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iseco.org.tw/ 以色列現況 今日以色列    以色列--聖經記載的應許之地,今天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繁榮興盛及充滿活力的國 家。過去多個世紀,人類歷史上許多爭端曾在這塊土地展開,並隨著移動的黃沙及崩裂的 梯田埋藏地下,直至流放的以色列人返回這塊土地,把土地重新開墾及輔與生機。今天的 以色列,已經由城鎮、鄉村、農場、森林、現代工業及企業,取代舊日貧瘠的山麓、沼澤 及沙漠。 政府結構    以色列為議會民主政治制度,立法(稱為Knesset)、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衡 。總統為國家元首,在儀典上代表國家。總統的職位象徵國家的統一,超乎於政黨之外。 掌立法權的國會每四年改選一次,總統則由國會議員每五年改選一次,連選得連任一屆。 首相由公民從國會議員中直選一人擔任(依據1992年通過的法律),其他部門的部長則不 需為國會議員。 以色列的政府系統體現了對一個自由民主社會來說至關重要的原則與機制: ・立法機構(議會)、行政機構(政府)和司法機構(法院系統)三權分立 ・司法機構的獨立性得到法律保證 ・基本法發揮國家憲法的作用,勾劃公民權利和政府構成 ・新聞媒體和言論自由 ・定期舉行基於多數票原則的選舉;同時,少數民族的權利得到法律保證    以色列的選舉反映了以色列國堅實的民主傳統。競選活動積極生動,常伴有激烈的 辯論。以色列人對政治事務都十分感興趣,包括對國內事務及國際關係,並積極地參與到 選舉活動中去。    以色列國家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各政黨在選舉前向議會提交其候選人名單。選舉 人選擇的是政黨(而非個別候選人)。議會議席按照各政黨在全國投票總數中所占比例分 配。在這樣的比例分配系統下,整個國家就團結為一個單一的政體。    選舉結束之後,由以色列總統任命新一屆議會中的一員來組成新政府。總統必須選 擇最有機會組成並會被議會通過的新政府的政黨領袖。此項任務雖非必然,但通常會派給 議會最大党的領袖。如果接受任命的議會成員成功組閣,他就成為新政府的總理。 以色列議會    以色列的一院制議會是以色列的立法機構。議會沿襲了西元前5世紀以斯拉和尼希米 在耶路撒冷召集的猶太人代議機構(大會)的做法並承用其名,議席固定為120席。    新議會在決定其組成的大選後開始行使職能。在第一屆會議上,議員宣佈效忠國家 ,選舉議長和副議長。議會任期一般為4年,但可在期滿之前自行解散或由總理在任何時 候將其解散。在經過選舉正式組成新的議會之前,仍由任期行將屆滿的議會行使全部權力 。    議會通過全體會議和12個常設委員會行使職能:住房委員會;外交事務和安全委員 會;財政委員會;內政和環境委員會;教育和文化委員會;勞工和福利委員會;憲法、法 律和司法委員會;移民和安置委員會;國家監督委員會;反對濫用毒品委員會以及提高婦 女地位委員會。    在全體會議期間,對政府或議員個人提出的法案以及對政府的政策和活動進行一般 性辯論。辯論使用希伯萊語,但議員可以講阿拉伯語,二者均為官方語言,兩種語言均有 同聲傳譯。    議案需經三讀通過始能成為法律:一讀時,議案交全體會議,接著對其內容作簡短 辯論;之後交議會的有關委員會詳細討論,必要時重新草擬。委員會完成這項工作後,將 議案交回全體會議二讀。屆時,凡持保留意見的委員會成員可將其意見提交給全體會議。 經一般辯論後,議案逐條付諸表決,除非有必要將其再次交給委員會,否則立即進行三讀 ,並對整個議案進行表決。    如果議案通過,由主持議長簽定,稍後經由總統、總理、議長和主管法律實施的部 長簽署之後在政府公報上公佈。最後由司法部長蓋上國璽,此議案遂成為法律。 以色列政府    國家的行政權力機構是政府(部長內閣),它主管包括安全事務在內的國內外事務 。政府的決策權非常廣泛。它有權對未經法律授權給另一個主管機構的任何問題採取行動 。    政府決定自己的工作和決策程式。通常它每周開會一次,但可視需要增加會議。它 還可以通過部級委員會採取行動。    到目前為止,歷屆政府都是若干政黨的聯合政府,這是因為人未有哪個政黨獲得足 以單獨組閣的議席。    為組成一個政府,新當選的總理必須在公佈選舉結果後45天之內提交一份供議會批 准的部長名單,以及擬議的政府施政綱要。    各位部長一經被批准,即在履行其職務上向總理負責,在其行動上向議會負責。大 多數部長負有專職,並主管一個部;不管部部長可接受委派負責特別專案。總理亦可充任 負有專職的部長。    包括總理在內的部長人數不得超過18人,也不昨少於8人。