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貼]作 者: rancjf 他是孤獨的浪子。 我更愿意稱古龍為浪子,而不是大俠,我想,古龍也更愿意人們這麼稱呼他,他可以獨自仗劍在絕岭長嘯,也可以縱情狂歌,開懷暢飲,醉臥鄉村野店,與山夫野老相雜,他有數不清的知交好友,更不乏紅顏知己,然而,他的內心,紅塵中笑傲一生,留在心裡的卻是孤獨。 他死前最後一句名言,淡淡地說出他對一生的感悟---“我靠一隻筆,得到了一切, 連不該有的,我都有了,那就是寂寞。” 正如武俠小說中通常寫的那樣,古龍的一生就是一部長篇傳奇,幼年父母的离異,兩次刻骨銘心的失戀,無異是坎坷人生,但他卻用如神的筆和如神的心,給我們那麼多神奇的故事,他一生都在追求快樂,是那種內心真正的快樂,所以給我們那麼多神奇的故事,他一生都在追求快樂,是那種內心真正的快樂,所以他能寫出『歡樂英雄』,能創造出盲眼卻永遠微笑的花滿樓,有在惡人群中長大卻不泯善良和歡樂的小魚儿,也因為寂寞,所以有白衣如雪的西門吹雪,有寂寞的小李探花,有黑衣黑刀的傅紅雪,還有蕭十一郎。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著什麼,古龍追求到了他自己想要的嗎?無從知曉。但是留給我們的,卻是許多很難隨著時間而逐漸淡漠的形像,也留給我們一個同樣的深思---人,追求的是什麼?這是所有古龍小說中的另一個主題。 因為古龍,我讀出武俠中另一種味道,那不僅僅是對夢境的向往,更是對人生的感悟和人性的探索,這是幾乎所有的小說,武俠,或是非武俠,所要力圖展現的,而展現的方式,與其說是由不同的風格決定,不如說是由作者內心決定,有作者的影子。不喜歡古龍的人很大的一個理由是古龍的書中太多的警句,太多像是老生常談似的哲理。而我在想:古龍寫這些話的時候,當不是右手執筆,左手翻著一本『名人語錄』,他自己不是比大多名人更“名 ”麼?那必是個极富意境的場面---一個微胖的人,貌不甚揚,一手握筆,一手有杯,杯是美玉雕成的夜光杯,杯中是美酒,也許是五蒸五釀的波斯葡萄酒,或者是法國的XO,衣襟敞開著,露出一腔的豪氣,這人微蹙著眉,凝思想著,忽地眉毛一挑,落筆如飛瞬間千言成就,然後直起身滿意地嘆口氣,一口喝乾杯中的酒,又是滿意地嘆口氣…這方是古龍。 我無意斷言金古哪個更好,因為我既喜歡金,也喜歡古,也喜歡溫梁,也喜歡陳青雲臥龍生蕭逸陸魚,也喜歡李涼黃易,大多的武俠小說,都能讀出些味道來,朋友說我品味太低不講檔次,也由得他們,難道說還會因為他們的調侃就改來,朋友說我品味太低不講檔次,也由得他們,難道說還會因為他們的調侃就改變了我最大的樂趣不成?更何況金古各擅勝場,二十年過去了,各有所愛的讀者們仍在為這個問題論戰不倦,不由得想到當年香港兩大天皇巨星譚、張之爭,譚詠麟的歌迷與張國榮的歌迷甚至大打出手,『朋友』『水中花』『難舍難分』都是我最喜歡听的歌,但是『 縱橫天下』『英雄本色』(II)也是我最喜歡看的片子,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出色的人,為什麼非要弄得一個退出歌壇,一個黯然傷神才好,古語說“文人相輕”,金庸古龍尚未說什麼,倒是讀者群中硝煙彌漫,好在二人一個封筆,一個已去,任憑後人去說吧。 既然想寫寫古龍,自然是單說古龍,但是“同行”的比較是少不了的,倒不是相厚薄彼 厚此,但說自己怎麼想怎麼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