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956089 參訪時間:2015-08-06 ------------------------------------------- 秋田竿燈まつり 官方網站:http://www.kantou.gr.jp/china2/index.htm 日期:8月3日~8月6日 時間:晚上6:50竿燈入場、7:25演技開始、9:00結束。 地點:竿燈大通,JR秋田站西口直行約10分 特色:竿燈妙技 ------------------------------------------- 【準備】 有了在青森的祭典佔位經驗之後,來到秋田,原先也有一樣的想法。 佔位置這檔事,當然是越早到,越有機會嘛! 早上趕搭早班車,大約九點多來到秋田後,立刻先到祭典會場,準備搞定席次。 但令人傻眼的是......這個超乾淨的會場是怎樣??? 明明3.4.5日都有祭典演出,可是除了中央分隔島的有料觀賞席還留在原地。 兩側的人行道上乾乾淨淨,完全見不到任何膠帶、墊子和椅子的存在。 看來這邊的警察和清潔隊效率比較高,晚上活動結束後,立刻清掉街上的垃圾。 同樣都是祭典,各都市的規矩也不同。 不會讓當地人事先佔了位置之後,就可以確保之後4天的席次; 而遠來的觀光客,也可以有機會一拼,取得來當天的視野。 看著空蕩蕩的街道,當地人沒有先佔位, 身為外地人的我們也不敢隨意貼膠帶,只能先到附近景點逛逛。 12點多逛完千秋公園後,地面仍然無動靜...... 3點多看完藝能傳承館後,也還是空蕩蕩的一片...... 大約4點多之後,看到人潮逐漸湧向竿燈大通,隨著眾人的腳步前進, 才在祭典街道上,看見零星的佔位人群。 拿出祭典三寶『膠帶、折凳、塑膠墊』,確保了今天晚上的座席之後, 心中終於放下一塊大石,隨後一行人回到站前填飽肚子,再度返回大街,等待活動開始。 到了莫約下午5點半上下,一車車的遊覽車和旅行團也開至此處,放下眾多的人群。 隨著6點的交通管制開始,祭典大街也進入預備狀態。 工作人員忙著搭設座椅、板凳、祭典設備;交通警察在各重要路口管制車輛與行人; 準備工作完畢後,指揮所也立即下達命令, 讓購買有料觀賞席的旅客們,進入中央分隔島內坐定位。 而祭典的活動,也隨著夕陽西下,慢慢登場了。 【隊伍預備區】 若是早到的朋友,在大約18:00左右時間, 也可以繞到周圍的小巷子,看看一些預備的活動。 在座位上等著無聊,原先是想去小巷子內買罐飲料,補充水分。 大街上雖然還是空空一片,但繞到巷子內,各方隊伍已經在此集結。 調整各種器材裝備、確認臉上的裝扮笑容; 順便說說笑笑、連絡感情。 馬路上,一支支的竿燈橫倒在地,除了修整燈籠、確認有無破損外, 也拿起手中的打火機,開始點亮其中的燈火了。 各方隊伍的領導,也招集眾人,在行前做最後的祝福與鼓勵, 希望晚上的活動,能在神明的保佑下,努力表現。 【入場】 時間來到6:50,在大會主播的宣布下,終於有了動作。 首先進場的第一批隊伍,和竿燈祭比較沒有關係, 主要是秋田當地的運動隊伍、啦啦隊等。 在火車站時,有個標語就是『運動的秋田』。 因為個人比較沒有注意體育相關賽事,因此認不出這些選手, 但棒球、足球等知名隊伍一一登場,跟隨著啦啦隊、鼓棒隊一同演出, 不但帶動了觀眾活力、炒熱會場氣氛; 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機會宣傳球隊知名度,吸引更多觀眾。 接下來的第二批隊伍,就是祭典的本隊正式登場了。 首先由市長、會長等政府官員開場, 兩旁的觀光小姐,也從白天的套裝,換成民俗風味的浴衣。 一起向周遭群眾打招呼。 白天獲得獎項的隊伍,也藉機會高舉獎盃,一同誇耀自己的勝利。 各町會的成員平舉著竿燈,和鼓笛樂隊一同沿著順時針繞場。 環繞整個竿燈大道,直至對面馬路也看得到竿燈各自就定位後,方才停下腳步。 【竿燈演技大會】 到此之前也看了幾場祭典,各地表現形式都不同。 七夕祭是靜態展示,遊客穿梭於街道上; 睡魔祭是花車遊街,觀客固定在座位,看著遊行隊伍一一走過; 三颯舞祭雖也是遊街,卻是人群依序前進。 看看手上的祭典DM,原先以為是類似三颯舞祭,只是一群人拿著竿燈遊街而已。 但實際看過之後,才知道祭典的有趣之處。 帶到定點後,由司儀人員一聲號令下,各方隊伍開始舉起竿燈。 接著就是進行各項的特技演出了。 每一地點大約表演20分鐘左右,接著再度收拾行裝, 前進一段距離後,又開始一輪新的表演。 若是從頭到尾全程觀看且不移動位置,大約可以看到3~4個隊伍的演出吧? 但在起初資訊不充分的狀況下,連續看同一個隊伍的表演, 確實有些不耐。 不過轉念一想,如果連付費觀賞席的人都被固定在原地不得移動, 那麼活動後面,應該會有可看之處? 還是按耐心頭,坐在原地慢慢欣賞了。 同樣是竿燈表演,晚上的祭典和白天妙技大會,又有不同的感受。 