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nd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印度大城市,不講印地語 http://gb.cri.cn/12764/2006/09/14/[email protected] 本報駐印度記者 牛衛東   近8億人會說印地語,但影響力卻不如英語   印度外交國務部長夏爾馬日前表示,印地語應被列入聯合國工作語言。雖然政府大 力推動印地語的國際地位,但在印度社會生活中,英語仍然佔有強勢地位。   懂印地語的人有8億   夏爾馬說,印地語國際會議明年將在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舉行,這是印度在 國際上推廣印地語的重要行動。   印度提出印地語進入聯合國的一個重要理由是講該語言的人數龐大,在全球僅次於 漢語,超過了英、西、俄、法和阿等語言。據統計,印度國內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數超 過1.8億,把它作為日常用語的有4.5億,而能進行簡單交流的人數佔全國人口的73%, 接近8億。   巴基斯坦的國語烏爾都語與印地語基本屬同一種語言,懂這兩種語言的人口頭交流 不困難。尼泊爾語與印地語也很接近。在不丹、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會講印地語的人 也不少。   此外,印地語在斐濟、毛里求斯、圭亞那、蘇裡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及阿聯酋等 國是重要的少數民族語言,因為那裡有大批印度後裔。此外,印度在美、英、南非等國 有為數眾多的移民,印地語在移民中很流行。 語言體現軟實力   印度努力提升印地語地位,首先與印度孜孜以求的大國夢有關。普遍認為語言是一 種軟實力,有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力。聯合國五常都很重視語言的作用,印度自然也想 有所作為。其次,印度要想在國際舞台上確立自己鮮明的形象就離不開民族語言。若始 終用別人的語言,多少有些尷尬。第三,是印度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要想讓外部世界 更好瞭解自己,就必須讓對方懂自己的語言。   印度雖以懂英語為榮,但真正掌握英語的人不到總人口的5%,把粗通英語的人全加 上也就15%。若不會印度民族語言,就無法深入瞭解印度,更談不上把握這個民族的脈 搏與靈魂。據最新的2006年印度報刊讀者調查結果,印地文報紙《覺醒報》在全國擁有 2110萬讀者,連續兩年位居榜首。在排名前十的報刊中,沒有一家英文報紙。《印度時 報》是表現最好的英文報紙,全國讀者750萬,其中57%集中在新德里、孟買和班加羅爾 三大城市。印度「寶萊塢」電影是印度大眾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印度展示自身風采與 魅力的窗口。但是,這些作品大多都是印地語的。 國內印地語並非強勢  雖然在推廣印地語上取得成績,但印地語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還有很長的路。一個重 要原因是印地語在印度國內尚未形成強勢地位,這裡的強勢不是指絕對數量,而是指影 響力。   在印度,掌握英語的人口比例雖小,但構成了精英階層,主導著社會。他們更習慣 用英語做工作語言。印度憲法規定,印地語和英語同為官方語言,但在現實中,印地語 在官方場合只起陪襯作用。許多印度官員和專業人員用印地語聊天可以,但談工作或深 入探討一些問題就不行了。   在南方,尤其是泰米爾納德邦,印地語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若有老外用印地語與他 們交談,他們的第一反應是驚奇,然後就是道歉,表示只能用英語。在印度的大都市, 比如新德里、孟買、班加羅爾、加爾各答,英語還是佔絕對優勢。在商店裡,商品上的 標識、說明一律是英文。在書店,95%以上是英文圖書。這裡的手機繳費單、銀行單證 、表格、收據、餐館菜單等等全是英文的。英語還是默認的商業語言。大街上熙熙攘攘 的人流中,印式英語不絕於耳。   在都市環境的熏陶中,許多下層印度人都會不自覺地冒出英文詞。記者的鄰居雇了 個搞衛生的小伙。他顯得很精幹,其實是文盲。一次,記者看見他戴著一塊卡通表,便 問他為何買這樣的手錶。小伙子脫口而出,「fashion(時髦)」,而且「cheap(便宜)」 ,是「made in china(中國造)」。真可謂文盲也會談「fashion」。他問我去幹嗎,我 用印地語說去買蘋果,他滿臉迷惑。我又重複兩遍,他還是不明白。我只得用英文說「 apple」,小伙子一聽樂了,「apple我知道,英文懂一些,印地語不成。」 新聞鏈接 印度推廣印地語曾導致騷亂   印度1950年實施的憲法,曾規定印地語是印度惟一的官方語言,英語將在15年後停 止使用。