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ulo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0rz.net/551tt  武林散筆 撰寫:江湖百曉生 (以下為小生最近的作品,乃晚間雜寫而成,頗顯雜亂無章,各位見諒,見諒! 順道看看小生尚有能力投稿否?) 一: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書中一日,世上千年。武俠幾時有?三國、水滸之雛形,還珠白羽之積蘊, 成金古大業,到今日你我開茶館說書獻藝,喜歡喝茶的究竟懂茶多少? 茶為君子則傲骨隱藏,為紅顏則鉛華不御,念其狷狂端整外,別有系人心處 。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倚天屠龍,千濤一沫,聚散如夢,浮生若斯。風消劍影影消魂,茶氣氤氳, 淘盡風流,驚起千堆雪。水花四濺,沉澱後於無聲處聽驚雷。有時想想自己不過 一渺小茶沫而已,又自我安慰,若無這許許多多渺小,又何來偉大。所以縱然辛 苦泡茶後詞不達意,還是要寫。有分教: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茶杯灌水聲。 二: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對於翁美鈴,只能說懷念一個人,也許不需要理由。 不知道還要拍幾部金劇,但肯定不是最後一次。老實說對張鐵林的楊逍還不 算很感冒,反正再差也有人看,大不了一邊看一邊罵。唯一期待的是「舉火燎天 何煌煌」,理應超出言情套路,既然能把《笑傲》拍出攻打縣城的風貌,真正的 起義鏡頭應該不會太差勁。真想看看「群豪白衣如雪,一個個走到張無忌面前, 躬身行禮,昂首而出,再不回顧」的壯觀景象,網友評論說:「書上的逍遙二使 都沒死啊,怎麼一個台版讓楊左使先去見上帝,一個2001版讓范右使先去見英國 皇太后了?」,但願內地版的別讓他們兩人一起去見西方極樂教主才好。後來看 過才知道,自己是白擔心了。 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好的電視如絕色美女,乃應天時而生,萬 眾矚目,這幾年無疑是金庸劇的又一個高潮,製片商何等精明,豈肯將大好良機 放過。網上誹評再猛,仍能安之若素,看來我等應該向編導們效學涵養才是。 三: 且由他蛾眉雕琢,古今同忌。 金庸作品最出名的要算《射鵰》,書中兩個主人公的性格也頗似金庸本人的 個性,遇上大事由郭靖做主,小事則由黃蓉推動一下 ,或馬馬虎虎算了,也許 還有護短、八面玲瓏、做秀等缺點。這些不能否認。金庸是人,不是神。 文化大革命時,金庸的明報,是香港唯一一家仗義直言反對文革的報刊, 金庸的大名,因而在黑名單裡名列第二。排名第一的那位記者,回家途中被暴徒 從汽車裡拖出來,澆上汽油,活活燒死!金大俠冷視一切恐嚇威脅,(包括報館 被暴徒砸了的種種經濟困境)毫不為之所動,以一枝筆與整個香港報壇論戰,直 至文革結束。 就是有這份雖萬千人吾往的氣概,十年後才獨被選中負責起草香 港行政法。說他圓滑處世的人,只要捫心問一句,那種恐怖氣氛下,我有沒有他 那樣的勇氣?也許大多數都會選擇梁羽生的清高避世吧。台灣專政壓抑下,古龍 也只能是封閉在自我世界裡與酒為伍的登徒子,(古龍迷不要誤會,登徒子並無 其他貶義,原意只是指好酒,好女人而已。)人說他現在太過風光,可有誰知道 《明報》初創時的艱辛? 有一干庸人,不信世上有如此大材,只道既是武俠小 說家,多半只有玩筆頭的功夫,能辦好報紙,經商獲利,政治上再出點名就不得 了,定是沾了什麼光,而不是自身真實本領。正是:大笑拂衣歸矣,如斯者古今 能幾? 新一代武俠小說,我獨喜歡溫瑞安。作家本人沒有俠行風骨,寫出來的書 再好我也無法真個投入,總覺得那是編出來的。人人都說溫瑞安是古龍之後新派 代表,卻不知他和金庸之間的友誼更是深刻動人。