一是數量,白天頂多兩支竿燈同時出場, 但在晚上的活動,可是有兩百多支竿燈、一萬多個燈籠一起演出。 夜空中的點點燭光,拉遠距離看看,似乎真像是一把把黃金稻穗,在夜空中搖曳著。 無怪乎會有祈求風調雨順、作物豐收的涵意在其中。 二是距離,在白天會場時,為了不影響比賽干擾, 所以觀眾席距離表演場地有一段差距。 而到了晚上的大街,則是近距離欣賞演出, 看著眾多高手舉起竿燈後,還要一一展現各種特技動作, 圍觀群眾不時爆出熱烈掌聲; 若是表演失敗時,也不時傳出怨嘆惋惜。 要玩竿燈,可不是想像中容易! 先看看重量,『大若』足足有50KG重,光是要兩手拿著就不容易了, 更別說是單手平撐,或是放置於頭、肩、膝了。 而高度也是驚人,12M的高度,大約已經有四層樓高。 高度加上重量,平衡已經是難事, 再加上室外的不定風向,隨時將燈籠吹的四處搖晃, 竿手要掌控平衡,似乎又更加的困難了。 【竿燈五大技】: 『流し』:標準的竿燈全高12公尺,但走在路上時,為了移動方便, 所以只有『親竹』和『燈籠』部分事先組裝好, 剩下的長度就由5~6根的『繼竹』依序延長。 等到達定位後,先將竿燈立起,接著反手持竿,就開始『流し』的動作。 一人慢慢將竿燈上舉,等快到末端時,再接上另一根長竿, 連續幾回後,終於將竿燈撐起了十幾公尺高。 此外,這個技巧的另一作用,則是在竿燈不穩快倒時,使出這招來保護竿燈。 『平手』:手掌打平、掌心向上撐住竹子尾端。 運用手掌調整竿燈的穩定性,並做為後三項進階動作的中繼技巧。 在秋田這邊,這還只是基本技巧,但卻已經讓圍觀的眾人驚訝不已了。 而做為進階技巧的『額』、『肩』、『腰』三項,更是考驗著表演者的能力。 除了要讓沉重高聳的竿燈維持平衡、挺立於身上。 空出來的兩手還可以搖個扇子、轉轉雨傘、甚至擺弄各種花式。 每當使出各項特技時,都讓周遭的觀眾,忍不住給予由衷的掌聲。 能夠將50KG重的竿燈隨意擺弄,秋田男而不愧是強悍至極! 也難怪在各項體育競技,能夠得到優秀表現。 人家都只說『秋田出美人』;或許能夠獲得美人青睞的, 正是這群『秋田猛男』們呢! 同樣的,會場不僅只有大人們的演出, 青少年、中學生也一同表現自我、挑戰極限。 而在一旁的幼幼生,雖然旁邊有大人陪同,也拿著竿燈,和大家一起同樂。 深深感覺文化習俗就是這樣從小扎根,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了數百年。 竿燈是男人的演出,那女人呢? 或許越是傳統古老的習俗,就越有些禁忌不能違背? 在秋田的竿燈,一路上都只看到男生在演出,沒看到女性的表演者。 而祭典會場中,女性都是負責太鼓、笛子等雜子樂隊演出。 令人想到京都的祇園祭,也是一樣男兒們的天下。 或許『習俗禁忌』和『性別平權』的爭議對抗,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吧! 【危險與意外】 要看竿燈祭,可別打瞌睡了!!! 這或許是個人所參加過的東北祭典中,危險性最高的一場? 夜間的明亮燈籠,裡面可不是電子燈泡, 而是貨真價實,每一盞燈籠內都點了一根蠟燭。 在表演中,燭火或許熄滅、或許就是當場燃燒起來了。 而高高的竿燈也不容易,在戶外表演時, 本身就因為高度過高,重心容易不平衡。 若是再加上隨風搖曳的燈籠、以及其他竿燈的碰撞推擠, 高達4樓的成串燈籠,就會當場從高空墜落。 可能掉在樹枝上,當然也可能掉在觀眾席中。 因此當祭典演出時,若是聽到遠方就急傳的尖叫聲, 或許又是某隊伍發生意外了吧? 也因為如此,在看竿燈祭時,可得全神貫注,緊盯竿燈的動靜。 若是有不穩跡象,就要做好隨時烙跑的準備動作。 (反過來說,也有些人是隨時注意,拿起單眼大砲,捕捉斷裂墜落的一瞬間影像。) 但相較於外地人,當地人顯的就比較輕鬆自在, 看到燈籠熄了,馬上掏出打火機,迅速點起燈火後,又繼續上陣。 若是發現燭火燒起來,也是拿到一旁拍拍, 確認火熄了之後,一樣的持續演出。 竿燈祭舉辦已有百年歷史,或許對他們而言, 這些小差錯,都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歸程】 無法訂到秋田市內的旅館,也因此沒辦法看到祭典結束。 大約八點出頭,為了趕搭末班車, 只好趕緊從會場撤退,前往車站。 但中央道路已經被封鎖做為祭典會場,且人行道上觀看活動的人也是水洩不通。 因此要從裡面脫身,還真的花了一番時間。 幸好預留足夠的準備時間,到了車站時還能剛好搭上末班車。 回到旅館後,稍做梳洗,就馬上鑽入棉被,放鬆心情。 明日一早,又要趕搭早班車,移動到其他縣市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60.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41640621.A.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