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賈賢茂 (一) 房間很干淨,充滿了菊花和桂子的香氣,桌上已燃起了燈,窗外月光如水。一個人靜靜地站在窗前,面對著窗處的秋月,一身白衣如雪。 這是古龍小說中西門吹雪的境界。雖然我以一種文化人的莫名的自負漫不經心地看待武俠小說,經常將其歸入一句“成人童話”的套語中,并不把它當回事,但對於古龍卻是個例外。我不得不承認西門吹雪的這種膚淺美感確實打動了我。 欣賞古龍的西門吹雪不足為奇,但是當一位青年詩人竟向我宣稱他的最高詩學理想就是西門吹雪的境界之時,我卻的的確確吃了一大驚。那是一次偶然的聚會,酒後放談中,這位抑郁的人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論起武俠小說文化來了,他表出對大師的風范的渴慕和崇拜,他意醉神迷地向我們描述古龍那碩大的頭顱,矮肥而富有魅力的身材,那種奇幻的以鮮花、醉酒和美人來滋潤天才心靈的驚豔的人生。最後這位青年竟然宣稱,古龍才是真正懂得詩學真諦的曠世的孤獨者和大師:下筆千言,驚風泣雨,縱橫的劍氣以及展開的理想,熱血的青春,獲救的人民,自由的呼喊……而這此 素質又集中地体現在西門吹雪這樣一個虛無縹緲的理想人物身上。吹去白雪的那種呼吸的輕微,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而又無可言傳的詩境界嗎? 雖然我不并不能理解和同意這位青年詩人奇怪得有些瘋狂的異想,但他對武俠小說研究的深入之處,卻讓我很是佩服。他向我介紹了元代詩人虞集的一首詩,顯然這是他秘密考證出來的西門吹雪之“吹雪”的典故和出處了。詩是這樣寫的: 耳目聰明一丈夫,飛行八极隘寰區。 劍吹白雪妖邪滅,袖拂春風槁朽蘇。 氣似酒酣雙國士,情如花擁萬天姝。 如今一去無消息,只有中天月影孤。 我開始感覺到這位青年人的有趣和可愛了,我聯想到古龍的文學生涯,他老先生當年也是醉心於純文學的不得志青年。我有點理解和同情這位抑郁的仁兄了。 也許這個世界的美麗,正是因為有著許多毫無惡意的“胡說八道”的存在。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加寬容地對待他們呢? (二) 重新認識古龍的一例功成名就,創立了武俠小說新派的風格,古龍的事業已達到輝煌的頂峰。 完成了第三個階段(即輝煌階段)的創作之後,古龍實在是可以傲視群雄了。只有金庸例外。 金庸是古龍心中的一個很大的情結。 雖然早在1972年金庸寫了《鹿鼎記》之後就宣告金盆洗手,隱退江湖,後來也果然再未寫過武俠小說一個字。 但是金庸作為舊派武俠小說的集大成宗師,他的成功太早了,也是太神奇和光可照日了。金庸以百川歸海的大氣派涵蓋武俠文學的整個王國。 金庸的成就是無可爭議和不能抹殺的,如果不是因為出現古龍這樣奇跡,武俠小說的確是到此為止了。 但是,金庸的成就更像是顯見的,順理成章的,可以比較和可以量度的,有背景和參照系統的,所以才是無可爭議。 而古龍的突發奇招,正應了“羚羊挂角,無跡可尋”一句話,他的新派風格,是新生事物,是難以比較和難以參照的,沒有背景的反襯,所以古龍的成就卻是非能以常理來認識,引起爭議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對於古龍的爭議很多,非難也不少,有很多人帶著偏見硬要說古龍不如金庸。 當然古龍自身的浪子行為,也給了這種誤解以口實。 這些帶著有色眼鏡的人其實根本沒有認真讀過古龍的幾本好書,也根本沒有放下架子認真研究過古龍。 傲慢與偏見蒙蔽了他們的智性。 最近筆者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談古龍的隨筆,很讓人感動。筆者首先要感謝這篇隨筆的作者的真誠和公允。 這位作者是對武俠文化研究有素的專家,他寫了不少關於金庸武俠小說的評論和介紹的文章。 最初他的觀點是隨著大流的,將金庸的成就推崇得很高,而輕易地看低了古龍。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一顆真誠而正直的讀書人的心靈,認真地看待了古龍的作品。 他終於敢於承認自已以前的偏見,他以一種大無畏的勇氣講了真話,他重新認識了古龍的價值。 這篇隨筆并不長,因此筆者將它引在下面,以便讓讀者欣賞。 這篇隨筆的作者是周玉波,發表在南京《服務導報》 1995年3月1日。 全本如下: 兩年前的今天,我正在為朋友所在一家雜誌的娛樂欄目撰寫有關金庸武俠的文章,我的案頭擺的是《太平廣記》一類的野史、筆記等等,那裡面有我需要的材料。我給那一群組文章起了一個總的名字,叫《金庸武俠與中國文化》。 那時候我不看古龍。我不滿於古龍的散漫、輕佻、隨意、虎頭蛇尾,與博大精深的金庸相比,我以為古龍是缺少文化。與人交談時我不遺余力地抨擊古龍。 兩年過去了。兩年裡我又寫了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生了幾次不大不小的病。去過幾個南京之外的地方。看過幾場不錯的電影。淋過幾回雨。記得最清楚的是晚上送湖南來的朋友去車站,火車開動了,我往回走,回來的路上遇雨,冬雨,一點一滴打在我的臉上,涼涼的。我的朋友回他的故鄉去了, 我在這离家千裡的另一個城市就這麼一點一滴的被雨打著。 我离開了有許多古建築的學校,過上了整日裡忙忙碌碌又常常若有所失的生活。兩年裡的最後幾天,我在讀著古龍的小說。 我以為缺少文化的古龍。 我抨擊過的古龍。 不知道是因為我自己日漸一日地遠离了文化,還是文化本來就有著太多含義,抑或沒有文化原來也是一種有趣的存在,總之我是被古龍小說深深地打動了。清風,朗月。美酒。佳人。好朋友。 更有快意恩仇的浪子豪情。 《大地飛鷹》中的小方,以一人一劍,縱橫江湖,浪子豪情,為自己的原則而活,為自已的理想而活。去做一件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連死都不怕了,還怕什麼?這樣的豪情,又怎能沒人羡慕? 我也羡慕。虛與委蛇倦了,唯唯諾諾累了,思前慮後厭了,我羡慕起快意恩仇和浪子豪情來了。 只可惜浪子身在江湖。 我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