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以巴能和解嗎?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tinyurl.com/23wey59 ‧楊仁賢 2010/07/15 圍牆建立後,巴人進入以色列更加困難,原本只要幾分鐘就可通過,現在卻因為要安檢而 必須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排隊,再加上以色列切斷水電等設施,實施管制,讓巴人的生活更 加困頓。 --------------------------------- 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 (Benjamin Netanyahu) 上周訪問美國時強調,他願意與巴 勒斯坦方面直接接觸,達成和平協議。除了在7月6日與歐巴馬會面之外,納坦雅胡也應美 「外交關係協會」(CFR) 的邀請在7月8日發表公開的演說。 他在演說中強調,巴勒斯坦人民必須要認真對待以色列的生存權 (特別是哈瑪斯),否則 只會讓雙方的衝突不斷。他說,他在和歐巴馬進行會談時,不斷地向歐巴馬強調此點。現 在,以色列最大的問題是:伊朗與其代理人團體 (proxy) 的崛起、導彈威脅 (missile & rocket) 越來越嚴重。他說,「這兩件事是以色列的重要挑戰。」 言下之意,納坦雅胡認為,在安全問題無法確保之前,以色列是不會輕易地完全解除對加 薩走廊 (Gaza Strip) 的封鎖與撤出西岸屯墾區;換言之,以色列的武力與封鎖政策皆是 出於正當的防衛。 納坦雅胡舉例說,當初在以軍撤出黎巴嫩與加薩地區後,這些曾經被以軍控制的地區,立 即被伊朗的代理人團體控制,他們不僅從事武器走私生意,更利用這些武器來對以色列不 時發動攻擊 (包括導彈)。 「我們必須要有所行動,真正的陸上行動,不是紙上談兵,來阻止這些武器走私行為的發 生。」 雖然以色列因5月31日攻擊國際人道物資救援船隊的事件受到強大的國際壓力,納坦雅胡 也於上月17日發表聲明說,「以方將放寬對民用物資進入加薩地區的限制,在國際社會的 監管下增加允許進入加薩的民用工程物資」。但以國外交部副部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明 白表示,「只要加薩在哈瑪斯的控制中,以方就不可能放棄對加薩的軍事封鎖。」 「外交關係協會」前主席葛爾柏 (Lesile H. Gelb) 還曾撰文為以色列辯護。他說,「以 色列封鎖加薩不僅合理,也完全合法。哈瑪斯掌控下的加薩,等於已自行宣告與以色列為 敵。哈瑪斯不會結束交戰狀態…二戰時,美國封鎖德國與日本。1962年的古巴危機,美國 封鎖古巴。以色列的舉措,有如當年的甘迺迪總統一樣, 實施海上封鎖,防止敵人取得致命武器。」 可以理解,封鎖是出於本能的自衛,阻止武器流入好戰份子的手中。值得注意的是,哈瑪 斯對付以色列,號召全面戰爭,似已成定局。以色列當局認為,既然哈瑪斯是加薩地區人 民所公開選出來的,以色列已別無選擇,就只能加強封鎖,直到和平協議簽定。 然而,以色列人口中的正當防衛,卻是巴勒斯坦人的人道災難。以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 發動的「鑄鉛行動」(Cast Lead Operation) 為例,這場為期22天對加薩地區的狂轟濫炸 ,加上利用隔離牆來封鎖加薩的作法,導致將近2千多人的死亡,且一半以上的傷者皆屬 婦女、兒童與老人。 以方宣稱,攻擊是要剷除哈瑪斯,但無情砲火炸毀的卻都是當地的學校、醫院、清真寺、 民房等建築物,造成婦女、小孩、老人的無辜死亡。由於封鎖,原物料 (包括鋼筋、水泥 ) 無法進入該區,倒塌的建物至今仍沒有辦法獲得重建。一切用品皆須來自以色列的同意 與供應。 由於行動當時嚴禁外國媒體進入採訪,所以僅有少數當地媒體取得第一手資料,現在這些 資料已被製成紀錄片,命名為《射殺大象》 (To Shoot an Elephant),且影片也已被上 傳網路,讀者可上網觀賞 (http://toshootanelephant.com)。 《射殺大象》的命名靈感來自小說家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 在緬甸任大英帝國 執法員警時,親身目睹其帝國統治下的殘忍、可怕,被統治者因不公義現象,進而在其內 心轉化成仇恨的過程,所記錄寫下的同名文章。 國際紅十字委員會說,封鎖惡化加薩的醫療系統,加薩人民不僅極端缺乏醫療照顧,也須 忍受失業與貧困。B’Tselem,這個以色列人權組織在6月14日發佈自己進行了16個月的實 地調查結果。 報告說,「封鎖,不僅助長了加薩與埃及間由哈瑪斯所控制的地下隧道經濟 (the tunnel economy),也助長哈瑪斯的權力。多數的工廠已關閉,經濟持續停滯,貧困持續 惡化。」 另外,在約旦河西岸地區,為防止巴人進入耶路撒冷,防範巴人攻擊,以色列竟然在其與 西岸地區之間建造巨大的圍牆 (Apartheid Wall) 作為阻隔。