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siaY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例如「乘噴射機離去」裡頭的「人在橋上走」 這種完全機械陳腔濫調但又驚人的「原創」 夏宇在腹語術的筆談中答覆「透過copy來創造original」這個問題, 答覆中提及了法國劇作家伊歐涅斯科Eugene Ionesco。 發現這些「真理」,進行copy創作出「原創」 夏宇的這篇答覆舉Eugene Ionesco來說明相當生動 將這篇答覆貼在下面: ......................................................... 答:a.透過copy來創造original的問題。      用copy來創造original最著名的例子應該是伊歐涅斯科的『禿頭女高音』吧。我發現 他寫這個劇本的過程很有意思,他說在1948年他決定開始學習英文,在一本初級的英文讀 本裏,卻找到暸整齣戲的語言和架構。英法對照的語言讀本裏用一種笛卡爾式的、全然無 可反駁的、公理式的方法告訴讀者一些『令人驚異的真理』:一個禮拜有七天,天花板在 上,地板在下,鄉村比都市安靜,但是都市更繁榮有更多的店鋪等等事情。伊歐涅斯科說 :『我沒有辦法分辨他們是真的還是故意的,史密斯先生和太太,一對英國夫婦,史太太 告訴史先生,他們有七個孩子,他們住在倫敦郊外,他們的名字叫做史密斯,他們有一個 女僕叫做瑪莉……』『就在那個時刻我看到了光,我不想學英文了……我變得更有野心: 我想要和我同時代的人溝通這個英法對照會話課本裏提醒我的基本真理……我要做的就是 寫齣戲。』於是整齣戲就像課文一樣的開始,完全機械、陳腔濫調,卻驚人的『原創』。    在他寫完那齣戲的40年後我受到這篇叫做『語言的悲劇』的文章的鼓勵興致勃勃地報 名學法文。《法文與生活》第一冊,馬可波尼和蘇菲,馬可的車子很快,很舒服,蘇菲中 午從學校回來,候許太太的大衣不長也不短,划船對手臂有益等等,最好玩的是到了19課 ,馬可波尼去看戲,看的居然就是伊歐涅斯科的戲,馬可說:『演員演得真好,觀眾很喜 歡,我很喜歡。』全班15個人,每人唸一遍:『是伊歐涅斯科的戲,演員演得真好,觀眾 很喜歡,我很喜歡。』最後15個人又一齊大聲唸了一遍。整堂課我在竊笑,樂不可支。我 突然懂了一些非常神祕的東西,關於人,關於語言、形式,關於生命。『就在那個時刻我 看到了光。』……要把這整段課文以及整個課堂的情景copy成一齣戲想來也是無不可的, parody裏的parody,雙重,甚至三重的引號,永恆的cliche。伊歐涅斯科那篇文章叫做『 語言的悲劇』,我感覺到的卻是『語言的喜劇』,是不是我們處身於某一個時代,某一個 關繫或形式裏,只是為了表達對那個時代關繫和形式的反諷呢?這是悲劇還是喜劇呢?    寫詩十幾年,忽然有人說它就是『後現代』,反正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注定是 post-everything的。我所能夠暸解的后現代最多就是引號的概念(copy就是一種引號) 。這是一個大量引號的時代,我們隨時可能被裝在引號裏,頭上腳下各一個上引號和下引 號,不著天,不著地,飄著、蕩著,被命定,被解釋,被象徵,被指涉、介中,被後設, 亂箭穿心,聲嘶力竭。你指稱我不避諱cliche,大概是,意識到cliche這件事仍然不乏一 種『圖窮匕現』的尖銳,而用cliche這件事則有一種『橘逾淮而為枳』的普普樂趣。的確 是弔詭,好玩極了。對引號悲觀的同時,突然發現引號存在著數學的可能(試想引號不停 地被引號下去),幾乎是無限的了。(哈哈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26.54 ※ 編輯: texwood 來自: 59.105.26.54 (02/28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