溫公子亦是當世俠者,青年時 指點江山,組建神州結義,針砭台灣當局時弊,對金前輩不止尊重,且是知音。 看《驚艷一槍》中王小石與諸葛先生的對話,七問七答,意會言傳,肝膽相照, 這莫非也是溫公子與金大俠初會時的場景?聽盟主一句笑問:「蕭秋水是你?」 二人都是俗世勇者,濁流中激揚蹈厲,溫瑞安因文字入獄,受令狐沖那樣的黑牢 蒙冤,雖遭兄弟背負,理想信念終不失,蕭大俠被困七年,一出手驚天動地近似 神話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多少鬱憤難舒之情!說英雄誰是英雄?天下惟有金溫二 俠耳!溫公子文筆現代化,與古龍血肉相連,但思想精髓則是承繼金庸的「為國 為民,俠之大者」。 金庸不怕罵,他說讚美已經聽得太多了,挨幾句非議只當調劑;古龍在九泉 之下,你罵他也聽不見;獨孤為劍求敗,寫手為名求罵,你呢?我呢?誰怕誰來? 四: 善惡功過唯一笑,縱是流螢也點燈! 既金古之爭之後,隨之而來的的趙周之爭應該算告一段落了。想起年幼時 光,聞花香,而今素手,卻是裂紅裳。觀局者迷,我也難清,真有點像張無忌那 般「不知是喜是憂」。網易最近有關於為成昆平反的帖子,看的津津有味,金已 蓋棺,任君論定,替反面人物翻案,本來是學術發揚到一定水平的標誌。但情和 理是兩碼事,你喜歡一個人喜歡就是了,犯不著一定用世俗善惡標準衡量,又不 是市場賣肉要用秤掂斤論兩。 從來不認為謝遜是英雄,獅王的遭遇確實是悲劇,但悲劇未必一定是英雄 扮演的,倚天中最毒的一計是他怎樣裝自盡殺空聞,(舊版裡叫好「妙計」的不 是殷素素,而是無忌。)他是個失敗的惡人。老天把他放置在荒島上,雙目皆盲 ,剝奪了一切他作惡的條件,(簡直是與世隔絕的強迫犯人勞動改造)讓他不想 把恨轉化成愛也不行。別無選擇而從善,不如不從。喊那麼多聲賊老天,老天才 沒工夫理你,結果跟義子相會你就感激它開眼了。 事實上做評論家比你自己寫書還倦,(疲是累而想休止,倦是累卻放不下 )是一項永無休止又樂此不彼的工作,我們都有令狐沖般的癡心,為小師妹捉的 螢火蟲,哪怕亮一晚上就熄滅了,也為心裡的小師妹無憾無悔。 五: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人在繁華時候求清閒,寂靜起來又盼熱鬧。這邊耳朵怪你太多,那邊耳朵說 你太少,剛為人言可畏而請辭,眼見無理取鬧的又耐不住不管,一入江湖,便是 雍容進退古今(金)難。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我自瘋癲我自知,且哭且笑且題詩。 他自 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任爾來勢洶洶,盡可當他是清風拂山,明月映江 ,加諸於身,帶我衣袂起舞,何似在人間! 正是:葷血摒除惟對酒,歌鍾放散只聽琴。再無俗物檔人眼,但有清泉洗我心。 風花雪月平生事,恩怨情仇一笑泯。劍氣簫聲尋舊夢,醉裡江山無古今。 六: 少年但飲莫相問,此中報仇亦報恩。 論戰方興未艾,硝煙瀰漫,江湖兒女,過的本就是「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 失意由一言」的日子,寵辱不驚,多指橫刀七發,笑看濤生雲滅;淡忘恩怨,廉 頗之志尚在,憑誰笑我多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金。爭論是爭論,戰後理應前塵盡泯,不必 掛懷。 七: 今年花勝去年紅。料知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隨著一代又一代的武俠志士的拚搏與吶喊,終於讓武俠走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碑:武俠已經不在是消遣後的讀物,而是成為了真的純文學作品,而武俠這片天 地,也有了更多的衛道者,吾甚感欣慰。 入我門來,一笑難逢,已拼長在別離中。 