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東北賞楓流浪行--伊達政宗歷史館、旬彩酒房 海畑午餐、三井outlet仙台港 有圖有真相連結: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tw/2015/11/blog-post_2.html --------------------以下是純文字介紹唷--------------------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地點:伊達政宗歷史館 所在:宮城県宮城郡松島町松島字普賢堂13-13 電話:022-354-4131 交通手段:由「仙台駅」搭乘「JR仙石線」約40分鐘至「松島海岸駅」下車,徒歩10分 所要時間:2.5小時 門票:1000円 休館日:年中無休 営業時間:9:00~17:00 網址:http://www.date-masamune.jp/ 週一的仙台,果然下起週一雨,還好今日不用上班,還悠閒的待在仙台,也慶幸日本氣象 聽的準確度,順利的對調了行程,不用在鳴子峽淋雨了,而今日的行程就是松島的「伊達 政宗歷史館」,來到仙台,怎麼能不好好學習伊達政宗那輝煌的一生呢?雖然下雨天,對 於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可能無緣欣賞,但至少伊達政宗歷史館的參觀行程都是在室內,可 以輕輕鬆鬆的對抗雨天了啊! 要前往位於松島的伊達政宗歷史館,最方便的就是搭乘「JR仙石線」,這條因為東日本大 地震曾經被摧毀過的仙石線,讓人又想起石卷地區被海嘯襲擊時的恐怖畫面...搭乘「JR 仙石線」沿著路標一路走道9、10號月台,他與仙台地鐵同樣為地下化的路線,出了仙台 市區後才恢復路面的鐵道。仙石線也可以前往百大名城的多賀城,日本三大碑之一的多賀 城壺碑當然就是重點囉! 延伸閱讀 多賀城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tw/2015/04/day-2.html 上午10點半的仙台,雖然已過了上班尖峰時間,但小小的地下月台上還是擠滿了人,仙台 不愧是東北第一大城啊! 搭上了往松島海岸的列車後,看到嶄新的車廂內貼著海報,原來車廂有出身宮城縣的漫畫 家「石森章太郎」的彩繪作品啊!列車外觀就是石森章太郎老師的漫畫作品,不同車廂還 有其他主題... 經過40分鐘車程,抵達了松島海岸。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也是相當知名的觀光景點,看 到這個指標,知道一出站要先去右邊看看觀光案內所。 站內也有很大的伊達政宗歷史館海報,隱藏哥就是衝著這個來的。 松島海岸駅不大,月台本身採高架的方式,車站招牌也是很特別的不規則木板,頗有山城 小站的感覺,但這邊是海邊吶。 不知道是週一的關係還是大雨,還是週一+大雨,站前顯的冷冷清清的... 松島也是知名的牡蠣產地,車站旁邊就有專門烤牡蠣的店家,不過現在還沒有馬上就想吃 ,先一路走過去看看價格再說吧! 原本楓葉季應該還沒到的松島,卻也有幾棵楓葉已紅,但....就僅止於這幾棵了,松島知 名的景點「五大堂」與「瑞嚴寺」此時楓葉仍未紅呢! 沿著海岸邊的國道45號走著,會先看到松島的「國寶 瑞嚴寺」,相傳建於西元828年,再 經伊達政宗於1609年整修後,保存至今的日本國寶級寺廟,由於隱藏哥知道未來一定會在 為了松島與瑞嚴寺前來此地,這次就先PASS吧! 雖然下著大雨,但還是有觀光團帶著一整批的觀光客前往松島港口搭乘觀覽船啊,不過灰 灰的海岸,真的不夠吸引人... 路邊還有貼著感謝海報,用木芥子感謝大家對於3年前的東日本大地震得支援!連路邊的 名產店,也有伊達KERORO?