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圖網誌版 http://cocomol.pixnet.net/blog/post/43158655 這次的日光之旅,行前幾乎沒有做甚麼功課,沒看別人遊記,想憑著 十多年前的印象,舊地重遊。 搭九點的新幹線從東京出發,前往宇都宮,再換日光線。去日光,都是用 JR PASS,大概沒有機會搭東武日光線。 在新幹線上看座位前的購物雜誌,日本人真的很有創意,想出很多奇怪的商品, 還看到在2015年春天,北陸新幹線就可以通到金澤了! 以前沒注意到有北陸新幹線,這路線是長野新幹線的延伸,從東京經長野、 富山,一路往福井、敦賀,以後到這些地方旅行更加便捷。 列車將採用E7型,車外頂部採用天藍色,車身則採用象牙白色配古銅色與 天藍色流線。 到宇都宮後,趕緊換日光線列車,有幾分鐘的時間可以換乘。 廣告看板上寫著Nikko is Nippon的標語,日光的社寺是在1999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遺產,登陸的項目有日光東照宮、二荒山神社、日光山輪王寺, 合稱二社一寺。 日光是外國旅客訪日的重要景點,火車上不少台灣人,此外還有幾位西方人, 閱讀著LP的JAPAN。LP是很棒的旅行書,但台灣太多日本的旅遊書了,除了容易 閱讀外,介紹的內容也比較符合我們的胃口。 JR日光線連接栃木縣宇都宮站與日光站,全長40.5公里。全區間單線, 有七個站。鐵道是單線通車,除了遊客,也是通勤的重要工具。 抵達日光,到車站外拿地圖與公車時刻表。 12年前來,我是一個人從JR站走到二社一寺,再搭巴士上中禪寺湖。 現在的巴士,除了往湯原溫泉、中禪寺湖等較遠的路線外,還有世界遺產巴士, 班次較多,也可以直接搭到大猷院,省去爬坡的辛苦。 因為沒做功課,所以沒搭世界遺產巴士,很笨的帶著一群人爬到東武日光站外 的巴士站等車,仔細研究巴士路線,發現應該搭世界遺產巴士。好在班次不少, 一小時有三班車,再等一會就是了。 此時飄起小雪,但不感覺很冷。 我們決定搭巴士到最上面的 "大猷院。二荒山神社" 前,票價300円。 上次來日光,買的是二社一寺的共同拜觀卷,二社一寺指東照宮、二荒山神社、 輪王寺。 這聯票價格很實惠只要1000円,就可以參觀三個景點的主要部分。出發前在書店 看日文版的旅遊書,也都還有介紹這張票卷。 沒想到,走到大猷院時,說要買這張票,售票處跟我說沒有了!給我看一張看板, 說明從平成25年七月起,已經停止販售。 我果然沒有做功課,哈。現在的票價是成人550円,國中小學生250円。 看著冷清的大猷院,停止販售共同卷,一定會影響大家參觀的意願。 決定就不參觀大猷院,12年前進去過了,反正東照宮還是比較精彩,類似的不用 重複看。 後來上網查,用翻譯軟體大概了解,就是這幾個寺院都有在除蟲大整修, 輪王寺更是整個包住。大家對於票價的制定有所衝突,加上二社跟一寺之間 早有衝突,最後就乾脆停止,各賣各的。使的這從明治時期開始的共同參拜, 走進歷史。 走上二荒山神社,兩旁古樹參天,冬天在這散步挺不錯的,人少點、也不會走 到滿頭大汗。 二荒山神社的票價比較便宜200円、100円,不過還是不打算進去,大家在 外面看看,跟夫妻杉照相。 看到有人牽新車,開來神社外,讓神官(?)祈福。神職人員拿著綁著紙條的木棍, 輕輕地拍(絕不是用力打),車內車外都做過一遍儀式,祈求開車大吉。 這習俗還蠻有趣的,在台灣最多是求個符、掛個香包,沒看過開到廟裡過火的。 看到神社的御守,造型設計跟12年前一樣,印象深刻,因為我有買一個回家。 離開二荒山神社,前往東照宮,鳥居上寫著正一位勳一等日光大權現,算是 德川家康他死後被封的神號,就是最高等的神啦。 東照宮當然要進去啦,再不進去日光就好像白來了。 大人票價1300円,國中小450円。票價最貴,也是日光藝術之精華,只是其中 最華麗的陽明門正在整修,一修就要六年,此次無緣見到,票價也沒有打折。 石鳥居是黒田藩52萬石藩主、黒田長政在1618年奉納的石造鳥居, 高九公尺,是江戶時代最大的石鳥居。 走上表門,兩旁威武的仁王像,身高四米,鎮守著大門。歲月的痕跡在臉上、 身上,斑駁的掉漆,也應該要維修了。 走道三神庫前,有語音導覽的介紹,一台500円。老婆按照習慣的租借了一台, 使用方法相當先進,用特殊的筆點擊簡介上的位置,就會開始語音導覽。 神廄舍 境內唯一的全木造建築,以其上木雕的三猿聞名-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印象只記得那三猿,其實整個神廄上有很多隻猴子,生動的形象,被賦予 許多含意。用八幅雕刻,以猴子的一生,來比喻人的一生。 因為是馬廄,據說猴子是馬的守護神,所以上面有其雕刻。 母猴將手遮於眉上,眺望小猴的將來,小猴依偎在母猴身旁,信賴的看著母猴。