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lyybear (飛熊)》之銘言: : 那個 之前有版大PO網頁 可以測 : 但好像不見了  : 是不是有人知道可以重po嗎? : 如果在這問不好我刪掉好了 : 第一次來這版覺得好棒 : 因為最近才剛知道耳機好壞的差別 : 我都是用光華一隻一百的耳機 : 聽過同學的耳機以後 : 決定要換新的了啦  在我還沒加入音響相關雜誌工作前 我也以為自己耳朵很靈敏 畢竟有在弄一些後置錄音 進到雜誌社工作後 首先發現,發燒世界的人們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 都可以聽出各個頻段的峰值,或陷落 姑且不論真假 當我進雜誌社的第一天 總編就叫我聽一台頻率震盪器 測試我耳朵可以聽到多低,多高的頻率 可別以為人耳理論值20Hz~20Khz,每個人都可以聽到這樣的頻寬 實際上,我最低可以「聽到」40Hz,最高可以「聽到」18Khz 為什麼要特別標出聽到 因為極低頻實際上不應該是字面上的聽到 而是靠身體器官肉體的共鳴去感受到, 因此,當有人說他可以用耳道式耳機聽到100Hz以下的聲音,我都抱持懷疑的態度 但是這不代表耳道式耳機發不出100Hz以下, 而是光靠耳膜是沒辦法感受到「低頻按摩」 另外,高頻到15Khz以上, 其實聽起來都像是一跟越來越繃緊的鋼線穿過腦海 最後越過你的頭頂 難道我真的只能聽到18Khz嗎,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18Khz以上都成為我個人「聽覺心理學」的部份 何謂聽覺心理學:簡單說,就是極高頻雖然聽不到,但能影響人類大腦解讀各種頻率 什麼叫做幫助大腦解讀? 以音響測試的「內調失真」來解釋 當我們在AP測試裡頭加入18KHz與20KHz給音響器材 會交叉生出38KHz與2KHz的諧波外, 還會繼續生出38+/-18、20+/-18、18+/-2、20+/-2..以此類推的諧波出來 以理論來說,好的音響是不應該出現內調失真 但事實證明,再好的音響都會有內調失真, 而且,追求完美無內調失真的音響,有時聽起來反而笨笨的 內調失真嚴重的器材,聽起來會很吵 Ex廉價播放機、擴大機等 最厲害的是利用內調失真去調配音色 我們曉得20Hz~20Khz間各頻段的峰值或陷落,都會造成音色間的不同 如果今天我們做音響的,刻意把一般人耳其實分辨不出的18KHz與20KHz作增益放大 此時,內調失真的結果,會覺得2KHz特別肥厚 而2KHz是人類聽絕最敏感的片段, 結果可能會覺得很吵,非常不耐聽,尖銳等 同樣的例子,假設極高頻相互內調,就會影響20Hz~20Khz內的許多聲音表現 這就是我說極高頻會影響大腦解讀各種頻率表現 那麼如果,今天是500Hz與1KHz發生內調失真的現象呢? 您會發現500Hz更肥厚了,同時1.5KHz也增益了, 加總起來可能會是人聲聽起來便厚了,但卻很毛躁、很硬、很尖銳 說到這邊,您可能再想這個內調跟木耳有什麼關係? 試著想想,如果今天我選了一隻1.5Kz處比較含蓄,不敏感的耳機 與剛剛所說500Hz會跟1Khz發生內調的耳擴相配 是不是500Hz還是會增益,但1.5Khz的表現剛好互補 所以聽起來這套耳擴(播放機)+耳機會有低頻比較肥厚,高頻很平順的聽感 以此類推,隨著器材內部電路設計的不同,搭配的不同,聽起來就是不同 如果,您真的聽不出來,也先別急著說自己是木耳 當初,我為了實際去摸索到底150Hz陷落會有什麼聽感上的差別 2Khz峰值會有什麼差別,500Hz峰值但是5Khz陷落會有什麼差別 最後我以一個最簡單的方式 假設您抓一個簡單的錄音軟體如Adobe Audition這種免費軟體 然後放入一首您熟到不能再熟的歌 然後再用調整EQ的方式,去改變各個頻段的數值 慢慢體會各頻段間改變造成這首歌聽感的差異所在 您慢慢就能訓練自己對頻率的敏感度 這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作法 訓練個一個禮拜 再去聽各種不同的耳機,拿著自己最熟西的CD 馬上就能用對比法的方式,聽出哪隻耳機/音響的哪些頻段有什麼特性 這是我的經驗談,僅供大家參考 --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http://blog.yam.com/tzarali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1.195
festivalfl:推~拿個示波器+傅力葉轉換看波形 慢慢兜 XD 01/12 00:56
Zarathustra8:樓上說的東西,我們雜誌社都有.. 01/12 00:58
wwwea:這跟beat是一樣的道理吧 :P 也可以稱波胞 01/12 01:02
ashdiamond:看耳機板長知識! 01/12 02:05
deeder:好深奧阿 @@ 01/12 02:26
chaos88:推推 01/12 08:38
jasonmp6:推這篇文章 但是Audition不是免費軟體.... 01/12 11:41
DemonRing:push一個 01/13 23:17
> -------------------------------------------------------------------------- < 作者: wwwea (吃飯) 看板: Headphone 標題: Re: [請益]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木耳? 時間: Sat Jan 12 05:34:59 2008 ※ 引述《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之銘言: : 加總起來可能會是人聲聽起來便厚了,但卻很毛躁、很硬、很尖銳 : 與剛剛所說500Hz會跟1Khz發生內調的耳擴相配 : 是不是500Hz還是會增益,但1.5Khz的表現剛好互補 : 所以聽起來這套耳擴(播放機)+耳機會有低頻比較肥厚,高頻很平順的聽感 我有刪掉一些... 從波疊加的角度來看 如果有兩個波的頻率分別是f1以及f2 振幅相同 時間為0時的相位相同 只討論波震動的位置 可以各寫成跟時間關係的表示式為Sin(2π*f1*t)以及Sin(2π*f2*t) 疊加以後新的波型是2Cos[2π*(f1-f2)/2*t]*Sin[2π*(f1+f2)/2*t] Cosine的這項稱為envelope(對Sine那項來說) 中文似乎叫波包還是波胞我不確定 每(f1-f2)/2會出現一個節點(node) 在節點與節點之間就是一個envelope 兩個完整的envelope構成一段完整的週期 聽起來就像有了f1-f2這段頻率 就像前面說的 如果加入的頻率是78k以及80k(理論上聽不到) 但是78k及80k組合出來的拍音會有2k的頻率 這段2k的頻率自然會影響到音色 也就是為什麼加入了明明聽不到的頻率 卻對聽的感覺會有影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82.48
frankcheese:好文推! 01/12 09:32
Zarathustra8:公式部份寫出來常會嚇死人,所以我就不寫了.. 01/12 09:45
maxlovesviva:所以取樣頻率才會有22k根44k根48k的分別,而且聽起來 01/12 10:36
maxlovesviva:即使位元傳輸率一樣,音質還是有差 01/12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