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2010年十大頭條新聞 、 2.2010年十大風雲人物 【提名項目】:1 (請直接輸入項目數字) 【提名標題】:中日稀土貿易出口風波 (提名標題和本文標題須一致, 新聞標題請精簡勿超過10字,人物篇請直接打上人名) 【資料來源】: (網址或是報章雜誌版址) #1Cd9Vqav#1CkgpysB#1CmSBVdp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26/19/2ds2a.html 【資料內容】: (請簡明扼要,從上面資料來源中最多列出3則,人物篇希冀提供照片連結) 1. 日本與中國因為東京當局羈押中國拖網漁船船長而爆發爭端之際,日本官員表示,中國 再度否認禁止稀土輸日的說法。 日本外務省昨天深夜發表聲明說,日本駐北京大使館獲得告知,中國「沒有發出禁止稀土 輸日的指示」。 媒體報導指控中國阻止稀土運往日本之後,中國商務部23日首度出面否認禁止稀土輸日的 報導。 日本貿易商之前指控中國上海及廣州海關拖延行政程序,阻止稀土裝船,實際上就是阻止 稀土出口到日本。 2. 中國商務部再次就近日備受爭議的稀土出口限制問題進行辯護。有關官員稱,中國現有稀 土資源僅能維持未來15至20年的需求。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工業品處處長晁寧星期六(10月16日)稱,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 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 自上月發生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撞船事件後,日本稱中國限制了工業生產所必需的 稀土出口。美國商會近日也加入了抗議行列。 採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是要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3. 鄧小平曾經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講的就是稀土的廣泛用途;從光學玻璃、 電動車電池到潛艦的鋼板、導彈的晶片,都必須使用稀土做為關鍵原料。 中國稀土儲量最多,分離技術最先進,但並沒有取得稀土的定價權。走私、外國囤貨、國 內開採權的混亂等,都導致中國部分喪失稀土定價權。 據統計,1995年至2005年,中國稀土產業因廉價出口而損失的外匯達到近百億美元。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對於稀土的需求量約5萬至6萬噸,占中國稀土開採總量的一半以上, 如果按照目前中國對稀土的開發速度,幾十年後,中國將不能自給自足,將由「稀土大國 」變成「稀土緊缺國」,這對於中國高層次技術發展極為不利。 從1958年至今,中國稀土開採已進行50多年,由於大量私營企業粗放式開採,很多廠礦區 域環境遭嚴重破壞。限制稀土開採,減少出口配額,也是降低環境破壞,進行環境整治的 重要途徑。 【補充建議】: (自己的看法,請最多以5行為原則,可有可無) 因為釣島意外衍伸的貿易戰風波,也讓世人注意到中國稀土產量對於高科技產物的重要 性,對於環境保護而做出的適度控管已是勢不可免,因此,先進各國得另尋原料管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2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