怒也罷,笑也罷,投入你的心血 時間金錢情感,構為你生活的一道風景,鐫刻在你記憶的某個角落,剎那便是永 恆。 翻雲覆雨也罷,隨波逐流也罷,只要你來過。天證、地鑒、此心知。 與君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此情可待,莫道韶華不為少年留! 七:金庸筆下誰爭雄,英雄盡在一醉中 酒是雄性的飲品。所有關於英雄的傳說中,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男人 不一定要很能喝,但一定要能醉。武二醉過,魯智深醉過,就連全梁山最面的宋 江,也曾大醉題詩,看到宋江醉酒的故事,也就明白了宋江那麼一個矮冬瓜,怎 麼就能領導群雄。男人在醉了的時候,煥發的豪情和能量是不可預測的。一個不 肯醉於酒的男人,也不肯醉於情,無論愛情,還是友情,永遠不醉。永遠提高警 惕不讓自己醉,其實是不肯讓人窺視到自己真實的一面 金庸寫英雄,所以也寫酒。段譽與喬峰初遇,一個豪飲,一個智飲,從而 惺惺相惜,拼酒結下兄弟。喬峰在聚賢莊內,也是一番暢飲,摔碎了酒碗,然後 大打出手。所有的信服、尊敬、英雄重英雄,都在一場酣醉中。 "北喬峰,南慕容",喬峰是漢子,慕容復就不是,可能就在於他們對酒的 不同。慕容復未必沒有酒量,但他是那種不肯醉的男人。他心裡有江山社稷,有 凌雲壯志,有時時刻刻的算計。他不肯讓自己醉,所以他終於沒有真的朋友、真 的兄弟和真的愛情。 提到酒,就不能不提令狐沖,在華山頂上與向問天等人大飲一場後,並準 備在恆山之上備好美酒,等魔教來攻之時,先與眾人大醉一場,而後大戰一場。 英雄之氣,兄弟之情盡在一醉之中。 而令狐沖與向問天的相遇相識,與酒也有不解之緣,倘若不是向問天在被 人圍攻之時端坐亭中,悠然而飲的氣概令令狐沖佩服,令狐沖怎能這麼快就走上 前去與之攀談。 男人因為酒而熱血沸騰,因為酒而縱情任性,因為酒而愛而被人愛,因為 酒而快意恩仇。 八:俠情詩意溫瑞安 唐人筆記的江湖是天驕異士,清代傳奇的江湖是英雄好漢,還珠樓主的江 湖是仙劍奇俠,金庸的江湖是千里畫卷,梁羽生的江湖是正邪兩立,古龍的江湖 是浪子風流,到了溫瑞安,他的江湖是以詩御劍。  他寫的雷純,「遇雪尤清、經霜更艷」寥寥八字盡得風流。八個字,就寫活了 一個人物,從這八個字,可以看得出雷純的美,也可以看得出雷純的純,還有雷 純的艷,雷純的內斂,雷純的矛盾,雷純的複雜。   溫瑞安文字運用之妙之巧之艷,以上不過豹之一斑罷了,他以詩御劍,鐵血 的江湖在詩意中顯現出一種淒麗壯闊的美。 且看那七幫八會九聯盟,中有巨俠幾英雄?唐門溫脈雷家堡,更有勝者顯 其能。唐方一戰,俠少無蹤。誰是英雄?何去何從。風流縱橫,哪個真兇?第七 驚神,不過一夢。道刀儒劍,難掩真情。白衣飄飄,拯救蒼生。布鈴搖搖,亂世 證命。京師相會,鐵手無情。骷髏刀影,冷血追命。血河車在,漫天殺聲。逆水 雖寒,甘苦弟兄。獨臂何妨?直劍淫名。真是:覆雨又翻雲,何平鬥戰僧。遙空 一擊掌,指點半分輕。黃昏映刀影,細雨拂霜清。六分何必半,封神有飛驚。一 線牽叫天,將軍顯魔功。萬人敵如何?亦在錯綜中。此中難分曉,三姑米公公。 遺憾太禪,可惜天正。諸葛犬吠,十三狼鳴。狂徒猶有,任狂何驚。沉舟逝水, 柳自隨風。大俠長在,神州無恙!秋水長天,石小風輕。想說韋四青,願聽岳飛 公,到底誰英雄?看官心自清!(註:本詩乃是暗扣溫瑞安作品裡的主要人物, 主要幫派,作品書名)   本以為溫瑞安總是高高在上的,是富貴榮華的,是隨意適興的,是笑傲江湖 無憂無慮的。這是一種想當然的猜測,因為以他的才華他的名聲和那些書籍,都 足以讓他生活無憂。可是溫瑞安性格中那一種讓他從馬來西亞去往台灣、又從台 灣奮戰香港、再後來終於歸來大陸的俠氣,使得他的命運總是大起大落。  古往今來,俠客永遠都是寂寞的,也是艱難的。  俠情讓溫瑞安寂寞艱難,詩意讓溫瑞安熱烈激情,俠情詩意的溫瑞安卻不僅自 成一派,也是獨一無二——別人縱然模仿,寫得出他的詩意也寫不出他的情懷, 誰、也不行。 