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風城憶舊遊), 看板: EMPRISENOVEL 標 題: 葉洪生評《蕭十一郎》(6) 發信站: 新竹師院風之坊 (Wed Jul 7 23:35:06 1999) 轉信站: OMW!news.ntu!ctu-gate!ctu-peer!news.nctu!cc.NHCTC!nhctc_bbs 當代武俠變奏曲 ──論古龍「新派」範本《蕭十一郎》 作者:葉洪生 「文字障」以及其他 誠然,《蕭十一郎》一書珠玉紛陳,美不勝收,遠邁其他諸作;但它也有相當大的 缺憾,這就是古龍自以為得意的分段問題。 有人說,古龍採用「敘事詩體」或「散文詩體」分段,是受到美國大作家海明威的 「電報體」影響所致。實則大謬!只要隨便找一本海氏原文小說來看,都知道此說 非愚即妄! 因為小說基本上是由若干有肌理的散文片段與對白所組成。段落不在大小,而在是 否適當。正所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是故賢如海明威的小說,固然也偶有 短到一句話或幾個字為一段的,但長達數百字一段的更多。這便是視其需要而有所 增減。 反觀古龍的「新派」小說,從一九六七年寫《鐵血傳奇》以降,幾乎很少見到超過 三行的段落,且多半是一句一段,沒有段與行的區別。揆其分段之離譜,大約有以 下幾種情形: (一)以一個動作或聲音分段。 (二)以人、時、地分段。 (三)以場景的片面事物分段。 (四)將有邏輯或因果關係的複合句及條件句子割裂成數段,等等。 筆者並非盲目反對「新派」分段;如果某句話、某個詞、某個字的作用有其特定意 義,自可適量使用;否則「見句破句、見行破行」,變成每一句、每一行、每一段 都在用強調語氣,即無「強調」之可言。甚至成為一堆句不成句、文不成文的「雜 碎」而已。 一種新的「文字障」赫然形成! 古龍寫《蕭十一郎》由於是從劇本「還原」之故,這種毛病更為嚴重。以原刊本而 言,其分段大部分都不合文法規則。筆者認為此書用得最恰當的「新派」分段應是 第十八章第一節,寫雷雨夜在酒店中摸黑打鬥;電光六閃,就產生六種人、時、地 的互動變化,讓人一目了然。 霹靂一聲,暴雨傾盆! 一陣狂風自窗外捲入,捲倒了屋子裡的兩枝殘燭。 趙無極刀已揚起,眼前忽然什麼也瞧不見了。 黑暗,死一般的黑暗;死一般的靜寂,甚至連呼吸聲都聽不見。 ……(中略) 突然間,電光一閃! 蕭十一郎正掙扎著想站起來,但隨著閃電而來的第二聲霹靂,又將他震倒 ,就倒在刀下。 趙無極的手握得更緊,靜等著另一次閃電。 這一刀砍下去,一定要切切實實砍在蕭十一郎脖子上! ……(中略) 就在這時,電光又一閃! 一個人披頭散髮,滿身濕透,瞪大了眼睛站在門口,目光中充滿了驚惶、 悲憤、怨恨、恐懼之意。 是沈璧君! 趙無極一驚,沈璧君也已瞧見了他,手突然一揚。 電光一閃即逝,就在這將熄未熄的剎那間,趙無極已瞧見沈璧君手中有一 蓬金絲暴射而出!這正是沈璧君家傳名震天下的奪命金針! ……(中略) 又一聲霹靂響過,電光又一閃! 沈璧君已衝了過來,撲倒在蕭十一郎身上。 四下又是一片黑暗,震耳的霹靂聲中,她甚至連蕭十一郎的喘息聲都聽不 見,但她的手卻已摸到他身上,有濕黏黏的一片。 是血!? 沈璧君嘶聲道:「你們殺了他!?……是誰殺了他!?」 悽厲的呼聲,竟似雷聲,更震人心弦。 黑暗中,一隻手向沈璧君抓了過來。 雷聲減弱,電光又閃。 沈璧君瞧見了這隻手,枯瘦,烏黑,如鷹爪。正是海靈子的手! 海靈子另一隻手還緊握著劍,似乎想一把抓開沈璧君,接著再一劍刺穿蕭 十一郎的咽喉! ……(中略) 直到閃電再亮,他的手還停頓在那裡,竟不敢抓下去。 沈璧君厲聲道:「滾!滾開!無論誰敢再走近一步,我就叫他後悔終生! 」 呼聲中,她已抱起蕭十一郎,乘著黑暗向門外衝出。 只聽一人道:「且慢!」 電光再閃,正好映在厲剛臉上。(下略) 以上所引「電光六閃」的原文,堪稱「新派」分段樣板;因為作者唯有如此處理, 才能產生出奇的效果,才能表現文字的力度。而其一般分段則大多陷於「盲劍客」 胡亂劈斫狀態,毫無章法可言。這便在相當程度上破壞了文理與文氣,若斷若續, 令人時生錯愕之感。這也正是古龍小說儘管屢有神來之筆,卻始終不能達到「情景 交融」境地的主因。 總之,無論是「散文詩體」或「敘事詩體」,均非古今小說文體正格;它僅可視為 武俠交響樂中的變奏曲,偶一為用,或有「畫龍點睛」之妙;濫用則搬石砸腳,不 知所云。可嘆古龍「為變而變」,樂此不疲!其後更廣泛運用電影劇本的分鏡手法 來寫小說,自不免於拆碎「七寶樓台」之譏了。 最後筆者必須指出,古龍早年受到王度廬小說的影響頗深,其所謂「多寫些人性, 少寫些血」,固得王派心法三味;而前舉「電光六閃」之創作靈感,亦依稀是由《 鐵騎銀瓶》寫「病俠」玉嬌龍惡夜殲敵(第五回)故事而獲啟迪。至於模仿形跡最 明顯者,當推古龍另一名著《多情劍客無情劍》之寫「小李飛刀,例不虛發」!讀 者試比較李尋歡與玉嬌龍二「病俠」,皆是一面咳嗽、一面放暗器而「百發百中」 之種種巧合,便可思過半矣。 後記: 古龍《蕭十一郎》原刊本僅有插題,並無章回數。本文所舉回目係據萬盛版重刊本 目次順序,特此說明。 ──一九九三年冬二度改定稿  (全文摘自《武俠小說談藝錄》) -- ○ Origin: 新竹師院 風之坊﹝bbs.NHCTC.edu.tw﹞From: h14.s94.ts32.hinet.net NnBSL 06/08/15 11:37:30 61-64-100-250-adsl-tpe.dynamic.so-net.net.tw 修改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