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ik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98.12錐麓古道(天生玩家俱樂部) 一、日期:98.12.27(日) 二、領隊:魏泰域 0919-232-214 三、人員:林楷鈖、林妙蓮、陳文玨、范佐憲、李慧敏、林欣怡      鍾迪萱、杜定傑、陳寶珠、郭智慧 (共12人) 四、預定行程:   (六) 新埔捷運站=>蘇澳=>太管處 2000 2145 2330   (日) 太管處=>慈母橋登山口--->錐麓駐在所--->斷崖駐在所---> 0630 0700 1030 1100      巴達岡--->燕子口=>慈母橋=>蘇澳=>台北      1230 1300 1330~1400 1630 1800 五、照片: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wty&book=123 六、活動簡介:     錐麓古道位於錐麓斷崖,距公路約3、4百公尺處,有一條小徑,   是中橫公路未開通前唯一的交通孔道。古道自,巴達岡起,至合流慈母   橋止,全長10.6公里,修築在海拔750~780公尺之間,平緩順暢,居   高臨下,視野遼闊,是古道中最精華的一段。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更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   繫要道;原路徑只有30公分,僅容得下併合的雙腳。民國6年日本人   強徵原住民壯丁,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壯丁   們以繩索綑綁腰際,自斷崖頂垂懸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可見當年開   鑿之艱辛危險。 七、詳細行程: D0 12/26 (六) 2020 板橋捷運新埔站集合出發,大家都很準時,非常優秀,定傑和兩位同事 大姐中午即先出發至花蓮,而阿萱則隔日早上至太管處會合 2330 順利抵達太管處,可至7-11補充所需,大夥在騎樓下打地鋪,我想這次 活動讓不少人喚起爬山甜蜜的回憶 D1 12/27(日) 0600 其他人都準時到太管處會合,我們的早餐是公正街的包子,感謝地主 阿萱,真美味 ~0645 0700 將一台車先停至燕子口當接駁車,全隊共乘至慈母橋 ~0710 0720 慈母橋前右側停車場停好車(台八線172.9K),入口在上方涼亭旁,這裡 無廁所,可在沿路上之景點公廁先方便一下 0745 整裝後在入口信箱處投入入園證後出發,入口旁有錐麓古道簡介和簡 圖,太管處測定高度約390m。剛開始沿荖西溪溝右側小徑行走,雖有 往下一段,不過大多為往上,<燕子口10.3錐麓駐在所4.7K> 0800 <慈母橋0.5錐麓駐在所4.2急升坡約1公里> 0813 <慈母橋0.9錐麓吊橋9.4K> 0825 水泥隧道口9.2K,H575有空地可休息 ~0835 0840 <慈母橋1.0錐麓駐在所3.7>H605,時而平緩 0852 <慈母橋1.2錐麓駐在所3.5>H670 ~0908 0930 透空處休息等待大姐們,可看到綠水,之後拆前後隊行走 ~0951 1013 8K,H780,大致上就是這個高度了 1028 <慈母橋3.6錐麓駐在所1.1>H785 1045 <慈母橋4.1錐麓駐在所0.6>H720 1100 錐麓駐在所H760 <斷崖駐在所4.0>在此休息吃午餐等大姐 昔日合歡越嶺古道沿途每4公里設置警察駐在所,就近管理鄰近部落及 行旅的安全。錐麓古道沿線密集設有4個警察駐在所(即巴達岡、斷崖、 錐麓、合流),1914年設立的錐麓駐在所是其中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維 護旅客安全及道路的暢通。此處位於海拔760公尺,此地向西展望極 佳,可遠眺合歡群峰、畢祿山一帶。 1204 吃飽喝足後出發,沿途景觀非常秀麗,尤其坡度平緩,走起來真舒服 1230 4K,H760 1250 斷崖駐在所,前行50公尺有『故花蓮港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碑 <錐麓駐在所2.5K燕子口3.1K> ~1308 1313 3.0K錐麓大斷崖,可遠眺九曲洞,大家在想,會不會人看到我們呢?? 這段已比之前稍稍危險,不過因岩壁有繩索,安心許多 1322 H830,小隧道內有尊石佛像 1331 隧道小山洞  1354 <錐麓駐在所1.4K燕子口1.7K> 1402 1.2K巴達岡二號橋H540 1409 巴達岡H405,有舊址平面圖,大哥說是因國家公園設立後居民才被 趕下去 1437 錐麓吊橋<燕子口1.0K斷崖駐在所3.0K> 1443 燕子口,取車回慈母橋開車來接人,再到太管處 1503 至慈母橋取車,到燕子口9.7K再到太管處5.6K 1540 在太管處盥洗後,趕回台北,讓莉燕來得及坐車回台南,蘇澳海鮮 就下次囉!! 1926 蘇澳上高速公路、雪隧、二高中和段小塞,順利回至板橋,出雪隧 後已下雨,而我們卻在花蓮享受錐麓古道的美,讚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204.46 ※ 編輯: wty71 來自: 114.36.204.46 (01/03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