這牆高約八公尺,長則綿延 了將近681公里,幾乎把所有的西岸地區皆阻隔在外,僅僅開放幾個關口將讓兩邊的人民 通過。 圍牆建立後,巴人進入以色列更加困難,原本只要幾分鐘就可通過,現在卻因為要安檢而 必須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排隊,再加上以色列切斷水電等設施,實施管制,讓巴人的生活更 加困頓。這讓巴人更是痛恨以色列。 圍牆的建立也非是佇立在1967年所劃定的「綠線」(Green Line) 境上,反是更加侵略巴 人的土地所建成的。這當然是侵略。雖然以色列遭受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也被國際法庭 要求歸還土地,但又能奈何!自1946年至今,巴人已喪失將近80%的土地與以色列,巴勒 斯坦政府更是已分裂為西岸地區的自治政府 (目前領導人是阿巴斯主席. Mahmoud Abbas) 與加薩的哈瑪斯政府 (Hamas)。 近一甲子的仇恨,錯綜複雜,已濃的解不開。以巴雙邊的直接會談自2000年7月大衛營會 談後就一直未能展開。這樣的僵局局面卻也讓雙方自身內部的強硬勢力抬頭,使得溫和意 見受到漠視。 越多以人認為,現在以國執政當局在對待巴人問題上,仍太過軟弱,導致無法逼使哈瑪斯 坐上談辦判桌上來;巴方政府在西岸與加薩地區的分裂,也讓許多以人相信,與巴人達成 最終和平協議 (例如, 兩國方案 two-state solution) 的可能性可說是相當地渺茫。多 數以人覺得,武力,已逐漸顯露出成績。 巴勒斯坦內部,不遑相讓,已有人公開呼籲 (如Marwan Barghouti) 巴人應全面與哈瑪斯 合作,對以色列進行下一波的武力反擊。中東事務專家艾武‧亞力 (Ehud Yaari) 在3、4 月的《外交雜誌》撰文說,以色列必須盡快與巴方磋商建立巴勒斯坦國的議題,確保巴勒 斯坦不會從「兩國方案」的方向中退卻,直至全面和平協議簽定。 然,根據倫敦政經學院教授法瓦茲‧喬濟斯 (Fawaz A. Gerges) 今年1月7日在《國家》 雜誌 (The Nation) 所發表〈哈瑪斯的轉變〉 (The Transformation of Hamas) 一文, 以巴和平協議或許真能簽定。原因是:哈瑪斯已有轉變。 他說,「哈馬斯的轉變反映在過去5年的逐步變化,這絕非浮躁或者是意外發生的。轉變 發生在2005年,當哈馬斯決定參加2006年1月的立法選舉,因此默認了巴勒斯坦權力機構 (PA) 的執政規則,其中包括承認以色列。從那以後,哈馬斯高級領導人一再宣稱,他們 將接受以1967年的邊界,解決以巴的衝突…哈馬斯將滿足於結束以色列對 1967年戰爭佔 領的巴勒斯坦地區的控制權在-包括約旦河西岸,加沙和東耶路撒冷。換言之,哈馬斯不 會主張解放以色列的領土。」 但這是真的嗎?只有時間能給答案了。 (作者本名楊紀峰) 【2010-05-21 聯合新聞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64.120
baboosh:樓下吃X 也不可能和解 07/15 12:12
Ibrahim:推薦這篇文章 07/15 14:23
Vicky1016:若以色列退出西岸跟戈蘭高地 承認巴勒斯坦國 還有0.1%的 07/15 15:44
Vicky1016:可能 要求以色列停止築牆+開放Gaza物資流通 07/15 15:45
kani:怕啥 根據某個唬爛觀察 地道交易就可以使物資充裕了 07/15 16:33
overwhelming:不只是物資充裕 是變成泱泱大國 07/15 16:51
qilai:哈瑪斯會願意和平共存,豬都在天上飛了 07/15 19:39
loed:哈瑪斯認為承認以色列是個國家為談判結果 不是談判前提 07/15 20:40
loed:這也是中東多方談判中 始終不願讓哈瑪斯與會的原因之一 07/15 20:42
loed:不過 要這地區的問題有改善 勢必要讓哈瑪斯參與談判 07/15 20:43
loed:但是時間應該是站在哈瑪斯這邊的... 07/15 20:44
※ 編輯: loed 來自: 123.195.64.120 (07/15 20:48)
qilai:是嗎,科科 07/16 08:01
Ibrahim:是的 只要稍微找一下專門撰寫哈馬斯文章的學者專家 07/16 16:49
Ibrahim:您可發現他們認為哈馬斯必須納入談判桌 孤立是無法解決 07/16 16:51
Ibrahim:問題 當然站在以色列或美國外交政策立場又另當別論 07/16 16:52
Vicky1016:哈馬斯有實際統治勢力 巴以問題上不可能完全無視他們 07/16 19:04
Vicky1016:而且FATAH的威信和阿拔絲的政府 也不是穩如泰山 07/16 19:05
qilai:我不認為時間就因此站在哈瑪斯這邊 07/16 21:09
Dranoel:推kani 07/19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