還被貼上進擊的東北人貼紙,相當逗趣!一路上伊達政宗的 KUSO雕像與畫像到處都是,相當有意思呢! 步行約10分鐘後,就抵達伊達政宗歷史館了,建築物就在大馬路邊,很好找!門口就有大 大的伊達政宗照相板可供遊客拍照留念。旁邊還印有竹雀紋家徽的燈籠,也好好看... 門口還有NHK的「惡搞系日劇」「獨眼龍 花嫁道中」的宣傳,相當有意思的槁笑日劇,巧 妙的結合了歷史、大河劇與東日本大地震的復甦,主演的渡邊大,正是28年前主演大河劇 「獨眼龍政宗」的渡邊謙兒子呢!女主角則是栗山千明,難道他要獨眼龍版的追殺比爾嗎 ?XDDDD 買好了票,準備進去參觀了!一進館內,就可以看到帥氣的政宗騎馬像,以及政宗的鎧甲 模型。大大的彎月頭盔,真的很帥啊! 伊達政宗歷史館是以蠟像來說故事的歷史博物館,所以館內都是蠟像的方式呈現,還沒進 入伊達政宗的時代前,會先看到許多宮城縣及東北附近的名人蠟像,有許多是軍事家、政 治家、詩人、科學家、演員等等...還有挑戰過南極的探險家,大河劇「八重之櫻」的松 平容保等... 整個伊達政宗歷史館有2層樓,以伊達政宗為主的蠟像群,約有25格,如果好好逛的話, 的確會花上不少時間唷! 一樓的2/3都是其他名人的蠟像,大約走到後1/3才正是開始伊達政宗公的故事開始! 第一格說明了東北自古以來的歷史地位,包含了多賀城壺碑與中尊寺,都是去過的地方呢 !接下來,就隨著蠟像說故事吧!西元1567年9月5日,伊達政宗誕生...是伊達家令人期 待的長子... 政宗幼名「梵天丸」據說是滿海上人投胎轉世,但可惜的是,梵天丸因天花使右眼失明。 從小就充滿好奇心的政宗,應當還是政宗五歲左右的時候,政宗和其傳役片倉小十郎景綱 一起,前往某座寺院,並生平第一次看見了不動明王像。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政宗詢問該 寺僧人,「這是什麼?」僧人回答說「這是不動明王。」政宗又問「不動明王也是佛嗎? 」僧人回答說「雖然臉看上去比較恐怖,但確實是佛。」對這個答案,政宗顯得不太滿意 ,因為迄今為止,政宗所見到的佛像無一不是慈眉善目,哪有像不動明王這樣外貌兇惡的 佛呢?對此,政宗駁斥說,「瞎說,這怎麼可能是佛?」於是,僧人對不動明王的來歷作 了說明,並說道「不是所有的佛的臉都是那麼柔和。因為世上還有惡人,為了懲戒這些惡 人,才會有像不動明王這樣有著兇惡面容的佛的存在。故此不動明王的外表雖然不善,然 則其內心確實充滿著慈悲。懲惡即是行善。」政宗一直靜靜地聽著僧人解釋,聽完後說, 「這不動明王不正是所有大名的榜樣嗎?對外有著剛猛的一面,而對內又有著溫和的另一 面。」政宗從小就對著事物有著特別的見解與看法! 輝宗看好政宗的才能,從小就聘請了「虎哉禪師」教導政宗武術與兵法,熟讀「三略」、 「六蹈」的政宗,也從虎哉禪師處,學習到了許多知識。政宗從小也對連歌產生了極大的 天賦,能文能武的政宗,開始展現了伊達家接班人的強大才能! 天正七年(西元1579年),年僅13歲的政宗,與田村清顯的女兒,愛姬成親,愛姬時年也 才11歲而已,但這樁政治連姻卻造就了田村家與伊達家聯手對抗相馬家的聯盟。 一樓的展示部分到此,接下來要前往二樓的部分,樓梯間也有很大的政宗畫像軍旗。走廊 間也有一些文物的說明,政宗的花押簽名還算很好分辨。 這三張地圖說明了原本伊達氏在政宗即位家督前,僅有米澤城附近的領土,但歷經7年的 征戰,伊達家成就了200萬石的的廣大版圖,北從現在的松島,一直到北關東的常陸(茨 城縣),橫跨宮城、福島、山形的廣大版圖,但在關原之戰後的慶長6年,移封至現在的 宮城縣,並以仙台為中心,成為仙台藩始祖至幕末。 天正九年(1581年),政宗時年15歲,與片倉景綱、伊達成實一同協助伊達輝宗出陣,此 次為11歲就元服的政宗初陣戰場。才15歲的政宗,初上戰場就展現的英勇的一面,不但連 破4城,更讓與之交戰的相馬氏不敢小覷。 