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udn.com/NEWS/READING/X5/2682921.shtml 挑燈看劍五十年 【葉洪生】   一九七六年我初出茅廬,最早結識到的武俠名家就是古龍。這位一代鬼才頭大身 短,好交朋友,堪稱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而其性情豪邁,往往酒到杯 乾,面不改色;乘興暢談「武俠掌故」,則滔滔不絕……   回首前塵,自我八歲起,通過《蜀山劍俠連環圖畫》與武俠書結緣,至今不覺將 近五十個年頭了。這五十年挑燈看劍,恰巧是台灣武俠小說創作由發軔、成長、茁壯 以迄式微、沒落的整個興衰歷程。 由舊書攤 「尋寶」說起   我蒐集舊版武俠書甚早,可追溯到十六歲負笈台北求學時期。當時學校鄰近赫赫 有名的牯嶺街舊書攤,每天前來「尋寶」的各方人士絡繹不絕。我在這塊風水寶地上 意外發現了全套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香港鴻文版)、蹄風《游俠英雄傳》(即 《四海英雄傳》)、張夢還《沉劍飛龍記》、金庸《射鵰英雄傳》三種殘本以及冒名 偽作《射鵰前傳》、《九陰真經》等等,皆為查禁在案的港版書;不由為之心動,亟 思納為己有。可我偏偏是個窮學生,阮囊羞澀,如之奈何!   記得當年我是偷偷瞞著父母、節衣縮食了三個多月才咬牙買下這些舊書的,曾伴 我度過無數個冷月孤燈———這是我最早的武俠藏書,因而倍感珍惜。及至一九六七 年高中畢業,父親遠從東港老家前來接我;當他看到那一大麻袋的武俠小說時,不禁 火冒三丈,斥責道:「原來你小子是這樣用功上進的啊!」如此念叨多年,久久不能 釋懷。直到我為此吃了大苦頭,跌跌撞撞擠進大學門;後又陸續在報刊上發表〈武俠 往何處去〉、〈冷眼看現代武壇〉等雜文,略略受到社會肯定,父親這才改變看法說 :「唔,畢竟沒有白費工夫,總算是由旁門修成正果了!」可他老人家哪裡料到,這 僅只是我探索中國武俠美學的第一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觀千劍而後識器」的省思   大學畢業後,我進入新聞界服務,工作餘暇仍走馬租書店,博覽武俠群書。一九 七七年底,報載台灣最老牌的武俠小說業內龍頭真善美出版社即將封刀歇馬,正在「 出清存貨」。我聞訊立即趕去搶購,可惜來遲了一步!架上除司馬翎《關洛風雲錄》 、《鶴高飛》、古龍《鐵血傳奇》及海上擊筑生(成鐵吾)《南明俠隱》正續集等寥 寥幾部尚有存書外,其他值得收藏的小說都被明眼人捷足先登,令人追悔不及。固然 楚弓楚得,各憑緣分;但錯失良機,終究是一樁憾事。由這次的經驗教訓,使我警惕 到「跟時間賽跑」的重要性,越發努力蒐集老書。   話雖如此,但因日積月累、廣泛涉獵之故,「武學」造詣漸深,不禁躍躍欲試。 也曾應邀以「笑傲樓主」筆名為《文藝月刊》撰寫《新七俠五義》(武俠長篇連載未 完,一九七四);為《唯迪雜誌》撰寫《一襲錦衣四十春》(武俠中篇,一九七七) ,對於武俠創作的文筆技巧、招數套路、人物描寫、場景設計及思想內涵等講究,皆 有親身的體會,並不陌生;任何武俠作品之優劣,一目了然。又因我是歷史系出身的 「知青」,一向具有濃厚的歷史癖,所以非常注重近/現代武俠作家的審美經驗與文 化思想傳承。凡此種種,都有意無意地反映在我的武俠評論之中。如〈武林俠隱記〉 (《夏潮雜誌》創刊號,一九七六)、〈武俠小說縱橫談〉(《民生報》,一九八二 )、〈閒話一甲子以來的武俠小說〉(《明報月刊》,一九八三)等等皆然。 買下整個書肆的「俠稗史料」   一九九一年是一個轉捩點。這年的夏天,與我一見如故的同好林保淳教授忽然打 了一通電話來,說是有一家熟識的租書店將要結束營業,願以兩萬元超低價出讓全部 舊版武俠書(總計七百多部、約一萬五千集);問我有無興趣合資買下,共襄盛舉。   當時距離台灣新舊版(25開/36開)武俠小說交替時期(一九七七~一九八一) 已逾十年,該汰舊換新的小說店也早都換了;不願換書的老店則大多關門歇業;能不 換新又不歇業的書肆直如鳳毛麟角,可見這位店東真正是個「戀舊」的有心人!若非 他即將移民國外,又是貨賣於識家,這一批保存良好的「老古董」還不肯輕易脫手哩 。   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實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因此便跟保淳敲定,馬上通知店方,擇日盤點清倉。彼時正值天津美學家張贛生兄來 台參訪,聞訊亦自告奮勇,願助一臂之力。於是在他陪同下,我們租了兩輛大卡車, 把那數百部武俠老書合力搬上車斗,滿載而歸。   據保守估計,這批「老古董」約佔台灣所有舊版武俠書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我們 歷年蒐集的各種名家作品,可說已相當完備,足敷研究所需。從此,這批「俠客藏書 」就成為我們共享的寶貴資產,對治史者而言,是綽綽有餘的了。   同年十月,我首次運用這些原始資料,在「台灣通俗小說研討會」上發表了〈論 當代武俠小說的「成人童話」世界———透視四十年來台灣武俠創作的發展與流變〉 一文。與此同時,我應劉紹銘教授之邀,為《武俠小說論卷》(首屆國際武俠小說研 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彙編,一九九一)補寫〈中國武俠小說總 論〉長文。