但該規定遭到南方非印地語地區,尤其是泰米爾納德邦的激烈反對。  1963年,印度通過了官方語言法案,表示英語「可以」在1965年後繼續作為官方語言 使用。由於詞義理解上的分歧,支持印地語的政府官員表示「可以」不意味著「必須或 應當」,所以原規定不受影響。這激起了泰米爾納德邦1965年大規模的抗議、示威,進 而導致騷亂、自焚等過激行為。印中央政府為控制形勢只得做出讓步,承諾在未取得非 印地語地區各邦同意之前,英語地位不變。此後,印地語與英語在聯邦政府並存的局面 延續下來,印政府再也沒用法律手段強行推廣印地語,而是採取了溫和和自願的方式。 記者手記 感受印度「山東話」 本報記者 王萬英 印度電影《洛加》   在今年印度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洛加》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女主角洛加的丈夫 在克什米爾被恐怖分子綁架,極度悲痛的洛加去當地警察局報案,但講印地語的警察們 卻完全聽不懂洛加的泰米爾語。這個情節對中國觀眾來說,似乎不大好理解,因為我們 中國的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但印度的現實情況就是這樣。   號稱語言博物館的印度,全國有1600種語言。雖然印地語被定為國語,但在南方的 一些邦卻遭到抵制,比如泰米爾納德邦,通用語言為泰米爾語和英語,居民大多不懂印 地語,且真要學也不容易。因為泰米爾語和印地語不但語種不同,連語系都不一樣。印 地語屬於印歐語系,而泰米爾語則屬於達羅毗荼語系,根本不沾親帶故,關係很遠。 本國人只能用英語交流   印度各個邦都有自己的語言,一般說來,北方幾個邦的語言和印地語比較近似,尤 其是口語,基本交流不成問題。   兩年前記者在印度旁遮普邦學習,那裡通用印地語和旁遮普語。學校製藥系有一位 從金奈來的研究生,相當沉默寡言,很少和人交流。開始時以為是個性使然,但大家交 往多了,才發現他其實是個很隨和的人,和記者也是有說有笑。後來才知道,他只會說 泰米爾語和英語,完全不懂印地語和旁遮普語。上課還好辦,老師都是用英語,同學也 都會英語。但學校裡的文科生大多都不懂英文,而且學校銀行、郵局等公用設施的工作 人員以及一般的商店店主和小攤販也都不會英語,給他的日常生活自然帶來很多不便。 和他住在同一棟宿舍樓的又是文科生居多,大家雖然每天見面,臉混得很熟,卻根本沒 辦法交流。記者就多次見到他和一些左鄰右舍們面面相覷,沒法說話的場景。相反,我 們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倒是可以用英語溝通。或許因為「同病相憐」,有時見到他 倒是感覺很親切,像是半個老鄉。   剛到時,記者和他處境相仿,也經常感覺很不方便。但時間長了,記者會說些簡單 的旁遮普語之後,和他相比反而更能和本地人交流了。 語言也分三六九等   和中國人不同,大多印度人都會說至少兩種語言,會五六種的也不稀罕。但語言多 了,難免就會產生高低貴賤之區分。以旁遮普邦為例,從官方層面上說,規定印地語和 旁遮普語為通用語言;而且這裡是錫克教主導的地方,按理說旁遮普語應該備受歡迎, 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據記者的觀察,烏爾都語和印地語倒更受推崇。印度北方人在文學、藝術上非常有 天賦,這使得他們對韻律感強、音調甜美的烏爾都語很偏愛,所以這裡的詩歌一般都是 用烏爾都語寫的。而旁遮普語在本邦倒是淪落到非常低賤的地位。很多旁遮普人,尤其 是富有階層,在家裡都只說印地語和英語。記者的一位朋友,甚至不允許他6歲的兒子學 旁遮普語。在旁遮普,有這樣一種說法:烏爾都語是用來寫詩的,日常交流用印地語; 要罵人的時候,才用得上旁遮普語。   記者對這三種語言都沒有先入之見,而且作為外來者,可能更客觀些。就個人的感 覺,烏爾都語的確是最優美的,印地語也很動聽,旁遮普語就真的不敢恭維了。其實, 除了書面文字和一些詞彙不同之外,旁遮普語嚴格說來應該算是印地語的一種方言,大 約相當於山東話和普通話之間的關係。說實話,聽他們小公共汽車售票員和小攤販的叫 賣,還真有點山東話的味道。   至於英語,在這裡也是強勢,若你說英語,旁邊的人也會高看你一眼。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94.9.58
holasol73:長知識~!推 05/04 15:27
holasol73:難怪我印度朋友遇到一個會講印地語的清奈人感到驚訝~! 05/04 15:29
holasol73:那時候心裡還莫莫的OS:你們不是來自同一個國家嗎?! 05/04 15:36
ahamin: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印族幾乎都是南部泰米爾人 05/04 16:23
Picotee:Jarkata倒是有很多北印移民 05/04 22:08
powerorg:我的印度朋友會七種語言唷! 05/05 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