至少其半數必須是議會議 員,但所有部長都必須具有議員資格。總理或獲總理級批准的另一部長可任命副部長,總 數在6名以內,而且所有副部長都必須是議會議員。    政府同議會一樣,任期一般為4年,但其任期可因總理辭職、死亡或議會投了不信任 票而縮短。在新總理和新政府任期開始之前,即將離任的政府總理和部長繼續履行其職責 。    如果由於死亡、辭職、彈劾或議會的不信任票使總理無法繼續執政,政府可任命其 成員之一(此人也必須是議會議員)作為代總理。他擁有除解散議會權力以外的總理的所有 權力。在選出新總理及其上任之前,其他部長繼續履行各自的職責。 以色列國國徽    以色列國國徽是一個七杈枝狀燭臺,據說其形狀依照一種七杈古代植物。兩側的橄 欖枝標誌以色列對和平的渴望 。 以色列國旗    以色列國國旗的基本圖案是猶太教祈禱者的蒙頭巾(塔利特),上飾藍色大衛之盾。 大衛之盾    大衛之盾(或稱大衛之星)今天與猶太教緊密相連,是最為常見的標誌。據說是大 衛王的盾牌的形狀(或可能是其盾牌上的標誌),但在早期的猶太教拉比的記述中並沒有 找到實際的依據。 主要城市 耶路撒冷:以色列首都(人口657,500),自三千年前大衛王的王國建都於此以來,即為 猶太人國家與精神生活的中心所在。今天耶城則是一個充滿活力繁榮城市,是中央政府所 在地也是全國第一大城。 特拉維夫:(人口354,400)建城於1909年,是第一個建造於現代的猶太人城市。現為以色 列金融、工商及文化中心。 海法:(人口270,500)自古即為有名的海岸城市,是地中海岸的主要商港與以色列北部最 主要的工商中心。 地理及氣候    以色列乃猶太民族的發源地,位於西亞的地中海東岸,是連接歐洲、亞洲和非洲的 樞紐地帶,大約4,000年前,猶太民族己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發展他們獨特的宗教和文化。 無論是在成立主權國家的時期,或是在外國統治之下,他們都在該處保留了自己牢不可破 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特色。以色列古國的領土曾是近鄰強覬覦的目標,南面有埃及,北 面有亞述-- 巴比倫,等等不一。這一點對於猶太民族的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    以色列地形狹長,由北部崎嶇的戈蘭高地至最南端的埃拉特灣,長約450公里,從死 海到地中海沿岸,最寬處約135公里。與其接壤的國家訂有:北面的黎巴嫩,東北面的敘 利亞,東面的約旦,以及西南面的埃及,其邊界和停火線內的總面積為27,817平方公里。    以色列雖然面積很小,但卻具有多種地形和氣候的特點。北部的加利利是森林高地 ,夾雜有肥沃青蔥的谷地,地中海沿岸一帶乃是海濱平原,有沙丘和富饒的農田;以色列 中部則為丘陵地帶,向東升高至撒馬利亞及猶他山脈的嶙峋峰頂,接著陡然急降至約旦河 谷和地球的最低處死海(海拔以下400米) 。由中部向南伸展的是多山的沙漠地帶,經過內 蓋夫和阿拉伯沙漠,直達紅海最北端的港口埃拉特灣。 位置    以色列位於中東、地中海東邊海岸的沿線。國境與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埃及等 國接壤,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之要衝。 地理    以色列國土狹長,長約290英里(470公里)、最寬處約有85英里(135公里)。以色 列國土面積雖不大,卻擁有一整個大洲所可能出現的各種地形。有森林覆蓋的高地,也有 豐饒的綠谷;有多山的沙漠,也有海岸平原;有屬亞熱帶的約旦山谷;更有地球的最低點 --死海。以色列整個國家有一半的土地屬半乾燥型土質。  氣候    以色列氣候多陽光,每年十一月到四月之間為雨季,每年的降雨量在北邊約為0-50 英吋(50-125公分),在最南邊則低於一英吋(2.5公分)。區域性的氣候狀況非常的不 同。海岸平原夏季濕熱,冬季略冷有雨,在山丘區域偶有小雪。在約旦山谷區域夏季乾燥 炎熱,南方區域則屬半乾燥型氣候,白天暖熱,夜晚涼爽。 動植物    以色列的動植物種類繁多,反應出其地理位置所在與多樣化的地形及氣候。其境內 約有380種的鳥類棲息,另有約150種的哺乳類與爬蟲類,與約三千種類別的植物(其中 150種原產於以色列本土)。以色列大約有120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400平方英里(約 1000平方公里)。 水源    這個地區供水不易的情況,使大家致力於已得水源的充分運用,及新水源的開發。 以色列在1960年建立新鮮水源的輸送網,這個輸送網的主幹道--國家水道,將北部及中部 的水資源運送到半乾燥的南部。