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ealth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eilingsu (泥快說話呀!)》之銘言: : 因為哥哥從事3D工作 : 長期使用懸手 現在手會有點斗ㄟ : 所以我想請問 : 有沒啥運動或復健器材可以購買使用以避免更嚴重的手斗呀^^ 長期使用電腦上班族易患肌肉筋膜疼痛症 近來有民眾因長期泡在網咖店,導致猝死的案例,事實上,除了這些嚴重案例, 長期使用電腦的上班族也常會有肌肉酸痛的毛病,這通常是罹患了﹁肌肉筋膜疼痛症﹂。 醫師指出,長期疼痛若未適當處理,往往會造成憂鬱、睡眠品質不良, 甚至會產生其他精神症狀,應儘速就醫。 台北市立中興醫院復建科醫師武俊傑表示,在一天忙碌緊張的工作後, 常會覺得頸部肌肉越來越緊,長期下來,逐漸出現疼痛的症狀, 疼痛甚至由頸部逐漸擴展至頭部,尤其是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上班族,更是高危險群。 根據臨床經驗,肌肉筋膜疼痛症是一種局部肌肉疼痛的現象,一般統計, 女性發生率較高,致病原因目前並不十分確定,可能與長期姿勢不良、 反覆肌肉的微小傷害、神經傳導物質異常分泌、痛覺神經過敏化有關。 肌肉持續收縮雖會促使代謝速率增加,但局部血流卻因長期緊縮而促使血流量降低, 新陳代謝的物質如血清素等因而累積,多種因素相乘的結果,將進一步造成患者疼痛。 患者常會抱怨局部區域有持續性的刺痛、酸痛、悶痛感,尤其位於頸、肩、頭部、 上下肢及下背部,程度輕重有別,也會伴隨局部無力、關節活動度降低的症狀。 醫師檢查時通常可在患者疼痛處摸到﹁緊張帶﹂︵Taint band︶, 嚴重時患者本身也可摸到一條特別緊的帶狀區,在激痛點︵Trigger point︶按壓時, 不僅壓迫點會痛,還會傳到其他區域。 頭頸部的肌肉筋膜疼痛症有時會以頭痛、耳鳴、牙關節處的疼痛來表現。 武俊傑強調,要預防肌肉筋膜疼痛症,持續工作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後,須有適當的休息, 最好能做些柔軟運動。但由於電腦的發達,許多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一上網或玩電玩時, 忘了時間的存在並忽略了休息,這是相當危險的動作。 他表示,在復健科門診的治療中,可利用多管齊下的方法, 激痛點的針刺及局部麻醉劑的注射,可有效改善疼痛。 經由專業人員對特定肌肉施以伸展運動或局部按摩等方法,則可降低肌肉的緊張度。 某些電療儀器如經皮神經電刺激器等可藉由提高疼痛閾值, 增加腦內啡︵一種體內可自行產生的麻醉止痛物質︶釋放來止痛。 綜觀,如果患者身上的疼痛不只一處,甚至多達十多處以上,可能患了﹁纖維肌痛症﹂, 此病和肌肉筋膜疼痛症會合併存在,則必須由醫師專業評估治療,才能獲得有效改善。 垂足症及垂手症都是神經受到長時間壓迫所造成,台中市澄清醫院最近發現有人因翹著二 郎腿長時間打電腦遊戲而得了垂足症,必須做電刺激療法,以防止因神經損傷而造成肌肉 萎縮。 澄清醫院復健科主任謝宜熹今天指出,一名二十二歲的男性病患因右腳無力感而前來求診 ,症狀是右小腿及止部外側感覺遲鈍,右腳板翹不起來,走起路來明顯右腳會抬得較高, 經診斷是小腿外側的腓神經壓迫性損傷。 在醫師進一步詢問下,才知道這名病患因翹著二郎腿上網與網友對打電腦遊戲, 明知已有腳麻現象,卻不休息或改變姿勢,幾個小時下來便傷及腓神經, 得了腳板翹不起來的﹁垂足症﹂。 謝宜熹表示,垂足症與垂手症都是神經受到長時間的壓迫造成,要預防其實很簡單, 例如翹二郎腿、盤腿打坐或以臂當枕,感覺到腿部或手臂發麻時, 就要趕緊起來活動筋骨或變換姿勢,讓受到壓迫的神經舒緩。 對於垂足症及垂手症病患的治療方式,謝宜熹說,必須做電刺激療法, 以防止因神經損傷而造成肌肉萎縮,必要時可用垂足板或垂手板加以矯正, 避免肢體攣縮變形。 至於神經的損傷,謝宜熹認為,人體是可以自行修復, 其修復的速度依損傷嚴重程度而異,平均每十天可自行修復一公分的長度, 例如這名垂足症病患,至少要半年以上才能痊癒,在復健期間,病患可補充維他命B, 以加速神經的自行修復。 來源:奇摩的中央社健康新聞 -- 感想: 電腦帶給了人們許多方便 也帶來了健康的問題 所以在使用電腦的同時也要注意到時間 避免在長時間待在電腦前 大概半小時就休息一下 做做伸展動作 以免造成以上的身體疾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