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版 http://blog.pixnet.net/akiyamachen/post/20061648 早上七點多醒了過來,吃了免費的麵包跟咖啡, 把行李寄放在旅館後,便開始這一天的行程。 日本氣象預報果然是很準,一走出旅館就看到烏雲密佈,還下著小雨, 昨天晚上大概十點多開始下雨,雨勢還不小, 本來想說雨會不會下一下等今天就停了,結果還是繼續下Orz 今天高山站周圍人人潮似乎比昨天還要多,之前忘記在哪個日本網頁曾經看過, 在高山祭這段期間,高山市這個山中小城會湧入大約十萬多人的人潮, 而高山市這個行政區人口才近十萬, 所以等於說這兩三天內高山市的人口會暴增成原來的兩倍。 除了日本國內自己的旅遊團以外,也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老外, 在車站多待個幾分鐘,什麼英文、中文、廣東話或是韓語都有機會可以聽到。 不過日本國內團體似乎多是自己包巴士過來,外國人大都是靠鐵道為主。 拿著昨天在觀光案內所拿的高山祭導覽手冊,想說雖然下雨, 還是先去各個屋台藏看看每個屋台好了,也許等九點半開始屋台曳き揃え前雨就會停了。 先來簡單談談高山祭好了,高山祭其實指的是春天的山王祭和秋天的八幡祭, 春季高山祭固定在每年4月14、15日舉行, 因為是舊高山城下町南半部的日枝神社的例祭, 所以舉辦的場所是在安川通的南側,也就是上町的部份。 至於秋季高山祭,則是固定於10月9、10日舉辦, 因為是城下町北半部櫻山八幡宮的例祭, 所以舉辦的場所就會和春季相反,是在安川通北側的下町。 高山祭確切的起源時間不明, 不過自金森氏於天正14年(1586)入主飛驒直到元禄5年(1692)被轉封為止, 這段期間就已經出現高山祭。若是想了解更詳細的歷史, 可以參看http://www.hidanet.ne.jp/02/matsuri/kigen.htm 高山祭最大的賣點,當然是那23座有活動陽明門(日光東照宮那個陽明門)稱號的屋台, 春祭有12座屋台,秋祭則會有11座。 若是在非高山祭期間的話, 這些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材的屋台都會被好好收藏在屋台會館裡, 所以想看的話只能花門票進屋台會館看,而且每次只展出四台, 不過每年的3、7、11月下旬會更換一次。 高山屋台會館官網http://www.hida-hachiman.org/yatai_kaikan/index.html 但是在高山祭期間,這些屋台則會存放在屋台藏裡, 然後在14日早上曳き揃え時會拖出來, 當天夜祭結束後會再回到屋台藏,等15日早上曳き揃え再拖到當天的預定位置。 這兩天的曳き揃え位置不太一樣,不過導覽手冊上都會標示得很詳細。 以下關於屋台的介紹,大多的資料都來自於觀光案內所的導覽手冊, 以及這個十分詳細的高山祭網站 http://www.hidanet.ne.jp/02/matsuri/yatai/yatai.htm#y-idx 先晃到了在本町通り上的琴高台屋台藏,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0622553 琴高台的最大特色,是側面那兩大片華麗的鯉魚刺繡, 至於名稱的由來,似乎是來自於琴高仙人乘坐鯉魚而來的故事, 可是我完全不知道琴高仙人是誰 囧 屋台藏入口前,也有尊乘坐著鯉魚的童子像。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0622557 之後繼續往中橋方向前進,在中橋橋頭就是お旅所的所在,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0622562 14日從日枝神社跟著御巡幸一起出發的神輿, 在當晚會在お旅所過夜,第二天下午再回到神社。 再繼續往南走,感覺附近都是一般民家,沒什麼觀光客的蹤影。 很快的就看到了青龍台的屋台藏,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0622564 青龍台是所有屋台裡面最大的,可以看到總共有三層, 最上面一層在拖出藏之後才會昇起,而他的屋頂構造也和其他的屋台不同, 其他的屋台都是採切破風屋根,只有青龍台採取的是入母屋造的形式, 至於切破風屋根和入母屋造等屋頂構造的詳細解說,可以參看這個網站 http://japanfestival.web.fc2.com/guidance/yane/yane2appearance.html 雖然說我對這些日本建築算很有興趣, 之前也買了兩本BRUTUS出的特別篇集--日本建築.デザインの基礎知識1and2來研究, 不過老實說光看文字跟圖片解說有時還是很難懂, 還是要實地多跑些地方多看看才不會變成在硬記。 再往前走一小段路,便是大國台屋台藏所在地,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57468 大國台的特色,是在於當屋台移動的時候,屋頂還會前後左右的搖晃, 另外一個很有趣的傳說就是在每年抽籤決定的屋台曳順位中, 如果大國台的順位越前面的話, 當年的米價就會漲,而若是順位越後面的話,相對的當年的米價就會跌。 折回頭走過中橋,往老街方向前進,接下來看到的是惠比須台,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57474 上段有個長手長腳的怪人像,但是還沒有拖出藏外什麼都看不到。