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pinkbee35.blogspot.tw/2018/02/blog-post.html (網誌圖文無音樂版) 「一旦有幸相會,自然知道偉大近在眼前。」《長日將盡》,石黑一雄 一直以為我沒有懼高症,舉凡吊橋、天空步道均可小跳躍面對, 頂多向外探頭晃腦時,欄杆抓牢些。 沒想到,是因還無緣認識偉大。 簡報室內,工程帽及背心裝備上身,各項隨身物品均需用繩子綁牢掛在身上,防止掉落。 如此防範未然兢兢業業的嚴謹,莫名增添擔憂些許。 那使人不由自主腿軟,是高289公尺,近98層樓的明石海峽大橋塔頂, 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橋樑及懸索橋。 【神戶·明石海峽大橋】 總長度 3,911公尺 最大跨度 1,991公尺 橋下淨空 65.72公尺 開通日期 1998年4月5日 參訪時間:2017.11.25 [橋の科学館] 大橋開放登頂只在每年的4至11月,每一梯次限制34人,上、下午各一場次, 費用一人3,000日幣。若為觀光旅遊,在臺灣時需先上網預約才能登高望遠。 報到後,得先到「橋の科学館」內欣賞影片、熟讀相關說明文件、簽名畫押、聽完科學館 內各項導覽,對這座大橋有相當程度了解後,方能一窺究竟。 耳機傳來各項橋樑介紹(現已有中文),實在佩服日本人縝密的規劃及精準的工程能力。 一開始,明石海峽大橋就被設計為要使用200年,如此高聳參天,如何保持綠灰色橋面油 漆的乾燥,不生鏽也是一門學問。團隊在樑柱內設計了風力循環,使鋼樑保持乾燥,不但 節省定期重新塗刷的成本,也免除巨型橋樑均需面臨的高空油漆挑戰。 聽著想到行經關渡大橋時,常見斑駁褪色的慘不忍睹,以及某年關渡大橋重新塗刷時,占 用車道引起大塞車的民怨。怎麼差這麼多......XD 整整10年的建造期,興建時還遭遇1995年阪神大地震,震央只距離橋址4公里,造成南岸 岸墩與錨錠裝置輕微位移,使橋的長度增加快1公尺。設計團隊立即修改因應,在未延遲 完工期程下,展現日本建築工程的精準。 [46公尺鏤空鋼架初體驗] 劇情逐漸邁向精彩,首先從岸邊的墩柱開啟了腿軟旅程。 一行人先抵達46公尺高的維修通道,從橋墩處走至第一塔柱,總長約1公里多。 從沒想過1公里得走這麼久!怎麼一直走不停啊? 被一股想藏也無處躲的恐懼包圍,那間隔不算密的鏤空鋼架,一沒注意似乎就想絆倒我; 一眼望下,翠綠浮沉的明石海峽朝我暗笑。 欄杆無法給予安心,若往旁走去,只有更毫無遮蔽的海洋, 無處依憑,無法緊握的焦慮,只好透過鏡頭紀錄,轉移那膽小恐慌。 回國再看照片,掌心出汗仍舊。 [289公尺的燦爛壯觀] 塔柱上頭終於有個堅固的鋼板,安心地等待分組遊客魚貫搭乘塔柱內的小電梯, 直奔近百層樓之巔。 從長方形的厚重鋼板中走到戶外空間,一站穩,就是98層樓高的方寸之間。 接著,你我都能有20分鐘,一覽這少見的燦爛壯麗。 左右兩邊,一方是眺望來時路的神戶市區,毫米方塊大小的房舍點點; 一邊是無盡延伸往遠方迤邐的淡路島,背對著午後冬陽,海面珠光閃爍, 都是精彩。 由上望之,明石海峽大橋像是蓋在海面上的一條路,平坦筆直寬闊, 踩踏上去,彷彿一路就能走向圓滿。要能跑在上頭該有多壯闊! 隔天大阪馬拉松巧遇臺灣跑友,得知他才跑完神戶馬,立刻詢問有無跑上明石大橋, 但神戶馬路線規劃只跑到大橋的西側,旋即折返,甚為可惜。 沒想到,更刺激的還在後頭。 為提供完整的大橋體驗,讓遊客有更淋漓盡致享受, 回程時轉向一旁更狹窄的維修人員貓道,距離海峽更近些。 眼角餘光造成無法躲避的懸空感,只好賣力快走...... 也許是有網狀圍籬的視覺保護,這回腳底板涼涼的空心感較不明顯了, 阿彌陀佛。 有機會想來神戶深度旅遊的旅人,真心不騙地推薦, 就算腳軟也不容錯過的明石海峽大橋登頂體驗。 惟懼高症者,請自行斟酌。 ★橋の科学館 http://www.hashinokagakukan.jp/exhibition/ ★搭頂預約網址: https://www.jb-honshi.co.jp/bridgeworld/application.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36.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518347422.A.35B.html
sheryshery: 真的越走越害怕,懷疑自己有懼高症 02/11 23:33