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經過五年的等待(2007-2012) 走過百年的東京車站終於以原本辰野金吾設計的圓頂模樣重現在世人眼前。 丸之內的風華氣派 其實是我這趟行程對東京這部份最期待的景點 東京車站 這個題目對於對日本近代建築史有點興趣的我而言真的是個很難寫 可大可小的題目 雖然那天晚上只在東京車站停留了一小段時間 但是心情無比興奮 圖文網誌版:http://catannchen.blogspot.tw/2013/01/12_3399.html =========================================================================== 純文字版: 好了 讓我們先回到我們的甜蜜旅程吧 看完台場花火和在Decks吃了章魚燒後 由年輕人組成的青春團和由大人組成的不青春團開始分開行動 青春團要去看light up 不青春團要去吃大餐 我們回到熱鬧的品川站前 準備搭久違的東京地鐵到六本木去 我們來東京幾乎都是住在上野或是秋葉原 第一次住在離秋葉原這麼遠的品川 (這什麼鬼分類法) 所以感覺十分新鮮 坐上了熟悉的山手線 一下子就到了東京站 還在站內往丸之內口移動的時候 馬上就發現了站內嶄新的一些設施 和之前來東包西包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好新好高級啊 一些細節例如復古的鐵條欄杆和層狀天花板 配上新式的照明手法和牆面建材 讓站內感覺現代又不失舊式站體的高雅 http://ppt.cc/9gCX 還有新圓頂的郵筒!! 走出丸之內口 真是感動啊!! 丸之內口廣場不再是亂七八糟圍起來的工地了, 直接在眼前展開延伸的紅磚建築真是震憾極了! http://ppt.cc/gSNV 這就是重新復舊的圓頂 http://ppt.cc/rLSZ 是不是比之前類似德國式屋頂的直線型屋頂氣派華麗多了呢! 事實上東京車站是日本仿洋建築英國派中期的代表建築之一 類似歌德式的主體 紅色磚牆配上白色水泥橫條裝飾 然後又混入一些古典樣式的元素 (例如中央口的神殿式立柱 還有門窗週邊的裝飾手法) 這是叫做安女王樣式的手法 是維多利亞時期風行的手法 辰野金吾留學時認為這種風格很適合日本 才將之帶回國內發揚光大 這是從wiki上找到的2005年的空拍圖 http://ppt.cc/OA7f 忘記原來東京車站長什麼樣的可以看一下比對一下 (補充:只是似德國式,不是真的德國式屋頂 會蓋成直線條狀的屋頂只是因為大戰之後物資金錢缺乏 當時只是以最簡便的方法恢復車站機能性為前提 用了一些戰機之類的殘鐵廢料把被破壞掉的東京站重建起來的 沒想到一用就用了六十年...) 丸之內側的中央出口 過去原始的設計是南口是乘客入口 北口是乘客出口 中央口則是面對著皇居 專門給皇室出入用的 看著中央口 是不是非常能感覺到那個大時代的氣派呢 http://ppt.cc/9jW3 轉頭看看丸之內北口外的大廈群 http://ppt.cc/6Wm9 這幾個block 也是個個聲名顯赫 每一區都曾有近代日本建築史上里程碑的建物存在著 例如日本近代第一棟辦工大樓: 三菱一號館 以及開始引入強盛的美國工程技術力的三井一號館 東京海上大樓 郵船大樓 丸ビル等等 光是看著就好像感覺得到這個國家的生命力 稍微站遠一點仔細看看這個壯觀的站體 美得令人無比感動 事實上在東京車站落成的那個年代 東京站並不是像現在一樣繁華的大站 每日停靠與出發列車有四千班次 在那個年代 山手線還不是環狀的 位在秋葉原南邊身為中央線終點站的萬世橋站才是最繁華的站區 (萬世橋站也是個非常美麗的車站 只可惜毀於關東大地震) 很多路線也還沒延伸到東京站來 有個因素是當年考慮到戰略問題 怕敵人直接經由鐵道approach到皇居來 但是隨著戰後發展 山手線完成環狀路線 以及諸多新路線的延伸與交會 東京車站終於發展成了扛起了首都之名的重要車站 辰野金吾本人對東京站投注了相當多的心血 光是設計就花了六年 所有建材都以最高等級的品質做要求 不負辰野金吾外號『辰野堅固』 鋼架從美國和英國進口 木材則從長野縣的皇室森林裡千里迢迢運送過來 辰野式精神的紅磚則是由工人一塊一塊用刷子刷洗 整座車站用了近一千萬塊紅磚 在前期就為了微妙的色澤差異多次要求負責生產的日本煉瓦株式會社重新燒製 東京站的站名也曾經起過爭議 是要叫中央站呢 還是東京站 後來以地名來命名地方主要車站風氣形成 (例如梅田站改成大阪站,七條站改成京都站,都是這時期的產物) 這座美麗的站體才扛起了這個國家首都之名 東京站的故事與日本首都鐵路發展史 甚至經濟史 政治史都牽扯在一起 站在這復舊完成 嶄新的古老面前 心中真是有無限的感動 走到馬路對面的地鐵站入口 http://ppt.cc/_eeL 回頭才得已將整個站體納入鏡頭之下 今天時間不多 先來打個招呼 將來總有一天要來個車站專題之旅 雖然今天沒有特別的light up活動 但是能看到富麗堂皇的新站體也是心滿意足了 接下來 我們將前往時尚之都 六本木hills去看聖誕特別點燈喔! 請別錯過! -- Life of Cat Family http://catannchen.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172.98
arl:為什麼我看某張照片有台北總督府的感覺(?) 01/23 08:54
wojciech:因為臺灣總督府是辰野的學生設計的「辰野式建築」緣故吧 01/23 10:43
myv3688:我2月也要去,請問內部可以參觀嗎? 01/23 11:51
powgabi:內部就是車站阿 XD 01/23 12:23
Annn:內部就是車站無誤。但若要看圓頂的內部,則是超高級旅館喔! 01/23 13:00
關於為什麼照片會跟台灣總督府長得很像,又是個小議題 但跟日旅板關係比較薄弱所以不另外回一篇文章 但推文實在太累了 所以就編輯了一下回復 明治與大正時期日本盛行呈現歐洲風格歷史主義的建築 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在工科大學建築學科執當時日本建築界大位的辰野金吾 其風格屬於英國派 作品大量使用紅磚元素 以辰野金吾為例的這些第一代的日本本土建築師帶領出了一批學生 其中台灣總督府的設計者與修改者長野宇平治與森山松之助都是他的弟子 自然而然地就承繼了與東京車站一樣的風格與元素 森山松之助在台灣期間更是設計了許多台灣的公家機關建築 例如台中市政府 監察院 台南州廳 台北賓館等等 所以自然會有長得像的感覺  (在森山松之助修改前,總督府是沒有中間那根尖塔的 感覺應該會更像) ※ 編輯: Annn 來自: 111.248.172.98 (01/23 16:01)
myv3688:說的也是~XD 我以為花5年復工,內部會有展覽能參觀 01/24 09:22
myv3688:我之前去2次東京,都有去東京車站,都被圍起來=.= 01/24 09:22
myv3688:那我2月去的時候,平地照一照,再上新丸的花園那照照就閃 01/24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