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57480 不過這時候雨似乎就快要停了,各屋台的成員們都陸續開始到藏前集合待命準備。 石橋台則是春季高山祭中會表演からくり人形的三座屋台之一,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57484 所以門口聚集的觀光客也特別的多。 繼續往神樂台屋台藏走去,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57488 神樂台觀是外型就很明顯害其他屋台不同,因為它上面並沒有屋根, 而是一面直徑達118公分的大太鼓,太鼓上還有一對展翅的黃金鳳凰。 在屋台行列中,神樂台都是在最前面的先導位置。 在神樂台附近的是三番叟的屋台藏, 三番叟也是春季高山祭中另一座會表演からくり奉納的屋台,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57498 可以看得到在屋台上面有個栩栩如生的小人偶。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57504 接下來走到的是五台山屋台藏,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110 觀賞的重點在於中段的這片華麗的獅子牡丹刺繡,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116 另外就是屋台另一面的雲龍昇天圖的大布幕,不過還沒移出藏之前當然是看不到。 繼續往鳳凰台屋台藏移動,這時候雨已經完全停了,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120 所以可以看到屋台成員們已經在準備將屋台拖出藏外,但是因為藏本身並不寬敞, 加上寶貴的屋台又是完全禁不起任何的碰撞,所以光是要將屋台平安無事的移出來, 就等花上好一番功夫。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947 尤其高山老街這邊街道又狹窄,加上路邊又會有民家跟商店的雨傘燈籠等裝飾物, 好不容易拖出來的屋台,還是需要成員們同心協力才能順利轉彎。 既然已經有屋台拖出藏外,表示就快要開始這天的曳き揃え了, 但是還剩下三間屋台藏還沒去拜訪,所以要趕快加緊腳步了。 趕緊再前往麒麟台屋台藏,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949 照片正中間下方的大叔其實剛一口乾完一罐啤酒,一副準備開始上工的樣子XD 前往龍神台屋台藏的時候,屋台已經被拖出來了, 龍神台的からくり奉納,是三台屋台有最有魄力的, 而從前面看起來華麗,後面則有一幅魄力滿點的龍神大布幕, 所以旁邊簇擁的觀光客也比其他屋台要多。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951 屋台上面的小朋友們大都是屋台成員的子女,不過這位小弟弟倒是一附苦瓜臉,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懼高症XD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952 剩下最後一座崑崗台,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954 名字是來自於中國的金銀產地,不過我怎麼記得崑崗好像是跟玉比較有關?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0956 屋台上也有個人偶,不過這尊倒是不會動。 其實連續看了十二座屋台,已經有點眼花撩亂了, 因為每一座都雕樑畫棟裝飾得金碧輝煌,再加上大紅色的刺繡或布廉, 常出現的也都是龍、鳳凰、麒麟、獅子或是鯉魚這些代表吉祥的動物, 然而卻並不會因此而顯得大同小異。 相反的,每一座屋台都有他的歷史以及他獨特的地方, 但這些地方都需要你細細的觀賞品味,才能夠體會得到, 否則光是走馬看花,事後大概也只會在腦海裡留下一堆金光閃閃的華麗台車而已。 所以在看完這十二座屋台之後,我們決定回去剛剛的龍神台, 打算就暫時先跟著龍神台行動。 已經過了曳き揃え預定的九點半了,所有屋台成員也開始要將屋台拖到預定的地點, 而當然屋台兩旁也是人山人海,大家都編簇擁著屋台前進,邊忙著猛拍照。 話說屋台的控制可真不是件簡單的事,其他的成員負責推動屋台前進, 而最後面則有一位成員利用長桿控制屋台的行進方向,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581 所以當我們跟在龍神台後面前進的時候,就看到這位大哥一直賣力的喬著這支長桿, 一下要蹲到地上去看地面是否平整,一下又要注意維持屋台方向,十分的辛苦。 照片沒有拍到正面,不過這位大哥認真的樣子看起來真的非常的帥氣, 看來流汗的男人最有吸引力這句話是真的XD 不過長桿的原理跟到底是如何控制屋台的,光是這樣看還是無法得知。 這天的曳き揃え位置是在神明町通り,不過要表演からくり奉納的三座屋台以及神樂台, 這兩天都會在陣屋前到お旅所的這片廣場上。 排排站的屋台,看起來果然十分壯觀。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585 而坐在上面的小朋友們也不是沒事做,還是要負責演奏樂器。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588 14日早上的第一場からくり奉納是從11點開始,屋台移到表演定位之後, 觀眾們也開始要卡位準備搶最好的觀賞地點。 