九: 狂風怒卷黃沙起,英雄踏塵而來。欲訴豪情無知己,自飲美酒千杯。 真正把「武俠小說」推到頂峰的作家,無疑是金庸,他的語言看似平樸, 實則精妙,體現了一位武俠小說家高深的文化素養。他筆下的俠,大致有兩類, 一種是以天下蒼生己任,以萬民福祉為目標的純俠者,而這樣的俠客,算來算去 ,也只有喬峰和郭靖可當得。大約金庸想表現的,也是更貼近我們普通人的俠者 ,他們多生性純樸、心懷善念,但卻因為各種原因(復仇、奇遇、仇殺)捲入江 湖紛爭,不自覺地行起了俠、仗起了義,張無忌、段譽、令狐沖、李文秀莫不如 是,就連被公推為「俠之大者」的郭靖,早先也是因為「父仇」才從大漠到了中 原。因為對這些俠客們由懵懂少年到人人景仰的大俠之經歷的敘述,大俠不再是 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迷茫有猶豫有彷徨的 「人」。 梁羽生是與金庸同時期的武俠小說家,他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頗深,筆下 多為儒俠,個人認為,他最大的突破是對「女俠」的描寫,自他開始,女子在武 俠世界中不再是男子的附庸,而是與男子一樣可以仗劍江湖,鏟奸除惡的俠客。 古龍是浪子、酒鬼,他筆下也以這類人物居多。早年的他套的是別人的框 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他筆下的「俠」依然逃不過「仇殺+奇遇」的老路,在 那裡,我們看不到太多一代大師的影子,到了他作品的中後期,古龍開始尋求自 我超脫、自我釋放,同時也使他筆下達的人物得到了超脫釋放。 溫瑞安是詩人,他筆下的「俠客」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驚才絕艷。他們 出塵得好像不食人間煙火,但又如我們一樣會感觸秋天的蕭索,感歎漂泊的無奈 ,所以才有了明明已病入膏肓卻仍抱病、抱枕,指點江山的蘇夢枕;不良於行, 沒有內力,但卻將一手暗器使得出神入化,將輕功練得無跡可尋的無情,這些無 疑是把俠客的能力神化了,而他筆下的小人物,又親近得好像那人就是我們自己 。 武俠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並且還將繼續發展下去,作為一名武俠愛好 者,我們願為它的發展壯大盡一份綿薄之力。 俠在,俠道精神不滅!!! 十:赤膽忠心無所求,只願問心無愧。快意人生數十載,難捨豪情幾回。 那一場醉後拔了劍,荊軻刺秦,漸離擊築,獨自衝殺,無人喝彩,血染征衣。 這兩千年的孤寂,今朝的俠客呦,有沒有人能懂。 今昔我手中無劍,囊中無酒,只是你說,人間幾場詩酒?興至而來,興盡 而去,如今我便把這狂當了酒,但謀一醉,哪管他明月如刀破小樓。 黃河三千里,滔滔,罷了唐時的歌舞宋時的笑,燕趙風雲地,曹劉何在, 讓我們青梅煮酒論英雄! 劍氣埋何處,漫歌吟,平生寥落,風流不負,先生啊,你是武者,當知武 者的寂寞。人處江湖兮,身不由己。言及寂寞兮,誰不識君。生而為英兮,死亦 為靈。劍劃天下兮,舉國共仰。轉眼間,黃葉紛飛中,豪情盡歸塵土,還說甚秦 皇漢武,振衣長嘯今聲遠,借吳鉤,直破蒼穹意未休。 憶當日,伏窗暗泣,一枕清幽。憶龍空萬里,難容壯笑;魚書方寸,盡展 情眸。美酒飛花,良辰躍馬,敢取月牙作鳳鉤。想當日,築江邊沙塔,固若金丘 。誰人能比曹劉,聚天下英雄演大謀。恨後生無賴,黃袍罩頂;良民未解,白髮 生憂。虎入龍潭,龍行戈壁,自縛鴻心作楚丘。且入夢,索千般瀟灑,萬丈豪情 。 吾未飲酒,勝似飲酒,不覺間竟已酩酊,先生啊,你要笑便笑一笑這後生 的狂吧。究竟何時,廣陵之曲才可續斷,華山之巔再有一戰,紫禁城內重起波瀾 。那,便是江湖的重生,武林的再現。可惜,慨滄月未明,歎崑崙不成,哀杯雪 已停,江湖的少俠們,再難有當日的豪情悲慨,壯志如雲。英雄,寂寞啊!可是 ,英雄們,自也無悔吧! 高山可以仰止,高山可以流水。然而東風,終負了少年狂。人間酒色三千 水,天下功名數十秋。我醉了,先生。