在有關台灣作家作品部分,便參酌了前作的論點;洵可謂一舉兩得,功不 唐捐!   嗣後,我承乏主編《台灣十大武俠名家代表作》(一九九二)事宜,更展開地毯 式的搜索與閱讀。乃縱橫書海三年,竭智殫精,撰成〈獨釣寒江雪〉總編序及十部武 俠名著評介;並精選版本,重新整理內文。其事雖因出版社人謀不臧,在大陸發行時 被迫改為《台灣武俠小說「九大門派」代表作》(擅自抽掉上官鼎《沉沙谷》),且 校對嚴重失職,錯漏百出!以致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但基本上業已做到取精用宏, 激濁揚清,對武壇存歿諸公都作了交代,足堪告慰平生。 「以俠會友」與我的審美觀   回憶一九七六年我初出茅廬,最早結識到的武俠名家就是古龍。這位一代鬼才頭 大身短,好交朋友,堪稱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那時他已日進斗金,意氣 風發;每逢請客必擺排場,一開就是四五瓶洋酒,以示闊綽。而其性情豪邁,往往酒 到杯乾,面不改色;乘興暢談「武俠掌故」,則滔滔不絕!可我當時並不喜歡古龍小 說,總覺得他把人性過於簡單化、公式化了。他坦承年輕時曾「迷」過司馬翎的作品 ,更透露早期受到司馬翎的影響很大;且以為除金庸和他自己之外,司馬翎是台灣最 值得肯定的作家。   翌年我首次訪港,便見到心儀已久的司馬翎,一位眼神深邃、面孔瘦削、略帶幾 分書卷氣的文士。他與人交談,總是思慮縝密;語不輕發,發必有中!像煞他筆下深 沉多智的武林高人。那時他基本上已淡出武壇,跟我閒談其早年如何輟學,在還珠樓 主的《蜀山》世界中神馳八表,上天入地,興味盎然。而對於古龍的大紅大紫,後來 居上,僅微微一笑,若有所思。他也認為武俠小說該順應時代潮流而調整步伐,但卻 不能一味媚俗,被市場牽著鼻子走!一九八三年他應我之邀重新出山,力撰《飛羽天 關》一書,孰料竟遭到某報腰斬,視為平生恨事。   慕容美是我結交的第三位武俠名家,故友唐文標教授對他極為推重。其天性豁達 ,談吐幽默;好酒善飲,煙不離手,自號「煙酒上人」。他雖是文壇新秀出身,頗熟 悉現代文學技法,但談起還珠樓主來,依然眉飛色舞。嘗自嘲是:「駝子摔跤,兩不 著地!」每以其文藝/武俠創作兩頭落空、不盡如人意為憾。   此外,如臥龍生、諸葛青雲、高庸、秦紅、蕭逸、柳殘陽及易容等人與我也曾有 過「論劍」之誼。其中「臨老學吹簫」的于志宏(武俠出版家)曾扮演了穿針引線的 角色,如果沒有他從中熱心聯絡,這些退隱已久的老作家散居各地,是不可能跟我共 聚一堂談武論俠的。   武俠評論者與一般讀者的娛樂取向不同。必須總結其審美經驗,從中歸納出若干 武俠美學規律,據以判定作家作品的優劣得失。以我一向抱持的武俠審美觀來說,所 重不外文筆、雜學、意境、開創性四者。大要有三:   其一,文筆流暢是基本要求,進而講究文字洗鍊,以及忽張忽弛的筆力。台灣一 般武俠作家頂多符合上述「基本要求」,文字洗鍊者已不多見。至於營造「意境」云 云,或表現於演武,或表現於寫情,皆為妙手偶得之「神品」,更是可遇不可求。即 如當今紅極一時的香港作家黃易,也因基本功不足,其遣詞造句每多失誤;距離「洗 鍊」二字還很遙遠,遑論其他!   其二,雜學最能彰顯作家腹笥之寬廣,從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到醫卜星象、風水 堪輿,懂得越多越好!因為這是以「奇情」為主的武俠小說極有吸引力的趣味性素材 。而在台灣作家中唯有司馬翎是「十項全能」,諸葛青雲、慕容美等人僅各執一端而 已。   其三,開創性不同於一般所謂「創意」;雖然兩者皆由審美經驗中所激發,性質 相近,但開創性旨在破舊立新,翻空出奇,更有自作古人的先驅意義;不比創意僅為 推陳出新,借力使力,或別出心裁,花樣翻新。持平而論,台灣武俠作家之佼佼者, 多富於創意,如上官鼎、慕容美、雲中岳、蕭逸、秦紅、高庸等皆然;具有原創性人 物故事而能開一代武俠新風者,前有臥龍生,中有司馬翎,後有古龍,不過三人而已 。   以上所舉出的幾項武俠審美原則,是筆者多年來歷經「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 人生三境界而後歸納出的微末心得;其間一度「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也曾判 斷錯誤,搬石砸腳;但隨著閱歷增長,終究又回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原點, 而眼光、見識卻大不同了。凡此種種,在一九九八年拙作〈武俠小說創作論初探〉與 〈論金庸小說美學及其武俠人物原型〉中有較深入的論述;此處僅略表區區談武論俠 的基本看法,不存在什麼「吹毛求疵」或「劫富濟貧」的問題。博雅君子,幸垂鑑之 。   6 月 4~5日,古龍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國家圖書館舉行;葉洪生同步出版《 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 【2005/05/19 聯合報】 -- 古龍:「我不是聖賢豪士,我只有一腔熱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172.11
PttBSL:不知此研討會是否只限學術界? 不知有否板友欲去? 220.139.172.11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