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 陳曉林 別人愈不瞭解他,他愈痛苦,酒喝得也愈多。他的酒喝得愈多,做出來的事也就更怪異,別人也就更不瞭解他了。 這是古龍在他的《楚留香傳奇》的開場白中,用來說明他筆下那位嗜酒如命的人物胡鐵花的一段話。在古龍終於因酗酒傷肝而离開這個世界之後,人們或許將會發現,這段話其實是他內心深處的自白與自剖。 二十年來,古龍為台港新馬各地的武俠小說讀者,製造了不少英雄偶像,提供了不少休閒趣味。自從他的《流星 蝴蝶 劍》改編電影大為賣座之後,古龍式的武俠影片曾經盛極一時,港版「楚留香」在電視連續劇上的成功,將古龍筆下的人物和情節帶入了極多家庭,更使人們以為古龍已是名利雙收的作家,應該志得意滿了。 其實,古龍一直解不開他內心的困結。他那不足為外人道的童年身世,他與自己親長之間的情怨糾葛,他與異性之間數不完的離合悲歡,他那已經緣盡情了的妻儿骨肉,他那永不饜足的慾望追逐..........,彷佛形成了一個交互加強的場,使他的心永遠不得安寧。於是,他狂熱地歌頌友情的可貴,他執著地沉酣於醇酒的世界,試圖藉由友朋環繞的熱鬧,與酒酣耳熱的快感,來紓解他內心的壓力。不幸的是,瞭解他的朋友不能一直恭維他這種生活方式,不瞭解他的朋友只有使他更加痛苦,而酒,終究無情地吞噬了他的健康,甚至奪去了他的生命。 但古龍不愧是一個自我要求極端嚴格的作者,他不斷在嘗試突破既有的模式,追求風格的變化,攀登更高的境界。他一直認為:儘管他的作品已在影劇圈中受到肯定,但他的根柢仍在小說本身。他將寫作武俠小說,視為他的終身職業,所以他不但要求自己「敬業」,而且自覺要做到「樂業」的地步。 不斷地追求風格的變化。畢竟不是容易達成的事情。雖然古龍以為武俠小說開創了不少新的技法和導向,甚至已成為金庸之外最受各界矚目的武俠作家,然而,他仍永不止息地經營他那「新派武俠」的進一步突破與精煉。就這一點而言,古龍的寫作精神是极值得有心人士推重的。當然,他因自我要求過高,或突破成績不如理想,而感受到的苦悶,也增加了他內心本已負荷過重的壓力。 古龍早期的作品如《蒼穹神劍》、《飄香劍雨》等,文字典雅,情思曲折,但佈局與情節尚不夠緊湊生動,到了他寫《孤星傳》、《湘妃劍》之時,已儼有《文藝武俠》的格調。三十歲到四十歲是他寫作的全盛時期,從《武林外史》開始,古龍在人物刻畫與結構發展上,漸入佳境,《楚留香》、《陸小鳳》兩個系列,風格明朗,造型突出,《七種武器》自成單元,卻又互為呼應。 到了《多情劍客無情劍》推出時,古龍的寫作技巧已充分成熟,陽剛而俐落的文字魅力,加上逼真而感性的氣氛烘染,為武俠小說開拓了嶄新的局面。後期的古龍,則因急於突破自己甫才建立的風格,所以在作品上的表現并不穩定,雖然仍是屢有佳構,但試驗失敗的作品也不鮮見。不過,他在如《大地飛鷹》、《離別鉤》、《英雄無淚》等新作中表現的氣勢與巧思,確有不少匪夷所思的創意,非他自己全盛時期的作品可比。從今而後,這種「古龍式」的武俠小說,恐將成為絕響了。 人們公認古龍是繼金庸之後,為武俠小說締造高潮的作者。據我個人所知,金庸對古龍的作品也很推重,甚至早在古龍名聲尚未鵲起之際,金庸即認為古龍作品的過人之處,早晚有一天會獲得讀者的賞識。然而,即使在古龍的全盛時期,他的《天涯 明月 刀》居然還曾在連載時遭到「腰斬」,可見人們對於接受新的技法與新的風格,總落在創作者本人的後面,這恐怕也正是古龍內心極不平靜的另一個原因。 如今,古龍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不再需要忍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痛苦。一個公平的論斷似乎應該是:他這個人雖然不免引起爭議,他的作品卻自有不容否認的地位與價值--------至少,在武俠小說的世界裡。而或許,他那濃得化不開的內心矛盾,與他那永不止息的自我突破,正是使他的作品具有魅力的真正原因所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