說到這,我覺得歐巴桑真的是一種很恐怖的生物,不管到世界上哪個國家都是一樣Orz 推啊擠啊完全不落人後,有時候真的是被推擠到快要發火, 後來總算還是占到三番叟旁邊算是不錯的觀賞位置。 說到高山祭的重頭戲,當然非からくり奉納莫屬。 からくり是一種利用機關來控制人偶做各種動作的表演, 日本似乎是從室町時代就已經存在, 完全沒有利用電或是其他現代的科技,就能夠讓人偶栩栩如生的動了起來, 真的是相當厲害。 現在只剩春季的這三個屋台以及秋季的布袋台還能做這項表演, 其他不是沒了人偶就是已經休演了。 第一個登場的是三番叟,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591 屋台成員就躲在屋根裡,遠隔控制這個小童子靈活的做出左右揮手的動作,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593 之後走到最前方的箱子旁,還會拿起一旁的小道具,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597 之後箱子打開了,小童子將臉整個埋入箱中,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599 結果抬起頭來之後,就變成一個老頭子了,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4961602 資料上是說表演時配的音樂是浦島的謠曲, 所以這項表演其實就很像是故事裡從龍宮回來的浦島太郎, 在打開龍宮的公主給他的箱子後一口氣變老而成了一位老翁。 接下來豋場的是龍神台,不過因為站的位置剛好是正面對龍神台, 所以一開始完全不知道是在表演什麼,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167 小童人偶完全被他所捧的這個大壺給擋住了,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170 突然間,從壺中冒出了一個比壺本身還要大的龍神,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173 生氣的龍神一邊舞動著棒子一邊快速的回轉,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174 動作比起三番叟的人偶還要更靈活的多,真是讓人不得不感佩からくり人形的奧妙,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175 龍神一邊舞動還會一邊灑下紙吹雪,真的是精采極了! 最後壓軸豋場的是石橋台,人偶是位拿著扇子的美女,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374 表演一陣子之後,人偶退回到屋台邊由成員幫她換上舞獅的道具, 不過這些工作人員的裝扮根本就是黑子XD (若是跟我年代相同有看福星小子的應該知道我在講什麼)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377 之後美女又開始拿著舞師道具開始舞動,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381 突然間,美女轉過身來,從屁股冒出了一個舞獅的頭XD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383 之後就是精采的舞獅表演,最後又變身回拿著花的美女。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384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4387 石橋台的表演曾經在明治25年(1892)被以傷風敗俗的理由強迫中止, 直到昭和59年(1984)才再度復活, 但是觀賞這座屋台的表演,我是覺得完全跟任何低俗的事物完全扯不上關係啦。 からくり奉納結束大約是11點50分左右,下午的御巡幸是一點開始, 大部分的人都趕快趁這段時間去覓食休息,因此餐廳每間都是爆滿。 想說簡單打發一下中餐就好,就在路邊買了飛驒牛肉包, 又買了飛驒牛肉串和可樂餅,找了個座位,開始吃了起來。 肉包雖然味道不錯,不過都是碎肉實在是吃不出飛驒牛的感覺, 飛驒牛肉串相較起前一天在丸明吃的肉片,也是硬得可以,不太美味, 飛驒牛可樂餅熱騰騰的還算不錯,不過也是只有零星碎肉,完全吃不出是不是飛驒牛。 吃到一半,突然開始下起雨來,而且雨勢還不算小, 想說下午的活動大概會取消,所以吃飽以後乾脆先去城山公園散散步好了。 好不容易走到了本丸跡,卻是空空如也只有一張示意圖,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5174 往山下望去的景觀倒是還不錯, http://www.pixnet.net/photo/akiyamachen/95065175 不過這時雨停了,看到山下似乎又開始有活動了,便趕緊衝下山。 -- 我發誓, 五十年後, 我還是會像現在一樣愛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92.31 ※ 編輯: AKIYAMA 來自: 61.216.92.31 (07/20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