18歲的政宗正是繼承伊達家家督,但在政宗評定叛變的大內氏後,二本松義繼害怕下一個 被清算的是自己,於是綁架了伊達輝宗,政宗在追擊二本松義繼的時候,連同自己的父親 輝宗也一併死於鐵砲陣中,年僅19歲的政宗,就這樣喪失了最支持自己的至親。 隨後二本松家更召集了南縣街道諸家,包含相馬家、佐竹家等等聯合討伐伊達家,伊達家 已極懸殊的兵力餘人取橋應戰,最後政宗聯絡北條家入侵佐竹家領地使聯軍一夜撤軍而打 贏這場混戰,但伊達家也損失了73歲的老強鬼庭良直(即政宗乳母片倉喜多的生父)。 除了人取橋之戰外,另一個奠定伊達家基礎的重要戰役就是消滅了盧名家、二階堂家的摺 上原之戰。 政宗建立了伊達家極大的版圖後,西方的世界卻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豐臣政權逐漸穩固, 並進攻了北條家的小田原城,伊達家先前因牽制佐竹家,與北條家有同盟的默契,北條家 也一直期待伊達家可以出兵援救,但大勢不在北條,這點政宗相當清楚,於是為了是否出 兵小田原城,政宗反覆與重臣討論,家中不同意見也使政宗遲遲無法下定決定。 但最後在片倉景綱對大勢的分析下,政宗還是決定參與豐臣側的小田原包圍軍,因為擔心 延遲出兵秀吉會將政宗處死,政宗以一身死者裝束前往小田原。以自己已是死人的態度, 晉見豐臣秀吉,秀吉寬恕了政宗,並以政宗出兵有功的理由,保留了伊達家大部分的領地 ,但還是喪失了會津一地,伊達家的版圖至此大致抵定。 秀吉的朝鮮遠征軍,伊達政宗也親率3千精兵增援名護屋城,雖然最終並沒有過海參戰, 但華麗的陣容讓一路上看到伊達軍隊狀況氣勢的人們有所震懾,而喜好華麗裝扮的伊達政 宗,也讓後勢留下「伊達者」,形容穿著華麗的武士之名。 1594年,秀吉於吉野舉辦的賞櫻大會,政宗也以大名的身份獲邀參加。關原之戰後,政宗 發展仙台城與城下町的繁榮,為主要的工作與努力。 平和的時代來臨了,政宗也以領地的一切為主,並修築北上川的水利工程,以利農業的發 展。並修築大崎八幡宮。 展廳的一角,還有1974年挖掘政宗於瑞鳳殿骨骸後的考證結果,身高差一點160CM的伊達 政宗,並不如想像中的高大威猛,但依據眼窩的大小,判定政宗擁有比一般人大的深邃左 眼,以及高聳的鼻梁,處女座B型愛烹飪的伊達政宗,跟隱藏哥有那麼一點相同呢! 還有依據骨骼還原的伊達政宗像,與先前的推定像更具威嚴了,下面的播音器還可以聽到 政宗的聲音呢!相當帶有磁性... 西元1613年,伊達政宗派遣了「支倉常長」為譴歐使,於1614年1月抵達了墨西哥,並於 1614年10月抵達西班牙馬德里。支倉常長搭乘西班牙戰船,前往羅馬拜見教宗,並留下許 多歷史紀錄。支倉常長帶著伊達政宗的親筆信,請求教宗的貿易權,雖然日後江戶幕府頒 令了鎖國政策,但這以貿易為主要目的的譴歐使,仍是日本人第一次橫跨太平洋與大西洋 的壯舉。伊達政宗,似乎完成了織田信長並未做到的事啊,把日本人的眼界伸往日本國土 之外! 現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內,還有支倉常長的畫像,真是日本第一人吶! 這張日本地圖,說明了與政宗有關的各地,包含了政宗派遣遠征軍至九州名護屋,政宗的 長子轉封至四國的宇和島,以及幕末戰爭時,仙台藩逃往北海道的室蘭,因此有伊達市的 命名等。 1615年,大阪爆發了夏之陣,伊達政宗被奉為德川家先鋒,但卻大敗給真田信繁(幸村) ,差點讓德川家康(尿褲子,誤)逃跑,但最後大阪城還是被攻陷了,政宗也感慨織田、 豐臣政權的衰敗,曾說出「願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長公霸業」,他雖有想要一統天下的 志向,卻難逃生不逢時的厄運。 政宗曾於年老時,自行指定自己的墓地,即現今的瑞鳳殿,1637年,享年70歲的政宗,因 食道癌過世,三代將軍家光亦親自探望。