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看著天空,懷抱著青雲之志的猴子。 右邊低頭的猴子很落寞,左邊的拍背安慰牠,代表人生中的友情。 孤獨的一隻猴 戀愛煩惱中~ 兩隻猴結婚,共同面對人生的波滔,右邊這隻的手不合比例。 懷孕的母猴 其實這些雕刻的寓意,也可以自行想像,反正從裡面體悟到甚麼就是甚麼。 周圍還有輪藏、御水社、三神庫,也都裝飾得很精美。 三神庫分為上神庫、中神庫與下神庫,裡頭收納著百物到齊千人隊伍的 渡御祭奉仕者1200人的裝束。 在每年的春(5月18日)、秋(10月17日),會有兩次的「百物揃千人武者行列」 ,當年德川家康葬於久能山東照宮,根據遺言一年後遷移到日光。在江戶時代 是4月17日(御命日),當時正式遷移時,千人武者行列送家康公至 日光東照宮,而渡御祭即是重現當時的樣貌。三神輿(家康公、秀吉公、頼朝卿) 也會在這一天出巡。 上神庫上有兩隻神象的造型奇特,據說這是狩野探幽描繪草稿的時候, 沒有看過真的象,這是很可能的阿,畢竟日本不產象,當時也沒有動物園。 憑想像或文字圖畫敘述所畫出來的,果然是想象,但不離譜,象腳趾的數量 前五後四,雕刻中似乎是前五後五,只是大象的腳指甲圓圓的,這兩隻象比 較像爪子。右邊的黑象比較壯碩,左邊的比較像隻獅子。 手水舍,就是參拜前淨手的地方,唐破風造型的屋頂配上以金箔包圍的 花崗石梁柱,還有飛龍的雕刻,是1618年由佐賀藩35萬石之大名鍋島勝茂所奉獻。 接著就是陽明門,整個東照宮內最精緻華麗的建築,但不幸地正在整修中, 被整個給包住。 過了陽明門,左側有個神輿舍。裡面擺放著三個神輿,中間三葉葵紋神輿主祭 德川家康,右邊是豐臣秀吉而左邊則是源賴朝,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家徽。 在春秋兩季渡御祭遊行時會出巡。 舍內天井中繪製著天女舞樂圖,為狩野弥右衛門的作品,有 「日本一美人の天女」之稱,天女體態豐滿,很明顯是受到唐代文化的影響。 唐門,顧名思義就是唐朝風格的門。中央凸,兩邊凹,就是典型的造型, 在很多天守也可以看到唐破風,東大寺的中間也有這個造型。 唐門雖比陽明門要小,沒那麼華麗,在江戶時代只有貴族及大名才能穿越此門。 注意兩個門柱,左側為降龍柱,右側為昇龍柱。 門楣上的主要裝飾舜帝朝見,這些人都的圓圓胖胖的,不知道是否寓意生活 安樂富足,至少看得出日本受儒家文化的影響。 脫鞋走到拜殿與本殿參觀,禁止照相。將軍所的房間,有細木雕刻的鳳凰。 拜殿裡有三十六歌仙,天井裡面以百頭龍作為裝飾,還有麒麟裝飾代表盛世的來臨。 接下來是奧宮的部分,過去使用共通拜觀卷時,這區域是另外購票的, 上次就沒有進去參觀,所以這次的重遊,也算有多看到一些地方。 奧宮最著名的就是眠貓了,由名匠、左甚五郎所刻。栩栩如生的小貓, 雕刻不大,還要用個大牌子提醒大家不要錯過。 果然見面不如聞名,大概我想的太神奇了,或是年久失修,不感驚艷。 貓咪在睡覺,譬喻天下一統,老鼠沒了,貓咪可以安心睡覺。貓背面的門楣上, 刻著麻雀,就是種天下太平的寓意。 爬上長長的階梯,來到奧宮。 奧宮的裝飾就比較樸素,裡面主要是有個奧宮的御寶塔。最初的寶塔是木造、 後改為石造,現在所見的是用金銀銅合金鑄成的,高五公尺。 三猿的紀念品很多,也設計的很可愛,連我媽都忍不住買了一個。 在藥師堂,有著名的鳴龍,就是這個建築會產生回音,寺方人員會敲打木塊, 產生一聲聲的回音。 但是在敲木塊之前,寺方人員辛苦的廢了很多唇舌在介紹生肖的守護神, 目的就是希望遊客可以買些紀念品。 整個讓我想起多年前到輪王寺時,號稱簡介寺院,卻也是在推銷紀念商品, 整個世俗化。 或許寺院是很需要錢整修,但是至少要維持點格調,太商業化的景點只會 讓遊客反胃。 沒好好做功課,對於該搭甚麼巴士與該買的票卷都沒搞清楚,好在不是很困難, 或許這就是日本自助簡單的地方,搞不清楚也不會出大問題,下次出發之前, 還是該好好的看幾篇新遊記,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離開東照宮,繼續往下走~~~(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240.11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396426520.A.23A.html
Cleos:感謝分享 04/02 16:45
arshro:所以現在真的沒有便宜的通票或單門票可買了嗎? 04/02 19:15
cocomol:沒有通票了 東照宮的門票就1300 04/02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