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 特稿/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馬侃的對華政策 一、綜觀馬侃的對外政策  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參選人馬侃(John McCain)在外交政策的態度上,刻意表現 出與年輕而資淺的民主黨參選人歐巴馬之間的差異。高齡七十二歲的馬侃參議員是美國政 界的資深政治人物,早年即以越戰英雄聞名,加上長年對於美國外交與國防事務的熟稔, 使得馬侃經常將對外政策,做為他與歐巴馬區隔的主要議題。  從共和黨的保守主義角度視之,馬侃外交政策的特色正如他所宣稱的「具現實主義精神 的理想主義者(realistic idealist)」,亦即兼有傳統性與非傳統性兩個層面。馬侃與新 保守主義的主張有若合符節之處,早在他參與2000年共和黨內總統初選時,馬侃即主張美 國應扶持「流氓國家(rogue states)」內部的反對勢力,以推翻反美政權。在聯合國無力 處理國際爭端時,美國可聯合國際社會其他民主成員,建立「民主國家聯盟(League of Democracies)」,以道德的制高點,牽制對國際安全造成的威脅,例如對獨裁的緬甸與辛 巴威施壓,或支持仍在民主道路奮戰的烏克蘭與塞爾維亞。  在此次的總統大選中,馬侃更強調為對抗逐漸走向專制的俄羅斯,他將採取較布希更為 強硬的俄羅斯政策,他甚至在一場外交政策演說中,主張將俄羅斯從八大工業國高峰會中 除名,另以民主的印度與巴西加以取代。  在總統選戰中,馬侃與對手在外交政策的最大差異之一,即為對伊拉克的態度,馬侃也 以其對伊拉克政策的前後一致引以自豪,他對伊拉克的態度符合黨內新保守主義者的觀點 。馬侃在布希總統入侵伊拉克時,即表態支持,在去年美國擬以增兵方式以平息伊拉克動 亂時,馬侃亦與布希站在同一陣線。  馬侃認為極端回教基本教義派是美國安全的頭號威脅,因為恐怖份子具有對美使用大規 模毀滅性武器的企圖,而他將美伊戰爭視為美國對抗回教基本教義派的鬥爭。馬侃反對歐 巴馬自伊拉克立即撤軍的主張,他認為沒有配套措施的撤軍將導致美國在伊拉克的徹底失 敗,並將影響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為了刻意凸顯他與歐巴馬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歧見 ,馬侃指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為了贏得一場政治上的選戰,而寧願失去一場戰爭,而馬侃 則宣稱,他寧願失去選戰,也不願看到國家在一場戰爭中失敗。  馬侃對伊朗的態度也與共和黨內保守主義高度重疊。他認為伊朗是國際恐怖主義的主要 支持者,伊朗本身亦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甚至不惜將這些武器轉運給恐怖組織,形成 對全球安全的極大威脅。馬侃反對歐巴馬直接與伊朗領袖對話的主張,他認為美國不應放 棄武力的使用,並應聯合有志一同的國家,在聯合國無法有效處理伊朗問題的前提下,強 化彼此的合作以進行對伊朗的經濟與政治制裁,甚至支持伊朗境內的反抗勢力,以推翻伊 朗的政權。  然而,馬侃的外交政策也有與傳統共和黨對外政策有所差異之處,尤其是在氣候變遷、 移民、以酷刑方式訊問恐怖份子等議題上。為了有異於布希政府的單邊主義,馬侃強調國 際合作的重要。馬侃指出美國過度依賴獨裁國家提供能源的危險,將使得美國的對外行動 受制於這些政權。為了環境的理由,他也反對在國立阿拉斯加野生動物保護區內探勘原油 ,以及美國以補貼的方式發展乙醇能源。 二、馬侃的外交團隊  馬侃的外交策士主要來源為退休的政黨策略家與前政府高官。根據媒體報導,在馬侃的 陣營中,存在著政策務實主義者與較為強硬的新保守主義者之間的拔河。