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say 曾經有人問我,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古龍,沒有金庸,將會是什麼樣子?這讓我想起一句著名的廣告詞:世界失去聯想,人類將會怎樣?如當年有井水處便有柳永詞,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有性情中人的地方,就有古龍。很多人拿金庸和古龍作比較,其實這是比不出什麼結果的,就象花不必有蘿蔔的分量。 網上的大俠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解剖金庸人物。 那一對對男女都是有血有肉,有來龍有去脈,一刀一刀切去,怎不讓人痛快淋漓。同樣的刀法,在古龍人物面前就毫無用武之地,你如何能刺中一片云,一陣風,一個影子和一個夢呢?古龍是浪子,古龍寫的也是浪子,看古龍,也大多是在內心把自己看成浪子的人。 什麼人可以夠得上浪子的標准呢?浪子沒有目標,浪子沒有明天,浪子沒有女人,最重要的,浪子的父母一定都已經死了。浪子就是一片隨風飄零的樹葉,扁平的,不知從何處來,不知到何處去。 所以對於浪子來說,朋友是他和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點聯繫,也是最容易維繫的一點聯繫。朋友不是長輩,不會要求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朋友不是女人,不會追著他問明天的米在哪裡;朋友要求的其實很簡單,無非是一個不怕被酒精搞得潰瘍和穿孔的胃和一條不問原因隨時准備貢獻出的爛命,而這兩樣東西,浪子是最不在乎的。 所以,到這裡就要對古龍筆下被歌頌過無數遍的友情打一個問號。《歡樂英雄》裡的郭大路,燕七等人的共產主義,可能不會比我肯借20塊錢給人的交情更珍貴。 拿理性來衡量古龍可能是最愚蠢的做法,因為古龍是從來不和人講道理的。從“見過他拔出刀的人都已經死了”,到“雪,紅的雪”,古龍是不屑講道理,還是根本不會講道理,已經沒有人知道了。 我喜歡古龍,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夢幻般的江湖,用來存放我們最瘋狂的一些念頭;我厭惡古龍,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最堂皇的借口,來安慰我們最軟弱的一些行為。 我憎恨古龍,因為他的浪子們都是片段式地惊鴻一現,因為他可以靠他的任性和放縱維生,而我們不可以。 都說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古龍是童話中的童話。在沒有生存壓力的地方,不必讀古龍,在被生存壓得喘不過來氣的地方,不可讀古龍。然而,古龍存在過,也被人們傳誦過,對一片輕得承擔不了任何重量的落葉來說,這不是已經足夠了嗎?關於古龍的話,我打算全部收回。 在寫那些話的時候,我已經有 4年沒有看古龍了。 就象對一個曾經很親密,現在卻已經离得很遠的朋友,多少有點看不起他了。但是就在剛才,我又讀了一次《三少爺的劍》,於是就象是和他再喝了一次酒,立刻發現我完全錯了,不但是對他的看法錯了,而且是我的人錯了。 古龍是浪子。對於浪子,你沒有辦法判斷他的對錯,就算錯,也心甘情愿地陪他錯下去。 古龍寫的,不是小說,是詩。只有詩,才能每一句都是經典。只有詩,才不需要平庸的敘述,才能用一個高潮壓下一個高潮,用一個死結解開一個死結。只有詩,才能讓人覺得不通就是通,通就是不通。 不明白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些話被古龍講出來了。 這個世界是很奇怪的。有人用心鋪陳故事,渲染背景,勾勒人物,一切都做得很完美,但總有人指出他在哪裡哪裡粗心了一下,有人把事件動机、人物關係、故事結构搞得一塌糊涂,偏偏讀者從不挑他的毛病,就象沒有人責怪酒鬼不夠清醒一樣。 越看古龍,越覺得他的功力就象燕十三的第十五劍,已經化成他自己都無法控制的一條飛龍。 誰說古龍不會安排結构?金庸可以用十幾萬字鋪墊一個高潮,古龍在一頁的幾十行中,幾乎行行是高潮,一浪高似一浪,一浪巧似一浪,就在一切都已經無法繼續,無法收場的時候,又被開頭時的旋律順理成章地接了過去,只有巴赫著名的連環上升的樂章可以比擬。在《三少爺的劍》裡,光拿第一章來說,燕十三踩著七條武林高手的尸体出台,排場極大;這氣勢馬上又被說話很誠實的烏鴉壓下去;但烏鴉還擋不住曹冰的一劍,曹冰只是偷听了慕容秋荻的几句話。慕容秋荻朝思慕想著要殺的人正是三少爺,可是三少爺直到故事講到一半時才正式亮相。三少爺是不敗的,唯一能 打敗他的人是已達到極致的燕十三,而燕十三終於是敗在了他自己的極致上。古龍是在說禪,因為只有禪可以在最無理處說理,在最險處化出虛無。禪是一種最精巧的結构,因為禪的結构不是人力可以創造的,所謂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說的就是這個。 我不敢批評古龍,因為我不敢批評造物創造的奇跡。 誰說古龍不會寫配角?古龍筆下的配角,剛出場時個個都是主角的模樣,而主角個個都是配角的模樣,所以你根本分不清主次,這也許是險中求更險,也許是在古龍看來,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是他(她)自己故事的主角。也許是他比金庸民主,也許是他是想跳出傳統小說的框框。我非常喜歡“斧頭”說的一句話:我喜歡生氣,我一高興就生氣。斧頭是個剛出場就死的角色,古龍也捨得把這句台詞安排給他,可見其慷慨和對自己才華的自信。 誰說古龍不瞭解女人?古龍眼裡看到的是本質的女人,女人的本質。金庸筆下,除了一個黃蓉,都是女孩,算不上女人。而女人這種复雜之極又簡單之極的動物,又豈是謙謙君子如金庸可以瞭解的?金庸筆下,最壞莫過康敏,或者芷若,但都壞得牽強,特別是放在一個正常的環境中,就顯得過火。但在古龍的世界裡,人人都有一個慾望的深淵,怎麼坏都是有理的,人人都有一絲尚存的本心,在最關鍵時刻的倒戈也是有理的。只不過女人的搖擺程度更劇烈一些罷了。 誰說古龍不會寫武功?古龍有時不寫,是因為不必寫。你是愿意看徐克拍的《黃飛鴻》,還是愿意看全國武術散打比賽?看武俠者,看的是人心,是激情,我們知道“那斜斜的一劍刺出,象春風般和諧,秋月般明澈就好了”,莫非你還要真的去量那劍刺出的角度、時速是否与 3月15日的風速吻合?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講清楚一件事:毒花最香,毒酒最美,古龍最好看,所以,你不能不看古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