最後再呼一遍曹劉安在,天下英雄誰敵手 ,生子當如孫仲謀 ! 十一: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初次領略到那柄飛刀的氣度、鋒芒——是在十年前的一個午後。   初次真正對那虛構的世界悠然神往——從十年前的那個午後起。   「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   以前,我只知道「一見楊過終生誤」,在這之後,我才知道有一柄刀因 它有著一個人的精髓,所以它代表了正義,那個人叫——李尋歡!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   在這之後,我才知道刀劍不一定是要有形的、招式是可以「意」在「字」 先的。在這個虛構世界裡,無情刀也並非無情,瞎子也可以心如皎月,強盜中 也出了個元帥,西門吹雪吹的原來並不是雪……生能盡歡,死亦無憾、英雄無 淚,化作碧血,這個快意恩仇的世界才是當之無愧的——江湖!   我無語!這份震撼與我的意義早已非語言所能及,它已融入我的生命!   需得感謝古龍,原來我不是寂寞的,原來未出世的我在這世間已有一知 己,寫我輩之所想,言我輩之所思……需得深深的感謝這未曾謀面的「知遇」!   兒須成名,酒須醉……古龍愛醉,卻在世情無常、人去樓空後……他、 還是、到底還是   ——把那酒色財氣都戒掉了。   兒須成名,酒須醉……古龍成了名,卻在經過了痛徹心扉的痛、流掉了 身上三分之二的血後……他、最終、能夠去、也只能夠去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樣深入骨髓的悲哀,古龍是無可奈何的,   ——他怕無可奈何卻總是在無可奈何。   兩年前,我有幸見到了金庸。   到這,總算該提到金庸了。   其實就是他——這個被古龍一派當做是「敵人」的另一位宗師,使我動 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   當我與這年已八旬的老人面對面坐下的一剎那,我頓時苦笑了:金古之 爭實在是無聊至極啊!做為現代武俠的兩大家,金庸和古龍平生未曾說過對 方一個不字,反倒是他們的「門人」,窮其一生的力氣拚命的彼此去詆毀、 傷害,卻從根本上忽略了:在外界,不論金古,都是不入流的「邪教」。   看著金庸,我突然很同情他,看的出來,他已經很倦了,他厭倦別人翻 來覆去的提他那十四部武俠小說,他寧願人們將他看做一個學者,他也厭倦 了就只有十幾年的武俠生涯卻導致了80歲高齡還被世人關注……   看見了金庸,我才知道我一直以為遺憾的事(古龍英年早逝),其實真 是上天對古龍的眷顧,「美人遲暮,英雄沒落」一向是古龍怕見的,而象驕 龍一般留給世人驚鴻一瞥才是古龍行徑!   兒須成名,酒須醉……無論在天堂,還是在鬼蜮,無論活著,還是死 去,無論青春,還是浮名,古龍都已贏得了身前身後名,而至於酒……   就留給我這個夜半無語憑欄的人去醉,去唱吧。   低吟淺唱曰:   江南煙雨春光好,把酒疏狂暢尋歡。月異蒼穹湘妃引,護花失魂缺玉環。   一曲神來留香久,鐵血錚骨大旗翩。風雲驚現英雄處,歡樂劍來鳳凰天。   流星蝴蝶七殺手,天涯明月不低頭。長生碧玉多情箭,離別霸王志難酬。   九月邊城鷹展翅,碧血銀槍暮天幽。彎刀無淚風鈴怒,狂華但舞七星留。   孔雀舟上繡鸚鵡,大沙漠裡斗蝙蝠。情人午夜殤血海,俠客今朝輕史錄。   拳震鼎玄真賭局,盜獵孤梅風情賦。蘭桃飄香畫眉鳥,京城決戰傳奇書。   武林名士推三少,絕代風流看雙驕。十一郎前雕玉虎,大人物上嘯歸潮。   古道塵風才思遠,龍行天下情更高。回頭不見浪子笑,長憶先生淚如刀。   這是一首將古龍小說篇名串接而成的詩,僅以此表達對先生的幽思仰慕之情。 ※ 編輯: PttBSL 來自: 61.64.100.234 (06/12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