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倪匡 武俠小說,如今大搖大擺,名正言順地走進了文學的殿堂,盡管一些人不斷地阻攔,可是在廣大讀者的面前,什麼嚴肅文學之類的幌子,不堪一擊。文學創作,不論是什麼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有讀者,沒有讀者或極少讀者的作品,不管如何聲嘶力竭,加多少好聽的名詞下去,叫多動聽的口號出來,很少讀者,那就是令人覺得可憐可笑,淒涼得很----更何況,那些吶喊叫嚷的少數人中,還有很大部份是「皇帝的新衣」,只不過為了表現自己的「學識」,硬是不懂裝懂,渾充高級而已。 武俠小說,尤其是好的武俠小說,作為文字創作的一種形式,具有擁有大量讀者的絕對優勢,雖然近年來佳作并不多見。也還由於此,重溫舊作,或把佳妙的舊作介紹給未曾接觸過的人,也就十分重要。 古龍的武俠小說,已經世所公認,是武俠小說中的上上之作,一般的評論是:僅次於金庸。 這種說法,可以接受,但必須指出,古、金的創作手法,完全不同,是同類創作中的兩種截然不同方式的表現。一如青蛙和斑鹿,同是脊椎動物,但如何去比較他們的潛水能力或奔跑能力,以定一、二名次呢? 各擅勝長,是不是? 曾推崇金庸的武俠小說,「古今中外,空前絕後」,古龍的武俠小說,就可以用同義而不同的八個字形容:以前--沒有人像古龍那樣寫武俠小說,以後--亦不會再有任何人,能和他一樣,所以,他的作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古龍去世,已經九年多了,和他論交以來,聚少離多,本來很有機會和他多些相處,但當年重色輕友,白白放過了許多時間。不過,回想起和他相處的每一個細節來,都回味無窮。 近年,對以往的事,在記憶方面,形成一種很奇特的現象。有時,細節清楚之至,可是大環境卻反朦朧一片。有時,大環境清楚,細節卻又模糊了。自古龍去世之後,一直沒有正式寫過紀念他的文字,也算是愧對良友了。 不過古龍必知,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情形。且有一事甚怪,九年來,竟未曾有夢中相見的情形,莫非英魂仍在醉鄉,無暇與故人相會乎? 算是新版古龍小說的序吧。 倪匡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三藩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