資深的外交專家 如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與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提供馬侃有關外交政策的諮 詢,他們屬於務實主義者,但真正負責實際外交諮詢工作的克里斯多(William Kristol) 、卡根(Robert Kagan)與舒納曼(Randy Scheunemann)等人則屬於新保守主義者,他們同 屬新保守主義大本營「新美國世紀計畫(Project for the New American Century)」的負 責人,他們主張美國應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並強化與盟邦的關係,以積極維護美國在全球 的主導地位,並維繫一個對美國有利的國際秩序。在國家安全政策方面,則由前中央情報 局局長沃爾塞(R. James Woolsey)負責。  舒納曼是馬侃外交策士中的主要協調者,他曾任洛特(Trent Lott)與杜爾(Bob Dole)這 兩位參議院領袖的法務助理。舒納曼在馬侃兩次總統競選中均有參與,他是共和黨內長期 的外交策士,專長領域包括北約的擴張、聯合國改革、以及飛彈防禦系統等。舒納曼在 2002年時曾經設立一個非政府組織「解放伊拉克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Liberation of Iraq)」,從事推翻海珊政權的政治宣傳。他亦主張對俄羅斯採取強硬的態度,因此支 持北約繼續向烏克蘭與喬治亞擴張,以圍堵俄羅斯的影響力。  卡根早在1984到1988年間擔任國務院政策規劃司的官員,現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 深研究員。卡根與克里斯多曾在1996年時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撰文, 呼籲美國必須以積極的外交政策,追求成為一個「慈善的霸權(benevolent hegemony)」 ,並將美國的價值傳播到全球,為獨裁政權(如伊朗、古巴與中國)帶來政權轉移的機會。 卡根更在最近的「新共和國(New Republic)」期刊上宣稱,二十一世紀將是獨裁的俄羅斯 與中共對抗西方自由民主政體的新強權鬥爭。馬侃對俄羅斯的態度深受卡根的影響,卡根 一向認為西方世界對普丁(Vladimir Putin)的專制過於軟弱,美國如在馬侃領導下,將能 團結西方國家的力量,迫使俄羅斯繼續進行改革。  另一位極力主張推翻伊拉克海珊政權的是前中情局局長沃爾塞,他曾宣稱伊拉克與阿富 汗塔利班政權的關連,以及海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計畫,因此形成對美國極大的威 脅。在過去十年裡,沃爾塞開始強調美國應將「能源安全」視為國家安全重要的一環,他 主張美國應積極發展除原油以外的替代能源,如此美國可大幅降低對中東地區獨裁政權的 能源依賴,使得美國更有能力要求這些國家推動民主。  除了上述重要核心策士之外,其他外交事務幕僚的言論也可做為瞭解馬侃外交政策的參 考。拜根(Stephen E. Biegun)曾於2001-2003任職國家安全會議,現為福特汽車國際政府 事務部副總裁。拜根認為全球核武擴散問題日益嚴重,美國已失去控制的力量,他主張美 國應使用所有可能的手段,防止類似伊朗等國家發展核武計畫。  另外,威廉森(Richard S. Williamson)曾在雷根、老布希、小布希等共和黨政府執政 期間擔任重要外交職位,並在今年元月份被任命為美國在蘇丹的特別代表。威廉森具有深 厚的聯合國外交事務背景,主張美國應透過聯合國以擴大自身的利益,但他也關切聯合國 效率之不彰。對於在普丁任內俄羅斯在民主政治的退步,威廉森認為在「歐洲安全暨合作 組織(Organis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OSCE)」架構下,西方 社會應該敦促俄羅斯進行在政治方面的改革。 三、馬侃的中國政策  馬侃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基本上與傳統共和黨的理念一致,一方面承認全球的重心已向 亞太地區移動,但另一方面,他也認為「崛起中的中國」,將對美國的主導地位造成威脅 。馬侃認為中共發展與緬甸、蘇丹與辛巴威等「惡劣」國家關係,試圖主導與反美勢力的 連結,將造成全球的不安。因此,他主張美國必須限制中共在區域甚至全球的影響力,為 了達成此一目標,除了繼續維持在亞洲的軍事力量,強化美國與亞洲國家的雙邊安全架構 之外,美國可以建立包括與日本、印度、澳洲等四方的安全合作架構,並透過「亞太經濟 合作論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的多邊經濟組織,擴大美國的 主導力量,以對抗中共刻意排美的區域主義。  