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siaY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本文節錄自2000年台灣渥克劇場網頁 Name:阿毛 Comments:完成文學劇場要的東西,貼上來分享。 暈炫令人艷羨導演陳梅毛的話: 「喜歡詩是一種戒不掉的習慣」年幼時嗜詩,大抵象徵與超現實主義一派 涉入最深,後來不幸碰到解嚴,對於一些後殖民、後現代、後結構…先跳 過不談,至少我確定了一件事情,就是「這裡跟現在」。於是逐步挑去自 己神經中傳導的種種已經內化的文藝腔,並且在劇場中廝混,為的是「互 為主體性」,以及當時那小劇場圈圈中,台灣社會難得的平等無階級差異 氛圍,第一次讓我感到與人一同工作的愉快。於是,我開始公開幹(在此 純為辛勤工作之意)劇場,偷偷幹詩。所以,這個文學劇場,對我來說, 選擇詩就實在是很容易理解了。而或許是這種品味上的轉向,使得我從精 緻的象徵主義,變成了某種粗俗壞品味的研究員,無論是在劇場或文字。 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給我閱讀上愉悅的作品,其實林亨泰算是首選(文字 口語卻又意象雋永),但是我居然有點兢兢業業,考慮許久只好暫時放棄, 而投向夏宇的懷抱,不過,這當然跟性別沒有關係,除了她的詩原本就是 我的喜好之外,最主要的大抵是與她的熟識,深知無論我如何處理,她都 能接受,而且她也打過演出我的詩的主意,這下有機會當然不放過她,所 以就此定案。但是雖然這麼幹了詩跟劇場十幾年,兩個一起幹還真是第一 次,並且因為我所選的這首詩「無感覺樂隊(附加馬戲)及其暈眩」,其 中那個無感覺樂隊的具體呈現念念不忘,決定找來糯米團,這個最無釐頭 搞笑的搖滾本土樂糰跨刀演出,而創作女歌手陳珊妮也在染指名單之中( 因為看上了她的一臉無聊樣),只是即將出專輯的她工作情形尚未確定, 在這時節她只能說可能插花。然後,我就開始思考我要如何演出夏宇的詩了。 最中心的構想,是從分析她的詩出發的,當時我的筆記上是這樣寫的:「她 的詩是從人的抽象內心感覺走向具象情境的創作路線,是加入客觀條件的主 觀世界,從抽象走到具象的詩的路線。這在超能力的範疇,稱之為「靈能的 物質化」。在劇場的範疇,稱之為「舞台作為心靈的具象物質」。於是我必 須成為魔術師,在舞台上無中生有,從口袋中拿出鎮暴部隊,天空降下蘑菇, 我的男人在瞬間成為遙遠的陌生人…。」嗯,不錯,這個方向又跟詩中的馬 戲與魔術意象百搭非常,於是就訂下了這樣的主軸。接下來,我冷靜下來, 回頭看看目前的規劃,唉,我竟然浮現出一場可怕災難的感覺。詩小劇場樂 團可能插花女歌手魔術式的舞台,這個導演顯然瘋了,是吧? WednesdaySeptember6th200009:39:50 ----------------------------------- 陳梅毛(台灣渥克)──夏宇──《暈眩令人豔羨》 從口袋中拿出鎮暴部隊,天空降下蘑菇 寫詩、嗜詩的陳梅毛,最喜歡的詩人是林亨泰,因為「文字口語卻又意象雋永」 ,也許是因為太喜歡所以反倒戰戰兢兢,總之,他後來的選擇是私誼甚篤的詩人 夏宇的作品。 陳梅毛口中的夏宇是個「一輩子除了寫詩和談戀愛,沒做什麼大事的70年代虛無 文藝女青年」。「夏宇的文字很有魅力,所以在閱讀中就會得到不少樂趣。她的 詩裡總少不了男人和女人、理想與現實,有許多可以互相參照對比的意象。」 〈無感覺樂隊(附加馬戲)及其暈眩〉這首詩寫到了個人和小群體、大群體的關 係,涵蓋指涉的範圍很廣,而這正是陳梅毛擅於處理的主題。 因為一句「無感覺樂隊」,所以導演找來了「糯米團」擔綱演出,對這個e世代 組合,陳梅毛欣賞他們「對文字的無厘頭態度,使用很多無意義的疊字和疊句, 其實他們也是在寫90年代的詩吧!」 雖然是抽象的詩,夏宇的作品卻充滿了豐富的視覺圖象,像是「馬戲」、「魔術」 之類的。「不變的主體是那個女人,外在世界的變化反映的是她的心境,而非真 實的具象,也就是我所說的『心靈的物質化』。在劇場裡,舞台就是她的心靈的 呈現,所以我要表達的是一種氛圍,而不是寫實主義。而這個作品的複雜性就在 於她的心境不斷在變,因此舞台也就要不停地變……。」 為什麼一個70年代的女詩人在90年代仍然走紅?導演的回答是:「因為她的主體 永遠是自己,各種外在現象,例如男人、情境、聯想不停地變,主體卻是不動的 永恆,也就是『本我論』。而對現代人來說,這本來就是一個『我最大』的本我 時代!」 -- Yomar August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