位於松島的瑞嚴寺,也有政宗的牌位。 最後步出展廳前,政宗全副武裝的端坐在戰椅上舉著軍扇,彷彿正在指揮一場大戰般的威 嚴。 回到伊達政宗歷史館的一樓,就是紀念品販賣區了,許多政宗商品讓人愛不釋手啊,都想 帶回家怎麼辦! 最後帶了這個政宗小型鎧甲模型回來,相當酷!還有一些貼紙與磁鐵,有正常版、可愛版 、KUSO版的,都相當棒呢! 還有這個掛軸,是政宗自己創作的詩,搭配年輕政宗的坐像,也很想帶回家啊! 結帳時,出現了台灣各銀行的MARK,突然備感親切,相信應該也很多喜愛伊達政宗的台灣 人前來吧! 逛完伊達政宗歷史館,花了2.5小時,這時肚子餓了,看到旁邊就有看起來不錯的食堂, 二話不說就走進去了! 看起來是一間擁有自己漁船「松尾丸」的食堂。名為「旬彩酒房 海畑」,內部座位約7~ 8桌,不算多,但相當乾淨整潔的家庭式食堂,相當溫馨。還有復古摩托車,牆上也貼了 一些酒類海報,有生田斗真、柴崎幸呢! 這時看到了本日特賣有燒牡蠣(燒カキ),從300円降價至200円,真是太開心了,怎麼能 不點呢!丼飯的部分看起來也相當吸引人啊!既然都來到海邊了,這間店看起來又相當溫 馨,在雨中寒冷的松島,一進來就很溫馨的遞上熱茶與熱毛巾,那就來奢侈一下好了,最 後決定點了1650円的海鮮丼。 等了大約10分鐘,海鮮丼與燒牡蠣同時上桌,除了一大碗海鮮丼外,還有肉丸湯、漬菜與 螺璇麵沙拉。 這海鮮丼真是太驚人了,根本就比照片還令人覺得美味啊!第一次看到實物大勝照片的! 滿滿的海味,紮實的白飯,讓人吃的津津有味啊!太感動了! 三顆鮮美的燒牡蠣也相當新鮮好吃,搭配一小片檸檬切片,好棒的享受啊! 吃完這一餐,真的很想推薦這間店,但無奈在Google Map上並無法找到店家,不過他就在 伊達政宗歷史館的旁邊,一定很好找的! 再慢慢的步行回車站,沿途也看到大小船陸陸續續的進出松島港,看來還是有很多遊客想 搭船欣賞松島啊!前方就是前往「五大堂」的橋,下次有機會再前往囉! 車站附近的觀瀾亭與松島博物館,也下次再來吧!觀瀾亭,也是伊達政宗所蓋的松島休憩 所。 正當隱藏哥在猶豫,要離開松島,還是再吃兩顆牡蠣呢?這時看到了一間小店,2顆200円 的燒牡蠣,再吃一次吧!店面只有一個老先生在顧,看到我進門,也是很開心的招呼。 大約5分鐘,也送上來了兩顆鮮美無比的燒牡蠣,沒有搭配任何調味,也沒有檸檬片,但 這樣吃,也沒有腥味,整個就是很新鮮啊! 就這樣在松島吃了5顆牡蠣,整個精力滿滿,不過還是得離開雨中的松島,因為沒有下雨 時再來一定更美的,於是隱藏哥前往了距離松島蠻近的三井outlet躲躲雨好了! 距離仙台港非常近的三井outlet仙台港店,需搭乘JR仙石線至「中野榮駅」,約7站20分 鐘即可抵達。在步行約800公尺,10分鐘路程後即可看到位於路邊的三井outlet。 兩層樓的outlet,佔地並不大,店家沒有其他三井outlet多,逛起來略有點失望。旁邊還 有三井outlet好像都有的摩天輪,似乎可已看到仙台港的景色。outlet內部,似乎是週一 與雨天的關係,人潮並不多。店面也是比較大眾的品牌。但餐廳相當的大,不過還是心繫 仙台市內的牛舌啊! 最後在沒有買到什麼戰利品的狀況下離開了,這幅聖誕老人的集合圖,還比outlet本身豐 富啊! 三井outlet仙台港 網址:http://www.31op.com/sendai/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8.15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72537812.A.606.html ※ 編輯: onejellyfish (220.128.159.7), 08/30/2016 14: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