結果是反應車站與聚落之間的關係, : 而不是造成這樣關係的原因 : 那... 如果車站的位置在比較北邊一點呢? : 在坡道上設站有危險因素 : 而且北邊一點有個叫做社口的聚落,要建設站場的空間便沒有那麼寬廣 : 那如果鐵路沒有 S 型彎道,是直線通過清水呢? : 因為鐵路要貼著鰲峰山爬坡才不用填土作路堤來減緩坡度 : 所以直線前進的話,鐵路勢必要通過現在大街路附近 : 這邊以前可是清水最熱鬧的地方 XD 牛罵頭在清國時期最繁榮的區域是以紫雲巖為中心, 而大街路不但是聚落內的主要街道,也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 到了日本時代中後期,清水的鬧區範圍往南擴展到現在的文昌街 清水街一帶, 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以後的都市計畫更將清水火車站前的地區也納入都市計畫的範圍。 有兩點想補充說明:清水街與沙鹿庄在清水火車站前的界線本來是依五福圳 劃分,意即從清水火車站出來走中正街(日本時代的清水停車場道路)轉中山路 (縱貫道路以及舊台一線)要往清水的鬧區會先經過沙鹿庄的管轄範圍, 1932年10月1日大甲郡沙鹿庄之一部分改劃歸大甲郡清水街管轄,即是將這區間 的界線往東調整,將清水火車站前到現在清水高中一帶的平地沙鹿庄轄內改劃為 清水街管轄;1935年以前的公館(今之清泉崗機場範圍內)清水道路(清水往豐原交通 要道道路之一段,即在公館接上縱貫道路往豐原),走的是1935~1937年間改建的 清水神社後參道,然後再一路爬坡到現在的嘉陽高中附近接上中清路,1935大地震 以後的都市計畫改善清水豐原之間道路成為可供機動車輛行駛的公路,在現在的 嘉陽高中到清水鬧區這一段路為了減緩坡路而放棄原有的舊路線(舊路線的一段改建為 後參道),道路往南改線而成為今天該區間呈Z字型蜿蜒的中清路,而當時都市計畫 的該條道路是貫穿現在的清水高中校區而接上中山路,戰後不知何時修改都市計畫 設置清水高中而阻斷道路。 清水火車站會偏離當時鬧區的原因網友已說明得很清楚了,我本來還有一個想法是 海線鐵路在選線的時候何以不一路沿著鰲峰山西側山麓下降到清水高中一帶進入平地 再設站,當然這樣站址還是偏在鬧區南邊,但是就不會有跨越中山路(縱貫道路)上方 的大彎道,可以減少填築路堤;但後來一想這樣的話鐵路線會太接近鬧區(當時的鬧區 非常貼近鰲峰山西側山麓),而且也可能會有坡度太陡與站場腹地不夠寬廣的問題。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97.136 ※ 編輯: mintap 來自: 220.131.99.93 (12/18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