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nd-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ermany 看板] 作者: coopers (酷婆氏) 看板: Germany 標題: [食玩誌] 海德堡:城堡與一百多年歷史的登山纜車Bergbahn 時間: Thu Aug 14 15:29:14 2008 圖文版遊記:http://blog.xuite.net/cassie1029/cassie/18735879 提起德國,眾所皆知的城市除了柏林、慕尼黑、漢堡, 海德堡之美也是非常多人肯定且印象深刻。 在德國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海德堡, 本來以為看了這麼多古城、歐洲建築後,對於海德堡之美也許會無動於衷。 在海德堡中央車站前搭一歐元的路面電車到俾斯麥廣場下車, H&M就開在廣場旁,進去又敗些東西後, 我們往第一個目的地走去:Theodor Heuss Brücke, 光是站在橋邊,已經被海德堡雅緻的幽美震懾住。 海德堡行程如下:海德堡中央車站(車站對面有Jack Wolfskin旗艦店)→ 俾斯麥廣場→Theodor Heuss Brücke→哲學家之路、蛇徑→ Karl Theodor Brücke古橋→午餐:Zum Weissen Schwanen(連結)→ 聖靈教堂→登山纜車至山頂→海德堡城堡。 以上的行程,由早上開始走到下午,整個就是逆光, 如果你要拍美美的照片,請依我們的行程倒著走, 絕對可以拍到一堆順光又漂亮的照片。 因為我們貪圖哲學家之路→蛇徑是比較平穩好走的路線, 要是蛇徑→哲學家之路會爬到累攤。 過了Theodor Heuss Brücke後沒多久右轉,就是哲學家之路的起點。 相傳海德堡的哲學家及學者都會在此散步而得名。 其實走上來沒多久就是海德堡大學的哲學學院,怪不得大家都曾在此散步。 路上可以遠眺城堡及街景,非常幽美,還有椅子可歇息, 很多有氣質的學生會在此讀著書,建議可走一回體驗愜意的時光。 蛇徑Schlangenweg,在哲學家之路很容易就會走過頭, 幸好有注意到一群觀光客在我們身後消失,往回走果然找到蛇徑入口。 要走蛇徑,請一定要穿雙舒適柔軟的鞋,走起來會比較輕鬆愉快。 Canon單眼數位+24-70 F2.8L人像鏡拍攝。 Ricoh GX100拍攝。 有看過我之前一系列的德國食玩誌, 就知道我有強調加叮嚀一定要準備廣角鏡頭或超廣角相機, 現在又有血淋淋的比照,就在海德堡最有名的古橋前,優缺立現。 要找吃的,可以循著當地地標聖靈教堂走去, 尖塔在海德堡的天空很容易發現,廣場旁有露天咖啡, Hauptstrasse中央街道也在旁邊,沿著這條路走去,兩旁有很多餐廳。 聖靈教堂斜對面的小廣場,城堡與登山纜車就在此廣場後方。 下午來搭登山纜車,居然不需排隊,而且可以佔到視野很好的位置。 海德堡登山纜車全程票,成人單人16歐。 強烈建議買全程票,搭去山頂再到城堡遊玩, 全程只需2~3小時,不需擔心時間不夠。 一共分三段,山下─城堡─轉承站,轉承站轉搭百年登山纜車至山頂。 非常陡的斜坡,感覺很可怕。 不同於香港登太平山的纜車非常難坐,且驚魂指數百分百, 海德堡的登山纜車非常人性化,隨著斜坡傾斜度數而建造的車廂, 以及在車廂裡感到如同坐在平地的座椅,大推! 千萬記得,不管上下山,一定都要坐一次最下面的車廂。 這才是百年登山纜車,完全木造, 而且百年前德國人居然就有依傾斜角度造車的概念,實在佩服。 山頂的醉人風景。 一路上一直嚷著德國人不管什麼東西都在小地方展現德國工藝, 到了海德堡看到百年纜車,才知道原來那是他們的精神, 已經深深融入生活的一部份。 請記得要準備數枚1歐及0.5歐的銅板上海德堡的山頂, 到山頂後,出車站就可看到這台機器。 1歐加0.5歐投入後,會看到0.5歐掉在軌道裡, 接著旋轉機器的把手,會有點緊,請用力。 接著你的0.5歐會變成這樣! 本來我們還一直不肯相信,連試了兩枚後, 非常確定是由我們投入的0.5歐所製。 有圖有真相,準備相信0.5歐投進一台機器後, 會製出有Heidelberg字樣的浮雕紀念幣了嗎? 看到紀念幣的背後,已經沒有理由再存疑了。 所以請搜集一路上拿到最漂亮、最新的0.5歐, 帶到海德堡山上做成美美的紀念幣吧! 每一枚的色澤與模樣都不一樣喔! 待續... 更多照片:http://photo.xuite.net/cassie1029/26306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34.6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34.60 ※ 編輯: coopers 來自: 59.116.134.60 (08/14 15:40) ※ 編輯: coopers 來自: 59.116.134.60 (08/14 15:57) ※ 編輯: coopers 來自: 59.116.134.60 (08/14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