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amkeeper (我的左派人生)》之銘言: : ------------------------------------------------------------------------ : 我想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 : 第一、以往常常看到一些報導,說哪些親台的總統上了,對台灣較有利,但是結果往往 : 不如預期。對美國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維持曖昧的現狀,不論是麥肯或歐巴馬執政應該 : 都是這樣。 : 第二、一個比較健全,比較注重社會正義的美國,對世界(包括台灣)會不會較好?我私 : 以為,共和黨執政這八年,美國生病了...經濟上太過自由放任、戰爭又使人心腐敗。美 : 國再不濟,目前還是世界龍頭,一個良好的示範我想還是好的。 : 當然歐巴馬未必會是個稱職的總統,但是經過這幾年共和黨右派路線的統治,現在我對 : 民主黨的路線是抱著多一點的期待的。 : 抱歉,程度不佳,請大家鞭小力點... 我認為那些說法有倒果為因的味道. 很多時, 並不是美國會怎樣對臺灣的問題, 而是臺灣怎樣對美國的 問題. 而不論藍綠, 那位陸先生的說法, 基本上認為臺灣是完全被 動的, 臺灣會被怎樣對待全看美國打算怎樣做. 而美國當然是跟隨 他們的國家利益為先, 然後執行主流排第二, 臺灣只是跟隨他們的 佈局行事, 而這佈局如果是共和黨就對臺灣較有利, 反之就稍為不 利. 這個思考邏輯似乎一早排除了, 美國怎樣行事, 跟臺灣怎樣行事本 身有互動的關係, 固然臺灣在軍事, 經濟和外交上, 並不會擁有跟 美國對等的力量. 可是在影響亞太平衡上, 臺灣的影響力不見得低 於美國. 毫無疑問, 美國總統對於臺灣是沒有感情的, 但倒過來說, 難道奧 巴馬就會對中國大陸有感情? 奧巴馬的所謂親華, 或者共和黨的所 謂親臺, 本質上並不是基於無限向他們效忠的感情因素. 而是他們 政策哲學的不同, 也就是說, 共和黨的「普遍親臺」只是代表了過 往他們的政策普遍跟臺灣的政策相合, 而所謂「親華」也只是代表 了他們的政策普遍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政策相合. 為何會親臺? 共和黨的政策傾向在於維持美國在國際的影響力, 就 必須對世界上所有及可能的盟友給予有力的心理支持, 比方說, 南 越, 塔利班, 而不管他們到底在做甚麼. 這並不是只用在臺灣的政 策, 而是用在所有美國的地區盟友的政策. 而這些地區盟友帶來的 政經利益, 可以抵掉那些對外的花費. 因此支援角度是傾向軍事和經濟上, 如果是無生產力的盟國, 就給 予直接的武裝和津貼, 如果是有生產力的盟國, 例如臺灣, 就無論 怎樣也先開放市場. 武器其實也是市場的一部份, 只是順便加強當 地的軍事實力而已. 所以共和黨也會聯合中共對抗蘇聯, 共和黨的思想是「合縱連橫」 , 某程度上跟大陸的憤青差不多想法, 只是共和黨有本錢, 實力和 經驗去實行而已. 而臺灣當然地會被視為合縱的一部份, 而且對美 國依存而且強大的臺灣, 亦可以保障亞太政治的穩定安全. 對臺灣而言, 美國的市場本身就是創造經濟政績的重要本錢, 撫心 自問, 如果美國不開放給臺灣的市場, 臺灣的經濟奇跡從何而來? 這絕對不是「肯拼」就可以做到的. 說穿了, 共和黨的政策有利於臺灣執政黨的連任. 不論藍還是綠, 能夠使經濟有起色的執政黨一定會受歡迎, 這點是因為兩大黨的經 濟觀念相似, 而這永遠和共和黨的政策配合. 民主黨的所謂親華, 並不是說民主黨喜歡中國. 而是他們的哲學本 身傾向,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外交觀念, 簡單一點說, 共和黨的傾向 是「由美國製造的合縱連橫使美國領導國際」, 而民主黨的觀念是 「美國順應當地的普遍局勢, 並在介入時成為領袖」. 如果用船來比喻, 共和黨是用人力的排槳船, 或者用機器的輪船, 而民主黨是用風力的帆船. 這個政策底下產生所謂親華的結果, 並不是認為美國要毫無疑地支 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 相反, 是在地區形勢上, 已經對中華人 民共和國形成了足夠的制衡. 美國沒必要擺出一副加入的態度產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感, 最終導致大陸的敵意, 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 說穿了, 共和黨是開宗明義地唱黑臉, 而美國是找了一些黑臉來 自己唱白臉. 