持續中的新水源開發計畫則有人造雨、汙水循環再利用與 海水去鹽等。 經濟 本地生產總值(GDP)--110,623百萬美元 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17,180美元 出口總額(貨品及服務)--38,713百萬美元 進口總額(貨品及服務)--45,084百萬美元 工業    隨著自然資的缺乏,以及為善於利用高品質的勞工,以色列的工業致力生產高附加 價值,也就是主要以技術、研發為基礎的產品。其中包括醫學電機設備、農產品加工、電 子傳訊設備、電腦軟、硬體、太陽能、食品加工及精密化學等。 農業    研究人員與農民之間的緊密合作、使得以色列農業生產的品質與數量都達到很高的 水準。以色列的農業生產足以供應國內大部分所需,出口項目亦多,其中包括花卉及蔬果 等。 外貿    以色列與世界六大洲的許多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和歐洲共同市場之間的貿易,佔以 色列進口總值之百分之五十,及佔出口總值之百分之三十。以色列與歐市訂有自由貿易協 定(1975)和美國也訂有類似協定(1985)。與美國之間的貿易佔以色列進口總額百分之 十七,出口總值之百分之三十。 教育及科學    從五歲到十八歲的學校教育屬義務性質,大部分三歲到五歲的幼童都進入不同的幼 稚園教育體系,人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1.7年。提供許多科學、人文方面的學程的以色列 的大學皆為具國際聲望的研究中心。以色列研習科學技術相關學門及投入於研究發展的人 口比例,屬世界最高的幾個家之一。 健康    以色列百分九十五的人口均以加入新的國家健保計畫,享有住院及其他的健康服務 。以色列的人民平均年齡女性為79歲、男性為75歲。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九點四。醫護人 員與總人口的比例以及醫事專業人員的總數,可與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相抗衡。    勞工與社會福利為保障勞工及增進勞工福利的立法一直在增加。對老人的照顧、為 單親提供的服務、兒童及青少年活動、認養機構、酗酒與吸毒的防治及治療等,是以色列 為個人及家庭所提供的主要社會福利項目。    國家保險局為國內有永久居留權的人民(包括非公民在內)提供各種的福利,其中 包括失業保險、養老金、遺族福利、生育補助及津貼、育兒津貼、收入給付等。 人口及文化 人口    以色列是一個移民國家。自1948年建國以來,人口成長了七倍。分屬不同種族背景 、生活型態、宗教、文化及傳統的五百四十萬人口,組合成了一幅鑲嵌馬賽克般的人口風 貌。直至二零零一年,以色列人口超過六百三十萬,來自不同種族、宗教、文化及社會背 景,當中猶太人佔百分之七十七點八,阿拉伯人佔百分之十五點二(大部份為穆斯林教徒 ),基督徒佔百分之二點一、其餘則為德魯茲人及其他少數民族。 生活型態    大約百分之九十的以色列居民居住於境內的一百餘個都會區域內,這些都會區有些 屬古蹟遺址。另外大約有百分之六的居民是屬於罕見的鄉村合作屯墾區成員,稱之為奇布 茲和莫沙夫。 文化    以色列有千年的歷史,來自七十餘個國家的猶太人集中到這個國家。不同種族的人 民居住在相同的各個社區,組成了整個的社會。各種訊息由國外不斷透過人造衛星與電信 電纜傳輸進來,增進了以色列的整體發展,也反映出以色列藉由世界性的文化元素,發展 出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及特質。以各種藝形式表現出的文化,和其人民一樣的豐富而多元 。文學,戲劇,音樂會,廣播,電視節目,娛樂設施,博物館及畫廊等活動或機構,提供 人們不同的興趣與休閒所需。以色列的官方語言為希伯來文與阿拉伯文,聖經所使用的文 字--希伯來文在教堂儀節與文學上的使用已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這種語言重新在日常生 活上為人們所普遍使用,則大約在一世紀前,也就是在猶太人回到這片土地生活之時。 (以上取材自 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82.161
smartken:以色列史,張倩紅著,人民出版社,北京,2008 這本不錯 12/29 17:01
smartken:這本國別史紀錄到2006年 非常新 12/29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