在國際貿易問題上,馬侃基本上信奉自由貿易。由於美「中」雙邊貿易的歧見過大,使 得美國內部有越來越多的不滿聲浪,擔心美國的經濟利益將受到損害,但是馬侃認為美國 必須發展自身的創新產業與能力,以保障美國的優勢,但他也警告,中共必須在智慧財產 權方面負起責任。然而,馬侃同時強調美國應強化與亞洲及拉丁美洲的「民主政體」之間 的貿易關係。在美「中」貿易問題上,馬侃表示中共必須表現出一個經濟大國的負責任態 度,包括放棄在能源供應問題上,拉攏「失敗國家」的獨斷作法。。  馬侃認知到「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美國必須發展與北京的多面向關係。他認為兩大 國間享有眾多共同的利益,兩國的合作有助於亞太地區與全球的安定,但是在中國大陸實 行民主政治之前,兩國的共同利益只能視為階段性的目標,而非以價值分享為基礎的緊密 雙邊關係。馬侃預言未來的美「中」關係,並非永久維持相互競爭的對手,但前提是中國 大陸必須呈現出負起國際社會義務和責任的大國面貌,同時,唯有採行政治改革的中共, 才是不具任何威脅的興起中強權。  對於中共的人權問題與西藏問題,馬侃則採取了強硬的態度。為了對中共處理西藏問題 所採取手段的抗議,馬侃曾公開宣稱,如果他是現任的美國總統,他將拒絕出席北京奧運 的開幕式。在人權議題方面,馬侃的外交幕僚,包括卡根與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資深研究員布特(Max Boot)都主張,雖然美國應該持續以多面向的 方式進行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但面對中共在人權與西藏問題的拙劣記錄,美國也應採取強 烈的反應。  在對台政策方面,馬侃在「外交事務」期刊的專文中,特別關注中共持續以大量飛彈與 言詞恫嚇台灣,他認為中共對台灣的威嚇行為是非理性的作為。另一方面,當被問及如果 台灣採取走向法理台獨的作為時,他如果當選美國總統將如何反應,馬侃坦率承認,他將 忠告台灣繼續遵守一個中國政策,並防止任何朝向獨立的步驟。馬侃認為對於台灣的議題 ,美國的上策是採取戰略的模糊性。 四、強化台灣的多邊參與空間及能力  從馬侃整體的外交政策來看,美「中」關係業已成為美國對外關係的核心,美國未來新 領導人的對華政策將是全球矚目的焦點。共和黨的馬侃相當重視興起中的中國大陸對於美 國在亞洲霸權的影響,但其外交政策的思維是藉由美國與亞洲民主國家的連結,防範中共 成為區域的安全威脅,以及形成對美國主導地位的挑戰,並試圖將中國大陸納入以美國為 首的區域秩序之中。  相較於民主黨的普遍態度,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在台海議題上,更為著重在區域戰略安全 的議題,對台灣的國防安全賦予更多的關注。當台海兩岸關係漸進改善的同時,台灣應重 新思考國家安全的整體戰略,尤其是美國在此一戰略架構下的位置,並適度運用馬侃強調 的民主聯盟與多邊機制新框架,尋找最適中華民國安全環境的區域安全安排。  雖然同屬保守陣營的共和黨,馬侃的外交政策仍會刻意凸顯與現任布希總統的差異。馬 侃強調國際多邊機制與合作的重要性,未來採取單邊主義的可能性因而降低。在亞洲方面 ,馬侃除了強調民主國家的連結外,也重申亞太經合會議的重要性。亞太經合會議是台灣 在區域合作組織上極為珍貴的發揮空間,台灣應配合美國未來新政府(無論是共和黨或民 主黨)在多邊主義的訴求,呼籲美國尊重中華民國在區域多邊機制的參與。另一方面,台 灣也需積極投入多邊參與人才的培養,並且擴大在既有多邊機制的參與和貢獻,以贏得其 他國家對台灣擴大參與的支持。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815/53/1459p.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8.43
hunmir:麥肯會不會太誠實了點 08/16 00:17
MRZ:馬侃:我相信我的遠方親戚馬囧的選舉戰略. 馬囧:你差得遠了. 08/16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