民主黨相信在目前的態勢下, 加上和美國合作的利益誘導, 中華人 民共和國還是會傾向正常和國家化. 對於任何無區域廣泛支持的想 法, 美國都不會支持, 所以美國不會親臺, 並不是因為覺得臺灣很 無聊, 而是主要是臺灣提出的想法往往是非區域性的. 舉例, 不論是綠營的臺獨主張, 或者是馬英九在釣魚臺的強硬立場 , 對於民主黨來說都沒興趣. 主要是因為, 這對臺灣可能有好處, 但臺灣的行為根本就沒有得到泛亞太(更遑論國際)的支持, 並不是 行為本身的問題, 而是行為的戰略角度的問題. 臺灣的行動模式傾 向「本土中心」, 而不是「區域中心」, 因此往往就覺得跟民主黨 不咬弦. 跟民主黨能相配合的政策, 不會是以臺灣, 或者中國的角度去看問 題, 而必然地是以「西太平洋」的角度去看問題. 而臺灣的動作也 不應該以本土為主, 而是以國際為主, 簡單來說, 比方說要宣傳臺 獨, 重心並不是在於在臺灣島上發動一百萬人, 而是怎樣讓將自己 的主張和某些國際主張或者他國利益接軌. 至於釣魚臺, 不是強調 自己怎樣, 而是強調「正是釣魚臺主權有爭議, 作為資源, 納入較 為弱勢的臺灣控制當中, 有助平衡地區局勢」. 如果臺灣擺出的姿勢只是「西瓜偎大邊」的親美, 民主黨下的美國 也只會對臺灣予取予求, 他們的態度是, 你不亡國就好了. 甚麼都 不要搞. 超越統獨和中國的議題, 加強宣傳自己作為民主政體以及資訊自由 地區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評價, 以得到廣泛知識界的支持, 這些都 是民主黨理想中的臺灣. 而這明顯地不是目前的臺灣. 現在的臺灣 明顯地在國際, 區域, 和華人界都十分被動, 但對國內就十分的主 動. 而可望將來臺灣的政策是否會向這邊擺? 我看也不會, 所以臺灣政 府只怕對民主黨有八字不合之感.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4.214.37.254 ※ 編輯: chenglap 來自: 144.214.37.254 (11/06 10:49)
iamkeeper:不能同意你更多,精闢! 11/06 10:53
rayven:是否把外交跟經濟分開談會比較清楚 11/06 10:54
rayven:民主黨的大方向是讓米國富,而共和黨追求的是讓米國強 11/06 10:57
chenglap:經濟上民主黨大概對臺灣毫無建樹. 11/06 10:57
neutrino:精闢! 11/06 10:59
RIFF:期望米國能在人權/自由/民主上有進展 期望中國堅守菁英專政 11/06 11:10
chenglap:說實話, 臺灣人不應該跑去反韓, 那很愚蠢. 11/06 11:14
chenglap:在經濟蕭條的年代應該慎防民族主義. 11/06 11:15
AbrahamChang:好文! 11/06 11:16
izsoak:有看有推 11/06 11:18
bluewzy:越戰可是民主黨人總統搞出來的吧 11/06 11:29
chenglap:現在的民主黨和當時的不同. 11/06 11:30
chenglap:越戰都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11/06 11:31
chenglap:現在的民主黨是在克林頓時代轉型為偏中間路線的. 11/06 11:31
chenglap:況且越戰本身就引致了民主黨內部紛爭好一段時間. 11/06 11:34
spoy:真想叫當權者都來看看這篇...有看有推 11/06 12:04
sundry:結論是"我看也不會",是表示認為台灣就這樣了嗎? 這有點悲觀 11/06 12:40
chenglap:至少沒跡像改善. 11/06 12:42
sundry:這我同意,擔心推文者沒看懂原po意思就很高興推下去了. 11/06 12:46
yenhawk:Great 11/06 12:49
durant1224:那個詹森是披著民主黨的皮卻是個好戰的共和黨份子.. 11/06 13:02
chenglap:我寫出來也是為了讓改善比較有可能. 11/06 13:06
sundry:我懂. 11/06 13:08
awakim:好文推~ 11/06 13:47
brightorange:好文推 11/06 17:05
thigefe:謹慎甚至到悲觀的態度,相較之下,的確比樂觀好 11/06 18:18
zimt:好文 11/06 19:25
soaringfish:推 借我轉個板收藏!! 11/07 11:58
chiuhsun:好文 推 11/10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